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本文主要探讨高中作业布置要遵循的几大原则和常见的作业布置的形式,并对作业的修改与讲评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提高教师布置数学作业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作业;作业形式;修改;讲评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方法,也是检验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当下高中作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从教师方面分析,目前的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布置的量不适当,要么作业量不足,要么不顾学生实际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搞一刀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没有针对性、选择性等;布置作业往往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作业缺乏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学生方面分析,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或是由于作业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不能按时交作业或者抄袭、应付作业。一部分学生态度端正,但作业方法不当,缺乏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如做作业前不复习,一味机械模仿例题,以致作业正确率及效率低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科学有效的布置作业,成了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作业对教师而言主要提供教学反馈,教师通过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作业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作业设计与教学一体化原则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的知识与技能持久地保持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作业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教师设计作业应该从备课就开始,要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学情,预测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在设计作业时,要找准主干知识,题型要具有典型性、目的性,主要针对重点知识或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而拟。此外,当前的作业与前期作业、后续作业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
(二)适量原则
没有一定量的作业是不可能熟练和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但是大量单调、机械重复地做数学题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扼杀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据专家研究,科学的习题量只能是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分别设计3-4个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完成,题量一般在10题左右。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突出年级特点,精心选配题目,保持作业的新颖性。
(三)实践性、生活应用化原则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如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
(四)个体化(因人而异)原则
高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大都来自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合适的数学作业。教师设计作业时,要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练习,要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例如函数的性质的作业设计,可以设计先求定义域或值域等简单的小问题,再拾级而上求解一些综合问题。
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层次设计作业,把作业分成基础题和发展题。基础题主要是些基础巩固型作业,以课本练习和练习册基础习题为主,重在数学知识的构建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发展题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以拓展型、探索型和开放性习题为主。习题以练习册能力题和补充习题为主。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做题,能力强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做,能力差的学生对难题可以适当地放弃。
二、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形式要多样
(一)课堂作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以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的方式来达到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口头作业,它能很好地处理动心与动脑的关系,能使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至于课堂练笔作业,教师在放手学生训练时,要多巡回察看作业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学生最主要的作业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巩固型作业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主要采用这种作业形式。其主要功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种作业不仅能起到检查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而且能起到深入理解概念,简单应用知识的作用。
这类作业除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可设计培养能力型的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作业;作业形式;修改;讲评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方法,也是检验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当下高中作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从教师方面分析,目前的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布置的量不适当,要么作业量不足,要么不顾学生实际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搞一刀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没有针对性、选择性等;布置作业往往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作业缺乏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学生方面分析,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或是由于作业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不能按时交作业或者抄袭、应付作业。一部分学生态度端正,但作业方法不当,缺乏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如做作业前不复习,一味机械模仿例题,以致作业正确率及效率低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科学有效的布置作业,成了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作业对教师而言主要提供教学反馈,教师通过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作业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作业设计与教学一体化原则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的知识与技能持久地保持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作业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教师设计作业应该从备课就开始,要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学情,预测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在设计作业时,要找准主干知识,题型要具有典型性、目的性,主要针对重点知识或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而拟。此外,当前的作业与前期作业、后续作业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
(二)适量原则
没有一定量的作业是不可能熟练和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但是大量单调、机械重复地做数学题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扼杀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据专家研究,科学的习题量只能是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分别设计3-4个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完成,题量一般在10题左右。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突出年级特点,精心选配题目,保持作业的新颖性。
(三)实践性、生活应用化原则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如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
(四)个体化(因人而异)原则
高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大都来自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合适的数学作业。教师设计作业时,要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练习,要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例如函数的性质的作业设计,可以设计先求定义域或值域等简单的小问题,再拾级而上求解一些综合问题。
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层次设计作业,把作业分成基础题和发展题。基础题主要是些基础巩固型作业,以课本练习和练习册基础习题为主,重在数学知识的构建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发展题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以拓展型、探索型和开放性习题为主。习题以练习册能力题和补充习题为主。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做题,能力强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做,能力差的学生对难题可以适当地放弃。
二、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形式要多样
(一)课堂作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以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的方式来达到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口头作业,它能很好地处理动心与动脑的关系,能使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至于课堂练笔作业,教师在放手学生训练时,要多巡回察看作业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学生最主要的作业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巩固型作业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主要采用这种作业形式。其主要功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种作业不仅能起到检查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而且能起到深入理解概念,简单应用知识的作用。
这类作业除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可设计培养能力型的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