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体育是以体育为中心并融合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的渗透,制约了学生身心发展。笔者由实践出发,分析了弘扬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迁移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生命意义;价值意义;迁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26-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了多种内容、价值与功能,既有体育知识,也有健康教育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单从体育教学来看,往往是重体育而轻健康,重技能而轻体能,重内容而轻功能,这就限制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笔者由价值意义与生命意义角度分析了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以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具有健康体魄,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改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若想学生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则需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的锻炼场所,如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等。有些学校乒乓球台较少,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行乒乓球训练。自从学校新建了更多的乒乓球台后,上体育课时,有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体育项目中。再如篮球场,有些学校篮球场区域不宽,有些球场地面甚至破裂,坚持打球多数是篮球铁杆爱好者。而如今学校修建了多片标准篮球场,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融入到篮球中。另外,如条件允许下,学校还可修建塑胶跑道,既干净也具有弹性,可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可见,改变运动场地反映出运动理念的变化,说明学校对运动的重视,由实际行动落实体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二、拟定可行健身计划
若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教师需要为学生拟定较为简单、易于实施的健身计划。在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重视体育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体能的发展。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跨越技术要领,然而在运动会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有多少学生可以实现标准跨栏?多数学生会出现犯规动作。又如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传球、运球、投篮、技术突破及组合动作等,然而在真正篮球比赛中,能够有效运用动作打满全场的学生又有多少?这是为何呢?其原因在于学生体能难以跟上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教授体育技能,也需要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坚韧意志。这就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定可行而简单的健身计划,如每天晨跑多少米;完成多少个仰卧起坐、俯卧撑;完成多少下跳绳、拉力器、举哑铃等。这些健身项目简单易于操作,且器材简单。若学生长期坚持训练,则能够提高学生耐力、力量、耐力等体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提高教学目标的价值感
对于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而言,往往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增加教学的价值意义,更需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价值感,巧妙地渗透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以陶冶学生情操,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障碍跑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克服困难、顽强勇敢的精神,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又如教学篮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再如田径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勇于拼搏、顽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渗透与弘扬了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这对学生终身体育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一个或几个运动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时常会思索,在一场高质的篮球或足球等比赛中,赛场上队员不断努力拼搏着,而赛场下不少观众或球迷则激情澎湃、助威呐喊,他们为何都未感觉疲惫呢?与之相反的,他们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那种身心放松与满足感。再如爱好打球、踢球等体育锻炼的同学通常具有较好的体质。同时,在性格上,这些学生也往往阳光开朗;在品格上,他们刚强而坚毅;在人际交往上,这些同学也大方自信。其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积极价值意义。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组织多种兴趣小组,如中长跑兴趣小组、篮球、足球等球类兴趣小组等等,并对学生加强指导,然后通过这些学生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使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保持体育运动兴趣。因而,当学生毕业后,由于这些体育运动变为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于是这一兴趣会自然陪伴学生一生,真正落实终身体育。
五、因人而异,加强人文关怀
对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明显个体差异与独立人格。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承认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由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出发,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体育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体育基础、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让学生可自由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以发挥学生体育潜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其学会健身与创造,促进育体与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转换角色,既是良师,也益友。课堂上,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学情,及时予以方法指导;或恰及时赞扬与鼓励;或正确处理学生矛盾等。课余时间,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打球,谈谈运动体会等,以自然渗透与落实价值意义与生命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生命意义;价值意义;迁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26-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了多种内容、价值与功能,既有体育知识,也有健康教育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单从体育教学来看,往往是重体育而轻健康,重技能而轻体能,重内容而轻功能,这就限制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笔者由价值意义与生命意义角度分析了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以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具有健康体魄,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改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若想学生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则需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的锻炼场所,如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等。有些学校乒乓球台较少,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行乒乓球训练。自从学校新建了更多的乒乓球台后,上体育课时,有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体育项目中。再如篮球场,有些学校篮球场区域不宽,有些球场地面甚至破裂,坚持打球多数是篮球铁杆爱好者。而如今学校修建了多片标准篮球场,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融入到篮球中。另外,如条件允许下,学校还可修建塑胶跑道,既干净也具有弹性,可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可见,改变运动场地反映出运动理念的变化,说明学校对运动的重视,由实际行动落实体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二、拟定可行健身计划
若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教师需要为学生拟定较为简单、易于实施的健身计划。在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重视体育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体能的发展。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跨越技术要领,然而在运动会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有多少学生可以实现标准跨栏?多数学生会出现犯规动作。又如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传球、运球、投篮、技术突破及组合动作等,然而在真正篮球比赛中,能够有效运用动作打满全场的学生又有多少?这是为何呢?其原因在于学生体能难以跟上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教授体育技能,也需要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坚韧意志。这就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定可行而简单的健身计划,如每天晨跑多少米;完成多少个仰卧起坐、俯卧撑;完成多少下跳绳、拉力器、举哑铃等。这些健身项目简单易于操作,且器材简单。若学生长期坚持训练,则能够提高学生耐力、力量、耐力等体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提高教学目标的价值感
对于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而言,往往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增加教学的价值意义,更需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价值感,巧妙地渗透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以陶冶学生情操,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障碍跑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克服困难、顽强勇敢的精神,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又如教学篮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再如田径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勇于拼搏、顽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渗透与弘扬了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这对学生终身体育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一个或几个运动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时常会思索,在一场高质的篮球或足球等比赛中,赛场上队员不断努力拼搏着,而赛场下不少观众或球迷则激情澎湃、助威呐喊,他们为何都未感觉疲惫呢?与之相反的,他们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那种身心放松与满足感。再如爱好打球、踢球等体育锻炼的同学通常具有较好的体质。同时,在性格上,这些学生也往往阳光开朗;在品格上,他们刚强而坚毅;在人际交往上,这些同学也大方自信。其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积极价值意义。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组织多种兴趣小组,如中长跑兴趣小组、篮球、足球等球类兴趣小组等等,并对学生加强指导,然后通过这些学生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使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保持体育运动兴趣。因而,当学生毕业后,由于这些体育运动变为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于是这一兴趣会自然陪伴学生一生,真正落实终身体育。
五、因人而异,加强人文关怀
对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明显个体差异与独立人格。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承认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由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出发,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体育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体育基础、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让学生可自由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以发挥学生体育潜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其学会健身与创造,促进育体与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转换角色,既是良师,也益友。课堂上,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学情,及时予以方法指导;或恰及时赞扬与鼓励;或正确处理学生矛盾等。课余时间,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打球,谈谈运动体会等,以自然渗透与落实价值意义与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