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不局限于某一件事物上,与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倒不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起天天萦绕在脑海的高考二字,一时间感慨良多。
时隔多年,如今的高考早已不是龚自珍高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腐朽科举,亦不复文革前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竞争。有人戏言,如今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交叉公路”,的确,成才的路有很多条,高考或许是最宽阔的一条路,但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径。高考之外,亦有一番别样天地。
犹记得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当年报考北大,险些因为零分的数学而被拒之门外,胡适力排非议,破格录取,方有一代才女的名誉一时;国学大师钱钟书报考清华,数学仅有15分,却凭借满分的英文和出众的国文而被清华接纳,继而才有一位学术大师的声名鹊起;吴晗两度报考清华北大,均因数学考试的“滑铁卢”而败北,困境中清华大学独具慧眼,最终将其破格录取,方有一代历史名家的独领风骚……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两大高校的破格之举,恰恰与如今所倡导的高考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
高考的目的在于选拔优秀的人才让其继续深造,所以高考应当是招“生”,而并非招“分”。作为选拔者的各大高校,在坚持高考公平的原则之下,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特殊人才的招收计划。现行的高考制度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基础知识储备,却并不适用于少数偏才,怪才的能力发挥。换句话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资质平平之人全面均衡发展了各项生存技能,却扼杀了少数人在某一领域的孤高造诣。几年前的孙见坤事件尤为引人深思,一位征服了复旦大学8位教授的国学天才因为偏科严重,以6分之差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揭示了高考公平的不公平之处。这样一个在国学上有着非凡才能与天赋的可造之材到底应不应当被破格录取,应不应当给予他高考之外的“绿色通道”再度引发国民热议。事实上一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天才,而全面发展的天才毕竟凤毛麟角,多数天才只在会在某一领域展现非凡的天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偏才。怎样对待这样的特殊人才?破格录取似乎是高考之外最有效的一项举措,然而它的具体实行却仍是一项有待商讨的重大社会问题。不管怎么说,高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高考之外,都应当给予特殊人才一条圆梦的“绿色通道”。
而作为被录取者的考生,我们也不必挖空心思地想在高考之外寻求捷径。
有段时间刷满朋友圈的一句话这样说:“你可以不高考,却不可以不努力。”虽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但这碗鸡汤煨得火候正好。曾经一度流行过出国热,即使在我身处的这个小县城,每年出国的留学大军也是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可是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那些自以为走了高考之外的捷径的人大多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一颗童话中被炒熟了的种子,再肥沃的土壤也开不出娇艳的成功之花。成才的过程,更像一颗钻石雕琢的过程,不管借助了何种工具,不削去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不受一些粉身碎骨的伤,都不会有最后夺目纯净的光彩。
即使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大师成才之路,也浸润着汗水与鲜血?。钱伟长,钱钟书,吴晗,罗家伦,臧克家……他们的破格录取不是靠低分的数学而恰恰是极高的国文或英文吸引了高校的目光。数学的零分固然很少有人考到,可是国文与英文的满分也是大多数人所望尘莫及的。以钱钟书为例,人人都只说他有“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却忘了他“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豪情壮志。他的清华同学说“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多出于此君之手笔”。夫人杨绛回忆往昔时,也证实了自己的丈夫爱书?成痴,以至于“在清华呆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有去过。”被吴宓誉为“人中之龙”的一代大师尚且如此,我们这些“不过尔尔”之人,又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安上牵强的借口呢?
当然,为了走高考之外的特招之路而刻意将自己塑造成“偏才”,“怪才”更是可笑之极。轰动一时的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四川大学特招,然而仅仅两个月后,他的导师何崝便递交了辞呈,不愿再教这样“浮夸”的学生。冷静下来的大家才发现,当年的“古文字达人”可能更是个“包装达人”。黄蛉的学术造诣姑且不谈,但仅从其爆红之后的种种行为来看,便可知他的特招之路充满了功利的目的。学术的清静本如同高山雪莲,像黄蛉这样的行为已亵渎了学术的一方净土。那么成就一代国学大师,振兴中国古汉语文化的特招初衷又从何谈起呢?
高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们既不必看轻高考,而去刻意寻求高考之外的路径,也没有必要把高考捧上神坛,奉之如神灵。高考内外,都一样有精彩的人生。恰如《围城》中方鸿渐的一纸文凭也挽救不了他的碌碌无为,而《红楼梦》中漫世非难也掩盖不了贾宝玉的一身才气。“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是不错的。
时隔多年,如今的高考早已不是龚自珍高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腐朽科举,亦不复文革前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竞争。有人戏言,如今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交叉公路”,的确,成才的路有很多条,高考或许是最宽阔的一条路,但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径。高考之外,亦有一番别样天地。
犹记得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当年报考北大,险些因为零分的数学而被拒之门外,胡适力排非议,破格录取,方有一代才女的名誉一时;国学大师钱钟书报考清华,数学仅有15分,却凭借满分的英文和出众的国文而被清华接纳,继而才有一位学术大师的声名鹊起;吴晗两度报考清华北大,均因数学考试的“滑铁卢”而败北,困境中清华大学独具慧眼,最终将其破格录取,方有一代历史名家的独领风骚……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两大高校的破格之举,恰恰与如今所倡导的高考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
高考的目的在于选拔优秀的人才让其继续深造,所以高考应当是招“生”,而并非招“分”。作为选拔者的各大高校,在坚持高考公平的原则之下,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特殊人才的招收计划。现行的高考制度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基础知识储备,却并不适用于少数偏才,怪才的能力发挥。换句话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资质平平之人全面均衡发展了各项生存技能,却扼杀了少数人在某一领域的孤高造诣。几年前的孙见坤事件尤为引人深思,一位征服了复旦大学8位教授的国学天才因为偏科严重,以6分之差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揭示了高考公平的不公平之处。这样一个在国学上有着非凡才能与天赋的可造之材到底应不应当被破格录取,应不应当给予他高考之外的“绿色通道”再度引发国民热议。事实上一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天才,而全面发展的天才毕竟凤毛麟角,多数天才只在会在某一领域展现非凡的天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偏才。怎样对待这样的特殊人才?破格录取似乎是高考之外最有效的一项举措,然而它的具体实行却仍是一项有待商讨的重大社会问题。不管怎么说,高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高考之外,都应当给予特殊人才一条圆梦的“绿色通道”。
而作为被录取者的考生,我们也不必挖空心思地想在高考之外寻求捷径。
有段时间刷满朋友圈的一句话这样说:“你可以不高考,却不可以不努力。”虽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但这碗鸡汤煨得火候正好。曾经一度流行过出国热,即使在我身处的这个小县城,每年出国的留学大军也是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可是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那些自以为走了高考之外的捷径的人大多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一颗童话中被炒熟了的种子,再肥沃的土壤也开不出娇艳的成功之花。成才的过程,更像一颗钻石雕琢的过程,不管借助了何种工具,不削去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不受一些粉身碎骨的伤,都不会有最后夺目纯净的光彩。
即使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大师成才之路,也浸润着汗水与鲜血?。钱伟长,钱钟书,吴晗,罗家伦,臧克家……他们的破格录取不是靠低分的数学而恰恰是极高的国文或英文吸引了高校的目光。数学的零分固然很少有人考到,可是国文与英文的满分也是大多数人所望尘莫及的。以钱钟书为例,人人都只说他有“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却忘了他“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豪情壮志。他的清华同学说“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多出于此君之手笔”。夫人杨绛回忆往昔时,也证实了自己的丈夫爱书?成痴,以至于“在清华呆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有去过。”被吴宓誉为“人中之龙”的一代大师尚且如此,我们这些“不过尔尔”之人,又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安上牵强的借口呢?
当然,为了走高考之外的特招之路而刻意将自己塑造成“偏才”,“怪才”更是可笑之极。轰动一时的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四川大学特招,然而仅仅两个月后,他的导师何崝便递交了辞呈,不愿再教这样“浮夸”的学生。冷静下来的大家才发现,当年的“古文字达人”可能更是个“包装达人”。黄蛉的学术造诣姑且不谈,但仅从其爆红之后的种种行为来看,便可知他的特招之路充满了功利的目的。学术的清静本如同高山雪莲,像黄蛉这样的行为已亵渎了学术的一方净土。那么成就一代国学大师,振兴中国古汉语文化的特招初衷又从何谈起呢?
高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们既不必看轻高考,而去刻意寻求高考之外的路径,也没有必要把高考捧上神坛,奉之如神灵。高考内外,都一样有精彩的人生。恰如《围城》中方鸿渐的一纸文凭也挽救不了他的碌碌无为,而《红楼梦》中漫世非难也掩盖不了贾宝玉的一身才气。“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