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4排平房,你不只是一栋遮风挡雨的普通住所。你就像一座碑,见证着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段履痕,记录着我逝去的青春岁月。
在总政黄寺大院居住过15年以上的住户都知道,在大院西南门内侧靠西的位置,有一栋编号为84的歇山屋顶式青砖灰瓦内廊式平房。我们亲切地称它为84排平房。
听先前搬来这排平房的老住户说,84排平房可有年头了。它原是日本侵略者的营房,还有的说是日军的马厩,斗转星移,政权更迭,改建后成为总政机关的干部宿舍。
我是1983年从军事院校毕业后搬进这里的。在这栋平房里,我整整居住了1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总政住房十分紧张,刚毕业能分到一间单独的宿舍是非常幸运的,尽管宿舍毗邻厕所,地面潮湿,墙体破损,且有异味,内心依然是相当满足。
当时,84排平房长约百余米,有南房和北房各20多间,分3个门洞进出,住户30多家,几乎囊括总政机关各部和一些下属单位的干部。职务高的、年长的、人口多的住二间,职务低的、年轻的、人口少的住一间,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让人觉得心情愉悦。用今天的标准看,84排平房的居住条件很差,但每天在这栋墙面上爬满绿色的攀藤植物、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房屋里进进出出时,内心总有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记忆像一条河,她时常将一些沉淀的生活片断冲刷出来,让人回味;记忆又像一座山,那些定格在心灵深处的往事,会永远地矗立在脑海里,让人感怀。
每天清晨,大家不约而同地从宿舍里出来,汇聚在水房排着队洗漱,然后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下班后,是平房最热闹的时刻,走道里,家家都在房前的煤气灶前蒸煮煎炒,不时地说着笑话和一天的见闻,各家饭菜的香味汇集在一起沁人心脾,我的烹饪手艺就是那时练就的;黄昏,大家都从宿舍里走出来,搬个马扎在平房前的空地上小憩,谈天说地,经常有总政领导和各部部长下班后散步到这里,与我们嘘寒问暖,拉着家常。
那是1989年盛夏的一个傍晚,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听见门外传来“宣传部的小廖是住这里吗?”的声音,我开门一看,只见邵华泽部长和他的夫人张医生专门来看望我。部长偕夫人光临寒舍,把我感动得不知所措,连忙请他们进屋落座后,寒酸地切了几块西瓜招待部长夫妇。邵部长亲切地询问我的业余生活情况,平时看哪些书,并传授了我许多读书的方法。二十多年过去了,邵部长的一席话犹在耳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家和军队的改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总政作为全军政治工作的领率机关,工作强度大自是不言而喻。我作为总政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的干事,常常忙得马不停蹄,时常在赶回家时早已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也懒得做饭,胡乱地找点儿方便面对付几口。原文化部干事汪守德的家就住在平房西边门洞靠东的一个套间里,他们夫妇生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男孩叫梦阳,女孩叫梦迪,小时候的梦阳和梦迪聪明淘气,是大家的开心果,我经常逗他们兄妹玩。为了不影响工作,汪大哥特地从老家安徽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北京带孩子。老人家纯朴善良,身体硬朗,精心地抚育孙子孙女,还经常地对我进行关照,有时,听说我加班回来吃不上饭,就送来了可口的饭菜。李忠义家请来帮忙做家务的亲戚“小四子”,是一个十几岁的乡下朴实女孩儿,也常常把一些新鲜蔬菜悄悄地放在我的灶台上。
记得有一天清晨起床后,我听见邻居们说,渠承军的女儿南南昨晚感冒发高烧了,大家听后都揪着一颗心,我看见渠承军的爱人伍大姐穿着军衣,用大衣包裹着孩子,急匆匆地去医院。那充满母爱的焦虑神情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感觉既是母亲也是军人的伍大姐是那么的美丽。现在每次我到黄寺大院遇到伍大姐时,都想把心中感受告诉她,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一天天向前走着,虽然琐碎繁忙,但不失和谐安宁。大家在这栋简陋的住房里繁衍生息,养精蓄锐,精心地营造着爱的港湾,然后抖擞精神,投入工作,作为共和国的一块砖,一片瓦,筑铸在人民军队的钢铁长城中,让共和国挺起不屈的脊梁。
如今,84排平房早已人去房空,踪迹难寻寻,彻底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在它的旧址上,耸立着一座高大挺拔的现代化总政机关门诊部大楼,我的那些老邻居也先后搬走了,他们中的渠承军、李忠义升迁为将军,汪守德成长为我军著名文艺评论家,有的正在不断进步之中,还有的已经离退休了。我也先后地从84排平房搬进了筒子楼、单元房和经济适用房。从住房的搬迁和升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富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怀念那段充满激情梦想,留下奋斗足迹,结下纯真情谊的难忘岁月。
责任编辑 陈延萍
在总政黄寺大院居住过15年以上的住户都知道,在大院西南门内侧靠西的位置,有一栋编号为84的歇山屋顶式青砖灰瓦内廊式平房。我们亲切地称它为84排平房。
听先前搬来这排平房的老住户说,84排平房可有年头了。它原是日本侵略者的营房,还有的说是日军的马厩,斗转星移,政权更迭,改建后成为总政机关的干部宿舍。
我是1983年从军事院校毕业后搬进这里的。在这栋平房里,我整整居住了1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总政住房十分紧张,刚毕业能分到一间单独的宿舍是非常幸运的,尽管宿舍毗邻厕所,地面潮湿,墙体破损,且有异味,内心依然是相当满足。
当时,84排平房长约百余米,有南房和北房各20多间,分3个门洞进出,住户30多家,几乎囊括总政机关各部和一些下属单位的干部。职务高的、年长的、人口多的住二间,职务低的、年轻的、人口少的住一间,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让人觉得心情愉悦。用今天的标准看,84排平房的居住条件很差,但每天在这栋墙面上爬满绿色的攀藤植物、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房屋里进进出出时,内心总有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记忆像一条河,她时常将一些沉淀的生活片断冲刷出来,让人回味;记忆又像一座山,那些定格在心灵深处的往事,会永远地矗立在脑海里,让人感怀。
每天清晨,大家不约而同地从宿舍里出来,汇聚在水房排着队洗漱,然后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下班后,是平房最热闹的时刻,走道里,家家都在房前的煤气灶前蒸煮煎炒,不时地说着笑话和一天的见闻,各家饭菜的香味汇集在一起沁人心脾,我的烹饪手艺就是那时练就的;黄昏,大家都从宿舍里走出来,搬个马扎在平房前的空地上小憩,谈天说地,经常有总政领导和各部部长下班后散步到这里,与我们嘘寒问暖,拉着家常。
那是1989年盛夏的一个傍晚,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听见门外传来“宣传部的小廖是住这里吗?”的声音,我开门一看,只见邵华泽部长和他的夫人张医生专门来看望我。部长偕夫人光临寒舍,把我感动得不知所措,连忙请他们进屋落座后,寒酸地切了几块西瓜招待部长夫妇。邵部长亲切地询问我的业余生活情况,平时看哪些书,并传授了我许多读书的方法。二十多年过去了,邵部长的一席话犹在耳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家和军队的改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总政作为全军政治工作的领率机关,工作强度大自是不言而喻。我作为总政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的干事,常常忙得马不停蹄,时常在赶回家时早已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也懒得做饭,胡乱地找点儿方便面对付几口。原文化部干事汪守德的家就住在平房西边门洞靠东的一个套间里,他们夫妇生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男孩叫梦阳,女孩叫梦迪,小时候的梦阳和梦迪聪明淘气,是大家的开心果,我经常逗他们兄妹玩。为了不影响工作,汪大哥特地从老家安徽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北京带孩子。老人家纯朴善良,身体硬朗,精心地抚育孙子孙女,还经常地对我进行关照,有时,听说我加班回来吃不上饭,就送来了可口的饭菜。李忠义家请来帮忙做家务的亲戚“小四子”,是一个十几岁的乡下朴实女孩儿,也常常把一些新鲜蔬菜悄悄地放在我的灶台上。
记得有一天清晨起床后,我听见邻居们说,渠承军的女儿南南昨晚感冒发高烧了,大家听后都揪着一颗心,我看见渠承军的爱人伍大姐穿着军衣,用大衣包裹着孩子,急匆匆地去医院。那充满母爱的焦虑神情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感觉既是母亲也是军人的伍大姐是那么的美丽。现在每次我到黄寺大院遇到伍大姐时,都想把心中感受告诉她,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一天天向前走着,虽然琐碎繁忙,但不失和谐安宁。大家在这栋简陋的住房里繁衍生息,养精蓄锐,精心地营造着爱的港湾,然后抖擞精神,投入工作,作为共和国的一块砖,一片瓦,筑铸在人民军队的钢铁长城中,让共和国挺起不屈的脊梁。
如今,84排平房早已人去房空,踪迹难寻寻,彻底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在它的旧址上,耸立着一座高大挺拔的现代化总政机关门诊部大楼,我的那些老邻居也先后搬走了,他们中的渠承军、李忠义升迁为将军,汪守德成长为我军著名文艺评论家,有的正在不断进步之中,还有的已经离退休了。我也先后地从84排平房搬进了筒子楼、单元房和经济适用房。从住房的搬迁和升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富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怀念那段充满激情梦想,留下奋斗足迹,结下纯真情谊的难忘岁月。
责任编辑 陈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