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师资的主要来源,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用型;培养目标
【中国分类号】G61
一、何为应用型
应用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
应用本科与普通本科都是本科教育,它们的是本科教育的两种形态,二者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路径。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应用本科相较一般普通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方向及目标上,应用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非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实践操作,技术应用为主轴设计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要目标建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1]
另外,应用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一般的高职专科都是以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为主,而应用性本科培养的技术人才应是更为高端的,对技术需求更为精密,对技术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同时要能够承担培养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或承担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任务。
二、学前教育本身的专业性、应用性
学前教育专业一般来说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仅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有精炼的专业技能。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对象多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推广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学前教育也从狭义的幼儿园教育逐渐拓展到了3岁之前的婴幼儿教育,甚至胎教也划入到了学前教育的范畴。因此就需要学前教育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来说,能让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在毕业以后以本专业就业并且能迅速融入社会生活,较好的完成工作,缩短适应时间应为主要培养方向。
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来说,学前教育是需求较大的专业,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量的需求,更逐渐过渡到质的需求;越是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人文气息浓厚,人口素质高的地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越高。
总的来说,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求应聘、就职的学生具备以下条件:“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以上实际需求,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目标上应基本遵从以下几点
(一)基本师德养成及专业认同感
1.师德养成
首先,何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教师是千百种职业的一种,自古对教师的这一职业的描述也不胜枚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上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也是对即将成为或已经从事教师职业之人的要求。
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有了很多新的内涵,包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等等。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具有与别种职业不同的特性,因此也就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具备更好的专业素养,师德即是所有专业素养的基础。
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和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尤为重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自身除了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道德观念。
师德养成需要学生本身的道德基础,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了解学前教育本身在人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师德养成的重中之重。
在培养学生师德方面,单纯的理论灌输作用不大,应以实践教学形式引导,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学前教育教师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工作负责,对教学对象负责的理念,同时也构成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推动力。
2.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大学专业分配尽管很多事遵从考生本人的意愿,但是在选定专业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学生抱着容易就业或容易录取的功利想法,反而造成入学后对专业缺乏认同感,没有学习兴趣的问题。
①针对有此情况的学生,在不能调剂专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负面情绪,乐于接受现在从事的专业。
②学生专业认同感首先来自于专业教师,专业教师首先要有对本专业的热情,在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专业信心。
③教育实习和实践的合理安排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尽量选择学前教育机构实习、见习,增长见识,了解专业特点自然更能接受本专业。
同时专业认同感是伴随这专业自豪感产生的,因此让学生感受到身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责,成就感进而升华到对专业的认同,对职业的热爱。
(二)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分几大块
1.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主要课程因学校培养方案不同有部分差异,但基本上围绕以上学科开展,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综合性。
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尽管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多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样会给专业发展,实践操作带来阻碍。另外,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掌握较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2.专业技能的培养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掌握了心得知识技能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磨练、成熟。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性方面做了调整,修改了培养方案,加大学生教育实践和实习的比例,以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三)基于学前教育机构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
尽管应用型本科不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标,但就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来说,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科研能力,原因在于:
1.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都阐明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人,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直觉和感知力很多时候超越了从事纯理论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让教师从他们的角度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也许只是针对特定专业特定年龄段的学生的分析,足以为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理念。
第一线教师的研究视角或许是相对单一的,但却是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不断的教育实践才能验证教育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及教育问题的多种多样,也为教育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
2.对科研能力实际要求有差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身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并不是不具备。差别在于,普通本科的科研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研究深度较深,研究角度更宏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更具化,例如“3-4岁幼儿的色彩认知——记xx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或案例带来的教育思考,都是学前教师常用的研究角度。由此可见,对学前教师的科研要求都基于他们的实践教学。
(四)开设学前教育前沿问题相关课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讨论始终存在,无论我国还是别国对人的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让学生适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教育的前沿问题及动向是十分必要的。
开设当代学前教育思潮或者学前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课程帮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十分有益。开设这类学科可以作为专业考查课,目的是为了学生眼界的开阔,对专业的认可,提升学习热情,更好的投入专业的学习。
结语,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高尚师德,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承担培养合格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 百度知道:应用性本科(2009-07-18)
2014-02-10]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zCCfGCGZo1CArG0QBDOLQ8mUAwDc96jNvp48TShmUDLnjIyBogjLClmAKIOPSC-N-TmN-mwCAzbFk1ccV-Pxq
[2]庞云凤 张宗业.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08(4):3-10
作者简介:梁红蕾(1981-),女,吉林长春人,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林琳(1988-),女,海南乐东人,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通信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72022
电话:1387650112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用型;培养目标
【中国分类号】G61
一、何为应用型
应用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
应用本科与普通本科都是本科教育,它们的是本科教育的两种形态,二者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路径。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应用本科相较一般普通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方向及目标上,应用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非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实践操作,技术应用为主轴设计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要目标建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1]
另外,应用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一般的高职专科都是以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为主,而应用性本科培养的技术人才应是更为高端的,对技术需求更为精密,对技术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同时要能够承担培养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或承担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任务。
二、学前教育本身的专业性、应用性
学前教育专业一般来说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仅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有精炼的专业技能。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对象多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推广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学前教育也从狭义的幼儿园教育逐渐拓展到了3岁之前的婴幼儿教育,甚至胎教也划入到了学前教育的范畴。因此就需要学前教育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来说,能让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在毕业以后以本专业就业并且能迅速融入社会生活,较好的完成工作,缩短适应时间应为主要培养方向。
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来说,学前教育是需求较大的专业,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量的需求,更逐渐过渡到质的需求;越是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人文气息浓厚,人口素质高的地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越高。
总的来说,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求应聘、就职的学生具备以下条件:“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以上实际需求,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目标上应基本遵从以下几点
(一)基本师德养成及专业认同感
1.师德养成
首先,何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教师是千百种职业的一种,自古对教师的这一职业的描述也不胜枚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上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也是对即将成为或已经从事教师职业之人的要求。
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有了很多新的内涵,包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等等。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具有与别种职业不同的特性,因此也就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具备更好的专业素养,师德即是所有专业素养的基础。
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和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尤为重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自身除了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道德观念。
师德养成需要学生本身的道德基础,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了解学前教育本身在人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师德养成的重中之重。
在培养学生师德方面,单纯的理论灌输作用不大,应以实践教学形式引导,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学前教育教师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工作负责,对教学对象负责的理念,同时也构成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推动力。
2.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大学专业分配尽管很多事遵从考生本人的意愿,但是在选定专业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学生抱着容易就业或容易录取的功利想法,反而造成入学后对专业缺乏认同感,没有学习兴趣的问题。
①针对有此情况的学生,在不能调剂专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负面情绪,乐于接受现在从事的专业。
②学生专业认同感首先来自于专业教师,专业教师首先要有对本专业的热情,在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专业信心。
③教育实习和实践的合理安排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尽量选择学前教育机构实习、见习,增长见识,了解专业特点自然更能接受本专业。
同时专业认同感是伴随这专业自豪感产生的,因此让学生感受到身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责,成就感进而升华到对专业的认同,对职业的热爱。
(二)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分几大块
1.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主要课程因学校培养方案不同有部分差异,但基本上围绕以上学科开展,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综合性。
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尽管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多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样会给专业发展,实践操作带来阻碍。另外,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掌握较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2.专业技能的培养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掌握了心得知识技能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磨练、成熟。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性方面做了调整,修改了培养方案,加大学生教育实践和实习的比例,以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三)基于学前教育机构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
尽管应用型本科不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标,但就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来说,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科研能力,原因在于:
1.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都阐明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人,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直觉和感知力很多时候超越了从事纯理论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让教师从他们的角度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也许只是针对特定专业特定年龄段的学生的分析,足以为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理念。
第一线教师的研究视角或许是相对单一的,但却是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不断的教育实践才能验证教育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及教育问题的多种多样,也为教育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
2.对科研能力实际要求有差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身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并不是不具备。差别在于,普通本科的科研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研究深度较深,研究角度更宏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更具化,例如“3-4岁幼儿的色彩认知——记xx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或案例带来的教育思考,都是学前教师常用的研究角度。由此可见,对学前教师的科研要求都基于他们的实践教学。
(四)开设学前教育前沿问题相关课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讨论始终存在,无论我国还是别国对人的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让学生适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教育的前沿问题及动向是十分必要的。
开设当代学前教育思潮或者学前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课程帮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十分有益。开设这类学科可以作为专业考查课,目的是为了学生眼界的开阔,对专业的认可,提升学习热情,更好的投入专业的学习。
结语,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高尚师德,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承担培养合格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 百度知道:应用性本科(2009-07-18)
2014-02-10]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zCCfGCGZo1CArG0QBDOLQ8mUAwDc96jNvp48TShmUDLnjIyBogjLClmAKIOPSC-N-TmN-mwCAzbFk1ccV-Pxq
[2]庞云凤 张宗业.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08(4):3-10
作者简介:梁红蕾(1981-),女,吉林长春人,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林琳(1988-),女,海南乐东人,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通信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72022
电话:13876501127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