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时空变化中层层积淀所形成的。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文章通过对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分析和梳理,发现其具有山水城林的大尺度空间格局、环套结构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关联三个方面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遗产物质空间的结构关联、整合接续遗产的历史信息和勾勒区域文化发展脉络的“空间叙事结构”等保护与发展对策,旨在实现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特性;文化遗产保护;南京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16YSC005)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
(一)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后的又一个有关遗产的概念,其概念最早于1992年被提出,突出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和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丰富多样性,保护活的传统文化,保存消失的遗迹。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各界围绕这一概念迅速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探索。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文化景观遗产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由人类按照一定意图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景观。
(二)城市历史景观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源于景观、历史景观、文化景观等[1],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城市历史景观从时空的全新维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历史景观,既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随着时间发展形成的层层历史积淀,又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在同一个时间断层上不同空间领域中所体现出的共性特征。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和保存“既包括保护区内的单独古迹,也包括建筑群及其历史地貌和地形之间在实体、功能、视觉、材料和联想等方面的重要关联和整体效果”[2]。
(三)历史文化景观
历史文化景观是指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是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一种叠合。历史文化景观将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统一于一体,通过它可以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时期的风貌[3]。三者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关注景观遗产中所体现的文化和自然属性的融合,文化景观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4],城市历史景观侧重于城市“广泛的地理环境、城市文脉以及无形遗产”,历史文化景观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注重景观遗产中所传递的历史价值,又注重景观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中所焕发出新的社会价值。
二、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特性
(一)山水城林的大尺度空间格局
南京自然地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城东有钟山似盘龙状蜿蜒,城西有石头城如猛虎般雄踞,北有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临江矗立,城南有将军山、牛首山等低山丘陵,自古就有“虎踞龙蟠”之称,长江从西北方向绕城而过,成为南京城的天然屏障。城内有秦淮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成为南京的母亲河,沿河两岸成为南京最为繁华的市井之地,孕育了灿烂的“秦淮文化”。城区湖泊众多,有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大小湖泊,地形地貌主要以岗地、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为主,约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为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自公元前472年越国建立长干城以来,南京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城市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城市的功能逐渐转化增多,历经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山水城林的城市空间格局。
(二)环套结构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南京城市经过两千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经六朝、南唐、明清、民国四个较大的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南京筑城始于越,最初创立的城池功能为军事要塞,偏于城市西南一隅,地理位置重要,紧控秦淮河入江口,城周仅“二里八十步”,整个城池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至东吴时期,南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城建设,考虑到城市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城选址居于整个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也开启了南京城市“环套结构”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南京城的发展虽历经几次较大的跌宕起伏,但始终是以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的“环套结构”模式发展,“自六朝以来城市的中心区和空间格局没有太大的位移”[5],直至明代南京都城的建设,更是将这种“环套结构”发展到了顶峰。
(三)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关联
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被蚕食、破坏甚至抹平,导致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与最初的状态日渐产生差异,加上人们对于土地持续利用而导致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历史文化景观往往作为遗产被保存下来。然而,从区域空间环境来看,文化景观赖以生存的整体自然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空间上存在着某种整体性和关联性。如南京明初帝王陵及功臣墓葬区均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帝王陵寝位于钟山之阳,功臣墓葬区则主要位于钟山之阴、聚宝门外的邓府山和雨花台一带以及幕府山。现代生产生活导致昔日完整的历史空间环境发生改变,这些遗产孤立地散布在城东、城南和城北不同的区域,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语境上看,这些遗产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结构和整体空间关联。
三、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一)建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物质空间的结构关联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史文化景观遗产难以避免地会随之而改变。随着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各地对于遗产地保护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国际社会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变化和发展的态度也逐渐发生改变,遗产保护由最初的严格限制其改变,到承认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开展而变化,认为城市遺产是“历史性层积和当前发展的动态叠合”[6]。对于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突破遗产单体的空间局限,在物质空间上建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整体结构关联。如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现仅存明代所建城门4座,清以后所建城门13座,地面遗址部分仅存约10公里。对于其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需要系统梳理相关遗产资源,合理调整其用途,而且需要对缺失的重要节点进行“织补”[7],从而建构南京明城墙物质空间的整体结构关联。 (二)整合接续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信息
虽然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实体已经破损或缺失,但是由这些物质载体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却可以穿越时空进行传递。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需要对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与梳理,破解其中的“文化代码”,将其进行整合接续,孕育和生发新的文化价值内核,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间传递和可持续发展。六朝时期虽偏安江南,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六朝文化,承上启下,“继承发展了秦汉文化,孕育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隋唐文化”[8],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与古罗马文化并驾齐驱的古代文明中心。对于南京六朝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探寻蕴含在其中的六朝文化历史信息,破译其中的“编码”,对于弘扬地区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勾勒区域文化发展脉络的“空间叙事结构”
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中产生的复合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勾勒出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脉络。随着遗产的时空背景发生变化,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在景观的形态与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建筑等方面都会演变与发展,在不同的城市历史发展时期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而是涉及由城市多个历史场所构成的一片广阔区域。通过对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存在的空间形式进行整体结构性安排,建立独特地域文化的“叙事结构”,从而呈现出特有的空间特性,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南京城市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建立“空间叙事结构”,勾勒文化发展脉络,讲好南京故事,将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塑造成生活在南京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共同回忆和精神家园,使其成为跨越时空代际之间沟通的情感纽带[9]。
四、结语
历史文化景观是生活在城市这片土地上的人对自然环境持续改造利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观念,是对已有的文化遗产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既认识到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历史价值,又关注到遗产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南京是一座历史城市,在历史不同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数量多,类型丰富。作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中国文化遗產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呈现出的突出普遍价值,反映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永茂,李和平.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9(10):13-2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与修复研究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27.
[3]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2.
[4]肖竞,李和平,曹珂.文化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遗产保护:来自美国的经验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2018(1):73-79.
[5]王志高.六朝建康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1):54-58.
[6]张松,镇雪锋.从历史风貌保护到城市景观管理: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理念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7(6):14-21.
[7]席飞,阮雪君,孙友富,等.轻型木结构用秸秆定向板钉节点性能研究[J].林产工业,2019(11):13-17.
[8]胡阿祥.六朝政区[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10.
[9]杨俊.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11):80-86.
作者简介:
杨俊,博士,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规划。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特性;文化遗产保护;南京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16YSC005)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
(一)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后的又一个有关遗产的概念,其概念最早于1992年被提出,突出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和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丰富多样性,保护活的传统文化,保存消失的遗迹。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各界围绕这一概念迅速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探索。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文化景观遗产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由人类按照一定意图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景观。
(二)城市历史景观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源于景观、历史景观、文化景观等[1],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城市历史景观从时空的全新维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历史景观,既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随着时间发展形成的层层历史积淀,又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在同一个时间断层上不同空间领域中所体现出的共性特征。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和保存“既包括保护区内的单独古迹,也包括建筑群及其历史地貌和地形之间在实体、功能、视觉、材料和联想等方面的重要关联和整体效果”[2]。
(三)历史文化景观
历史文化景观是指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是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一种叠合。历史文化景观将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统一于一体,通过它可以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时期的风貌[3]。三者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关注景观遗产中所体现的文化和自然属性的融合,文化景观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4],城市历史景观侧重于城市“广泛的地理环境、城市文脉以及无形遗产”,历史文化景观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注重景观遗产中所传递的历史价值,又注重景观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中所焕发出新的社会价值。
二、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特性
(一)山水城林的大尺度空间格局
南京自然地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城东有钟山似盘龙状蜿蜒,城西有石头城如猛虎般雄踞,北有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临江矗立,城南有将军山、牛首山等低山丘陵,自古就有“虎踞龙蟠”之称,长江从西北方向绕城而过,成为南京城的天然屏障。城内有秦淮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成为南京的母亲河,沿河两岸成为南京最为繁华的市井之地,孕育了灿烂的“秦淮文化”。城区湖泊众多,有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大小湖泊,地形地貌主要以岗地、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为主,约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为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自公元前472年越国建立长干城以来,南京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城市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城市的功能逐渐转化增多,历经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山水城林的城市空间格局。
(二)环套结构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南京城市经过两千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经六朝、南唐、明清、民国四个较大的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南京筑城始于越,最初创立的城池功能为军事要塞,偏于城市西南一隅,地理位置重要,紧控秦淮河入江口,城周仅“二里八十步”,整个城池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至东吴时期,南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城建设,考虑到城市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城选址居于整个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也开启了南京城市“环套结构”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南京城的发展虽历经几次较大的跌宕起伏,但始终是以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的“环套结构”模式发展,“自六朝以来城市的中心区和空间格局没有太大的位移”[5],直至明代南京都城的建设,更是将这种“环套结构”发展到了顶峰。
(三)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关联
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被蚕食、破坏甚至抹平,导致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与最初的状态日渐产生差异,加上人们对于土地持续利用而导致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历史文化景观往往作为遗产被保存下来。然而,从区域空间环境来看,文化景观赖以生存的整体自然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空间上存在着某种整体性和关联性。如南京明初帝王陵及功臣墓葬区均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帝王陵寝位于钟山之阳,功臣墓葬区则主要位于钟山之阴、聚宝门外的邓府山和雨花台一带以及幕府山。现代生产生活导致昔日完整的历史空间环境发生改变,这些遗产孤立地散布在城东、城南和城北不同的区域,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语境上看,这些遗产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结构和整体空间关联。
三、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一)建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物质空间的结构关联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史文化景观遗产难以避免地会随之而改变。随着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各地对于遗产地保护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国际社会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变化和发展的态度也逐渐发生改变,遗产保护由最初的严格限制其改变,到承认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开展而变化,认为城市遺产是“历史性层积和当前发展的动态叠合”[6]。对于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突破遗产单体的空间局限,在物质空间上建构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整体结构关联。如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现仅存明代所建城门4座,清以后所建城门13座,地面遗址部分仅存约10公里。对于其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需要系统梳理相关遗产资源,合理调整其用途,而且需要对缺失的重要节点进行“织补”[7],从而建构南京明城墙物质空间的整体结构关联。 (二)整合接续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信息
虽然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实体已经破损或缺失,但是由这些物质载体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却可以穿越时空进行传递。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需要对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与梳理,破解其中的“文化代码”,将其进行整合接续,孕育和生发新的文化价值内核,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间传递和可持续发展。六朝时期虽偏安江南,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六朝文化,承上启下,“继承发展了秦汉文化,孕育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隋唐文化”[8],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与古罗马文化并驾齐驱的古代文明中心。对于南京六朝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探寻蕴含在其中的六朝文化历史信息,破译其中的“编码”,对于弘扬地区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勾勒区域文化发展脉络的“空间叙事结构”
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中产生的复合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勾勒出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脉络。随着遗产的时空背景发生变化,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在景观的形态与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建筑等方面都会演变与发展,在不同的城市历史发展时期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而是涉及由城市多个历史场所构成的一片广阔区域。通过对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存在的空间形式进行整体结构性安排,建立独特地域文化的“叙事结构”,从而呈现出特有的空间特性,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南京城市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建立“空间叙事结构”,勾勒文化发展脉络,讲好南京故事,将历史文化景观遗产塑造成生活在南京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共同回忆和精神家园,使其成为跨越时空代际之间沟通的情感纽带[9]。
四、结语
历史文化景观是生活在城市这片土地上的人对自然环境持续改造利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观念,是对已有的文化遗产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既认识到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历史价值,又关注到遗产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南京是一座历史城市,在历史不同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数量多,类型丰富。作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是中国文化遗產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呈现出的突出普遍价值,反映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永茂,李和平.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9(10):13-2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与修复研究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27.
[3]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2.
[4]肖竞,李和平,曹珂.文化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遗产保护:来自美国的经验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2018(1):73-79.
[5]王志高.六朝建康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1):54-58.
[6]张松,镇雪锋.从历史风貌保护到城市景观管理: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理念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7(6):14-21.
[7]席飞,阮雪君,孙友富,等.轻型木结构用秸秆定向板钉节点性能研究[J].林产工业,2019(11):13-17.
[8]胡阿祥.六朝政区[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10.
[9]杨俊.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11):80-86.
作者简介:
杨俊,博士,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