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孩子们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对农村小学而言,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小学频道”,是具有针对性的栏目,它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等。课程资源中每一课都有教案示例、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源有着丰富、高质以及适用的特征,这对于缺乏教学资源的农村教师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它改善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下面就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谈谈几点个人的感受:
1合理运用远教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识少。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中的教案示例提供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设计,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的见解,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参考教案示例提供的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时用一段视频和几幅插图, 使学生对陌生的景观一目了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与伟大,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2.1远程教育资源可创设生动形象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积极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展现出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的,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既可以为孩子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如《浙江潮》一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远教媒体资源分别再现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视频和图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钱塘江大潮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远程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难点。
教师是否恰当的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师是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的?这是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即使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抓住重难点,引发学生的联想,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教学《黄河象》一课,农村孩子对于“黄河象”的理解只能是凭空想象。在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运用课程资源中的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知黄河象的高大、完整,接着利用falsh动画演示黄河象来到河边、陷入河中、最后变成化石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黄河象的来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2.3远教资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远教资源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媒体资源传授给学生。如在教学《红树林》一课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树林的认识,再利用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出红树林的画面,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阵阵惊奇声中,那“壮丽”、“奇特”、“神秘”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红树林的美,从而懂得了红树林默默奉献的卫士精神,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这样的教学,教师变口授为操作演示,通过看、听、说、想,学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和厌烦,反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入忘我的境界,即完成学习任务,又受到美的熏陶。
2.4远教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应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我在教学《枫叶如丹》一课时,利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课件,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同时出现文字,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3运用远教资源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说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远程教育进入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情境。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说身边的变化”为例,先展示自己家乡发生的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想象,发现问题,为讨论做准备;然后,再分小组进行讨论,按这样的环节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远教资源打破作文教学 “以本为本”的方式,直接利用资源中的场景,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运用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以先用动画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再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这些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有效利用远教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长期以来,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一、方法不当,难以形成能力。通过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使语文课堂有机地向课外延伸。学了《水就是生命》一课,我将搜集到的关于珍惜水资源名言警句、谚语、诗词出示出来让孩子说、读、背,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生们的观察、想象,孩子們兴趣盎然,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运用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资源,应该明确媒体资源永远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而应该根据实际对资源进行重新建构,适时、适度、适当、科学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重心,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1合理运用远教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识少。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中的教案示例提供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设计,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的见解,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参考教案示例提供的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时用一段视频和几幅插图, 使学生对陌生的景观一目了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与伟大,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2.1远程教育资源可创设生动形象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积极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展现出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的,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既可以为孩子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如《浙江潮》一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远教媒体资源分别再现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视频和图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钱塘江大潮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远程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难点。
教师是否恰当的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师是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的?这是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即使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抓住重难点,引发学生的联想,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教学《黄河象》一课,农村孩子对于“黄河象”的理解只能是凭空想象。在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运用课程资源中的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知黄河象的高大、完整,接着利用falsh动画演示黄河象来到河边、陷入河中、最后变成化石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黄河象的来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2.3远教资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远教资源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媒体资源传授给学生。如在教学《红树林》一课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树林的认识,再利用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出红树林的画面,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阵阵惊奇声中,那“壮丽”、“奇特”、“神秘”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红树林的美,从而懂得了红树林默默奉献的卫士精神,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这样的教学,教师变口授为操作演示,通过看、听、说、想,学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和厌烦,反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入忘我的境界,即完成学习任务,又受到美的熏陶。
2.4远教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应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我在教学《枫叶如丹》一课时,利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课件,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同时出现文字,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3运用远教资源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说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远程教育进入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情境。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说身边的变化”为例,先展示自己家乡发生的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想象,发现问题,为讨论做准备;然后,再分小组进行讨论,按这样的环节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远教资源打破作文教学 “以本为本”的方式,直接利用资源中的场景,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运用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以先用动画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再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这些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有效利用远教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长期以来,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一、方法不当,难以形成能力。通过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使语文课堂有机地向课外延伸。学了《水就是生命》一课,我将搜集到的关于珍惜水资源名言警句、谚语、诗词出示出来让孩子说、读、背,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生们的观察、想象,孩子們兴趣盎然,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运用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资源,应该明确媒体资源永远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而应该根据实际对资源进行重新建构,适时、适度、适当、科学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重心,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