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去厕所总是姐姐陪着,每次刚蹲下姐姐就在外面喊:‘完了吗?’我说:‘没完’。过一会又问:‘完了吗?’我说:‘没完。’那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贼。”老周撩起头发,把半边耳廓露出来冲着你,他喜欢笑,也习惯听到你回馈他一些笑声。如何他觉得安静了,就要补充一句。“其实我就想一个人上厕所,想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想上多久就上多久……”
打小,周云蓬就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诗歌,写成散文,他拒绝父亲对他要成为盲人按摩师的安排。 16岁那一年,周云蓬离开了父母,他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怀里,揣着100张《法制晚报》,他不是要读这些报纸,而是要靠卖掉它们做路费,他也想在某一天能靠稿费生存。
“洁本的《红楼梦》,忒恶心”
刚刚失明的那会,周云蓬对自己提了句口号:“要像个正常人一样。认真写作,要当个大作家。”
多年后,四十二岁的歌手周云蓬这样对记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偶像是托尔斯泰、泰戈尔。他喜欢去书店,进去就会装出深沉的嗓音问:请问?有没有《浮士德》?没有?那《战争与和平》呢?那时他读书主要靠去图书馆借阅盲文书籍,而那里只有老版本的唐宋诗词称得上是文学书,结果就是,在“新民谣”的阵营里,除了相似的在城市里生活的小人物的感受,周云蓬的音乐里多了一种元素。因为信息的获得相对落后,他反而迟缓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那一条河,只有他会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不疾不徐唱起“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气息,你可以管它叫做:中国的。
老周坦言“中国风民谣”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日子里,他把青春献给了古代文学。“盲文书,图书馆里都有。但它都是很老的书,比如《毛泽东选集》,还有一些按摩的书,文学类的极少,《红楼梦》全是洁本,涉及谈恋爱的都给你删掉。我恨透那些删书的人了。比如说,贾宝玉初试云雨,整个就给你砍掉。标题也全改成:狡诈的袭人,黛玉之死。盲文书好多都是那样的。但我的渴望会更强,想看更多的书。《诗经》那时我几乎都看烂了,提上一句我就能对下一句……”
谈到那帮码字为生的兄弟,那些酒局,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文人骚客,老周面部微微的颤抖,整个人都鲜活起来。“前年在深圳,冯唐请客喝酒,他想以诗为酒令,要比唐诗宋词,大家轮流说一句诗,接不出下句的,喝。这帮家伙心里肯定在想,老周是一盲人哦,没读过什么书吧。但结果就是,几个小时之后,我依然屹立不倒,在座王小山、老罗一干人要么喝倒,要么‘对死’,没人肯送我回家……”
“路灯下面,谈卡夫卡、斯宾诺莎,这是再也无法复制的年代。”
“八十年代人们对文化有种崇拜感,当年,若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那还了得,所有的女生都跑过来听你讲文学,所以写东西会有一种荣誉感。大家要是写点什么,就很羞涩地拿出来交流。”1989年时,老周在《辽宁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下收到二百封信。
“那时我是学校里文学水平最高的人,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讲演。题目往往是《我的家乡》,最后一句通常是:难道不是这样吗?!主题很多是关于历史的、爱国的。各种节日都出去讲。讲演就是成语多一点,加一点抑扬顿挫,我有严重的排比情结”谈起那段日子,老周用了一个在他身上毫无踪迹可寻的词,“得瑟”。
少年老周生活在沈阳的大型工业区,西铁。进入八十年代末,工厂接二连三倒闭,下岗人口达七十多万。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周云蓬发现身边的文艺气氛十分诡异的浓厚。“街上碰到的年轻人都自称诗人,作家。虽然都买不起钢琴,买不起画笔,但小伙都把梵高、莫扎特当偶像……”
“我记得很清楚,有个小伙子,考了七八年的美院没考上,喜欢哲学,天天在路灯底下找人讨论斯宾诺莎。他给我开过一个书单:把这些书买回来,看一遍,你就‘行’了。”但老周把书单拿到书店,人家却告诉他,这些书,不能轻易卖出去。反而递给他一本《物性论》,意思是让老周研究唯物主义。
“其实那是一本哲学长诗,等我二十年后又看一遍,才觉得不错,但当时很失望,想:咱们唯物主义,研究那物性干啥呀。那时觉得一切关于物质的,都是……”说到这里,老周很突兀的笑起来,然后小声说道:“都是很浅薄的事情啊。”在那之后,老周用家里的短波收音机收听到香港某宗教电台,然后饶有兴致的写信去要一本《圣经》。却被学校的教导主任把信拆了。“主任劈头就骂,你一瞎子,搞什么唯心主义,想去算命啊?”
现在看来,老周他们当时热衷的那些书,很奇妙的成为一种反刍。老周说:“上大学时才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你会觉得在一个工人的胡同区,大家坐在路灯下面,谈卡夫卡、斯宾诺莎、梵高,这是再也无法复制的一个年代。
打小,周云蓬就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诗歌,写成散文,他拒绝父亲对他要成为盲人按摩师的安排。 16岁那一年,周云蓬离开了父母,他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怀里,揣着100张《法制晚报》,他不是要读这些报纸,而是要靠卖掉它们做路费,他也想在某一天能靠稿费生存。
“洁本的《红楼梦》,忒恶心”
刚刚失明的那会,周云蓬对自己提了句口号:“要像个正常人一样。认真写作,要当个大作家。”
多年后,四十二岁的歌手周云蓬这样对记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偶像是托尔斯泰、泰戈尔。他喜欢去书店,进去就会装出深沉的嗓音问:请问?有没有《浮士德》?没有?那《战争与和平》呢?那时他读书主要靠去图书馆借阅盲文书籍,而那里只有老版本的唐宋诗词称得上是文学书,结果就是,在“新民谣”的阵营里,除了相似的在城市里生活的小人物的感受,周云蓬的音乐里多了一种元素。因为信息的获得相对落后,他反而迟缓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那一条河,只有他会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不疾不徐唱起“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气息,你可以管它叫做:中国的。
老周坦言“中国风民谣”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日子里,他把青春献给了古代文学。“盲文书,图书馆里都有。但它都是很老的书,比如《毛泽东选集》,还有一些按摩的书,文学类的极少,《红楼梦》全是洁本,涉及谈恋爱的都给你删掉。我恨透那些删书的人了。比如说,贾宝玉初试云雨,整个就给你砍掉。标题也全改成:狡诈的袭人,黛玉之死。盲文书好多都是那样的。但我的渴望会更强,想看更多的书。《诗经》那时我几乎都看烂了,提上一句我就能对下一句……”
谈到那帮码字为生的兄弟,那些酒局,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文人骚客,老周面部微微的颤抖,整个人都鲜活起来。“前年在深圳,冯唐请客喝酒,他想以诗为酒令,要比唐诗宋词,大家轮流说一句诗,接不出下句的,喝。这帮家伙心里肯定在想,老周是一盲人哦,没读过什么书吧。但结果就是,几个小时之后,我依然屹立不倒,在座王小山、老罗一干人要么喝倒,要么‘对死’,没人肯送我回家……”
“路灯下面,谈卡夫卡、斯宾诺莎,这是再也无法复制的年代。”
“八十年代人们对文化有种崇拜感,当年,若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那还了得,所有的女生都跑过来听你讲文学,所以写东西会有一种荣誉感。大家要是写点什么,就很羞涩地拿出来交流。”1989年时,老周在《辽宁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下收到二百封信。
“那时我是学校里文学水平最高的人,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讲演。题目往往是《我的家乡》,最后一句通常是:难道不是这样吗?!主题很多是关于历史的、爱国的。各种节日都出去讲。讲演就是成语多一点,加一点抑扬顿挫,我有严重的排比情结”谈起那段日子,老周用了一个在他身上毫无踪迹可寻的词,“得瑟”。
少年老周生活在沈阳的大型工业区,西铁。进入八十年代末,工厂接二连三倒闭,下岗人口达七十多万。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周云蓬发现身边的文艺气氛十分诡异的浓厚。“街上碰到的年轻人都自称诗人,作家。虽然都买不起钢琴,买不起画笔,但小伙都把梵高、莫扎特当偶像……”
“我记得很清楚,有个小伙子,考了七八年的美院没考上,喜欢哲学,天天在路灯底下找人讨论斯宾诺莎。他给我开过一个书单:把这些书买回来,看一遍,你就‘行’了。”但老周把书单拿到书店,人家却告诉他,这些书,不能轻易卖出去。反而递给他一本《物性论》,意思是让老周研究唯物主义。
“其实那是一本哲学长诗,等我二十年后又看一遍,才觉得不错,但当时很失望,想:咱们唯物主义,研究那物性干啥呀。那时觉得一切关于物质的,都是……”说到这里,老周很突兀的笑起来,然后小声说道:“都是很浅薄的事情啊。”在那之后,老周用家里的短波收音机收听到香港某宗教电台,然后饶有兴致的写信去要一本《圣经》。却被学校的教导主任把信拆了。“主任劈头就骂,你一瞎子,搞什么唯心主义,想去算命啊?”
现在看来,老周他们当时热衷的那些书,很奇妙的成为一种反刍。老周说:“上大学时才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你会觉得在一个工人的胡同区,大家坐在路灯下面,谈卡夫卡、斯宾诺莎、梵高,这是再也无法复制的一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