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量中求质,必能丰厚学生语文积淀,丰富语文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28-01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然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阅读缺乏兴趣,而且众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辅导鞭长莫及,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当然只有“趣”字当先。这样的“趣”哪里来?当然是培养。
如何培养呢?
1 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读物本身。读物中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情感、惊心动魄的场景……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其兴趣才有持久性。现在首要的是如何让小学生走近读物、走进读物,实现学生与读物之间的“零距离”。我认为最基本的策略是“诱”。“诱”者悄然也、无声也,故称“悄然点燃阅读之火”。
我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好每次阅读课的导语,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把教室的走廊布置成张灯结彩的节日环境,让孩子在早上上学时能感受到过节的喜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来到了,孩子们,祝你们节日快乐!在你们自己的节日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你们快乐吗?”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很快被老师的布置和讲述所吸引,进入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加强指导,让兴趣引导孩子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外地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扑克,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学童话时,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请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教学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去读了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另外,每月我都会在班里上一堂《好书大家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老师或是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看。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用辅导讲座启发学生读书的直接兴趣。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学生怎样精读和略读;教学生学会思索;教学生边读边想的方法;教学生怎样写笔记以及教学生制作读书卡片等。
3 精心激励,收获乐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我们可以定期开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每天早上让孩子进行有感情朗读也是一个好办法,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并大胆读出来与同学分享。
我们还可以举办其它读书成果展:如手抄报展示、读书卡展示、报刊剪辑展示、书签制作展示。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可以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也可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出“超级阅读王”;还可综合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情况,每月评选出十名“读书之星”,将这十位“读书之星”的照片张贴在班刊上,并在照片下面附上他们各自的读书感言……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作为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责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同样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语文积淀,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28-01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然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阅读缺乏兴趣,而且众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辅导鞭长莫及,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当然只有“趣”字当先。这样的“趣”哪里来?当然是培养。
如何培养呢?
1 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读物本身。读物中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情感、惊心动魄的场景……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其兴趣才有持久性。现在首要的是如何让小学生走近读物、走进读物,实现学生与读物之间的“零距离”。我认为最基本的策略是“诱”。“诱”者悄然也、无声也,故称“悄然点燃阅读之火”。
我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好每次阅读课的导语,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把教室的走廊布置成张灯结彩的节日环境,让孩子在早上上学时能感受到过节的喜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来到了,孩子们,祝你们节日快乐!在你们自己的节日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你们快乐吗?”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很快被老师的布置和讲述所吸引,进入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加强指导,让兴趣引导孩子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外地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扑克,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学童话时,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请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教学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去读了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另外,每月我都会在班里上一堂《好书大家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老师或是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看。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用辅导讲座启发学生读书的直接兴趣。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学生怎样精读和略读;教学生学会思索;教学生边读边想的方法;教学生怎样写笔记以及教学生制作读书卡片等。
3 精心激励,收获乐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我们可以定期开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每天早上让孩子进行有感情朗读也是一个好办法,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并大胆读出来与同学分享。
我们还可以举办其它读书成果展:如手抄报展示、读书卡展示、报刊剪辑展示、书签制作展示。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可以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也可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出“超级阅读王”;还可综合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情况,每月评选出十名“读书之星”,将这十位“读书之星”的照片张贴在班刊上,并在照片下面附上他们各自的读书感言……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作为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责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同样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语文积淀,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