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之音依然存在,本文以此为契机,在探讨高校师生关系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有效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矛盾冲突 师生关系 平等交流
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融洽而学习劲头十足、生活愉快;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紧张而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感到前途无
望。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中小学那种单纯的教授学习式的平面单向师生关系,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威角色,学生只能诚服于他们脚下。相反,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有着多层次、多意义的立体双向体系。之所以说高校师生关系是立体的,是因为高校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授学习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组织关系。说它是双向的是因为高校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老师单向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师生在共同讨论中实现教学相长。具体而言,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比较轻松、自由
当迈进大学校门,也就宣布了长达十年应试教育梦魇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十年寒窗苦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进入大学后,你会惊异地发现大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平易多了,中学那套“严管理、高要求”的理论统统是废话。虽然大学也有各种考试,但毕竟没有升学的压力。教师不必逼迫学生赶做成套的习题举行各种考试,学生也不必担心考试的排名情况、奖金分配的结果。因而,师生关系轻松、简单。
2.高校师生关系更注重自由对话、精神的平等交流
大学是知识密集型、精神文化丰富型的象牙塔,在这座塔里,有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也有知识渊博的教授学者。不可否认,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文化和规范等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而青少年,他们富有理想和朝气,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意识都明显增强,再加之对教师有了客观的评价不再是盲目的崇拜,小学时对教师是依赖害怕;中学时对老师既崇拜又敬畏,表现出若即若离;到了大学,师生之间主要以知识的学习和精神的交流为目的,知识不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互动交流,共享人类的精神文化的丰硕成果。在这种认识活动中学生更多的要求与老师平等对话,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3.高校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增多
在高校里,学生不再是“温顺的小绵羊”。也许以前在中小学,教师讲的就是圣旨就是权威,学生只有服从;但在高校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了自己一套思维方式、价值观,当教师与他们的思想有冲突时,他们不会乖乖被训斥或是责骂,而是敢于怀疑,反驳。这就为师生关系不和谐埋下了隐患;其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有些中老年教师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锋芒毕露的大学生,而比较青睐学习用功、循规蹈矩的大学生。但大学生自己更多的是看重个性、独创新、有冒险精神的高材生,这样的思想观点必会颠覆传统的“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最后,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的环境的不同,高校教师越来越看不惯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学生也抱怨教师不理解自己,因而致使高校师生关系陷入矛盾冲突之中。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师生关系也出现异化。教育被看做是一种“学生交钱买老师知识”的商品交易活动。师生关系变异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有的学生甚至还质疑,“听课不满意,是否能换货”。这种变态的师生关系使交往变成交易,学习变成买卖,使原本高洁的师生情谊蒙上了一层铜臭味。其实,在高校里研究生把导师称为“老板”,就是师生关系功利化最好的印证。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以便完成学位论文顺利毕业;导师也需要借助研究生的“廉价劳动力”参与课题,使自己的研究得以早日完成。
一位老教授这样坦言:“自己多年前当学生时和老师是一辈子的‘师徒’关系,学学问也学做人,但现在的师生关系较像是交易,老师贩卖知识,学生交学费取得分数和文凭,课修完了,大家挥挥手,再也不联络……”一位高校教师也曾经说,现在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八股关系了,现代师生关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现实”。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变异到了何种程度。
2.师生交流被动化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你凝神静气地听,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后,老师夹着课本匆匆离去,学生迅速离开教师赶往下堂课,这样一次师生交流就基本结束。据了解,高校教师大多数赶乘学校校车上下课,为了赶校车,教师下课后根本没时间解答学生的疑惑,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提问了;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因此遇到难题,他们不再依赖老师,而是自己寻求答案。还有一方面也值得注意,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难得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沟通。再则,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也没有纳入评优体系,影响了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在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的情况下,很难想像师生关系和谐的图景。
3.师生感情淡漠化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常常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教师站在讲台上拿着发黄的讲稿毫无表情、平淡地讲解,学生坐在下面毫不关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课程结束后,教师收拾教具便走,学生也匆忙赶去下堂课的教室。教师永远高高在上,学生总是默默地坐在下面,师生之间的这种距离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都隔离甚远,缺乏交流,从而使师生关系日益淡漠化。
4.师生关系不公平化
高校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里面有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但他们就只有三种身份: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既然是一个小型社会就难免有利益冲突:一方面,导师往往喜欢跟自己风格比较像的学生,把自己的项目和经费不经意地向该生倾斜,而其他同学参与课题的机会就很少,甚至连参与课题的机会也没有。这种不公平,既影响了师生关系,也给同学之间制造了矛盾。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层没有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评价
教师、学生的体系,因此加剧了高校里的不公平现象。
三、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我们构建和谐的步调并非都是一致的,人们可以感到今日的大学校园内仍有不和谐的状况,不和谐之音依然存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古人云:“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礼教的影响,中国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民主、平等观念淡薄,大多比较严肃、专制。学生长期处于“尊师重教”的道德要求下,已形成了一种“奴性顺从的相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当今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要求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被尊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没礼貌、不懂规矩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冲突也增多了。
2.市场经济的影响
随着高校与社会的密切接轨,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竞争性、交换性和功利性等游戏规则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理念也被运用到大学校园。校园不再是“净土”,到处充斥着铜臭味;师生关系也不再“纯洁”,严重异化,交往变成交易,学习变成买卖,师生关系遭到严重污染。
3.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有些老师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课堂“自由民主”,放松自己的教育责任,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这种日益泛滥的自由主义,实际上疏远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思路
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平等的,在相处的过程中是和谐的,具体而言:
1.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都是作为完整的个体而进行交往的,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强谁弱、谁制服谁、谁控制谁的现象。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要与之平等对话,而不能随意辱骂学生。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只有有了以信任为前提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是指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稳定的个性特点的不同。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特别是面对有缺陷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在个性差异中揭示学生作为单个个体的独特性,不轻视、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学生要理解和配合老师
高校教师参与教育活动涉及两重关系,一方面是教师受聘于学校的工资关系,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的导师忙着自己的科研而忽视了课堂教授或亲临指导。不可否认,在高校里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何况高校里的学习应是自主学习占主导。古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3.学校改革体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积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过去评价老师的好坏只看升学率,而学生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成绩的优差。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损害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广大师生利益的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在管理者的精心领导下,教师的英明指导下,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和谐”走进高校,让“和谐”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二字将在师生关系中得以完美诠释。
参考文献:[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6-388.
[2]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3]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1.
[4]余桂红.论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大学生主体性[J].云南教育,2003,(6).
[5]李瑛.高校导师制中师生关系的新趋向[J].中国林业教育,2004,(4).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矛盾冲突 师生关系 平等交流
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融洽而学习劲头十足、生活愉快;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紧张而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感到前途无
望。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中小学那种单纯的教授学习式的平面单向师生关系,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威角色,学生只能诚服于他们脚下。相反,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有着多层次、多意义的立体双向体系。之所以说高校师生关系是立体的,是因为高校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授学习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组织关系。说它是双向的是因为高校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老师单向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师生在共同讨论中实现教学相长。具体而言,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比较轻松、自由
当迈进大学校门,也就宣布了长达十年应试教育梦魇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十年寒窗苦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进入大学后,你会惊异地发现大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平易多了,中学那套“严管理、高要求”的理论统统是废话。虽然大学也有各种考试,但毕竟没有升学的压力。教师不必逼迫学生赶做成套的习题举行各种考试,学生也不必担心考试的排名情况、奖金分配的结果。因而,师生关系轻松、简单。
2.高校师生关系更注重自由对话、精神的平等交流
大学是知识密集型、精神文化丰富型的象牙塔,在这座塔里,有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也有知识渊博的教授学者。不可否认,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文化和规范等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而青少年,他们富有理想和朝气,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意识都明显增强,再加之对教师有了客观的评价不再是盲目的崇拜,小学时对教师是依赖害怕;中学时对老师既崇拜又敬畏,表现出若即若离;到了大学,师生之间主要以知识的学习和精神的交流为目的,知识不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互动交流,共享人类的精神文化的丰硕成果。在这种认识活动中学生更多的要求与老师平等对话,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3.高校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增多
在高校里,学生不再是“温顺的小绵羊”。也许以前在中小学,教师讲的就是圣旨就是权威,学生只有服从;但在高校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了自己一套思维方式、价值观,当教师与他们的思想有冲突时,他们不会乖乖被训斥或是责骂,而是敢于怀疑,反驳。这就为师生关系不和谐埋下了隐患;其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有些中老年教师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锋芒毕露的大学生,而比较青睐学习用功、循规蹈矩的大学生。但大学生自己更多的是看重个性、独创新、有冒险精神的高材生,这样的思想观点必会颠覆传统的“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最后,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的环境的不同,高校教师越来越看不惯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学生也抱怨教师不理解自己,因而致使高校师生关系陷入矛盾冲突之中。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师生关系也出现异化。教育被看做是一种“学生交钱买老师知识”的商品交易活动。师生关系变异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有的学生甚至还质疑,“听课不满意,是否能换货”。这种变态的师生关系使交往变成交易,学习变成买卖,使原本高洁的师生情谊蒙上了一层铜臭味。其实,在高校里研究生把导师称为“老板”,就是师生关系功利化最好的印证。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以便完成学位论文顺利毕业;导师也需要借助研究生的“廉价劳动力”参与课题,使自己的研究得以早日完成。
一位老教授这样坦言:“自己多年前当学生时和老师是一辈子的‘师徒’关系,学学问也学做人,但现在的师生关系较像是交易,老师贩卖知识,学生交学费取得分数和文凭,课修完了,大家挥挥手,再也不联络……”一位高校教师也曾经说,现在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八股关系了,现代师生关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现实”。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变异到了何种程度。
2.师生交流被动化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你凝神静气地听,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后,老师夹着课本匆匆离去,学生迅速离开教师赶往下堂课,这样一次师生交流就基本结束。据了解,高校教师大多数赶乘学校校车上下课,为了赶校车,教师下课后根本没时间解答学生的疑惑,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提问了;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因此遇到难题,他们不再依赖老师,而是自己寻求答案。还有一方面也值得注意,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难得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沟通。再则,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也没有纳入评优体系,影响了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在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的情况下,很难想像师生关系和谐的图景。
3.师生感情淡漠化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常常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教师站在讲台上拿着发黄的讲稿毫无表情、平淡地讲解,学生坐在下面毫不关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课程结束后,教师收拾教具便走,学生也匆忙赶去下堂课的教室。教师永远高高在上,学生总是默默地坐在下面,师生之间的这种距离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都隔离甚远,缺乏交流,从而使师生关系日益淡漠化。
4.师生关系不公平化
高校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里面有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但他们就只有三种身份: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既然是一个小型社会就难免有利益冲突:一方面,导师往往喜欢跟自己风格比较像的学生,把自己的项目和经费不经意地向该生倾斜,而其他同学参与课题的机会就很少,甚至连参与课题的机会也没有。这种不公平,既影响了师生关系,也给同学之间制造了矛盾。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层没有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评价
教师、学生的体系,因此加剧了高校里的不公平现象。
三、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我们构建和谐的步调并非都是一致的,人们可以感到今日的大学校园内仍有不和谐的状况,不和谐之音依然存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古人云:“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礼教的影响,中国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民主、平等观念淡薄,大多比较严肃、专制。学生长期处于“尊师重教”的道德要求下,已形成了一种“奴性顺从的相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当今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要求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被尊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没礼貌、不懂规矩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冲突也增多了。
2.市场经济的影响
随着高校与社会的密切接轨,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竞争性、交换性和功利性等游戏规则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理念也被运用到大学校园。校园不再是“净土”,到处充斥着铜臭味;师生关系也不再“纯洁”,严重异化,交往变成交易,学习变成买卖,师生关系遭到严重污染。
3.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有些老师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课堂“自由民主”,放松自己的教育责任,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这种日益泛滥的自由主义,实际上疏远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思路
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平等的,在相处的过程中是和谐的,具体而言:
1.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都是作为完整的个体而进行交往的,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强谁弱、谁制服谁、谁控制谁的现象。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要与之平等对话,而不能随意辱骂学生。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只有有了以信任为前提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是指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稳定的个性特点的不同。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特别是面对有缺陷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在个性差异中揭示学生作为单个个体的独特性,不轻视、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学生要理解和配合老师
高校教师参与教育活动涉及两重关系,一方面是教师受聘于学校的工资关系,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的导师忙着自己的科研而忽视了课堂教授或亲临指导。不可否认,在高校里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何况高校里的学习应是自主学习占主导。古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3.学校改革体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积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过去评价老师的好坏只看升学率,而学生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成绩的优差。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损害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广大师生利益的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在管理者的精心领导下,教师的英明指导下,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和谐”走进高校,让“和谐”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二字将在师生关系中得以完美诠释。
参考文献:[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6-388.
[2]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3]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1.
[4]余桂红.论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大学生主体性[J].云南教育,2003,(6).
[5]李瑛.高校导师制中师生关系的新趋向[J].中国林业教育,2004,(4).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