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然而,通过调查我发现,当前在贫困农村中学仍普遍存在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认为写作是“苦差事”,上交的作文大多是拼凑之篇,满纸空话;许多教师也感到学生缺乏阅历和想象力,缺乏写作素材,可他们也指导乏术的现象。久而久之,许多中学生怕写、怕交作文,许多教师烦教、烦改作文。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如何走出作文教学困境?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
   1.积累不足,写作材料匮乏。学生作文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农村有着旖旎风光、淳朴习俗,但许多农村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观察、思考及积累的习惯,加上他们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受到制约,每日从早到晚,只能囿于课堂的斗室之中。这样,学生难免如桃源人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写作文时束手无策。
  2.害怕写作,信心不足。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写作文获得成功的机会少, 他们很少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因此, 他们对作文产生了厌倦、害怕和失望的心理, 对写好作文缺乏信心。
  3. 作文思维狭窄,驾驭语言能力差。许多农村中学生写作时语感较差,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原因一是学生受到方言的影响,不善于把方言汉语化;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观察、思考、记忆、归纳及积累词汇的习惯,写作时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因此,一些学生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无从下笔。
  4.缺乏写作技巧。有许多学生作文时不知怎样开头与结尾、怎样填充内容和过渡、怎样运用修辞手法等,只是漫无边际地写,致使文章层次混乱、内容空洞、情感虚假,即使勉强拼凑成章也大多是立意平俗,毫无创意之文。
   5.书写不规范。许多学生作文中的文字错误很多,究其原因,一是书写潦草,不规范写字;二是没弄清字词的区别;三是胡乱地使用网络上的一些别用字词。
  (二)教师教学现状
  1.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当前许多农村中学仍然把升学率放在学校工作首位,评先评优都与升学率挂钩。于是,一些教师拼命给学生做试题测验,很少花时间去探讨写作。他们没有制订作文教学计划,写作训练只是随阅读教学进程随意安排,作文训练的目标、形式、题目、次数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
   2.作文指导偏差。因农村学生见识面窄,写作材料、技巧有限,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有意引导学生去套作。一是让学生按范文“依样画葫芦”。二是把自己对生活及某些问题的看法套输给学生,如看到高山、长河就想起父亲、母亲;看到五星红旗必定会想起烈士的鲜血等。学生“奉本”或“奉命”作文,完全成了一种定式选材、定式立意的重复再现,根本没有个性的张扬和文法文风的创新。
   3.作文评改方式未能发挥评价机制作用。有些教师在评改作文时,没有认真探究学生写得好坏,有无达到目标,只是简单打一个总分,或只打个“阅”字。评语也是笼统的“中心不明确”或“好”之类。讲评作文时,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结果对学生而言是“水过鸭背”,没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4.轻教学理论研究。理论要联系实践,实践要理论指导。可当前农村中学的许多教师总以“教学工作繁忙”为借口,很少去阅读、研究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不少教师因缺少理论支撑而不知所措。
  5.轻下水写作实践。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有很多教师没有写过下水作文,他们没写读书笔记,也没有科研成果。懒于动笔写作,缺乏写作经验,这也是制约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因素之一。
  (三)学校教学设备及教学管理现状
   1.教学设施相对滞后。农村中学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增添或更新教学辅助设备。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只方便公开课使用;有一个图书室,但图书数量严重不足,且更新慢;有一个电脑房,但只用于信息技术课,课余不开放。因此,学生作文信息收集渠道狭小,教师教学信息传播不便,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2.教学管理相对封闭。农村中学基本上是寄宿制学校,大多实行封闭式管理,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学生的社会活动大受限制。作文教学的渠道主要在课堂, 学生作文训练基本是教师随堂命题, 作文教学形式单一。
  二、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策略
  通过分析并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讨提高作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对策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新课标提倡“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 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 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 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 与万物为友, 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思考身边生活,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性材料,积累写作的素材。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农村语文教师可利用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使学生一见到题目就能展开思维, 写自己的经历和真实感受。针对学困生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和失望心理的情况,教师要采用多种激励措施,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心理上重视,态度端正。
  3. 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朱光潜曾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采用口头作文、演讲作文等形式,让学生多说话、多表达,激活学生思维,同时要求学生注重学习并积累汉语词汇。强调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
  4.强化练习,训练写作技能。写作能力只有在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中方能逐步形成。多写易熟,熟则得心应手。因此,要强化作文练习的量次。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点”即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的文章,如日记、周记等;“面”是教师要求的有条件限制的作文。教师可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小文(“点”),每一单元写一篇大文(“面”)。这样能保持学生不间断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思维活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5.注重文字的书写与表达。要求学生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文字,把它作为作文的基本功加以训练,倡导学生端正作文的态度,规范地运用语言,做到文通字顺,准确表情达意。
  (二)提升教师作文教学策略
  1.制定训练序列,明确阶段目标。语文教师要避免作文教学无序化,就要有全局观,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如构建一个“自由写作——规范写作——自主写作”的作文训练序列。初一年级,重在记叙文的训练,以“自由写作”为主,少给限制,鼓励多写,训练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初中二年级,重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训练,以“规范写作”为主,教师适当提出一些要求,解决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的问题;初中三年级,重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训练,以“自主写作”为主,提倡学生写作创新、富有个性,解决学生怎样写才能更好的问题。这个训练序列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序列原则,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写作方法。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让学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指导学生研读范文,让学生学会“远距离选材”(如语言表达、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学会同中求异,学会从旧知导出新知,写出人人身边有,他人笔下无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以读带写,由仿入门,有法可鉴。同时,强调学生明白作文要讲作法,但不守陈法;作文要重视规格,但又应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大胆发挥独创性,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写作难”的心理障碍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3.构建评改模式,体现学生主体。评改作文历来为众多教师所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敢于改变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构建评改多元化模式,如教师点评(只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分批分类具体点评,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反省)、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作文得失,加深体悟)、教师面评(教师关注个体学生的作文情况作面对面的评点,针对性强,激励作用大)、师生共评(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体现民主、开放的原则)等。这些作文评改模式力求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由被动到主动,学生自然而然消除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4.关注教学理论学习与研究。教学实践迷茫的本质就是理论的缺失。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看到教学革新的方向,让教师知道教学中自己的做法能不能得到支撑,自己的教法有没有依据。因此,“实践——带疑惑学习理论——反思——教学的创新实践”,这是教师学习理论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只有用教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创建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5.常写下水作文,提升自我。教师写下水作文,一方面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可以体会学生写作时的心态及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能及时指导学生。教师如果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集体批改,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弥补教学设备不足及教学管理滞后对策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农村中学为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渠道的单一形式,今后除了课堂训练以外,不妨同时从以下方面入手: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为学生提供说事议论的园地,提供写作机会。利用网络途径进行作文教学。虽然目前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滞后,但作为教师可不能落后,要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制作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动形象的作文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扩大视野,丰富见闻,拓展写作资源。
  2.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农村教师可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采集本乡土人文景观,介绍本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搜集民间地方故事、俗语、农谚等,然后编写成适合解决本校学生作文教学问题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感受到乡土语言气息,写出自己心中的乡土文化情结,这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写作的情感。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仍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面临着很多矛盾与困惑。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绝对不是立竿见影的短时过程。因此,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努力为学生开发写作源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作文教学困境,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今天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将思想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走出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从教材到教师,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开发利用,思想品德课一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如坐春风,如饮醇酒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为了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学生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  九年级英语教学,要讲的知识点多,课文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大,难度较深,而且要面临学生中考,所以教师应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在备课时应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
以过硫酸铵(简称APS)为引发剂,以醋酸乙烯酯为接枝单体,在水相介质中制备了蜡质玉米淀粉胶粘剂。研究了APS的添加量、接枝温度、pH、接枝共聚时间、单体滴加速度、单体与淀粉的
孔子曰:教学相长.一语道破教与学的真正内涵:互相协调,共同促进.因此,教师除了注重自己的教,更应注重学生的学.而农村的中学生普遍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慢,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农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摸索出农村中学教学的“四部曲”.  一、真情投入,唤醒学习意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体现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学生如果有了自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