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企业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四川省133户企业入选。其中包括成都市的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等62户企业,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占据了四川省的“半壁江山”。加上前两批,成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已有107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列。
专
掌握话语权参与15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如今,大多数成都市民已经习惯足不出户,在APP或公众号内实时查看燃气使用状况,并完成缴费,不再需要燃气公司派人上门抄表。这得益于一家专注智能远传抄表领域的成都“小巨人”企业——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按照我们了解的技术来说,把燃气表上的机械数字转化成其他方式远程读取,应该不是个难事,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原始的人工抄表方式呢?当时我们就想,如果能开发出一套便捷的采集方法,那市场空间太大了。”总经理雷新民说,他和公司另一位合伙人、从中科院辞职的赵勇,就这样一起投入了智能远传抄表的市场中。这一干就是20年。
然而,真正建立公司后,才发觉市场跟实验室是天壤之别。“实验室里做科研实验,可以不计成本,但做市场产品研发,最重要的就是能低成本地实现规模化生产。”雷新民回忆道,经过将近6年的研发,千嘉终于开发出光电远传抄表系统,并投入市场进行大面积推广。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典型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通过在燃气表上安装读数传感器,把机械读数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电通讯技术把数字收集到集中器中,再通过小区管理机上传到数据库,不再需要燃气公司派人入户抄表。不久后,公司参与编制的住建部《住宅远传抄表系统》行业标准,主编的《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便相继发布。
如今,公司已经参与15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拥有近300项自主知识产权。“这对我们是极大的肯定。对企业而言,在某一专业领域中掌握了標准,就如同掌握了行业制高点,掌握了行业话语权。”雷新民说道。
“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住脚,企业就得不断投入创新。”雷新民举例道,例如在硬件方面,计量精确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等衡量燃气表性能的关键指标的实现取决于公司生产工艺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软件方面,生产自动抄表、智能远程管理、阶梯气价、混合计费等多功能的智能燃气表并进行持续技术升级等都需要不断地技术革新。
雷新民坦言,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与成都市的支持密不可分。“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最大的支持并非一次性的资金奖补,而是成都市各级部门为企业营造的可持续发展氛围。”例如成都给予企业首版次软件的认定,不仅肯定了企业的创新成果,还鼓励企业突破在推广应用初期的市场瓶颈,尽快进入用户使用、优化体验、迭代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开拓市场。
精
与高校联合攻关让纤维膜不再“卡脖子”
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中空纤维膜和组件产成品整齐排列着。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洪建介绍道:“这些就是中空纤维超滤膜,看起来像长长的面条,不过都是空心的。这些膜的表面均匀分布着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纳米小孔。”可别小看了这些仅比头发丝粗一点的中空纤维膜,它们是血液透析器里最核心的部件,血液透析器里几乎所有的功能都由它实现。它也是成都欧赛推行精细工艺,努力打破国外垄断的一个例证。
“所谓的血液透析就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王洪建说,每根中空纤维膜丝上分布着无数直径5纳米左右的小孔,侧壁孔径大小程度既要让多余有害物质——尿素、肌酐等小分子吸附和排出,又不能让有益的白蛋白、肌红蛋白等大分子流失。
“2018年以前,这样的中空纤维膜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所里只是完成了小试。产品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设备却还得依赖进口。”王洪建说道,一支透析器中要求每一根中空纤维膜丝不仅要完整无破损,而且要求每一根中空纤维膜丝都要畅通无阻,这支透析器才能达到合格标准,所以中空纤维膜是整个透析系统中的最核心部分,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环,一直是国外高端医疗企业扼制中国血液透析领域发展的“卡脖子”环节。
“一套从德国进口的生产线售价就要近亿元。这些重量只占透析器10%到20%的纤维膜,成本占比却达到70%-80%。”王洪建说,2014年公司曾经从德国进口过这样一套生产设备。然而有了机器却不等于万事大吉。“进口的机器不仅购买维修成本高,我们与德国工程师多次沟通设备调试后,产能、稳定性都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为了让生产不再受制于人,2016年起,该公司开始与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共同研发中空纤维膜的生产线。由高校负责技术的研发,公司则主要负责生产线的设计和设备的调试。最终,2018年实现稳定生产,首次打破了德国设备的垄断,降低了血液透析器的制造成本。相比于2014年,现在每支血液透析器的价格下降了近一半。
在王洪建看来,这一切的背后是成都“产、学、研、医”紧密合作的产业生态。“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中,科研成果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化,除了创新链条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临床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因此,搭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平台,使科研机构、企业产品开发人员与临床结合,共同推进产品开发,必能加快创新项目落地,促进医疗器械创新成果的转化。”例如《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不仅在企业的产能升级、技术改造、研发投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资金和政策的帮扶,还特别提出要支持生物医药领域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特
在清洁能源加注领域聚力技术创新
“CNG(壓缩天然气)的加注设备需要重点关注耐高压的问题,LNG(液化天然气)的加注设备需要承受低至零下162摄氏度的超低温,而氢能的加注不仅要承受高压还要关注氢对管道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氢脆)等问题。”谈起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莞苓如数家珍。
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成都企业,在十几年发展历程中专注于清洁能源加注这个特色化的领域,聚力技术创新,迅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专业核心技术,并先后参与国家、地方、行业、团体等多项标准及规范的编制。
“CNG/LNG加气站发展初期,那时的关键设备大多数都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不仅成本高、供货周期长,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卡脖子’。”胡莞苓说,后来公司在国外设置研发机构,从质量流量计等核心零部件开始研发,目前已实现CNG、LNG加注装备里所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更重要的是,公司拥有了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公司氢能发展复制了天然气加注业务战略经验,早早布局氢能加注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目前实现了氢能加注装备除管阀件之外其他关键设备都可国产化替代,这为国内氢能发展降本、快速交付奠定了基础。
如今,公司的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区域,同时遍布欧洲、非洲、东南亚、中亚、美洲等地区,应用场景包括英国及德国LNG无人值守车用加注设备、俄罗斯超低温屏CNG加气机、新加坡LNG杜瓦瓶充装设备、中石化西上海与安智油氢综合能源站、北京大兴氢能科技园加氢站、张家口纬三路加氢站、东江湖纯LNG动力客船、云浮“油气合一”趸船式LNG加注站等成功案例。
“正是因为长期重视科技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率先打破了国际垄断。”谈到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秘诀,胡莞苓说,面对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公司正大力开拓新能源业务。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70MPa加氢机已成功应用到加氢站中,并突破自动调压等关键技术,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100MPa加氢流量计、70MPa加氢枪、70MPa加氢机控制系统。
新
专注创新让智能投影走入家居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改变以及产品技术的革新,投影设备的使用场景变得更加丰富,目前,智能投影仪已经成为现代用户大屏观影的新选择,逐渐走进广大消费者的家庭中去。
“以往提及投影,大家联想到的使用场景多是教育和商业领域,极米创新性在于从家用场景出发,赋予了投影行业新的生机。”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介绍,极米主要通过LED光源大幅提升投影的使用寿命,同时整合音响、内容源,加入智能系统,大幅降低投影使用难度。为了做出理想的产品,钟波的团队在公司成立之初,曾经是3套模具、3种方案同时作业,最极端时11天熬了5个通宵,吃睡都在办公室。第一代产品准备上市,钟波却亲手砸掉样机,宣布从头来,原因是“体积不够小”。
正是靠着这样的专注和创新,极米科技从一个在车库创业的小团队,到成长为市值200多亿元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只用了短短七八年时间。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极米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目前,公司的用户遍布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极米科技的产品和线下店面实现了全国一线城市全覆盖,在全国30多个一、二、三线城市有100多家直营店和体验店,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城市。
在钟波眼中,从创新创业环境到政策支撑支持,从研发制造产业链到产品销售分发市场,企业和城市可谓是“相融相长,耦合共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落户成都,从原辅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整机集成、运营服务等多个维度形成了一个涵盖产业链、价值链和供给链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这种产业集聚效应,正是成都与极米故事的一个连接点。极米既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也是这个成就的见证者,因此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助力成都光学产业的发展以及光学技术在新兴产业的未来应用。”
成都“小巨人”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的背后
今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成都有62户入选。前两批成都共有45户企业入选。“小巨人”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的背后是成都企业对创新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如今,多家成都“小巨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均超过10%。
成都为什么需要“小巨人”企业?攻克技术空白、具有高成长性,在自己所处的细分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这样的企业,正是成都制造转型所亟须。成都“小巨人”企业中,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均是成都近年来重点培育的重点产业。统计显示,2020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首破万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到2025年规模达到万亿元。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产业最终必然会形成“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一大批协作配套企业”的产业生态圈,并通过不断迭代,最终晋级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成都制造业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这批“小巨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如何培养更多的“小巨人”企业?鼓励“专精特新”,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是关键。这需要通过政策层面的多措并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据了解,成都已建立市级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3000余户“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出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政策,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省上给予50万元奖励基础上,再给予20万元奖励。加速布局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服务有载体、融资有渠道、创新有路径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格局,为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下一步,成都市经信局将加大培育力度,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投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京信网、《成都日报》、《财经》、成都市经信局官方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