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坊滩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上了岁数的缘故,夜越深,人越清醒,记忆竟出奇地好。一些往昔的记忆碎片莫名地在脑海里闪烁,在卧室里飘荡,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40多年前,在著名的王爱召旧址,也就是俗称“土龙岗”“龙头”处的偏西方向,有一片白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土地上不远不近、或大或小,遍地都是白色的土堆……远远望去,一座低矮的土打墙作坊和4口直径约1.5米的熬盐锅十分打眼。这就是记忆中的盐坊滩。
  据老人们说,当时居住在达拉特旗东部区的人们,祖祖辈辈吃的咸盐几乎都出自这里。
  那时的我们村,或住房、或凉房、或仓房的角落里,常常很随意地放着一只白布口袋或牛毛口袋。由于年深月久,白布口袋或牛毛口袋的缝隙里积满了灰尘,看上去已经完全变成了黑灰色。用手摸,口袋里面硬硬实实,像失效结了块的水泥,完全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再一细看,有尖利的硬角从口袋里面向外顶着,仿佛随时可以把脆弱的口袋刺破,从里面探出头来。
  不用说,那口袋里装的一定是土盐。土盐的质地如土,细沙一样,绵绵的、黏黏的,放在地上时间久了,经过自身挤压和孩子们的踩踏就实了起来。将手深入口袋抓一把尽是些不硬不软的块,一捏,“咔哧”一声碎裂开,还有一部分从手指的缝隙漏了下去……
  盐坊滩的土盐是地地道道的原材料,要想达到拿来就能食用的程度,还必须经过漏淋、熬制、晒干等多道程序才能完成。直到今天,在老家一些老旧的房舍里还时不时能看到当年用来漏淋土盐的瓷缸。漏淋土盐的瓷缸有大有小,操作也比较简单。在瓷缸的底部穿开手指粗一个眼儿,将揽回来的土盐倒入瓷缸,再掺和些水,通过自行沉淀挤压,盐水便会慢慢地从瓷缸底部的眼儿里流出。此时将流出来的深黄色的、咸咸的、浓浓的液体倒入大铁锅里熬制,熬到没有水分,只剩湿漉漉的细碎如尘沙的白色小晶体,然后经过晾晒,直至晒干才能食用。这就是土盐,那时人们也管它叫“小盐”。
  土盐的味道除了咸还有点苦,看上去雪白雪白的。起初,土盐是父辈们从十几里远的盐坊滩将土盐用口袋一点一点背回来,后来又是用二饼子牛车将土盐拉回来再熬制加工,直到能食用……再后来,就有了从外地运来的大粒海盐了,当地人管这种盐叫“大盐”。一袋一袋的大盐堆放在供销社货柜前边的地上,以方便顾客购买。那时,全国实行的是供应制,但供应范围有限,除了粮食和蔬菜之外,很多商品都需要去供销社购买。一些社员家里缺盐时,就拎着一条布袋子到供销社秤二三十斤盐,扛回来放在凉房里,反正也不会腐烂变质。需要时抓一把丢到锅里,倒上水,随时就融化了。如果是腌白菜,随手抓一把盐撒到白菜上,在菜缸里放一层白菜撒一层盐;如果做烩菜或做粉汤、面条吃的话,需尝着甜咸放盐,饭做熟后,盐就会随着肉菜或汤水进入人的肠胃和血液。
  在当时的农民眼中,这种大盐也还算是很金贵的东西,到供销社买成品盐,一毛四分钱一斤,正好值两个鸡蛋的钱。那时,人民公社的社员们都不富裕,普遍过着相对贫困的日子,有时候,一些买不起盐的人家就要起鸡叫睡半夜地从十几里地远的盐坊滩往回背土盐。如此折腾,竟然是为了那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土盐。因为人体中如果失去了盐分,就会失去力量,走不动路,干不动活儿。还听老人们讲,骆驼在大沙漠里不吃不喝能走上半月十天,就是因为吃了咸盐的缘故。很小的时候不知道那是为什么,稍大一点后,似乎有些明白了,大概产自我们当地的土盐不仅具有盐所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刚健中透出某种温润的美好,而且也像我们祖辈淳朴厚道的性格一样,更容易让人们钟爱吧。
  盐坊滩的土盐来自于土中,价格便宜,三分钱一斤。爷爷说,如果没有土盐的话,就得花一毛四分钱去供销社买大盐。用一斤买一斤,哪一斤也省不下来。爷爷的言外之意我能够听出来,就是说,盐坊滩土盐的存在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要不然我们哪能买得起大盐吃呢?
  说起盐坊滩就想起了爷爷曾经在盐场打盐的情景。
  当初的打盐队由爷爷和另外五六个或老光棍或基本无力耕田的老汉组成。那个年月干活儿,似乎都在“磨阳工,工作量定的并不算高,每天扫十几小平板车盐土,运回并进行初步熬制,每个人就可以拿到大半个劳动力的“工分”。“工分”是当时农村计算农民劳动报酬的基本单位,如果整個劳动力能够拿到十二分的话,他们每一个人可拿到八分。那时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男十分女八分,老汉娃娃老七分。如此看来,他们每天能挣八分工就算不错了。
  实际上,熬土盐是一种工艺简单而作业条件十分艰苦的活计,如果不是窘境所迫,为了吃那点“补助粮”,是没有人为了那一点“工分”受那份罪的。
  小时候曾经跟着爷爷去盐坊滩的盐场看过热闹,印像最深的就是那一口直径约有两米大的盐锅。“盐锅”安放在盐坊滩深处的作坊旁边,举目都是泛着白色的盐花,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滩,寸草不生,地表干热,浮盐如同锅巴,脚踩上去“叭叭”作响。
  那一次我是坐上生产队的拉柴禾车去的。车还没到盐场,老远就能看到几个赤裸上身的老汉在盐场东一头西一头穿梭劳作,由于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无法看清他们的表情与真实状态。
  车到了盐场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光棍老汉“四爷爷”,他正蹲在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前,往炉灶里边添柴禾。他的胸前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头顶是一轮热光直射的艳阳。四爷爷穿着旧蓝布大裆半裤,手里拿着已经破成碎条缕的旧毛巾,不停地在脸上、身上挥舞着,尽管这样,仍有晶莹的小水珠不住气地从他的皮肤里渗出来。他那只十分粗糙有着厚厚老茧的右手上,紧握着一根烧火棍,棍子的形状呈丫形,前端突出来的两个枝叉上正冒着浅蓝色的烟……
  我赤着脚随爷爷走在滚烫而松软的盐土上,把那个简陋的土盐场整个儿看了一遍。
  盐坊滩如一个没有围墙的大仓库。盐坊滩到处都是开着盐花的盐土,走在前边的人用竹芨扫帚把盐土扫到一处,走在后边的人用铁锹把盐土攒成大堆,一堆堆地放在野地中,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崭新的坟墓。走在后面的人再根据实际用量,把盐土一车车运到盐锅附近,用多少取多少。运回来的盐土先要倒入化盐的水池里,充分搅拌后,大部分盐便溶解到了水里。等盐池里的盐水澄清后,便取出来倒入一口大锅,日夜不停地熬炼,等水分全部蒸发后,锅里出现了雪白细碎的小晶体,那就是土盐。
  盐坊滩转了半天,已到中午吃饭时间了。
  一个不足20平米的土屋里,炕上用砖头顶起一块木板就算是餐桌。怎么说几个老汉做的营生也算是野外作业呀。那时,每个生产队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在野外作业的,比如开渠打坝、赶车拉炭等等,队里都要或多或少地给补助些细粮、加一点伙食,有时还要给弄点蔬菜或肉,要么就来一点大动静,杀一只羊。可是等饭菜上来时,没有一点荤腥,上来的饭菜仍旧是司空见惯的玉米面饼饼、土豆汤。此时爷爷对我说,将就着吃一口吧,这里的饭天天都是这样。我胡乱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
  在那个十分贫困的年代,盐坊滩的土盐虽说质地粗劣,味道苦涩,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十分珍惜它。听父辈们讲,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吃这里的土盐长大的。当人们知道土盐里面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小时候脑子里老在盘算,我们家离盐坊滩到底有多远?这个我曾经一直追问的问题,现在似乎已经不在占据我的记忆空间了,但是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那几个老汉消瘦而赤红的身体,以及由那几个身体组合而成的场景,就像一部无法停止播映的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闪来闪去……
  直到有一天,我下乡采访路过盐坊滩时才发现,这里的小土屋、大盐锅以及昔日那漫滩遍野的土盐堆堆没有了踪影,剩下的只是一片荒芜、一片回忆……
  然而,盐坊滩土盐的味道——那种又咸又苦的味道,却始终在我的内心里很清晰,清晰得像昨天的事儿,像今天的事儿。
其他文献
在苍茫的历史拐点,何去何从,谁能辨得分明?  ——题记  在一个窑洞的木头门额上,刻着“贡元”两个大字。圍绕“贡元”,右、左、上分别刻着“福、禄、寿”三个小字。这是柳青当年上私塾的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可以上到一个有五孔窑洞的院子,那里就是柳青当年上私塾的地方。柳青八岁起在这里读书三年。柳青上私塾这一年,大哥刘绍华考入北京大学。柳青诞生在这个并不显得特别的寺沟村后的一百年,六月的一天,正午的阳光照着
期刊
吴堡县是个很小很奇特的地方。说小,它只有五镇一街道办,8.4万人口。说奇特,是从那里出发的人和发生的事物都不得了。  你看看吴堡,它是大作家柳青的出生地,是领袖毛主席离开陕北去解放全中国的黄河东渡口岸,是西安文化艺术餐饮荞麦园掌门女薛莹巧的故乡,是舌尖上的中国堪称神奇的空心挂面制作基地。它不仅有建于五代时期,坚固时尚如铜墙铁壁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听说那里面有1924年建成的女校;还
期刊
最后一次见清水河时它已经快要干涸了。单凭想象勾勒出的回忆,如近郊被风吹拂的狗尾草一样在风中摇摆,在我记忆里飘荡。  河水是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摇篮。夏日里,亦或是深秋,河水像带着使命焕发出无尽的生命力,不一而鸣,数不尽的生计便在周围生根发芽,传承不缀,直至消融、灭亡。生在水边的人们,在心头留有河水的裨益,或直接将这水中情愫刻画进骨子与意识里,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不管在哪一方水土生活的人们,对生人养人的
期刊
一转眼,一千多年了。石城依然屹立在那里,深情地与那条河紧紧怀抱。  城,是石头城。一座大山,由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硬生生地生长起来。石头山上,有座城堡,叫吴堡石城。石城建于五代时期之北汉,直到民国时期,均设县城于此。石城孤立山巅之上,山下是陡然石崖,襟山带水。盛夏的午后,石城院落的枣树成荫,青果串串;满地的野花朵朵,芬芳簇拥,我们一行人沿路而入,街长巷道,城垣窑居,庙祠建筑,均由一块块石头错
期刊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河流,这河流或许因为水流湍急,使人们无法到达对岸。此刻,当我站在黄河西岸的吴堡县川口村红军东渡渡口,眺望那黄河之水从眼前缓缓流过时,我怎么也无法想象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和中央前委机关是如何渡过黄河的。时间老人假如存在,我会问他:当年的红军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诗人说:红军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牧羊人说:红军从黑暗中来,到光明的地方去。  佛祖说:红军从该来的地方
期刊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就是一幅油画的呈现:一袭棕灰色的长裙裾,灰白的宽松外套,浅灰色的加长围巾,长发飘逸,面色红润,亭亭玉立,英姿不凡。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便到了儿时玩耍的屋前场上、田边湖畔,寻狗尾巴草,看藤蔓缠绕的不屈与蓬勃。毛豆黄了,一大堆,饱满的荚、枯黄的茎、残卷的叶,相挤、相拥、相连,依偎在一起。英姿停下脚步,将它们摄入镜头,发到朋友圈,“满场尽是黄豆豆”,诗一般的标题。
期刊
“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就的绥德州。”吴堡被鼎立第一,极言其坚固也。  吴堡,是石头铸就的。黄河流至晋陕峡谷中段,突兀崛起一座古城,古城就坐落在河床石头底座上,座上再垒砌石头城墙,墙里是石板街道,街道上有石狮、石鼓、石牌、石匾,街两侧是石头窑洞……石头上加石头,从底到顶,从外到内,完全一个石头世界,铜打铁铸一般,就叫“铜吴堡”。还有说,石头城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以通行道路下至河岸,北门外
期刊
有人说:回忆是一种享受。不知怎么的,近来我总是在享受,这不,昨晚又在梦里回到童年,回到了家乡的那条小河里,家乡的那条小河当地人称“淖儿水壕”,从我家的房脚下至南向北流过,不论春夏秋冬从不干涸,即使到了春夏之交最干旱的时候,也仍然流水潺潺。村民们多数傍水而居,一年四季虽然不直接饮用这河里的水,但却是紧靠河岸挖了许多眼水井,井有两三米深,周围砌了石头,井水清清的、略带点苦涩味儿,尽管如此也养育着这一方
期刊
入夜,聒噪吵闹的蛙鸣声,猫咪的嘶叫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开灯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是凌晨三点多,起身下床穿鞋竟然一脚踩入水中。卧室里哪来那么多水?莫非在做梦?紧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环顾房间四周,天呀!粉红色的拖鞋像一艘皮筏子上下起伏地飘荡在水面上,眼前的场景把我惊呆了。再看我的脚完全浸泡在水里,卧室中的水已经没到我的小腿肚。借着手机的电筒光线,深一脚浅一脚,趟着水走到客厅一看,呵,猫咪们的玩具,装杂物
期刊
上午和母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虽已深冬,也并不觉得寒冷。  先到了一个故友家,一下车,我们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质朴的寒暄包围了。家长里短,问寒问暖,一杯茶还没喝完,就有人续上了滚烫的水。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尽管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岁月的风霜写在各自的脸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总是惦着老屋。  终于瞅了个空,径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说是老屋,其实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