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反心理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存在,在刚带一年级的一个月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就出现不听老师的话,顶撞老师,并具有一定攻击行为。当然这只是个例,但却不容忽视。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不断地学习儿童心理学,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对各阶段的学生做过调查,对于学生的逆反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
一、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庭因素。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偏多,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的性格,进入学校后,就显得固执己见,优越感强,听不得劝告或批评。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就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很多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另外还有很多,如:父母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反复唠叨,引起厌烦等等,都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2、自身因素。这与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且不太合群,他们一旦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自尊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更加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家长和老师失去信任,对社会出现偏见,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付之行动。这种逆反心理一旦产生,具有隐蔽性,教育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3、学校因素。不合理的教育也是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重。如果老师们以“僵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仍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在个人圈子,“管”字当头,“套”字为先,约束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开放。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对教师的信任逐渐消失,出现我行我素,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今年我刚带一年级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比如,你反复强调,一年级学生不能翻单杠有危险,但仍有很多学生去玩单杠。后来我发现这样“反复重复”的后果是激起了更多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还是经常有学生偷偷的跑到那里去玩,而小事故也就经常不断发生。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2、过分强调自我。学生中大都有摆脱家长和教师控制的想法,独立意识增强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但是一过分就不对了。片面强调自我,就必然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忠告”反感
3、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小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逆反心理的危害
1、逆反心理束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由逆反心理及由逆反心理产生的逆反行为的消极作用,学生不能有效地从成年人那里获得有用的经验,不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不能从别人的成功中得到启迪,因而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成熟,在学业上也会毫无建树。
2、逆反心理会使小学生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使他们往往不计后果,漠视校规,挑战社会规则。譬如有些小学生不听从教师、家长关于不要早恋的劝告,暗中追逐异性,把大量的时间、经历花在幼稚的“两性”关系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学习是成绩。还有一些小学生违反学生守则和公共生活准则,大量吸烟和喝酒,过早地变成“烟鬼”、“酒鬼”,影响了身体的发育和身心健康。
3、逆反心理有可能使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阻碍小学生接受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对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反而表现出轻而易举,更乐于接受的心态与倾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实施。
四、逆反心理的預防与治疗
1、孩子自身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对父母以及周围的人要有意识地做相应的了解,理解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要求,既要学会包容父母的缺点、毛病,还要看到他们苦口婆心、望子成龙的一片痴情,更要承认父辈们历经风雨、见多识广、懂得取他们之长补之短。
2、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其实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不但在物质上使其满足,更应为其创造轻松、和谐、温暖、平等的环境,关心其身心健康,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磨练意志,适当的参加劳动和技能锻炼。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不良的动态及时以委婉的语言、严肃的态度给予纠正,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培养。
3、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认真分析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多表扬,多鼓励,宽容热忱,切忌压制堵塞,一时说服不了,可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从中取得教训,自我教育。还可从发现积极因素入手,鼓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毛病。
总之,逆反心理是是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叛逆”。探究其实质及产生原因,主要由其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外界的不良因素所影响,我们要细致分析其产生原因以找到预防和解决的合适方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家庭,教师和社会的三方努力下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陈冠任.孩子不能不管[M].现代出版社,
何莉,甘金贤.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与调适.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增刊2004.5
张华英.怎样减少孩子逆反心理.
陈有明.浅谈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一、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庭因素。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偏多,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的性格,进入学校后,就显得固执己见,优越感强,听不得劝告或批评。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就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很多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另外还有很多,如:父母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反复唠叨,引起厌烦等等,都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2、自身因素。这与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且不太合群,他们一旦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自尊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更加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家长和老师失去信任,对社会出现偏见,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付之行动。这种逆反心理一旦产生,具有隐蔽性,教育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3、学校因素。不合理的教育也是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重。如果老师们以“僵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仍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在个人圈子,“管”字当头,“套”字为先,约束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开放。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对教师的信任逐渐消失,出现我行我素,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今年我刚带一年级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比如,你反复强调,一年级学生不能翻单杠有危险,但仍有很多学生去玩单杠。后来我发现这样“反复重复”的后果是激起了更多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还是经常有学生偷偷的跑到那里去玩,而小事故也就经常不断发生。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2、过分强调自我。学生中大都有摆脱家长和教师控制的想法,独立意识增强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但是一过分就不对了。片面强调自我,就必然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忠告”反感
3、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小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逆反心理的危害
1、逆反心理束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由逆反心理及由逆反心理产生的逆反行为的消极作用,学生不能有效地从成年人那里获得有用的经验,不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不能从别人的成功中得到启迪,因而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成熟,在学业上也会毫无建树。
2、逆反心理会使小学生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使他们往往不计后果,漠视校规,挑战社会规则。譬如有些小学生不听从教师、家长关于不要早恋的劝告,暗中追逐异性,把大量的时间、经历花在幼稚的“两性”关系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学习是成绩。还有一些小学生违反学生守则和公共生活准则,大量吸烟和喝酒,过早地变成“烟鬼”、“酒鬼”,影响了身体的发育和身心健康。
3、逆反心理有可能使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阻碍小学生接受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对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反而表现出轻而易举,更乐于接受的心态与倾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实施。
四、逆反心理的預防与治疗
1、孩子自身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对父母以及周围的人要有意识地做相应的了解,理解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要求,既要学会包容父母的缺点、毛病,还要看到他们苦口婆心、望子成龙的一片痴情,更要承认父辈们历经风雨、见多识广、懂得取他们之长补之短。
2、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其实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不但在物质上使其满足,更应为其创造轻松、和谐、温暖、平等的环境,关心其身心健康,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磨练意志,适当的参加劳动和技能锻炼。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不良的动态及时以委婉的语言、严肃的态度给予纠正,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培养。
3、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认真分析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多表扬,多鼓励,宽容热忱,切忌压制堵塞,一时说服不了,可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从中取得教训,自我教育。还可从发现积极因素入手,鼓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毛病。
总之,逆反心理是是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叛逆”。探究其实质及产生原因,主要由其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外界的不良因素所影响,我们要细致分析其产生原因以找到预防和解决的合适方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家庭,教师和社会的三方努力下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陈冠任.孩子不能不管[M].现代出版社,
何莉,甘金贤.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与调适.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增刊2004.5
张华英.怎样减少孩子逆反心理.
陈有明.浅谈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