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记者看来,新锐国际(GEONG)的CEO王卫东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放着中国人民银行造币印钞总公司的铁饭碗不做,单单要“独闯天涯”;公司小有成就后,将董事长的位置拱手相让于他人,而自己甘愿仅做CEO;当别人蜂拥至互联网时,他却只做互联网的周边生意;去境外上市,人们往往会选择美国,可是王卫东却例外地选择了英国AIM(伦敦交易所高科技成长市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他的每次抉择都在颠覆人们的常态思维?
一问:择上海联创为哪般?
新锐国际(GEONG)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内容管理(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包含内容管理、协同管理和企业门户三大组成部分)解决方案提供商。其2008年财务报告一路飘红,数据显示其营业额达到1.06亿元(761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77%;毛利润达到5012万元(358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51 %;税前利润达到1596万元(114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28%;每股基本盈利上升至0.49元(3.53便士),比上一年增长了12%;2007年6月成功配股融资4800万元(341万英镑)。
凭借不俗的表现,新锐国际被英国最权威的金融杂志《INVESTORS CHRONICLE》评选为AIM 45强股票,并位居第二,这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可是时间退回到七年前,王卫东回想起当年的创业,绝对没有现在这般轻松。其实早在十四年前,王卫东就开始了他真正的创业之旅。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有过校园创业经历的他,毕业后被分到中国人民银行造币印钞总公司,可是稳定的生活并没抚平年轻人跳动的神经。于是背着父亲,自己偷偷辞去了造币印钞总公司的铁饭碗。1994年,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成立了金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信),这是一家专注于系统集成的服务性公司。“我们是当时国内第一家帮银行实现外币支付(Swift)的公司。”提起当时的成就,王卫东的言语中依旧透着一股自信。不过正是这份自信,让金融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国内小有名气。
2000年,王卫东以及他的公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年,可以说是王卫东一个较大的转折点,而这些转变均源于当时比较新鲜的概念:融资。
这一年,包括鼎峰投资、BCG(波士顿顾问集团)、上海联创等机构都在寻求投资王卫东的公司。“融资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与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达成共识,如果仅仅是为了融资,而忽略了企业的方向,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将是极具风险的。”王卫东这话的确是肺腑之言。2000年似乎每个人都在做互联网,虽然王卫东也想凑个热闹,可是他知道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寻找一个空白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聪明的他,反倒想到了美洲淘金的故事。在那里,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淘金者都能成功,但是在淘金池边卖水、卖铁锹的人最终却都是硕果累累,那么对于自身来说,这岂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做生意的人很多,但是制作网页的人很少,自己就是要成为互联网周围那个卖铁锹的人。在几家风投里面,这一想法恰恰与上海联创不谋而合,因此便有了2000年的融资。
二问:上市地为何选英国?
有了风投资金的注入,必然会在企业发展的某个合适时机寻找资本的退出,新锐国际(GEONG)的合适时机在
于巧妙地攻克了几个大客户之后。
他们所要迎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中国工商银行。当时中国工商银行正在对网站建设进行招标,当时参与工行招标的除新锐国际(GEONG)外,还包括IBM等在内的13家公司,可是新锐国际(GEONG)居然击败了实力雄厚的对手成功中标。王卫东的妙招就是以新颖的创意来满足中国工商银行使用上的需求,这也成为新锐国际(GEONG)的杀手锏,时隔八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网页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之外,包括银河证券、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也是新锐国际(GEONG)的大客户,正是有了众多的大客户,加上平日的潜心积累,新锐国际(GEONG)迎来了新的战略步伐:上市。
2006年6月23日,新锐国际(GEONG)在伦敦交易所AIM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新锐国际(GEONG)上市初期,英国股市就开始出现下跌迹象,在三周的时间里就从6500点跌到5000点。负责新锐国际(GEONG)上市的投行们心里没了底,对于新锐国际能否成功上市着实拿捏不定。与投行们心情相反的是王卫东,似乎他对新锐国际(GEONG)能否成功上市并不担心,要是换到今天估计王卫东的心里也少不了担心。
近几年,境外上市,分众传媒、新东方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企业一窝蜂地选择了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可是王卫东却将上市地点选择了英国,这让人很是疑惑。提起这点,王卫东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中国的企业对英国的交易所了解太少了。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比较认可,可是英国人对于美国来说,则看好持续成长的企业,仔细把握好这两者的区别后,王卫东果敢地选择了英国。在全球股市震荡的今天,全球股市全线下跌,可是新锐国际(GEONG)的股票却逆市上扬,这也证明了王卫东的明智。
三问:缘何让贤董事长?
虽然新锐国际(GEONG)是王卫东亲手创办起来的,但是和其他的企业不同,他并未担任企业的董事长,而是在幕后做起了CEO。这一奇特的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融资后,王卫东驾驶新锐国际(GEONG)驶上了快车道,可是为何王卫东要主动让贤?在他看来“董事长”的头衔是虚的,就像身为阿里巴巴董事长的马云也只是占阿里巴巴7%的股份一样,关键问题是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一个人担当大任?正巧这时,谢克人走进了他的视线。
两人的合作还要从11年前说起。谢克人时任IBM大中华区PC总经理,是王卫东的客户,当时王卫东负责为IBM开发中文网站。起初,王卫东并不认识谢克人,但是经常听别人提起他。曾在IBM、康柏等跨国公司董事会任职的谢克人,有着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谢总更善于把握大的产业背景和公司的发展规律。他将跨国企业的管理架构进行简化引进新锐国际(GEONG),而不是生搬硬套,让小公司既灵活又不失去控制。”
年轻的王卫东虽然一腔热忱,可是经验上相对缺乏。而谢克人正与自己形成互补,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所以极力希望谢克人能加入自己的公司。而对于谢克人来说,虽然IBM可能面对调升的机遇较大,可是新锐国际(GEONG)前瞻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让他动心。两人一拍即合,这样一老一少的组合就成立了。八年,倒是让人一下联想到八年抗战,身边的人目睹新锐国际(GEONG)日新月异的成长。
八年,可以改变什么?对于新锐国际(GEONG)来说,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一个业绩不俗的上市公司。而对于创始人来说,这其中包括了太多的抉择,抉择中造就了今日王卫东的神秘。可是在薄薄的神秘面纱下,却是无数振奋人心的故事,这是一份勇敢、一份洒脱,更是一份执着与无止境的超越。
一问:择上海联创为哪般?
新锐国际(GEONG)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内容管理(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包含内容管理、协同管理和企业门户三大组成部分)解决方案提供商。其2008年财务报告一路飘红,数据显示其营业额达到1.06亿元(761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77%;毛利润达到5012万元(358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51 %;税前利润达到1596万元(114万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28%;每股基本盈利上升至0.49元(3.53便士),比上一年增长了12%;2007年6月成功配股融资4800万元(341万英镑)。
凭借不俗的表现,新锐国际被英国最权威的金融杂志《INVESTORS CHRONICLE》评选为AIM 45强股票,并位居第二,这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可是时间退回到七年前,王卫东回想起当年的创业,绝对没有现在这般轻松。其实早在十四年前,王卫东就开始了他真正的创业之旅。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有过校园创业经历的他,毕业后被分到中国人民银行造币印钞总公司,可是稳定的生活并没抚平年轻人跳动的神经。于是背着父亲,自己偷偷辞去了造币印钞总公司的铁饭碗。1994年,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成立了金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信),这是一家专注于系统集成的服务性公司。“我们是当时国内第一家帮银行实现外币支付(Swift)的公司。”提起当时的成就,王卫东的言语中依旧透着一股自信。不过正是这份自信,让金融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国内小有名气。
2000年,王卫东以及他的公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年,可以说是王卫东一个较大的转折点,而这些转变均源于当时比较新鲜的概念:融资。
这一年,包括鼎峰投资、BCG(波士顿顾问集团)、上海联创等机构都在寻求投资王卫东的公司。“融资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与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达成共识,如果仅仅是为了融资,而忽略了企业的方向,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将是极具风险的。”王卫东这话的确是肺腑之言。2000年似乎每个人都在做互联网,虽然王卫东也想凑个热闹,可是他知道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寻找一个空白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聪明的他,反倒想到了美洲淘金的故事。在那里,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淘金者都能成功,但是在淘金池边卖水、卖铁锹的人最终却都是硕果累累,那么对于自身来说,这岂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做生意的人很多,但是制作网页的人很少,自己就是要成为互联网周围那个卖铁锹的人。在几家风投里面,这一想法恰恰与上海联创不谋而合,因此便有了2000年的融资。
二问:上市地为何选英国?
有了风投资金的注入,必然会在企业发展的某个合适时机寻找资本的退出,新锐国际(GEONG)的合适时机在
于巧妙地攻克了几个大客户之后。
他们所要迎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中国工商银行。当时中国工商银行正在对网站建设进行招标,当时参与工行招标的除新锐国际(GEONG)外,还包括IBM等在内的13家公司,可是新锐国际(GEONG)居然击败了实力雄厚的对手成功中标。王卫东的妙招就是以新颖的创意来满足中国工商银行使用上的需求,这也成为新锐国际(GEONG)的杀手锏,时隔八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网页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之外,包括银河证券、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也是新锐国际(GEONG)的大客户,正是有了众多的大客户,加上平日的潜心积累,新锐国际(GEONG)迎来了新的战略步伐:上市。
2006年6月23日,新锐国际(GEONG)在伦敦交易所AIM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新锐国际(GEONG)上市初期,英国股市就开始出现下跌迹象,在三周的时间里就从6500点跌到5000点。负责新锐国际(GEONG)上市的投行们心里没了底,对于新锐国际能否成功上市着实拿捏不定。与投行们心情相反的是王卫东,似乎他对新锐国际(GEONG)能否成功上市并不担心,要是换到今天估计王卫东的心里也少不了担心。
近几年,境外上市,分众传媒、新东方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企业一窝蜂地选择了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可是王卫东却将上市地点选择了英国,这让人很是疑惑。提起这点,王卫东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中国的企业对英国的交易所了解太少了。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比较认可,可是英国人对于美国来说,则看好持续成长的企业,仔细把握好这两者的区别后,王卫东果敢地选择了英国。在全球股市震荡的今天,全球股市全线下跌,可是新锐国际(GEONG)的股票却逆市上扬,这也证明了王卫东的明智。
三问:缘何让贤董事长?
虽然新锐国际(GEONG)是王卫东亲手创办起来的,但是和其他的企业不同,他并未担任企业的董事长,而是在幕后做起了CEO。这一奇特的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融资后,王卫东驾驶新锐国际(GEONG)驶上了快车道,可是为何王卫东要主动让贤?在他看来“董事长”的头衔是虚的,就像身为阿里巴巴董事长的马云也只是占阿里巴巴7%的股份一样,关键问题是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一个人担当大任?正巧这时,谢克人走进了他的视线。
两人的合作还要从11年前说起。谢克人时任IBM大中华区PC总经理,是王卫东的客户,当时王卫东负责为IBM开发中文网站。起初,王卫东并不认识谢克人,但是经常听别人提起他。曾在IBM、康柏等跨国公司董事会任职的谢克人,有着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谢总更善于把握大的产业背景和公司的发展规律。他将跨国企业的管理架构进行简化引进新锐国际(GEONG),而不是生搬硬套,让小公司既灵活又不失去控制。”
年轻的王卫东虽然一腔热忱,可是经验上相对缺乏。而谢克人正与自己形成互补,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所以极力希望谢克人能加入自己的公司。而对于谢克人来说,虽然IBM可能面对调升的机遇较大,可是新锐国际(GEONG)前瞻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让他动心。两人一拍即合,这样一老一少的组合就成立了。八年,倒是让人一下联想到八年抗战,身边的人目睹新锐国际(GEONG)日新月异的成长。
八年,可以改变什么?对于新锐国际(GEONG)来说,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一个业绩不俗的上市公司。而对于创始人来说,这其中包括了太多的抉择,抉择中造就了今日王卫东的神秘。可是在薄薄的神秘面纱下,却是无数振奋人心的故事,这是一份勇敢、一份洒脱,更是一份执着与无止境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