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一种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为高选择性三叉神经第Ⅱ支射频热凝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方法

取已锯开顶骨的成年人颅骨标本1具,用22号射频穿刺针选择最佳角度从面颅沿颧弓下入路接近圆孔外口,将针尖沿圆孔管送达圆孔内口,用CT对带穿刺针的颅骨标本进行扫描,建立圆孔穿刺的CT入路标志影像。CT扫描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的患侧圆孔,并在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穿刺进入圆孔,按常规射频技术对三叉神经第Ⅱ支进行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感觉减退范围及疗效,以射频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为疗效满意。

结果

由穿刺针和颅骨标本配合可建立经皮圆孔穿刺的标准CT影像图,可用于指引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的建立。对21例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应用该技术进行穿刺,均可成功进入圆孔,实现了对神经的超选并进行射频治疗。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平均 (7.0±2.4) 个月,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复发。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可为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实施高选择性射频热凝提供新的入路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胸部影像资料,病初4例摄X线平片,其中3例复查,3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4例病初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质浸润和间质改变,其中实质浸润累及双肺3例。病程中复查3例,影像表现变化较快,与临床表现一致。CT检查表现为双肺中内带实变和磨玻璃密度影,肺门和纵隔淋巴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MR DTI技术研究放射学孤立综合征 (RIS) 患者在常规MRI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 (NAWM) 是否存在异常。方法收集RIS患者27例 (RIS组),同时选取16名年龄和性别均与RIS组相匹配的常规头颅MR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健康志愿者 (正常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及DTI横断面扫描。测量受试者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压部以及额叶白质、枕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 (FA) 值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X线摄影管电压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 选择手动曝光模式,分别在钼/钼 (Mo/Mo) 、钼/铑 (Mo/Rh) 、铑/铑 (Rh/Rh) 3种阳极靶∕滤过组合下,采用25、28和31 k Vp 3种管电压以32~ 140 m As范围内的14个管电流值对CIRS 015乳腺模体曝光 (相当于50%的腺体和50%的脂肪、压迫厚度为4.2 cm的乳腺) 。记录每次曝光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呼气相薄层MSC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 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1例allo-HSCT后患者行低剂量呼气相仰卧位、俯卧位肺部MSCT扫描,检查患者肺部有无气体潴留病灶,利用GE工作站测定气体潴留区域 (呼气相肺部CT值≤-700 HU) 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并进行评分,得出体积分数。对不同体位病灶检出率用Mc Nemar检验,对测得的体积分数进行秩
目的比较星形细胞肿瘤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灌注成像 (PI) 指标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的相关性。方法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术前行SWI及PI检查。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Ⅰ级) 8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Ⅱ级) 1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Ⅱ级) 2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 22例,胶质母细胞瘤 (Ⅳ级) 44例
目的比较两种实用CT三维容积测量技术评估房间隔缺损大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以除外冠心病,并于术后第2天拍摄正、侧位X线胸片。将患者冠状动脉CTA资料进行三维容积重组,分别用CT横断序列辅助测量技术 (CTAS) 及CT内镜辅助测量技术 (CTVE) 测量房间隔缺损的长径与短径,并利用椭圆的等效圆转换公式D=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和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5例H7N9的患者行前后位X线胸片和薄层CT检查,2名影像学专家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并对胸部影像特征进行了鉴别诊断。结果5例患者就诊时,全部以右肺大片实变影为主要影像特征,内含有明显的空气支气管征,两下肺实变较上肺严重。进展期的肺部病变均为双肺多发,散在分布;大片肺呈均匀一致的实变、磨玻璃样改变,多发小病灶与大片实变病灶同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