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富含意象。伟大的诗人总能凭借意象的各种组合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本文选取“意象”这一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研究《红楼梦》诗词英译的切入点,以功能学派目的论为分析框架,对两个英译本意象转换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索了《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的另一蹊径。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
引言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可谓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书中,作者曹雪芹透过薛王贾史四家的兴衰描绘了没落王朝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后人常常将其奉为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管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红楼梦》都有着无法忽视的深远影响,它独特而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研究者,随着《红楼梦》研究课题的蓬勃发展,“红学”也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开始着手翻译《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翻译工作由他的女婿约翰·阂福德完成。这部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本由企鹅出版集团发行。同年代末期,翻译家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也完成了整个巨著的翻译工作。这本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译作由外文出版社发行。诗词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尽管穿插诗词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创作的一大传统,但其他作品中常常用于开头和结尾,起总领或是总结作用,或是作者用以感慨评价。《红楼梦》诗词一部分具有相似的功能,另一部分则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按头制帽,诗即其人”的特色为其他章回小说诗词所不具有。在霍克思之前,从未有译者能完整译出《红楼梦》的诗词。
针对《红楼梦》诗词翻译这一问题己有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前,赵雨柔以《石头记》诗词意象翻译为中心,通过分析霍克思针对不同语境下意象的翻译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的文化起源,她从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出发,将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按直译、转换、增译和减译四种翻译方法分类,并选取代表性的意象分别在中西两个文化语境下对其进行文化溯源。她指出评价一部译作,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文本语境、译者个人动机、目标受众群体等因素评价一部译作的真正价值。武华慧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霍克斯版《红楼梦》力求将原作带给他的快乐传达给西方读者,因此他更多地采取了归化的策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却实现了作者最初的翻译目的;而杨宪益的版本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文化内涵忠实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张蕾讨论了“红诗”译作的意境美和情趣美,认为古诗词的翻译要掌握源诗的意境或情趣。在诗歌的意境之中,意象是基础;情趣是诗人运用艺术手段使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致和情味。虞兰霞引入刘必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结合权威译本探索《红楼梦》诗词翻译的艺术性再现,首先从审美客体的层面,即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两个层面对《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权威译本中的经典个案分析,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两方面来探究《红楼梦》诗词英译损失的根本原因。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首先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定义做了界定,随后在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单个诗词意象及整体诗词意象,即意象组合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目的论介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学派在德国诞生。这一理论派别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代表人物包括凯瑟琳娜·莱斯和汉斯·弗米尔,第二代代表人物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克里斯汀娜·诺德。本文将主要以弗米尔提出的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框架,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翻译进行研究。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包含三条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指的是翻译应该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意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这就是该理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尽管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但是韦努蒂认为,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而,译者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下,结合委托人的翻译要求,根据翻译目的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及手段。“目的原则”解决了一些让译者进退两难的问题,例如意译与直译、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灵活与保守等等。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可能是意译,可能是直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这都取决于翻译所服务的目的。连贯性原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在以上三个原则中,連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而忠实性原则又从属于连贯性原则。
作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目的论突破了等值翻译论的框架,把“原文”从王位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转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意图、翻译者和受众身上,因此提高了译者和读者的地位。它让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又多了一种思考角度,更有利于翻译方法的选择。此外,目的论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翻译的发展,在目的论看来翻译是一种文化比较,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它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因此,目的论对翻译实践和研究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诗词意象极其翻译
中国古代诗词专注于通过文字来创作生动的图像,它与韵律一起被视为诗词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所说的“图像”就相当于中文术语所说的“意象”。考虑到它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的作用,有必要充分探讨意象的意义。
西方文化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概念并不相同。西方的意象学表明,诗人应该通过意象来掩盖自己的情感。领先的形象主义者埃兹拉庞德说:“形象在瞬间呈现出一种智力和情感的复杂”。“复杂”这个词表示他强调形象所承载的情感元素。意象主义者也高度重视作为情感和智力复杂载体的对象。虽然一些西方的诗歌可以为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但在很多情况下,诗歌中并没有足够的内涵可以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内容相衔接。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意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是诗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融合,由语言来呈现。 以一些诗词为例,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这些诗词都是诗人情感与场景融合的结晶。月亮,桥梁,河流等不仅仅是物体,而是具有主观性和情感的具体物体。
其次,诗歌中的意象以词或短语的形式呈现,被认为是诗歌艺术的最小基本单位。语言是意象的外部覆盖,诗人心目中的意象只能用语言来表达。然而,诗词的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同。普通语言通过抽象概念呈现意象世界,而诗词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来呈现抽象的意识形态和感受。以李煜的诗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画面载体的词和短语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美学意义。诗人的感觉是凭借“江”和“春水”等词语揭开的。诗人的悲伤是一种无法衡量的抽象感,但李煜采用了“一江春水”的形象描述了他深深的悲伤,这不仅能使主观感受客观化,而且还能唤起读者对他们脑海中奔流的无尽想象力。
第三,诗意意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意境升华的意境; 它是一种由一首或几句诗,甚至整首诗组成的气氛。它可以被描述为由各种图像绘制的隐含美的图片。整体形象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如果将艺术概念比作图片,则图像可以是鲜花,桥梁,河流,云等。 以王昌龄的题为“长信秋词”的诗为例,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整首诗的意境是由单个的意象展现出来的,如:“平明”,“金殿”,“团扇”,“玉颜”,“寒鸦”,“昭阳”以及‘日影”。意象可以使主观情绪更加生动和直接,帮助读者看到,听到,感受和欣赏诗人在诗中试图传达的内容。简单地说,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象征,以文字为封面,情感为灵魂。如上所述,图像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诗歌创作总是从创作图像开始。因此,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和解释意象是极为有必要的,翻译也是如此。
《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翻译
根据上面的研究,一首诗中的图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首诗的单个意象,另一类诗词的整体意象,指的是整个诗中的组合图像。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诗歌意象。
下面的诗词出现在第64章,当黛玉向宝钗解释说:“我读过古代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的美女,他们的生活有时令人羡慕,有时甚至是悲惨的...... 我决定选择其中的一些并删掉一些关于它们的经文来表达我的感受“。阅读之后,宝玉为他们添加了一个题为”五美颂“的标题。通过回顾古代美女,黛玉意图表达她们与她自己类似命运的悲痛。这些诗不仅描述了五位才华横溢的美女的命运,也预示着黛玉本人的悲惨命运。所以译者的基本任务是传达黛玉对五大美女的态度和想法。以下部分将对其中针对虞姬的诗词意象进行分析:
例: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杨宪益:LADY YU
Heart-broken as black steed neighing at night in the wind,
In silent grief she stayed beside her lord;
The renegades Qing Bu and Peng Yue were doomed to be slaughtered;
Better, then, in Chu's tent to fall on her own sword.
霍克斯: YU JI
The very crows are grieving as they caw in the cold night air.
She faces her beaten Tyrant King with a haggard look of despair:
Let the others wait for the hangman, to be hacked and quartered and rent;
Better the taste of one's own steel in the decent dark of a tent.
在詩词的第一行,“乌骓”是项羽的名字; 杨宪益将其翻译成“黑骏马 (black steed)”的意象,而霍克斯将其误认为是“乌鸦 (crows)”; 他们两人在此处都遗漏了原文本来的信息,未能向读者展示原始诗中所呈现的马与英雄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构建凄凉的气氛至关重要。然而,“黑骏马”更容易将读者带入战场的意境,而乌鸦却将它们带到荒凉的城堡。“啸风”指的是马的嘶叫; 杨宪益用“嘶叫(neighing)”这个词,但霍克斯用“啼(caw)”这个词再现了“啸风”。“啸风”的保留使得目标读者能够像原始读者一样欣赏相同的听觉画面,但后者太过西化,读者无法欣赏原始图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之美。在第二行中,“虞兮”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亲密称呼,两个英文版本中的代词使用都有助于加强读者与诗词主人公的联系。此外,“重瞳”指的是据说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的项羽。霍克斯通过使用“被打败的暴君(beaten Tyant King)”创造性地翻译了该意象,为读者提供了项羽的现状和身份,即使读者不了解项羽的整个故事,也不会在理解这种典故形象的文化信息和虞姬的“幽恨”情感的有什么困难。“幽恨”是这首诗的核心形象,与“绝望的表情(despairing look)”相比,“沉默的悲伤(silent grief)”更能传达虞姬的感受。“沉默”这个词不仅向读者展现了抑郁的气氛,也展现在她内心深处无法形容的悲伤中。在第三行,在杨宪益的版本中保留了“黥布”和“彭越”,使目标读者能够在脚注的帮助下欣赏他们的故事。霍克斯使用“其他人(others)”的改译过于宽泛。“醢”在中国古代指一种严重的折磨,一方面表明了背叛者的结局,另一方面突出了虞姬的高尚道德品质。第四行的“饮剑”是一幅动态的形象,它构成了原始读者心中虞姬逝世时刻的生动画面。杨宪益用动词“倒下(fall)”成功地重建了一个场景。因此,相比霍克斯的版本,杨宪益的版本更能为目标读者获得与原始读者类似的动态画面。
中国诗词因其丰富的意象组合而闻名。不同的意象排列方式是诗人才华的体现。在前两句“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中,黛玉描述了同一时期发生的两个不同的场景。“乌骓”和“虞兮”处在不同位置,前者在外面嘶叫,而后者停留在帐篷里,在沉默中暗自悲伤。第一句使用“啸风”一词构成一个动态画面;第二句使用形容词“对”构成静态画面。画面从“动态”跳跃到“静态”并不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是为了构建一种忧郁的氛围。杨宪益的“嘶叫(neighing)”和“风(wind)”的应用成功地使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在第二句中,动词“停留(stay)”表达着一个稳定的状态,后面用到的“沉默(silent)”也一样给目标读者带来与原读者一样的静态情感。实际上,在霍克斯版本中,读者可以欣赏从“动态”到“静态”的画面跳跃。然而,他对“乌鸦”和“乌骓”的误解对他的翻译产生了致命的影响,而在第二行中过度使用形容词使得内容变得冗长,因此读者无法享受简单的原始美。
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所包含的丰富意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是连接主体性和客观性,作者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以及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因此,翻译版本中原始意象的完整表达是理想的翻译者必须不断追求的。本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简单的探讨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但本文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诗词意象的翻译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领域,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华慧.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的翻译[D].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2]虞兰霞. 翻译美学视阈下《红楼梦》诗词英译的艺术性再现[D].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张蕾. 美学与红楼梦诗词翻译[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7):139-139.
[4]赵雨柔. 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
引言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可谓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书中,作者曹雪芹透过薛王贾史四家的兴衰描绘了没落王朝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后人常常将其奉为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管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红楼梦》都有着无法忽视的深远影响,它独特而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研究者,随着《红楼梦》研究课题的蓬勃发展,“红学”也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开始着手翻译《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翻译工作由他的女婿约翰·阂福德完成。这部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本由企鹅出版集团发行。同年代末期,翻译家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也完成了整个巨著的翻译工作。这本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译作由外文出版社发行。诗词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尽管穿插诗词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创作的一大传统,但其他作品中常常用于开头和结尾,起总领或是总结作用,或是作者用以感慨评价。《红楼梦》诗词一部分具有相似的功能,另一部分则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按头制帽,诗即其人”的特色为其他章回小说诗词所不具有。在霍克思之前,从未有译者能完整译出《红楼梦》的诗词。
针对《红楼梦》诗词翻译这一问题己有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前,赵雨柔以《石头记》诗词意象翻译为中心,通过分析霍克思针对不同语境下意象的翻译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的文化起源,她从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出发,将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按直译、转换、增译和减译四种翻译方法分类,并选取代表性的意象分别在中西两个文化语境下对其进行文化溯源。她指出评价一部译作,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文本语境、译者个人动机、目标受众群体等因素评价一部译作的真正价值。武华慧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霍克斯版《红楼梦》力求将原作带给他的快乐传达给西方读者,因此他更多地采取了归化的策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却实现了作者最初的翻译目的;而杨宪益的版本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文化内涵忠实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张蕾讨论了“红诗”译作的意境美和情趣美,认为古诗词的翻译要掌握源诗的意境或情趣。在诗歌的意境之中,意象是基础;情趣是诗人运用艺术手段使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致和情味。虞兰霞引入刘必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结合权威译本探索《红楼梦》诗词翻译的艺术性再现,首先从审美客体的层面,即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两个层面对《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权威译本中的经典个案分析,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两方面来探究《红楼梦》诗词英译损失的根本原因。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首先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定义做了界定,随后在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单个诗词意象及整体诗词意象,即意象组合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目的论介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学派在德国诞生。这一理论派别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代表人物包括凯瑟琳娜·莱斯和汉斯·弗米尔,第二代代表人物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克里斯汀娜·诺德。本文将主要以弗米尔提出的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框架,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翻译进行研究。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包含三条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指的是翻译应该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意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这就是该理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尽管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但是韦努蒂认为,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而,译者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下,结合委托人的翻译要求,根据翻译目的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及手段。“目的原则”解决了一些让译者进退两难的问题,例如意译与直译、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灵活与保守等等。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可能是意译,可能是直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这都取决于翻译所服务的目的。连贯性原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在以上三个原则中,連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而忠实性原则又从属于连贯性原则。
作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目的论突破了等值翻译论的框架,把“原文”从王位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转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意图、翻译者和受众身上,因此提高了译者和读者的地位。它让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又多了一种思考角度,更有利于翻译方法的选择。此外,目的论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翻译的发展,在目的论看来翻译是一种文化比较,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它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因此,目的论对翻译实践和研究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诗词意象极其翻译
中国古代诗词专注于通过文字来创作生动的图像,它与韵律一起被视为诗词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所说的“图像”就相当于中文术语所说的“意象”。考虑到它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的作用,有必要充分探讨意象的意义。
西方文化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概念并不相同。西方的意象学表明,诗人应该通过意象来掩盖自己的情感。领先的形象主义者埃兹拉庞德说:“形象在瞬间呈现出一种智力和情感的复杂”。“复杂”这个词表示他强调形象所承载的情感元素。意象主义者也高度重视作为情感和智力复杂载体的对象。虽然一些西方的诗歌可以为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但在很多情况下,诗歌中并没有足够的内涵可以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内容相衔接。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意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是诗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融合,由语言来呈现。 以一些诗词为例,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这些诗词都是诗人情感与场景融合的结晶。月亮,桥梁,河流等不仅仅是物体,而是具有主观性和情感的具体物体。
其次,诗歌中的意象以词或短语的形式呈现,被认为是诗歌艺术的最小基本单位。语言是意象的外部覆盖,诗人心目中的意象只能用语言来表达。然而,诗词的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同。普通语言通过抽象概念呈现意象世界,而诗词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来呈现抽象的意识形态和感受。以李煜的诗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画面载体的词和短语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美学意义。诗人的感觉是凭借“江”和“春水”等词语揭开的。诗人的悲伤是一种无法衡量的抽象感,但李煜采用了“一江春水”的形象描述了他深深的悲伤,这不仅能使主观感受客观化,而且还能唤起读者对他们脑海中奔流的无尽想象力。
第三,诗意意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意境升华的意境; 它是一种由一首或几句诗,甚至整首诗组成的气氛。它可以被描述为由各种图像绘制的隐含美的图片。整体形象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如果将艺术概念比作图片,则图像可以是鲜花,桥梁,河流,云等。 以王昌龄的题为“长信秋词”的诗为例,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整首诗的意境是由单个的意象展现出来的,如:“平明”,“金殿”,“团扇”,“玉颜”,“寒鸦”,“昭阳”以及‘日影”。意象可以使主观情绪更加生动和直接,帮助读者看到,听到,感受和欣赏诗人在诗中试图传达的内容。简单地说,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象征,以文字为封面,情感为灵魂。如上所述,图像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诗歌创作总是从创作图像开始。因此,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和解释意象是极为有必要的,翻译也是如此。
《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翻译
根据上面的研究,一首诗中的图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首诗的单个意象,另一类诗词的整体意象,指的是整个诗中的组合图像。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诗歌意象。
下面的诗词出现在第64章,当黛玉向宝钗解释说:“我读过古代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的美女,他们的生活有时令人羡慕,有时甚至是悲惨的...... 我决定选择其中的一些并删掉一些关于它们的经文来表达我的感受“。阅读之后,宝玉为他们添加了一个题为”五美颂“的标题。通过回顾古代美女,黛玉意图表达她们与她自己类似命运的悲痛。这些诗不仅描述了五位才华横溢的美女的命运,也预示着黛玉本人的悲惨命运。所以译者的基本任务是传达黛玉对五大美女的态度和想法。以下部分将对其中针对虞姬的诗词意象进行分析:
例: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杨宪益:LADY YU
Heart-broken as black steed neighing at night in the wind,
In silent grief she stayed beside her lord;
The renegades Qing Bu and Peng Yue were doomed to be slaughtered;
Better, then, in Chu's tent to fall on her own sword.
霍克斯: YU JI
The very crows are grieving as they caw in the cold night air.
She faces her beaten Tyrant King with a haggard look of despair:
Let the others wait for the hangman, to be hacked and quartered and rent;
Better the taste of one's own steel in the decent dark of a tent.
在詩词的第一行,“乌骓”是项羽的名字; 杨宪益将其翻译成“黑骏马 (black steed)”的意象,而霍克斯将其误认为是“乌鸦 (crows)”; 他们两人在此处都遗漏了原文本来的信息,未能向读者展示原始诗中所呈现的马与英雄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构建凄凉的气氛至关重要。然而,“黑骏马”更容易将读者带入战场的意境,而乌鸦却将它们带到荒凉的城堡。“啸风”指的是马的嘶叫; 杨宪益用“嘶叫(neighing)”这个词,但霍克斯用“啼(caw)”这个词再现了“啸风”。“啸风”的保留使得目标读者能够像原始读者一样欣赏相同的听觉画面,但后者太过西化,读者无法欣赏原始图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之美。在第二行中,“虞兮”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亲密称呼,两个英文版本中的代词使用都有助于加强读者与诗词主人公的联系。此外,“重瞳”指的是据说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的项羽。霍克斯通过使用“被打败的暴君(beaten Tyant King)”创造性地翻译了该意象,为读者提供了项羽的现状和身份,即使读者不了解项羽的整个故事,也不会在理解这种典故形象的文化信息和虞姬的“幽恨”情感的有什么困难。“幽恨”是这首诗的核心形象,与“绝望的表情(despairing look)”相比,“沉默的悲伤(silent grief)”更能传达虞姬的感受。“沉默”这个词不仅向读者展现了抑郁的气氛,也展现在她内心深处无法形容的悲伤中。在第三行,在杨宪益的版本中保留了“黥布”和“彭越”,使目标读者能够在脚注的帮助下欣赏他们的故事。霍克斯使用“其他人(others)”的改译过于宽泛。“醢”在中国古代指一种严重的折磨,一方面表明了背叛者的结局,另一方面突出了虞姬的高尚道德品质。第四行的“饮剑”是一幅动态的形象,它构成了原始读者心中虞姬逝世时刻的生动画面。杨宪益用动词“倒下(fall)”成功地重建了一个场景。因此,相比霍克斯的版本,杨宪益的版本更能为目标读者获得与原始读者类似的动态画面。
中国诗词因其丰富的意象组合而闻名。不同的意象排列方式是诗人才华的体现。在前两句“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中,黛玉描述了同一时期发生的两个不同的场景。“乌骓”和“虞兮”处在不同位置,前者在外面嘶叫,而后者停留在帐篷里,在沉默中暗自悲伤。第一句使用“啸风”一词构成一个动态画面;第二句使用形容词“对”构成静态画面。画面从“动态”跳跃到“静态”并不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是为了构建一种忧郁的氛围。杨宪益的“嘶叫(neighing)”和“风(wind)”的应用成功地使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在第二句中,动词“停留(stay)”表达着一个稳定的状态,后面用到的“沉默(silent)”也一样给目标读者带来与原读者一样的静态情感。实际上,在霍克斯版本中,读者可以欣赏从“动态”到“静态”的画面跳跃。然而,他对“乌鸦”和“乌骓”的误解对他的翻译产生了致命的影响,而在第二行中过度使用形容词使得内容变得冗长,因此读者无法享受简单的原始美。
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所包含的丰富意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是连接主体性和客观性,作者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以及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因此,翻译版本中原始意象的完整表达是理想的翻译者必须不断追求的。本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简单的探讨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但本文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诗词意象的翻译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领域,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华慧.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的翻译[D].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2]虞兰霞. 翻译美学视阈下《红楼梦》诗词英译的艺术性再现[D].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张蕾. 美学与红楼梦诗词翻译[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7):139-139.
[4]赵雨柔. 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