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花釉装饰风格、造型特点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合毕业创作的实验过程,本文试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和探索淄博花釉装饰、造型、审美等艺术特点。论文写作的重要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文化,并使之服务于现实社会,顺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使创造出的艺术品既具现代文化气息,同时又保持了传统陶瓷文化的特色。本课题对于今后的专业学习及实践作用很大。课题的延伸意义深远,对于现代陶艺的研究、陶艺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尤为关键,能够提高研究者对于现代事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加深对陶瓷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花釉;创作实验;施釉;滚釉;本烧;再认识
一、淄博花釉及其特点
花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装饰釉。用花釉装饰的陶瓷器,釉层凝厚,呈现出互相交错的多种颜色,并伴有针状、放射状的光点、块斑或结晶出现,加之釉面有光亮的玻璃质感,所以釉色十分瑰丽<1>。
淄博地区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工艺先进,代表了山东地区制瓷工艺的水平,时至今日,淄博仍被誉称当代瓷都,尤其是“两点瓷”(也称“油点瓷”或“天目釉”)、“茶叶末釉”等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淄博花釉起源于宋代博山大街一带窑场。它在单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靠其颜色和纹理变幻形成自然装饰的艺术釉。釉面呈现两种以上的相异色彩,构成流纹色丝斑块。因为它是在窑内烧成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复杂多变的颜色和生动美妙的流纹,故又称“窑变花釉”。淄博花釉属黑釉系花釉,用当地含铁多的钙质粘土作底釉,各种颜色的乳浊釉为面釉,在氧化焰中烧成。如采用不同的施釉方法,可得到多种色彩各异、纹理不同的新品种。
淄博花釉的特点在于烧成时流失性大,其在形体上流动的规律是凹凸不平,不过一般大面积,凸面上流动性最好<2>。
淄博花釉的配制浓度一般都比较大,浑浊不透明,有些花釉要依附一定的底釉才能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效果,最少要经过两次上釉,甚至三次上釉,所以就形成了釉层比较厚,釉面覆盖力强的特点。
二、淄博花釉创作实验的主要方面
1、釉料和坯体的选择
实验创作中的坯体泥料主要以青泥为主,所涉及的花釉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流动性较大的兔毫、兰钧;也有淄博当地较为有特色的茶叶末、中国红、中国黄;其他的常见釉料有,白花、乳白、普黄、玫红、橘红、果绿、深绿、凡兰、海蓝、大兰、雪青、赭石等,花釉的基本配料包括花釉、长石、石英、大同土、黏土、色剂等。
部分釉料在商业生产中常见,但多数情况下只局限于单一釉料的应用,两种甚至三种不同色系的花釉同时应用并不多见,比如茶叶末釉就很少与其他的花釉混合搭配。这也为本次实验预留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2、器物成形方式
实验器形主要分为注浆和拉坯两种,其中以拉坯的器形为主。
拉坯和修坯的过程中要求器形要上下厚薄均匀,拉坯成形的器形,更适用于手绘上釉,而不是机器喷釉,手绘上釉对坯体本身要求较低,厚薄不均也没有太大影响,而机器喷釉水分含量较大,喷釉的面积广,釉层厚,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比例不一样,很容易造成裂纹,严重的整个器形都会开裂,很难再修补。
注浆的坯体厚薄易于掌握,更适用于机器喷釉,由于釉层较厚,所以注浆时,要掌握好时间,将坯体注厚些。因为注浆的器形坯体薄,体量轻,所以更适合大量重复器形的创作,也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花釉创作。
3、施釉方法的创新
不同的施釉方法,对花纹的影响很明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浸、喷、蘸、淋、涂、刻、点等施釉方法。
浸釉,主要是针对施底釉而言,可产生纹理均匀的效果。在洗完坯体,晾干后,将器形倒立,抓住器形底部,将其浸入釉缸内,停留大约两三秒钟后提出。值得注意的是从缸内拿出器形时,不要急于将器形立正,而要先将浸泡过程中的水分空干,否则立正后没有空干的水分会将坯底泡坏。浸釉也时常用于对盘子施底釉等创作过程。器形在浸釉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创作需要,制造多种不同的倾斜、深浅、高低、花纹等变化。
喷釉,可以使釉层忽厚忽薄,从而产生均匀的花斑纹和不同的深浅明暗度。除去底釉,可以在同一器形上喷多种花釉,这次创作以喷二到三种为主。如果是以黑底釉打底,则需要在喷完底釉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完全吸收后再喷其他花釉。除去黑底釉,其他各种花釉,都可以连续喷釉,每次换釉都需要将喷枪洗干净。
蘸釉是这次在创作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上釉方法,也是创新方法之一,主要借助海绵等工具,将调好的花釉逐层蘸到器形上。蘸釉时,花釉与水的调配比例要适中,太稀薄容易造成釉面覆盖不均,露出底釉;太浓稠,容易形成较厚的颗粒,并且粘起底釉,造成脱釉。蘸釉时使用的海绵不宜过大,最好剪成小方块的形状,并且每使用一段时间,就要将海绵内花釉的小颗粒清洗干净。这种上釉方法,由于上的釉层较厚,适合坯体较厚的器形,烧成后的花釉,自然流淌,色彩变化丰富。
淋釉法是将花釉由上而下淋洒在器形上,这种上釉方法随意性较大,且釉层较厚,可以借助较粗的针管等工具来完成。涂釉法可根据预先设计,在不同的装饰部位涂上不同的装饰釉料,追求预想的效果。也可在底釉上用上蜡和剪贴的方法,控制底、面釉的结合。刻釉法,是在施过釉的坯上剔刻纹路,来控制釉液的流动范围,在剔过的地方再添上所设计的釉料,可使釉色明暗对比强烈。点涂法可产生预想部位预定大小、形状,或局部或全部,多部位、多色彩的效果。
花釉一般施两层釉,釉层较厚,所以要求坯体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应比其它产品略厚些,薄胎或大件制品应预先素烧后进行施釉。待施过底釉的坯体不粘手时,即可施面釉。底、面釉颗粒度过细,施过底釉的坯体存放时间过长,施过底釉的坯体过于干燥,在洗过的坯体上用手随便擦拭等,均会造成滚釉而影响花纹的形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颗粒细度,掌握好施釉方法,但有时我们也可利用滚釉制造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
4、底、面釉的搭配
如果说窑变是无意识之下的产物,那么花釉就是艺术师有意识地按有规则可循的技术,将多种不同的色釉或同时或分批施于器物。花釉采用两种釉料装饰,先上一层底釉,再淋洒或涂抹其他色釉入窑烧成。因为底釉与面釉加入的着色剂不同,底釉一般没有流动性,面釉则为乳浊性较大的流动釉,在烧成过程中,底釉与面釉发生相互渗透溶合作用,形成颜色深浅和大小、长短不一的自然流动花纹<3>。
由此可见花釉的成色,是由于“不均匀”造成的,不均匀的高温粘度,不均匀的折晶,不均匀的着色剂,不均匀的流动釉厚度。不均匀,异致釉色变化无穷,形成许多奇妙的花纹变化<4>。
厚薄搭配
施釉时,底釉厚面釉薄,底釉色相比例上升,花釉观感偏底釉色。底釉厚时,形成较明显的花纹。面釉厚底釉薄色相组成中面釉的成分就增高,形成的花釉就偏面釉色,花纹不明显,出现混浊而淡薄的颜色。
底、面釉的粘度也决定花釉的流动性,底釉粘度大于面釉粘度,花釉呈色显耀和明快,当面釉的粘度比底釉的粘度小得多时,面釉的流动大大高于底釉,这时流纹多为垂直的兔毫效果。当底釉和面釉的粘度都比较小时,釉色花纹不明显,呈不均匀的单色釉效果,这类花釉一般光泽好,釉面光滑平整<5>。
色彩搭配
每个窑厂因为地理位置、配釉方法、窑位大小、气候温差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作用,擅长烧制的花釉也不尽相同。这次用来创作实验的窑厂以擅长烧制暖色调的中国红、中国黄、普黄和果绿、茶叶末等花釉为其特点。这些花釉,烧成之后,如琉璃一般,色彩鲜艳瑰丽,流纹自然又变化丰富,无论是作为底釉还是面釉,和其他釉色搭配都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较之下,宝蓝、兰钧、海蓝等冷色调的花釉,无论是色彩明度和亮度、结晶效果等都较弱,一起使用更不能收到很好的花釉装饰效果。
由于上述客观因素,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烧造效果较好的花釉外,也注意将冷色调的和暖色调的花釉搭配使用,创造出一些特殊的色彩变化。如,海蓝与玫红、普黄、白花等分别搭配,不仅在明度上提升了,色彩上也增加了一抹靓丽。
特殊效果的搭配
有些釉色只有在特定底釉上才会出现特殊的效果。比如,兰钧只有在黑底釉上才会呈现出灿烂的蓝色,在没有底釉的器物上施用兰钧,只会收获淡蓝和白色的效果;兔毫也只有在黑底釉上,才能将那种相互渗透、如兔子毛一般的视觉效果体现的更加明显和出人意料。只有熟知这些特殊的釉色搭配,才能根据需要随心创作。
5、本烧的多种因素
客观因素
窑炉构造、装窑位置、烧成气氛等是影响烧成效果的客观因素。
这次创作实验的烧成气氛是氧化,使用的是5立方米的气窑,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液化气,加热棚板构成材料的是硅,能够耐受1600℃左右的高温。整个窑炉上下共分八层加热板,左右两排,前后七排,由于花釉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只能放置在上面三层,并且避免放在最前面一排;放置在其他位置有可能造成烧制不成熟,釉色暗淡等情况。但这种烧制不成熟的工艺在一些特殊效果的创作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是直接影响花釉最后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烧成温度高,则高温粘度小,同时釉体的流变也增大,易形成流丝状或皮毛感花釉效果。高温时间长,则可增大扩散量,也可使扩散进行彻底,从而形成底釉色相比例高的花釉。因此在实验作品的烧制过程中,升温时间较长,一般分为小火、中火、大火循序渐进的升温,高温时间也较长,最高温度控制在1230℃。烧成后,保温30分钟,让作品在窑门内自然冷却降温。
三、对淄博花釉艺术特点的再认识
1、装饰特点
花釉作为美术陶瓷的一种新装饰材,已逐步得到广泛的运用,它从传统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及一两种花釉,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之多,并由原来的圆窑烧成发展到隧道窑烧成,能比较稳定地大批量生产。
釉料有的时候是陶瓷作品的“化妆师”,一些毫不起眼的陶瓷作品,经过花釉“美容”后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传统花釉对陶瓷的装饰多采用通体的色釉装饰。由于釉体本身存在的厚薄之分和透明之别,因此所装饰的陶瓷又各有不同。花釉在有凹凸纹面的作品上,借助其高温烧成后所产生的窑变、流变、裂变来增强其艺术效果,如双色釉有底釉和面釉之分,所以根据不同的釉色用釉绘制纹样,经高温烧成后所产生的色调和肌理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6>。
在进行装饰时,一般主张根据器形、组型来安排花釉品种。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同一组型装饰不同色彩的花釉或不同器形装饰同几种花釉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过程中既要适应花釉的装饰性,也要让花釉的这种装饰性成为再次创作的过程。花釉的装饰并不完全是自然的仿效,我们不能太过循规蹈矩,可以提出更广泛的设想,也可以做多个方面的探索,只有这样用五光十色的花釉装饰出的作品,才能给人美感与享受。根据釉色的特点来考虑器形的装饰才是发展和形成我们艺术特色的根本途径。
2、造型特点
花釉属厚饰釉,遮盖力强,因此造型不能繁琐,否则会使釉液存于许多凹处,伸展不开,阻碍花釉的流动和变化,使造型和装饰效果相矛盾。宁可器形单纯,甚至抽象化,也要使器形有足够的大面供花釉表现,造型是骨架,花釉是装饰。
鉴于花釉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在造型时,应采用概括简练的表现手法,让简明的艺术形体配上花釉的质地发挥,自然流动、浑化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样尽管是表面单纯的器形,但与丰富多彩的花釉一结合,即能成为有变化的生命艺术形象。尤其在陶瓷雕塑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另外,在器形创作时,要强调形体线条的流畅和形体的圆润,以此来适应花釉有节奏的流动。在创作实验过程中,选择器物的造型,和花釉花纹的形成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器物形状的不同,造型的体、面、线、形会产生差异。当花釉熔融时,釉液的流速和流向也随之而不同,并产生不同的纹路。因此造型设计应考虑到釉液的流动趋向,一般弧状器型效果最佳。
器物形体的曲直、倾斜度、棱角、凹凸对花釉观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在平面上,面釉在底釉上的分布呈点斑状,而到了斜面上就成了流线形分布,形成的花釉观感由原来的斑点花纹变为流丝或动物皮毛效果。
因此,在这次创作过程中选用了平面型与立体形相结合的多种器物造型,立体器物造型也以能够很好体现花釉特点的弧状器形为主;体量上采用大与小相结合,小而多的实验性器形与较高大成熟的创作器形相结合,能更好的发掘出淄博花釉的艺术特点。
3、审美特点
观感变化的丰富性是花釉的最大特点。在全面考察花釉的行为之前,在此首先对其观感赋予量的规定性,若观察一下花釉的釉体,不难发现,花釉釉面效果实际上是由底面釉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相互混合,而由底面釉的呈色物质及釉形成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呈色生成物,在色泽上彼此组成一定的花纹效果。对每一种观感来讲,其实质要素无非是釉的基本色相及其相互组成之比例和相互组成的方式。
釉的意义在于使一件陶瓷品拥有其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实用。从这点上讲,釉的一般功能已决定釉对制品的适应是充分的。而花釉的价值却在于恰到好处地体现造型所既定的内涵,也即塑造者赋予自己作品的存在意义。因此,从“恰到好处”这一层次来讲,花釉对造型的满足是有选择性的,且其结果又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一只造型(或一类造型)都必有一种花釉观感(效果)与其取得最优配合,这里存在的是一一对应的关系<7>。
四、结论
本文通过解析花釉创作过程,对淄博花釉的烧制过程、艺术表达有了新的认识和总结,对于花釉的研究是有意义的补充,对淄博花釉的应用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创作过程中器物的成形方式、施釉方法的创新及底面釉的搭配,是花釉实验的新创见、新方法。通过创作实验,对淄博花釉的艺术特点有了再认识,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考,能够指导今后的艺术创作,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在创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坯体的厚薄不均、喷釉过厚等导致的烧制开裂,窑炉体积偏大等,此外在釉料成分、釉层厚度、烧成温度等因素上也无法达到精确掌握的程度,因此,对所需效果目前尚不能随心所欲地应用。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创作中得到改善。
这次花釉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淄博部分地区和窑厂,而且花釉的品种、创作方法也受到很多局限,对花釉的各种尝试还未达到充分的地步。研究生阶段对淄博花釉的创作实验暂告一段落,这个富于地方特色的研究课题,必将成为山东学子为之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协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4.10.
[2]郑宁:《陶艺的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3]远宏:《中国民间陶瓷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4]淄博陶瓷志编纂委员会:《淄博陶瓷志》,淄博市新闻出版局,2003.
[5][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9.
[7]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
[8]杜海清:《陶瓷釉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李家驹:《陶瓷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俞康泰:《现代陶瓷色釉料与装饰技术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万里:《现代陶瓷工艺》,朝花美术出版社.
[12]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13]吴让农:《陶瓷工艺修订本》,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8.
[14]杨永善、杨静荣:《民间陶瓷》,艺术图书公司(台湾),1993.
[15]杨永善、陈宏仁:《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五》,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
[16]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17]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3.
[18]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19]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注释:
<1>杨静荣:《漫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花釉工艺》,文物,1976年12期.
<2>钟振华:《浅谈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论陶瓷雕塑花釉的运用方法》,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3>樊学民:《花釉的形成》,中国陶瓷,1988年04期.
<4>杜立锁:《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花釉装饰》,装饰,1988年02期.
<5>杜立锁:《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花釉装饰》,装饰,1988年02期.
<6>钟振华:《浅谈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论陶瓷雕塑花釉的运用方法》,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7>徐建华:《花釉观感变异的理性解析》,江苏陶瓷,1990年01期.
关键词:花釉;创作实验;施釉;滚釉;本烧;再认识
一、淄博花釉及其特点
花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装饰釉。用花釉装饰的陶瓷器,釉层凝厚,呈现出互相交错的多种颜色,并伴有针状、放射状的光点、块斑或结晶出现,加之釉面有光亮的玻璃质感,所以釉色十分瑰丽<1>。
淄博地区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工艺先进,代表了山东地区制瓷工艺的水平,时至今日,淄博仍被誉称当代瓷都,尤其是“两点瓷”(也称“油点瓷”或“天目釉”)、“茶叶末釉”等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淄博花釉起源于宋代博山大街一带窑场。它在单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靠其颜色和纹理变幻形成自然装饰的艺术釉。釉面呈现两种以上的相异色彩,构成流纹色丝斑块。因为它是在窑内烧成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复杂多变的颜色和生动美妙的流纹,故又称“窑变花釉”。淄博花釉属黑釉系花釉,用当地含铁多的钙质粘土作底釉,各种颜色的乳浊釉为面釉,在氧化焰中烧成。如采用不同的施釉方法,可得到多种色彩各异、纹理不同的新品种。
淄博花釉的特点在于烧成时流失性大,其在形体上流动的规律是凹凸不平,不过一般大面积,凸面上流动性最好<2>。
淄博花釉的配制浓度一般都比较大,浑浊不透明,有些花釉要依附一定的底釉才能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效果,最少要经过两次上釉,甚至三次上釉,所以就形成了釉层比较厚,釉面覆盖力强的特点。
二、淄博花釉创作实验的主要方面
1、釉料和坯体的选择
实验创作中的坯体泥料主要以青泥为主,所涉及的花釉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流动性较大的兔毫、兰钧;也有淄博当地较为有特色的茶叶末、中国红、中国黄;其他的常见釉料有,白花、乳白、普黄、玫红、橘红、果绿、深绿、凡兰、海蓝、大兰、雪青、赭石等,花釉的基本配料包括花釉、长石、石英、大同土、黏土、色剂等。
部分釉料在商业生产中常见,但多数情况下只局限于单一釉料的应用,两种甚至三种不同色系的花釉同时应用并不多见,比如茶叶末釉就很少与其他的花釉混合搭配。这也为本次实验预留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2、器物成形方式
实验器形主要分为注浆和拉坯两种,其中以拉坯的器形为主。
拉坯和修坯的过程中要求器形要上下厚薄均匀,拉坯成形的器形,更适用于手绘上釉,而不是机器喷釉,手绘上釉对坯体本身要求较低,厚薄不均也没有太大影响,而机器喷釉水分含量较大,喷釉的面积广,釉层厚,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比例不一样,很容易造成裂纹,严重的整个器形都会开裂,很难再修补。
注浆的坯体厚薄易于掌握,更适用于机器喷釉,由于釉层较厚,所以注浆时,要掌握好时间,将坯体注厚些。因为注浆的器形坯体薄,体量轻,所以更适合大量重复器形的创作,也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花釉创作。
3、施釉方法的创新
不同的施釉方法,对花纹的影响很明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浸、喷、蘸、淋、涂、刻、点等施釉方法。
浸釉,主要是针对施底釉而言,可产生纹理均匀的效果。在洗完坯体,晾干后,将器形倒立,抓住器形底部,将其浸入釉缸内,停留大约两三秒钟后提出。值得注意的是从缸内拿出器形时,不要急于将器形立正,而要先将浸泡过程中的水分空干,否则立正后没有空干的水分会将坯底泡坏。浸釉也时常用于对盘子施底釉等创作过程。器形在浸釉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创作需要,制造多种不同的倾斜、深浅、高低、花纹等变化。
喷釉,可以使釉层忽厚忽薄,从而产生均匀的花斑纹和不同的深浅明暗度。除去底釉,可以在同一器形上喷多种花釉,这次创作以喷二到三种为主。如果是以黑底釉打底,则需要在喷完底釉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完全吸收后再喷其他花釉。除去黑底釉,其他各种花釉,都可以连续喷釉,每次换釉都需要将喷枪洗干净。
蘸釉是这次在创作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上釉方法,也是创新方法之一,主要借助海绵等工具,将调好的花釉逐层蘸到器形上。蘸釉时,花釉与水的调配比例要适中,太稀薄容易造成釉面覆盖不均,露出底釉;太浓稠,容易形成较厚的颗粒,并且粘起底釉,造成脱釉。蘸釉时使用的海绵不宜过大,最好剪成小方块的形状,并且每使用一段时间,就要将海绵内花釉的小颗粒清洗干净。这种上釉方法,由于上的釉层较厚,适合坯体较厚的器形,烧成后的花釉,自然流淌,色彩变化丰富。
淋釉法是将花釉由上而下淋洒在器形上,这种上釉方法随意性较大,且釉层较厚,可以借助较粗的针管等工具来完成。涂釉法可根据预先设计,在不同的装饰部位涂上不同的装饰釉料,追求预想的效果。也可在底釉上用上蜡和剪贴的方法,控制底、面釉的结合。刻釉法,是在施过釉的坯上剔刻纹路,来控制釉液的流动范围,在剔过的地方再添上所设计的釉料,可使釉色明暗对比强烈。点涂法可产生预想部位预定大小、形状,或局部或全部,多部位、多色彩的效果。
花釉一般施两层釉,釉层较厚,所以要求坯体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应比其它产品略厚些,薄胎或大件制品应预先素烧后进行施釉。待施过底釉的坯体不粘手时,即可施面釉。底、面釉颗粒度过细,施过底釉的坯体存放时间过长,施过底釉的坯体过于干燥,在洗过的坯体上用手随便擦拭等,均会造成滚釉而影响花纹的形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颗粒细度,掌握好施釉方法,但有时我们也可利用滚釉制造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
4、底、面釉的搭配
如果说窑变是无意识之下的产物,那么花釉就是艺术师有意识地按有规则可循的技术,将多种不同的色釉或同时或分批施于器物。花釉采用两种釉料装饰,先上一层底釉,再淋洒或涂抹其他色釉入窑烧成。因为底釉与面釉加入的着色剂不同,底釉一般没有流动性,面釉则为乳浊性较大的流动釉,在烧成过程中,底釉与面釉发生相互渗透溶合作用,形成颜色深浅和大小、长短不一的自然流动花纹<3>。
由此可见花釉的成色,是由于“不均匀”造成的,不均匀的高温粘度,不均匀的折晶,不均匀的着色剂,不均匀的流动釉厚度。不均匀,异致釉色变化无穷,形成许多奇妙的花纹变化<4>。
厚薄搭配
施釉时,底釉厚面釉薄,底釉色相比例上升,花釉观感偏底釉色。底釉厚时,形成较明显的花纹。面釉厚底釉薄色相组成中面釉的成分就增高,形成的花釉就偏面釉色,花纹不明显,出现混浊而淡薄的颜色。
底、面釉的粘度也决定花釉的流动性,底釉粘度大于面釉粘度,花釉呈色显耀和明快,当面釉的粘度比底釉的粘度小得多时,面釉的流动大大高于底釉,这时流纹多为垂直的兔毫效果。当底釉和面釉的粘度都比较小时,釉色花纹不明显,呈不均匀的单色釉效果,这类花釉一般光泽好,釉面光滑平整<5>。
色彩搭配
每个窑厂因为地理位置、配釉方法、窑位大小、气候温差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作用,擅长烧制的花釉也不尽相同。这次用来创作实验的窑厂以擅长烧制暖色调的中国红、中国黄、普黄和果绿、茶叶末等花釉为其特点。这些花釉,烧成之后,如琉璃一般,色彩鲜艳瑰丽,流纹自然又变化丰富,无论是作为底釉还是面釉,和其他釉色搭配都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较之下,宝蓝、兰钧、海蓝等冷色调的花釉,无论是色彩明度和亮度、结晶效果等都较弱,一起使用更不能收到很好的花釉装饰效果。
由于上述客观因素,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烧造效果较好的花釉外,也注意将冷色调的和暖色调的花釉搭配使用,创造出一些特殊的色彩变化。如,海蓝与玫红、普黄、白花等分别搭配,不仅在明度上提升了,色彩上也增加了一抹靓丽。
特殊效果的搭配
有些釉色只有在特定底釉上才会出现特殊的效果。比如,兰钧只有在黑底釉上才会呈现出灿烂的蓝色,在没有底釉的器物上施用兰钧,只会收获淡蓝和白色的效果;兔毫也只有在黑底釉上,才能将那种相互渗透、如兔子毛一般的视觉效果体现的更加明显和出人意料。只有熟知这些特殊的釉色搭配,才能根据需要随心创作。
5、本烧的多种因素
客观因素
窑炉构造、装窑位置、烧成气氛等是影响烧成效果的客观因素。
这次创作实验的烧成气氛是氧化,使用的是5立方米的气窑,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液化气,加热棚板构成材料的是硅,能够耐受1600℃左右的高温。整个窑炉上下共分八层加热板,左右两排,前后七排,由于花釉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只能放置在上面三层,并且避免放在最前面一排;放置在其他位置有可能造成烧制不成熟,釉色暗淡等情况。但这种烧制不成熟的工艺在一些特殊效果的创作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是直接影响花釉最后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烧成温度高,则高温粘度小,同时釉体的流变也增大,易形成流丝状或皮毛感花釉效果。高温时间长,则可增大扩散量,也可使扩散进行彻底,从而形成底釉色相比例高的花釉。因此在实验作品的烧制过程中,升温时间较长,一般分为小火、中火、大火循序渐进的升温,高温时间也较长,最高温度控制在1230℃。烧成后,保温30分钟,让作品在窑门内自然冷却降温。
三、对淄博花釉艺术特点的再认识
1、装饰特点
花釉作为美术陶瓷的一种新装饰材,已逐步得到广泛的运用,它从传统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及一两种花釉,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之多,并由原来的圆窑烧成发展到隧道窑烧成,能比较稳定地大批量生产。
釉料有的时候是陶瓷作品的“化妆师”,一些毫不起眼的陶瓷作品,经过花釉“美容”后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传统花釉对陶瓷的装饰多采用通体的色釉装饰。由于釉体本身存在的厚薄之分和透明之别,因此所装饰的陶瓷又各有不同。花釉在有凹凸纹面的作品上,借助其高温烧成后所产生的窑变、流变、裂变来增强其艺术效果,如双色釉有底釉和面釉之分,所以根据不同的釉色用釉绘制纹样,经高温烧成后所产生的色调和肌理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6>。
在进行装饰时,一般主张根据器形、组型来安排花釉品种。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同一组型装饰不同色彩的花釉或不同器形装饰同几种花釉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过程中既要适应花釉的装饰性,也要让花釉的这种装饰性成为再次创作的过程。花釉的装饰并不完全是自然的仿效,我们不能太过循规蹈矩,可以提出更广泛的设想,也可以做多个方面的探索,只有这样用五光十色的花釉装饰出的作品,才能给人美感与享受。根据釉色的特点来考虑器形的装饰才是发展和形成我们艺术特色的根本途径。
2、造型特点
花釉属厚饰釉,遮盖力强,因此造型不能繁琐,否则会使釉液存于许多凹处,伸展不开,阻碍花釉的流动和变化,使造型和装饰效果相矛盾。宁可器形单纯,甚至抽象化,也要使器形有足够的大面供花釉表现,造型是骨架,花釉是装饰。
鉴于花釉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在造型时,应采用概括简练的表现手法,让简明的艺术形体配上花釉的质地发挥,自然流动、浑化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样尽管是表面单纯的器形,但与丰富多彩的花釉一结合,即能成为有变化的生命艺术形象。尤其在陶瓷雕塑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另外,在器形创作时,要强调形体线条的流畅和形体的圆润,以此来适应花釉有节奏的流动。在创作实验过程中,选择器物的造型,和花釉花纹的形成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器物形状的不同,造型的体、面、线、形会产生差异。当花釉熔融时,釉液的流速和流向也随之而不同,并产生不同的纹路。因此造型设计应考虑到釉液的流动趋向,一般弧状器型效果最佳。
器物形体的曲直、倾斜度、棱角、凹凸对花釉观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在平面上,面釉在底釉上的分布呈点斑状,而到了斜面上就成了流线形分布,形成的花釉观感由原来的斑点花纹变为流丝或动物皮毛效果。
因此,在这次创作过程中选用了平面型与立体形相结合的多种器物造型,立体器物造型也以能够很好体现花釉特点的弧状器形为主;体量上采用大与小相结合,小而多的实验性器形与较高大成熟的创作器形相结合,能更好的发掘出淄博花釉的艺术特点。
3、审美特点
观感变化的丰富性是花釉的最大特点。在全面考察花釉的行为之前,在此首先对其观感赋予量的规定性,若观察一下花釉的釉体,不难发现,花釉釉面效果实际上是由底面釉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相互混合,而由底面釉的呈色物质及釉形成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呈色生成物,在色泽上彼此组成一定的花纹效果。对每一种观感来讲,其实质要素无非是釉的基本色相及其相互组成之比例和相互组成的方式。
釉的意义在于使一件陶瓷品拥有其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实用。从这点上讲,釉的一般功能已决定釉对制品的适应是充分的。而花釉的价值却在于恰到好处地体现造型所既定的内涵,也即塑造者赋予自己作品的存在意义。因此,从“恰到好处”这一层次来讲,花釉对造型的满足是有选择性的,且其结果又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一只造型(或一类造型)都必有一种花釉观感(效果)与其取得最优配合,这里存在的是一一对应的关系<7>。
四、结论
本文通过解析花釉创作过程,对淄博花釉的烧制过程、艺术表达有了新的认识和总结,对于花釉的研究是有意义的补充,对淄博花釉的应用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创作过程中器物的成形方式、施釉方法的创新及底面釉的搭配,是花釉实验的新创见、新方法。通过创作实验,对淄博花釉的艺术特点有了再认识,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考,能够指导今后的艺术创作,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在创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坯体的厚薄不均、喷釉过厚等导致的烧制开裂,窑炉体积偏大等,此外在釉料成分、釉层厚度、烧成温度等因素上也无法达到精确掌握的程度,因此,对所需效果目前尚不能随心所欲地应用。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创作中得到改善。
这次花釉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淄博部分地区和窑厂,而且花釉的品种、创作方法也受到很多局限,对花釉的各种尝试还未达到充分的地步。研究生阶段对淄博花釉的创作实验暂告一段落,这个富于地方特色的研究课题,必将成为山东学子为之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协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4.10.
[2]郑宁:《陶艺的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3]远宏:《中国民间陶瓷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4]淄博陶瓷志编纂委员会:《淄博陶瓷志》,淄博市新闻出版局,2003.
[5][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9.
[7]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
[8]杜海清:《陶瓷釉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李家驹:《陶瓷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俞康泰:《现代陶瓷色釉料与装饰技术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万里:《现代陶瓷工艺》,朝花美术出版社.
[12]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13]吴让农:《陶瓷工艺修订本》,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8.
[14]杨永善、杨静荣:《民间陶瓷》,艺术图书公司(台湾),1993.
[15]杨永善、陈宏仁:《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五》,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
[16]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17]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3.
[18]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19]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注释:
<1>杨静荣:《漫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花釉工艺》,文物,1976年12期.
<2>钟振华:《浅谈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论陶瓷雕塑花釉的运用方法》,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3>樊学民:《花釉的形成》,中国陶瓷,1988年04期.
<4>杜立锁:《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花釉装饰》,装饰,1988年02期.
<5>杜立锁:《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花釉装饰》,装饰,1988年02期.
<6>钟振华:《浅谈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论陶瓷雕塑花釉的运用方法》,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7>徐建华:《花釉观感变异的理性解析》,江苏陶瓷,199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