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讲方式”构建高效高三生物复习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初,徐州市教育局号召全市中小学积极推进“学讲方式”,我校教师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尝试用于课堂实践,在校长“小步不停步”精神的鼓励下,教师的观念逐渐转变,课堂悄悄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以“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一节为例谈谈自己对“学讲方式”内涵的理解及在课堂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1.“学讲方式”的内涵
  在高效课堂理念引领下,在新课改呼唤下,徐州市的“学讲方式”应运而生。“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进去”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学讲方式”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确立了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使课堂真正实现了由传统的“教中心”向现代的“学中心”转变,扭转了传统的“教师高消耗、学生低收益”的低效课堂教学行为。
  2.“学讲方式”在《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一节复习中实践探究
  2.1自主学习(问题引领,知识再现)
  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特别是高三复习课,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在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建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能克服学生对生物选修科目的轻视心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课前准备:针对课堂复习内容为各个学习小组精心准备一个问题,问题难度要适中,根据考纲和课本中的重难点要求,既能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课初,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并提出要求:(1)读课本或一轮复习资料中“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中预习内容5分钟。(2)5分钟后课件展示为各个小组准备的问题,小组讨论2分钟,并推荐代表回答或者上黑板演示说明。(3)小组代表讲解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为九个学习小组准备的九个问题分别是:(1)分别说出5种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2)说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3)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4)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什么?(5)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用到秋水仙素,其作用的原理是什么?(6)你知道单倍体育种过程一般包括哪些步骤?(7)你知道无子番茄和无籽西瓜的区别吗?(8)你能说出诱导基因突变的诱因有哪些吗?(9)杂交育种选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在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时,教师应注意如下问题的追问或补充说明:(1)育种原理均属于可遗传变异;(2)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中作用的对象分别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还有?(3)无子番茄和无籽西瓜的最大区别是:是否可遗传。
  2.2交流展示(践行教师“五步”,培养学生“五学”)
  “学讲方式”的特点之一是“教”和“学”行为的改变,即教师教学行为的“五步”:“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学生学习行为的“五学”:“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在教学中,以《一轮复习用书》为主线,在自主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感知和提出问题,既践行了“学讲方式”中教师“五步”中“让一步”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五学”中的自学习惯和自习能力,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打下基础。然后小组内交流、互助,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自行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各组反馈的问题归类,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的再讨论,并将问题分配到具体小组,由小组代表展示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慢一步、退一步”,给学生“互学、问学、教学”的机会。同时教师应注意聆听学生的讲解情况,注意要点提醒、规范答题的提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最终实现学生“悟学”的最高境界。
  2.3检测反馈(当堂测试,检查效果)
  “检测反馈”环节应是检测课堂效率高低的有效指标,同时是进行课堂巩固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一是教师应针对本节学习内容精心选题。二是在学生练习前教师应明确用时和独立完成的要求。三是鼓励做得最快的2-3名学生到黑板展示答案,以便直接发现问题。四是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归纳提升。
  3.教后反思
  针对《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一节复习内容的特点及课堂设计过程,笔者首先采用抽谈方式,即每个层次抽出一、两名学生进行座谈,反馈他们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课堂流程的意见等,笔者及时记录学生的反馈意见,便于教研组活动时研讨和自己业务素质的提高。比如:(1)课初为每一小组准备的问题存在逻辑性不强,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2)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强,对优等生能力提高不够;(3)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4)“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课堂中存在学生“学”得不够踏实,“讲”得不够大胆等问题。
  随着课堂改革步步深入,课堂教学模式日新月异,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将是教育工作者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在“学讲方式”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实践中虽然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其他文献
附子是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之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因其具有良好的强心、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临床常用于低血压
学位
研究目的:   1.比较前体脂肪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的差异。   2.观察黄芩苷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的影响。   3.观察黄芩苷对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细胞因
摘 要: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先学进去,后讲出来,同一组内学生教学生,还有小组间学生的交流。课前学生认真准备辩论稿,提高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总结能力和应变能力。  关键词: 辩论 基因工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1.1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本节“基因治疗”的学习可以加深理解基因
摘 要: 文章认为素质教育形式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多地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究师生、生生互动,讲究提问的梯度和艺术性,讲究启发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多做实践探讨,培养多种能力,避免花架子,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搞好素质教育。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生物教学 教学运用  一、基本理论  现代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非常讲究情境创设,讲究互动,讲究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艺术性地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师怎样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备课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备课时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效果更好。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知识基础;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特点;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设计教学;根据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生物备课 生物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师怎样把新课程理念渗
摘 要: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一课的教学,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初步认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在练习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关键词: 生物实验 观察细胞 创新思维  一、教材分析  本节《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初中生物被大家忽视,但对整个社会和学生来说生物却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更要充分利用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