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昆仑河地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划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区内主要的成矿类型为热液型,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以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和其中的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为主,其次为矿化蚀变带以及电法化探异常带。区内矿产勘查工作才刚刚起步,金多金属矿产的寻找和开发具有非常具大的潜力。
[关键词]昆仑河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机理;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055-01
昆仑河又称奈齐郭勒河,发源于东昆仑山北麓的黑海,其上游干流段又称牛沟,自西向东流,在三岔河与发源于玉珠峰南并穿越东西走向的东昆仑山主脊和曲折而北流的小南川汇合后始称昆仑河。昆仑河成矿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划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北为北昆仑岩浆弧,南部紧邻巴颜喀拉地块,挟持于昆中、昆南断裂之间。
一、地層及构造特征
1.1 地层特征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属柴达木南缘地层分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上泥盆统牦牛山组;下石炭统大干沟组、上石炭统缔敖苏组;下中二叠统打柴沟组;上三叠统鄂拉山组;新近系油沙山组;第四系。其中,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和石炭系是区域主要赋矿地层。
1.2 构造特征
区域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主要为NW向、EW向和NE向,NW断裂构造是区内的主干构造,控制着区内地层、岩浆岩的空间分布。ES向构造属局部构造,对热液矿床有明显的控制意义。区内褶皱构造具有褶皱推覆体特征,以轴向为东西向的背、向斜构造为主。
1.3 岩浆岩特征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岩浆活动都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尤其是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其中侵入岩出露面积约占本区总面积25%左右。区内侵入活动可分为新元古代、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四个时期以二叠纪和三叠纪侵入活动最强烈。另外,区内变质岩分布较广,由于变质作用多次叠加,使岩石类型比较复杂。
二、成矿分析
从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综合分析,矿区内主要的成矿类型为热液型,其控矿因素主要为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燕山期中酸-酸性岩浆活动和与之有关的热液活动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各种形式的断裂构造或断裂破碎带(包括岩体接触带部位)是重要导矿、容矿、控矿因素。
2.1 岩浆岩
岩浆岩是形成矿体的矿质来源。根据矿体多分布于燕山期钾长花岗岩中及其与其它岩体接触带的事实,认为矿区内金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早期,大部分和燕山期早侏罗世侵入岩钾长花岗岩有关,成矿类型主要为热液型。早侏罗世的钾长花岗岩,在岩浆上升侵位及后期热液活动过程中其热力所影响到的区域范围内的地质体的物化平衡条件将被破坏,岩浆、热液及周围所有地质体内的成矿物质、挥发组分等将发生活化、运移,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形成多期成矿流体,并形成浸染状、致密块状矿石。岩浆本身具有巨大的热源,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热力动力,使成矿元素完成重组合、再分配和迁移富集过程。岩体不仅提供了成矿物质,岩浆演化过程当中分异出的岩浆期后含矿气水溶液及热卤水,还为后期热液叠加和矿物质的叠加等提供了直接条件。
2.2 构造
主干断裂是区内的主要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其附近的次级断裂则是明显的导矿和储矿构造。从矿区地球化学岩石剖面所反应的情况看,接触带、构造破碎蚀变带处,Cu、Pb、Zn、Au、Ag、W、Mo等元素含量均高,特别是次一级的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空间。蚀变围岩与伴生矿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和空间关系,它们均产生在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在普查区南带已发现的金矿(化)体都赋存于断裂构造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中,说明断裂构造是本区南带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综上可知,该矿床是以金铅锌铜为主构造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三、成矿机理
根据本区的大地构造发展史和矿床地质特征,推测昆仑河地区金多金属的成矿大致过程与机制有以下几点:
3.1 自海西晚期一印支初期,由于昆仑洋的关闭,昆仑地块与祁连地块的斜向碰撞造山,本区隆升成陆,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因昆仑地块持续向祁连地块的陆内俯冲,导致基底岩石(达肯达坂群、沙柳河群及更老地层)在慢源物质的影响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偏中性继承了源区特征(富钻和钨锡钥等)岩浆。
3.2随着火山喷发的逐渐停熄,岩浆房逐渐空虚,岩浆再无力冲破地表喷发,局部地区塌陷形成破火山口状。此时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侵入特征,形成了各类的中酸性侵入岩一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等及岩基、岩株和岩脉。在岩体边界,因岩浆上侵,围岩相对下降,在围岩薄弱部可形成接触断裂带。
随着温度的下降、岩浆开始结晶,逐渐分异出气化高温热液。这些气化高温热液一方面使已结晶的花岗质岩石发生钾化、钠化和云英岩化,另一方面使大理岩发生矽卡岩化。早期高温无水阶段的矽卡岩化(石榴子石和辉石)之后,碳酸盐矿物的分解,使得热液中的C仇含量越来越高,F、Ag、Au和S等组分也慢慢增多,逐渐析出磁铁矿,接着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金银矿、磁黄铁矿和辉砷钻矿等,有时因超临界相气液流体的灾变性气化,流体压力超过围岩静压,发生热液爆破,形成爆破,使得围岩、刚形成的矽卡岩(包括矿体)和结晶的花岗质岩石角砾化,从而以促进了热液与围岩之间的反应。
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围岩和结晶的花岗岩体中因为冷却而产生大量冷缩裂隙,便进入了石英一硫化物阶段,矿石矿物以铜铅锌为主,脉石矿物以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白云母等为主。最后为细粒石英和黄铁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形成。这种从高温到低温不同阶段形成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既可分离也可叠加。
由于岩浆的侵入是脉动性的,热液的活动也是脉动性,各个阶段形成的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是复杂的。因此,要进行矿化和蚀变的详细分带往往是困难的,只能大致地区分出高温、中温、低温的矿化蚀变带。
3.3至燕山晚期,本区的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结束。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急剧碰撞,盆山分野也加剧,昆仑山和祁连山隆升,柴达木和共和盆地相对沉降,使本区沉积了白坚一第三纪的红色碎屑岩系。
因此,昆仑河成矿区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多金属矿床,铁铜钻、铅锌和钨锡铝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成矿元素能够于此富集成矿,是本区特殊的成矿地质背景所致。
四、本矿区找矿标志的界定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现在可以将金多金属矿的标志找到。首先,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和其中的东西向断裂构造带的存在,就是区域矿物的存在位置;其次,有着强烈的围岩蚀变现象,并出现了大量的矿化现象,比如硅化、黄铁绢英岩化、褐铁矿化,浸染状、团块状铅锌、铜钼矿化等,可以将其界定为矿物存在的标志之一;最后,出现了电法和化探异常的区域,应该可以将其界定为找矿的标志事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上述几个标志的基础上开展各项采矿工作,才是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工作流程,我们应该以上述找矿标志为引导去开展各项矿区开展找矿工作,这是实现后续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杜玉良,贾群子,韩生福.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J],西北地质,2012.
[2] 宋泰忠等,青海省地质调查院。2010-2012,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河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报告[R],2013.
[3]康继祖, 许贝贝, 薛万文. 青海昆仑河地区钨锡成矿特征及与早泥盆世花岗岩的关系[J]. 中国矿业, 2014, (12).
[4]毛保身,青海省格尔木市玛沁大湾铜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2013 .
[关键词]昆仑河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机理;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055-01
昆仑河又称奈齐郭勒河,发源于东昆仑山北麓的黑海,其上游干流段又称牛沟,自西向东流,在三岔河与发源于玉珠峰南并穿越东西走向的东昆仑山主脊和曲折而北流的小南川汇合后始称昆仑河。昆仑河成矿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划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北为北昆仑岩浆弧,南部紧邻巴颜喀拉地块,挟持于昆中、昆南断裂之间。
一、地層及构造特征
1.1 地层特征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属柴达木南缘地层分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上泥盆统牦牛山组;下石炭统大干沟组、上石炭统缔敖苏组;下中二叠统打柴沟组;上三叠统鄂拉山组;新近系油沙山组;第四系。其中,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和石炭系是区域主要赋矿地层。
1.2 构造特征
区域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主要为NW向、EW向和NE向,NW断裂构造是区内的主干构造,控制着区内地层、岩浆岩的空间分布。ES向构造属局部构造,对热液矿床有明显的控制意义。区内褶皱构造具有褶皱推覆体特征,以轴向为东西向的背、向斜构造为主。
1.3 岩浆岩特征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岩浆活动都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尤其是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其中侵入岩出露面积约占本区总面积25%左右。区内侵入活动可分为新元古代、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四个时期以二叠纪和三叠纪侵入活动最强烈。另外,区内变质岩分布较广,由于变质作用多次叠加,使岩石类型比较复杂。
二、成矿分析
从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综合分析,矿区内主要的成矿类型为热液型,其控矿因素主要为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燕山期中酸-酸性岩浆活动和与之有关的热液活动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各种形式的断裂构造或断裂破碎带(包括岩体接触带部位)是重要导矿、容矿、控矿因素。
2.1 岩浆岩
岩浆岩是形成矿体的矿质来源。根据矿体多分布于燕山期钾长花岗岩中及其与其它岩体接触带的事实,认为矿区内金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早期,大部分和燕山期早侏罗世侵入岩钾长花岗岩有关,成矿类型主要为热液型。早侏罗世的钾长花岗岩,在岩浆上升侵位及后期热液活动过程中其热力所影响到的区域范围内的地质体的物化平衡条件将被破坏,岩浆、热液及周围所有地质体内的成矿物质、挥发组分等将发生活化、运移,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形成多期成矿流体,并形成浸染状、致密块状矿石。岩浆本身具有巨大的热源,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热力动力,使成矿元素完成重组合、再分配和迁移富集过程。岩体不仅提供了成矿物质,岩浆演化过程当中分异出的岩浆期后含矿气水溶液及热卤水,还为后期热液叠加和矿物质的叠加等提供了直接条件。
2.2 构造
主干断裂是区内的主要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其附近的次级断裂则是明显的导矿和储矿构造。从矿区地球化学岩石剖面所反应的情况看,接触带、构造破碎蚀变带处,Cu、Pb、Zn、Au、Ag、W、Mo等元素含量均高,特别是次一级的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空间。蚀变围岩与伴生矿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和空间关系,它们均产生在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在普查区南带已发现的金矿(化)体都赋存于断裂构造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中,说明断裂构造是本区南带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综上可知,该矿床是以金铅锌铜为主构造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三、成矿机理
根据本区的大地构造发展史和矿床地质特征,推测昆仑河地区金多金属的成矿大致过程与机制有以下几点:
3.1 自海西晚期一印支初期,由于昆仑洋的关闭,昆仑地块与祁连地块的斜向碰撞造山,本区隆升成陆,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因昆仑地块持续向祁连地块的陆内俯冲,导致基底岩石(达肯达坂群、沙柳河群及更老地层)在慢源物质的影响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偏中性继承了源区特征(富钻和钨锡钥等)岩浆。
3.2随着火山喷发的逐渐停熄,岩浆房逐渐空虚,岩浆再无力冲破地表喷发,局部地区塌陷形成破火山口状。此时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侵入特征,形成了各类的中酸性侵入岩一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等及岩基、岩株和岩脉。在岩体边界,因岩浆上侵,围岩相对下降,在围岩薄弱部可形成接触断裂带。
随着温度的下降、岩浆开始结晶,逐渐分异出气化高温热液。这些气化高温热液一方面使已结晶的花岗质岩石发生钾化、钠化和云英岩化,另一方面使大理岩发生矽卡岩化。早期高温无水阶段的矽卡岩化(石榴子石和辉石)之后,碳酸盐矿物的分解,使得热液中的C仇含量越来越高,F、Ag、Au和S等组分也慢慢增多,逐渐析出磁铁矿,接着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金银矿、磁黄铁矿和辉砷钻矿等,有时因超临界相气液流体的灾变性气化,流体压力超过围岩静压,发生热液爆破,形成爆破,使得围岩、刚形成的矽卡岩(包括矿体)和结晶的花岗质岩石角砾化,从而以促进了热液与围岩之间的反应。
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围岩和结晶的花岗岩体中因为冷却而产生大量冷缩裂隙,便进入了石英一硫化物阶段,矿石矿物以铜铅锌为主,脉石矿物以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白云母等为主。最后为细粒石英和黄铁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形成。这种从高温到低温不同阶段形成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既可分离也可叠加。
由于岩浆的侵入是脉动性的,热液的活动也是脉动性,各个阶段形成的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是复杂的。因此,要进行矿化和蚀变的详细分带往往是困难的,只能大致地区分出高温、中温、低温的矿化蚀变带。
3.3至燕山晚期,本区的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结束。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急剧碰撞,盆山分野也加剧,昆仑山和祁连山隆升,柴达木和共和盆地相对沉降,使本区沉积了白坚一第三纪的红色碎屑岩系。
因此,昆仑河成矿区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多金属矿床,铁铜钻、铅锌和钨锡铝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成矿元素能够于此富集成矿,是本区特殊的成矿地质背景所致。
四、本矿区找矿标志的界定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现在可以将金多金属矿的标志找到。首先,中元古界蓟县纪狼牙山组、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和其中的东西向断裂构造带的存在,就是区域矿物的存在位置;其次,有着强烈的围岩蚀变现象,并出现了大量的矿化现象,比如硅化、黄铁绢英岩化、褐铁矿化,浸染状、团块状铅锌、铜钼矿化等,可以将其界定为矿物存在的标志之一;最后,出现了电法和化探异常的区域,应该可以将其界定为找矿的标志事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上述几个标志的基础上开展各项采矿工作,才是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工作流程,我们应该以上述找矿标志为引导去开展各项矿区开展找矿工作,这是实现后续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杜玉良,贾群子,韩生福.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J],西北地质,2012.
[2] 宋泰忠等,青海省地质调查院。2010-2012,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河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报告[R],2013.
[3]康继祖, 许贝贝, 薛万文. 青海昆仑河地区钨锡成矿特征及与早泥盆世花岗岩的关系[J]. 中国矿业, 2014, (12).
[4]毛保身,青海省格尔木市玛沁大湾铜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