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它能够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协作精神,逐步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44-01
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成为高校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搭设了从大学到社会的一个实践桥梁,有效弥补了大学教育的不足之处。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协作精神,逐步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
1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挑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财富、个人权力,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近年来,权威的道德评价标准开始失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传统美德大打折扣。当代大学生群体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重视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应该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选择,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由于利欲熏心,不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会盲目推崇个人主义,只强调自己应得到的权利、荣誉和金钱,而很少考虑到自己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而不愿考虑国家、集体以及社会的需要。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都是极其不利的。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直接妨碍他们自身的成长,同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德育作用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的成才成长需要智育、体育、美育,当然也需要德育,因为德育的提升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决定性作用,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对大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2.1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能够为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为大学生的正确世界观形成起到现实教育意义。通过基地实践能让大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增强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实际理解,形成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孕育大学生的脚踏实地的艰苦朴素作风,刻苦学习、完善自我的思想,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
2.2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基地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真实地了解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当地社会发展的困境,这些丰富的社会经历,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地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大学生不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3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从校园到社会,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狭小的空间,从而获得社会的更多指导和支持,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正确地评价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更快地走向成才和成功的道路。此外,大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了集体和团队之中,增强了沟通和协助能力,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了尊重他人,培养了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通过基地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促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具体化,避免了以往德育教育的空洞说教,这样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有效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方向和学习目标,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使大学生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特征,也使大学生德育教育更具灵活性和参与性。
3 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是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
3.1 建立健全大学生动力激励机制
大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活动主体下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基地实践活动的动力激励机制,解决根本动力问题,通过科学的动力激励系统,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基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动机和需求,达到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3.2 建立健全高校组织管理机制
高校是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首先,实践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以公益性主题为主线,将基地实践活动长期化、整体化,并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现“双赢”的局面;其次,实现组织模式从点到面的转化。目前,高校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要是院系学生干部,大部分学生并未参与其中,我们应扩大组织规模,加强实践活动效果;再次,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并加以宣传推广,如以新闻稿的形式在校园媒体上进行宣传,召开活动总结大会,或在网上开设主题微博或交流论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3 建立健全实践基地服务保障机制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对象,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还应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的服务保障机制,发挥协作合力。实践基地应保障活动渠道的畅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校与基地要搞好双向服务机制,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1.
[2] 管红.抓好社会实践活动阵地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J].科技资讯,2009(23):163.
[3] 顾小娟,余常德.对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17~118.
[4] 陈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J].考试周刊,2009(25):46~47.
[5] 曾裕华.简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83~86.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44-01
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成为高校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搭设了从大学到社会的一个实践桥梁,有效弥补了大学教育的不足之处。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协作精神,逐步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
1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挑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财富、个人权力,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近年来,权威的道德评价标准开始失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传统美德大打折扣。当代大学生群体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重视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应该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选择,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由于利欲熏心,不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会盲目推崇个人主义,只强调自己应得到的权利、荣誉和金钱,而很少考虑到自己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而不愿考虑国家、集体以及社会的需要。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都是极其不利的。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直接妨碍他们自身的成长,同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德育作用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的成才成长需要智育、体育、美育,当然也需要德育,因为德育的提升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决定性作用,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对大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2.1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能够为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为大学生的正确世界观形成起到现实教育意义。通过基地实践能让大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增强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实际理解,形成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孕育大学生的脚踏实地的艰苦朴素作风,刻苦学习、完善自我的思想,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
2.2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基地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真实地了解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当地社会发展的困境,这些丰富的社会经历,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地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大学生不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3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从校园到社会,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狭小的空间,从而获得社会的更多指导和支持,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正确地评价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更快地走向成才和成功的道路。此外,大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了集体和团队之中,增强了沟通和协助能力,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了尊重他人,培养了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通过基地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促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具体化,避免了以往德育教育的空洞说教,这样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有效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方向和学习目标,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使大学生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特征,也使大学生德育教育更具灵活性和参与性。
3 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是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
3.1 建立健全大学生动力激励机制
大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活动主体下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基地实践活动的动力激励机制,解决根本动力问题,通过科学的动力激励系统,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基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动机和需求,达到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3.2 建立健全高校组织管理机制
高校是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首先,实践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以公益性主题为主线,将基地实践活动长期化、整体化,并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现“双赢”的局面;其次,实现组织模式从点到面的转化。目前,高校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要是院系学生干部,大部分学生并未参与其中,我们应扩大组织规模,加强实践活动效果;再次,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并加以宣传推广,如以新闻稿的形式在校园媒体上进行宣传,召开活动总结大会,或在网上开设主题微博或交流论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3 建立健全实践基地服务保障机制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对象,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还应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的服务保障机制,发挥协作合力。实践基地应保障活动渠道的畅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校与基地要搞好双向服务机制,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1.
[2] 管红.抓好社会实践活动阵地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J].科技资讯,2009(23):163.
[3] 顾小娟,余常德.对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17~118.
[4] 陈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J].考试周刊,2009(25):46~47.
[5] 曾裕华.简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