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不肯认错,怎么办?
上海市一家长来信咨询:一次带着4岁半的女儿坐地铁,孩子在座位上乱动,险些把邻座阿姨的眼镜碰掉。我当即要女儿向阿姨道歉,她却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催促了几次,她就是不说对不起。之前也有类似事情发生,自己做错了事就是不肯道歉,该怎么办?
答: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这是起码的礼貌,现在父母都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学会道歉。
1、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这是教孩子道歉的前提。但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她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自己到底哪儿做错了。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大都生活在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心境里,他们不大会考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父母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议论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用换位思考启发孩子道歉。可以对孩子说:“你想想,如果是别人碰了你的脸,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你脸都会疼的,还会吓一跳,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对你说声对不起,你是不是开心一点?同样的,这次你碰了阿姨的脸,虽然是无意的,也应该先向阿姨道歉,得到人家的理解和原谅。以后注意,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好了。”
3、不要急于勉强孩子。道歉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不是一件易事。孩子长到四五岁,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尊心,也是要“面子”的。作为家长,在孩子不愿道歉但心里已有悔意的情况下,自己先要冷静,不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强迫孩子说“对不起”。可以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台阶下,比如鼓励孩子:“妈妈想你心里也知道错了,只是嘴上不好意思说,对吗?”
4、以身作则,带头道歉。如果你的孩子垂头丧气却羞于说出“对不起”的话,你不妨代替她道歉。可以这样对阿姨说:“实在对不起,我和孩子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回家后还会好好谈一谈的,是不是宝贝?”这样,既缓解了僵局,又让孩子和阿姨都觉得舒服一些。等到回家以后,可以再耐心解决孩子的问题。
怎样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
吉林长春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有一个4岁半的女儿。放暑假后,5岁的外甥来到我家小住。从此,我的耳边就没有清净过,不是女儿告哥哥欺负她,就是外甥告妹妹抢玩具,一晚上不知要接到多少次“诉状”,让我不胜其烦。孩子怎么这么爱告状?
答:其实,“小孩子爱告状”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四五岁的孩子,恰好处在“爱告状”的高峰期。
首先,爱告状说明孩子有了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由于3—6岁孩子的他律能力先于自律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总先看到别人的错,告状行为自然产生。同时,由于刚开始建立是非判断标准,还不能完全确定别的孩子的对错,也会通过告状来获得大人的确认。
其次,孩子出现告状行为,表明他内心有某种心理需求。比如希望求得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帮助。被哥哥欺负,玩具被抢,孩子肯定觉得委屈,希望大人出面解决,因此告状就成了他“求助”的途径。
最后,孩子爱告状,也可能与家长给孩子灌输“有事情告诉我”或家长过于强势有关。建议尝试以下方法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
一是要正视孩子的告状,避免简单粗暴或敷衍了事。比如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烦人”“管好你自己行不行”“你的话我不想听”,这种态度不可取,容易伤害到孩子,尤其是真受了委屈的孩子。
二是当孩子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时,尽量让他自己解决。有些时候冷眼旁观未必是一件坏事。或者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缺点优点,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如果你能提醒他改进而不用告诉大人会更好。
三是对于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家长要及时给予安抚和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确实因为委屈而告状,无论事实情况如何,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认真倾听,安抚和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再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四是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自律。一个懂得约束自己和关心他人的孩子,告状行为自然会慢慢减少。
(作者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中小学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
上海市一家长来信咨询:一次带着4岁半的女儿坐地铁,孩子在座位上乱动,险些把邻座阿姨的眼镜碰掉。我当即要女儿向阿姨道歉,她却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催促了几次,她就是不说对不起。之前也有类似事情发生,自己做错了事就是不肯道歉,该怎么办?
答: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这是起码的礼貌,现在父母都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学会道歉。
1、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这是教孩子道歉的前提。但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她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自己到底哪儿做错了。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大都生活在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心境里,他们不大会考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父母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议论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用换位思考启发孩子道歉。可以对孩子说:“你想想,如果是别人碰了你的脸,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你脸都会疼的,还会吓一跳,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对你说声对不起,你是不是开心一点?同样的,这次你碰了阿姨的脸,虽然是无意的,也应该先向阿姨道歉,得到人家的理解和原谅。以后注意,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好了。”
3、不要急于勉强孩子。道歉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不是一件易事。孩子长到四五岁,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尊心,也是要“面子”的。作为家长,在孩子不愿道歉但心里已有悔意的情况下,自己先要冷静,不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强迫孩子说“对不起”。可以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台阶下,比如鼓励孩子:“妈妈想你心里也知道错了,只是嘴上不好意思说,对吗?”
4、以身作则,带头道歉。如果你的孩子垂头丧气却羞于说出“对不起”的话,你不妨代替她道歉。可以这样对阿姨说:“实在对不起,我和孩子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回家后还会好好谈一谈的,是不是宝贝?”这样,既缓解了僵局,又让孩子和阿姨都觉得舒服一些。等到回家以后,可以再耐心解决孩子的问题。
怎样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
吉林长春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有一个4岁半的女儿。放暑假后,5岁的外甥来到我家小住。从此,我的耳边就没有清净过,不是女儿告哥哥欺负她,就是外甥告妹妹抢玩具,一晚上不知要接到多少次“诉状”,让我不胜其烦。孩子怎么这么爱告状?
答:其实,“小孩子爱告状”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四五岁的孩子,恰好处在“爱告状”的高峰期。
首先,爱告状说明孩子有了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由于3—6岁孩子的他律能力先于自律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总先看到别人的错,告状行为自然产生。同时,由于刚开始建立是非判断标准,还不能完全确定别的孩子的对错,也会通过告状来获得大人的确认。
其次,孩子出现告状行为,表明他内心有某种心理需求。比如希望求得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帮助。被哥哥欺负,玩具被抢,孩子肯定觉得委屈,希望大人出面解决,因此告状就成了他“求助”的途径。
最后,孩子爱告状,也可能与家长给孩子灌输“有事情告诉我”或家长过于强势有关。建议尝试以下方法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
一是要正视孩子的告状,避免简单粗暴或敷衍了事。比如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烦人”“管好你自己行不行”“你的话我不想听”,这种态度不可取,容易伤害到孩子,尤其是真受了委屈的孩子。
二是当孩子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时,尽量让他自己解决。有些时候冷眼旁观未必是一件坏事。或者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缺点优点,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如果你能提醒他改进而不用告诉大人会更好。
三是对于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家长要及时给予安抚和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确实因为委屈而告状,无论事实情况如何,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认真倾听,安抚和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再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四是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自律。一个懂得约束自己和关心他人的孩子,告状行为自然会慢慢减少。
(作者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中小学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