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临高校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独立性不强,审计力量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结果利用不够等问题。应该通过施行审计委派制,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推行审计结果公示等措施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管理。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管理;审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日益增加,内部审计在加强经济监督,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有效,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内向性、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局限性、审计方法及审计手段的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管理一个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及高校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高校內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类型为两种,即独立设置或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由于审计机构是高校内部设置的机构,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都在学校领导层领导下工作,审计工作仍依附于高校的行政权力,不可避免地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被领导意志所左右,部分高校领导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任务和职能了解不深,认为可有可无,限制了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其次,内审部门的直接领导大多不是学校的正职行政领导,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校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内审工作的客观性无疑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审计的公正性。此外,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的职能部门之一,不能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其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因此,现有的机构设置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2 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缺乏主动性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增加,审计项目逐年扩大,审计内容逐年增大,从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审计、内控制度评价、基建修缮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合同管理审计等逐步拓展,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日趋复杂。相对而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已不能满足高校审计快速发展的需求,繁杂的审计任务与薄弱的审计力量不相适应。高校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站在决策的高度,为高校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内审人员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只是例行公事,被动接受上级部门安排的审计工作,市计范围没有全面开展,提出的建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都还很有限。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健全,没有制订严格内部审计程序制度、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实际执行方面来看,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时随意性大,审计深度和力度不够,没有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部分高校的分级复核制度等常规性制度也没有得到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内审工作人员绩效的考核机制,内审部门难以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自我评估,工作得不到有效考核,难以激励内部审计人员,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工作管理。
4 审计结果得不到充分利用,审计权威性需要进一步树立
内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了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及时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向相关领导或部门反映情况。但部分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充分,不重视审计结果,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只是看看而已,没有认真落实报告中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相关部门与领导对内审结果利用程度不高,使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特有的监督和评价作用,也打击了内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建议及措施
1 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施行审计委派制
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高校领导应增强内部审计管理意识,充分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工作,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实现其独立性,建立健全以高校最高行政领导下审计工作领导体制,内部审计只有在其领导下相对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其次,国家教育部门可考虑在一定情况下,对高校推行审计委派制,由教育部统一派出审计机构负责对各高校的审计。在人员的管理和审计经费的管理方面,采取垂直管理,也就是直属教育部门统一管理。避免内审部门受到牵制和干扰,确保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并有效提高其权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此外,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也应保持独立性,与审计方有利益关系的,实行回避制度。
2 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质量
高校必须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修订和补充现行审计准则,从制度上保证内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应高校经济活动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高校内部审计准则,明确内部审计职能的目标和范围及审计人员权限、职责,促使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科学确定审计目标,妥善制定审计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建立完善审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内容予以具体化,规范审计程序及审计行为,研究高校内部审计的规律、改进业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3 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学习,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高校应针对内审工作涉及专业知识较多的特点,强化审计人员业务培训知识,将审计人员培养成为拥有多专业的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的审计人才。还要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信息化审计工作,培养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意识,将信息技术作为审计工作实施的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审计实施实现信息化,逐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
4 加强内部审计管理,落实审计结果的利用
高校管理层应将审计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提高内部审计在高校的作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参加学校财经工作的会议和其他重大决策会议;认真审定并批复审计报告,重视审计结果的落实的和审计建议的利用;增加内部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建立内部审计结果校内公告制度,在充分保证审计秘密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内进行审计结果公告,让校内各方面的人士更多地了解内部审计信息,从而对学校管理和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督促,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内审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强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和壮大,内部审计在高校的经济运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增强高校内部审计管理意识,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评价、服务职能,更有效控制、防范和治理风险。
参考文献:
[1]仇海红:《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1期综合版(下).
[2]陈莉云:《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贾丽茹,郝风林:《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24期.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管理;审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日益增加,内部审计在加强经济监督,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有效,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内向性、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局限性、审计方法及审计手段的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管理一个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及高校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高校內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类型为两种,即独立设置或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由于审计机构是高校内部设置的机构,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都在学校领导层领导下工作,审计工作仍依附于高校的行政权力,不可避免地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被领导意志所左右,部分高校领导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任务和职能了解不深,认为可有可无,限制了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其次,内审部门的直接领导大多不是学校的正职行政领导,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校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内审工作的客观性无疑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审计的公正性。此外,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的职能部门之一,不能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其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因此,现有的机构设置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2 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缺乏主动性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增加,审计项目逐年扩大,审计内容逐年增大,从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审计、内控制度评价、基建修缮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合同管理审计等逐步拓展,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日趋复杂。相对而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已不能满足高校审计快速发展的需求,繁杂的审计任务与薄弱的审计力量不相适应。高校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站在决策的高度,为高校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内审人员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只是例行公事,被动接受上级部门安排的审计工作,市计范围没有全面开展,提出的建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都还很有限。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健全,没有制订严格内部审计程序制度、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实际执行方面来看,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时随意性大,审计深度和力度不够,没有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部分高校的分级复核制度等常规性制度也没有得到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内审工作人员绩效的考核机制,内审部门难以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自我评估,工作得不到有效考核,难以激励内部审计人员,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工作管理。
4 审计结果得不到充分利用,审计权威性需要进一步树立
内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了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及时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向相关领导或部门反映情况。但部分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充分,不重视审计结果,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只是看看而已,没有认真落实报告中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相关部门与领导对内审结果利用程度不高,使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特有的监督和评价作用,也打击了内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建议及措施
1 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施行审计委派制
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高校领导应增强内部审计管理意识,充分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工作,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实现其独立性,建立健全以高校最高行政领导下审计工作领导体制,内部审计只有在其领导下相对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其次,国家教育部门可考虑在一定情况下,对高校推行审计委派制,由教育部统一派出审计机构负责对各高校的审计。在人员的管理和审计经费的管理方面,采取垂直管理,也就是直属教育部门统一管理。避免内审部门受到牵制和干扰,确保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并有效提高其权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此外,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也应保持独立性,与审计方有利益关系的,实行回避制度。
2 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质量
高校必须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修订和补充现行审计准则,从制度上保证内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应高校经济活动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高校内部审计准则,明确内部审计职能的目标和范围及审计人员权限、职责,促使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科学确定审计目标,妥善制定审计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建立完善审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内容予以具体化,规范审计程序及审计行为,研究高校内部审计的规律、改进业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3 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学习,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高校应针对内审工作涉及专业知识较多的特点,强化审计人员业务培训知识,将审计人员培养成为拥有多专业的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的审计人才。还要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信息化审计工作,培养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意识,将信息技术作为审计工作实施的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审计实施实现信息化,逐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
4 加强内部审计管理,落实审计结果的利用
高校管理层应将审计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提高内部审计在高校的作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参加学校财经工作的会议和其他重大决策会议;认真审定并批复审计报告,重视审计结果的落实的和审计建议的利用;增加内部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建立内部审计结果校内公告制度,在充分保证审计秘密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内进行审计结果公告,让校内各方面的人士更多地了解内部审计信息,从而对学校管理和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督促,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内审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强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和壮大,内部审计在高校的经济运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增强高校内部审计管理意识,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评价、服务职能,更有效控制、防范和治理风险。
参考文献:
[1]仇海红:《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1期综合版(下).
[2]陈莉云:《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贾丽茹,郝风林:《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