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澎湃双岛湾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88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走上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产品市场周刊》今年早些时候曾刊发了对旅顺口区区委书记衣庆焘的专访,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深入生态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双岛湾街道,通过对基层典型的剖析,尝试以点带面,展现旅顺人对生态环境无法割舍的恋恋情怀。
  行走在双岛湾街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态良好、百姓富足的美丽画卷——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盛产大樱桃、洋梨、苹果、草莓等水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冬夏适宜的气候,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就是旅顺本地人,在海边渔村长大。小时候,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特别好,鸟鸣山幽。后来,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却没有随之而提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捕鸟、吃鸟成了一种潮流。生态遭到破坏,很多物种眼瞅着消失了。”双岛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仁强在接受采访时眉头紧锁,不无担忧地说,突然他话锋一转,“好在这些年区政府在生态建设上没少下功夫,特别是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更是加大了环境投入,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捕鸟、吃鸟的现象在我们这里已经基本被杜绝了。”
  “客栈”成了鸟儿们永久的家
  鸟儿是生态的标志,这种敏感的生灵会用它们的翅膀“投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双岛湾安家的消息,让众多鸟类爱好者兴奋不已。
  “2010年,咱们街道张家村的冷万军主任救了几只途经这里的东方白鹳。后来,东方白鹳每年都到这里来。这不,今年刚到冬天,20多只东方白鹳就已经飞过来了,还把家安在了这儿。”张仁强笑着说。
  双岛湾是东北亚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春秋两季有200余种、数百万只鸟类经过这里。每年冬天,张家村都聚集许多专程前来欣赏和拍摄东方白鹳的游客。据统计,东方白鹳在全世界仅存约3000只。而在小小的张家村,去年就有152只东方白鹳留下过冬。原本只是过客的东方白鹳为何会长久栖息在双岛湾?在张仁强看来,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民风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是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拍照归拍照,你们可千万别离得太近,别吓着他们。”冷万军不厌其烦地叮嘱着每一个游客。6年前,张家村的村民发现了一只饿死的东方白鹳。冷万军听说这件事后,特别心疼,他马上自掏腰包买来小鱼小虾,喂养剩余的几只滞留在这里的东方白鹳。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剩余的几只东方白鹳活了下来。开春后,它们飞回了北方。
  东方白鹳是有灵性的,村民们清楚地记得,它们飞走那天,在张家村上空盘旋几圈之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第二年深秋,它们又回来了,而且不再是寥寥几只,而是上百只。为了保护好这些美丽的生灵,张家村成立了一支专职护鸟队,在东方白鹳光临之前,队员们负责养殖管理盐场虾塘,所获收益用于为东方白鹳购买食物;进入冬天,东方白鹳一出现,队员们就忙碌起来,每天喂养、观察、记录,并提供及时救护。
  几年来,张家村先后筹集了数十万元用于喂食和救治东方白鹳。渐渐地,大家和东方白鹳熟悉起来。现在一吹哨,这些白色的“吉祥鸟”就会盘旋、降落,在滩涂上“大快朵颐”,吃饱后还会盘旋舞蹈。今年,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方白鹳的生存环境,志愿者们正尝试在盐场里投活鱼,促进野生鱼类的繁殖。他们还在湿地上种芦苇、碱棚草,逐步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
  随着东方白鹳的日益增多,来这里观鸟拍鸟的人也络绎不绝。这给张家村带来了很多商机。当地成立了美鹳专业合作社,专门注册了“美鹳”商标,将张家村盛产的苹果、大樱桃、葡萄等有机水果都冠上这个品牌,借助品牌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今年,仅水果销量就达千余吨,带动村民创收超过百万元。
  “金蛇呈祥”艾子口
  如果说张家村有“美鹳芳踪”,那么艾子口就有“金蛇呈祥”,这一飞一舞之间,恰恰将双岛湾整体生态优势显露无遗。
  从双岛湾街道艾子口村出发,航行7海里后,一座巍峨奇异的小岛矗立于万顷碧波之中,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奇岛——蛇岛。梁羽生笔下那位亦正亦邪的大侠金世遗就曾住在这座岛上,与毒蛇为伴。武侠的世界虚幻缥缈,而蛇岛却是现实存在的。这座邻陆孤岛上现在生活着18000余条野生蝮蛇,另外还有昆虫63科120种,鸟类60余种。
  “蛇岛原名礁腊,当地老百姓管它叫‘蟒山岛’或是‘小龙山岛’,是研究海洋岛屿生态系统和蝮蛇的生活习性、种群演替规律进而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理想基地。”说这话的不是科研人员,而是双岛湾街道艾子口村的党支部书记姜福智。
  艾子口村坐落在旅顺北端,与美丽的蛇岛风景区隔海相望。这里距主城区约25公里,经济实力以往在双岛湾街道各村中一直排在最后几名,村里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姜福智上任后,把生态环境治理当成了首要任务。他们以整治河道为突破口,在村里修起了8条支边沟,汇成了一条直通山底的新河道。这样一来,即使雨下得再大,积水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排出去。接着,姜福智又提出在村里植树种花,美化环境,确保水土不再流失。绿化工程得到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在干部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参加义务劳动,争着要为改变生活环境出把力。
  2008年,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旅顺口区政府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建设两个村,由区政府投资补助,集中打造“精品村庄”。艾子口成为两个精品村庄中的一个。几年来,艾子口村通过方方面面的投资,不仅赢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而且形成了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养殖、生态旅游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布局。高投入换来高回报,挣的钱一天天多起来,村里也就有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今的艾子口路通了,水甜了,村民楼房住上了,取暖问题解决了,还用上了造价比煤气省一半的生物秸秆燃气。年轻人致富有了门路,老年人生活有了保障,逢年过节人人都有福利分配,闲下来还可以到“农村大院”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年年都有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敬畏自然有福报
  在双岛湾街道,像张家村和艾子口村这样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例子当然不止两个。用张仁强的话来说,“在我们看来,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是前途和方向。我们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采取两手抓,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双岛湾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近年来,街道开展青山生态绿化工程,对辖区疏港路、水西路、双岛湾路等主干路以及裸岩、河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前期绿化项目进行定期维护、补植,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积极动员群众力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每年植树造林面积约300亩,植树10余万株;并在绿化区域外,插空补绿种植红枫、樱花、银杏树等景观树。截至目前,双岛湾的山林面积已达19.33平方公里,山林覆盖率达34.5%。
  除此之外,街道还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减轻滩涂养殖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他们组织沿海滩涂养殖户通过学习新技术,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和提升科技贡献率,提高渔业整体素质,推进渔业由传统养殖品种为主向名优特新品种养殖为主的转变——由海上粗养为主转为沿岸集约化精养为主,由近岸滩涂养殖为主转为外部深水扩展为主;着力发展设施型渔业,重点发展鱼虾类工厂化养殖,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实现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这里日趋完善。辖区各村争相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打造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形成集种植、采摘、垂钓、住宿于一体的,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整个街道现已建成生态园90个,科技园21个,生态农场21个,农庄3个,畜牧养殖45个,水产养殖11个,经营发展状况均良好,收益相当可观。
  大樱桃红了,农民的生活好了
  “从每年三月下旬开始,旅顺的首期暖棚大樱桃开始上市,价格最高可以达到160元一斤;四月初,大樱桃价格稍有回落,价格在每斤120到90元左右;四月中旬,进入大棚樱桃最低价格期,价格在70到50元左右,这个价格将一直持续到陆地樱桃上市。我们这里产的大樱桃都是经过认证的,直接食用绝对放心!”大连正源樱桃自采生态园的负责人介绍说。
  这个生态园地处双岛湾街道胡家村樱桃种植基地。大樱桃的品质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胡家村位于双岛湾街道南端,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远离社区无污染,是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大樱桃栽植总面积达到了1800余亩。全村从事大樱桃产业的264户,占农业户人口的75%以上,人均年收入达23000元。
  一位果农告诉记者,街道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专门出台政策对本地农民按规划集中连片发展高标准联栋钢管结构樱桃防雨棚每亩一次性补贴10000元;普通结构樱桃防雨棚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5000元,解决了大樱桃裂果问题,提高了樱桃管理水平。同时,街道还加强技术培训,建立了“果树修剪精英群”,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帮助。
  目前,双岛湾街道已建成大樱桃防雨棚小区12个,精品采摘园11个。街道每年都要组织农业技术骨干、种植户、养殖户开展果树修剪、渔业养殖等技术培训。农户们还可以通过“果树修剪精英群”随时随地咨询技术难题,互相交流经验,互通销售渠道,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增加了经济收益。
  目前,双岛湾的樱桃种植面积已达6826亩,结果面积达4494亩,设施面积1400亩,产量达2000余吨。农业品牌建设的成效也十分明显,现已注册“台山牌”大樱桃,“双岛湾牌”、“鑫岛牌”洋梨,“美鹳”草莓、“绿冠牌”富士苹果等商标。如今的双岛湾,已成为旅顺口区最大的水果街道,被誉为“水果之乡”。
  张仁强说:“良好的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托‘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优势,明年我们还将新建一个全区最大的水产园区,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
其他文献
“六畜猪为首”,自古以来,福建省上杭县农村家家户户养猪,有“富人莫缺书,穷人莫断猪”说法,可见猪为农家之宝。据《上杭县志》(民国版)记载:“槐猪本地产,毛润泽,肉质甜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杭县培育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主要有杭花猪、槐猪和官庄花猪。其中,槐猪久负盛名。由于上杭是槐猪的源产地,因此被称为“槐猪的故乡”。  上杭县先民大多从中原地区南迁而来,其中一支系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传说这些从中
期刊
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山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出7个百分点,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橄榄油高出一倍,并且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山茶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专家称之为“油中之王”,是我国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和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龙岩的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龙岩市地处
期刊
走进村民玉兰的家里,还没进门就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香味,客家人热情好客地请我们上桌,中间的河田鸡让我们垂涎三尺。玉兰介绍,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吃着自家养的河田鸡是劳作辛苦一年的长汀先民最大的满足。个个吃得赞不绝口,听着玉兰说关于河田鸡的故事。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养肥的阉公鸡宰杀,并将鸡血洒在草纸上供祭祀先祖用,以此祈求全家来年兴旺。祭祀过的公鸡是每年年夜饭必备菜
期刊
很久以前,福建省上杭县住了一对蓝姓夫妇,生活异常艰辛,五代单传,眼看香火不传,忽然喜从天降,中年得子,媳妇腊月里产下一男婴。但因媳妇体弱多病,奶水不足,男婴出生时不足3斤,生后百日仍不见长,头大脚小,气息微弱,目光呆滞。忧从喜生的蓝某每日茫然上山,却一无所获。  一日天黑前,一只黑色的野兔从枯草丛中窜出,钻入不远处洞穴中。蓝某急忙赶至,见穴中还有6只满月乌兔。当晚,蓝某将母兔炖酒给媳妇补身子,将1
期刊
福建的连城白鸭是我国鸭类中的独粹,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为禽肉中的珍馐,是国家八种鸭类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唯一的药用鸭,被誉为“天鹅的妹妹、白鹭的小姨”。  这只畜禽界的弄潮儿——连城白鸭,还有很多历史渊源。清朝道光年间《连城县志》风俗编称:鸭有黑白之分,黑嘴白鸭为美,可治燥热殊症,家宴丰者,以黑嘴白鸭为贵。清代上海锦章书局石版印刷的《十药神书》记载:黑嘴白鸭一只、大京枣二升、参芩平
期刊
闻名遐迩的永定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2015年成功入选闽西“八大鲜”。  外地游客对永定牛系列的赞誉,有一种说法就是“永定回来不吃牛”,意思就是吃了永定牛肉,再也没有什么牛肉比这里的更好吃了。记者来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乡的一家小吃店,看见店家正在制作牛肉丸,店家乐呵呵地介绍,他是选取新鲜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匀切成一厘米厚的层肉,用干布吸干水分;然后剁碎并反复拍
期刊
福建省长汀县素有“一鳗二鳜三刀鳅”的说法,凸显了大刺鳅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刺鳅自古以来就是长汀人民的滋补佳品,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汤有清凉、消暑、解毒的功效,很受群众欢迎。  大刺鳅,2015年入选闽西“八大鲜”,是龙岩特色农产品之一。其隶属鲈形目,刺鳅属,俗称“刀鳅”,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以及南方各省,以汀江水系较为常见。大刺鳅栖息于有石块的江河底层,或岸边有水草处,在乱石缝隙中
期刊
农业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其中环节千头万绪,到底如何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全国各地都在研究的大课题。不过实践中,大家都开始清晰认识:光靠“人海战术”,想要攻下这场硬仗,不仅打不赢,更打不起。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省,浙江的做法是:依靠现代科技,建立追溯体系,用一张“网”,来统筹各类监管资源。基于前期探索实践,最近,浙江首次召开全省现场会,专门深化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智慧监
期刊
自古以来,龙岩人把花生视为吉祥之物,它象征“财丁两旺、繁荣昌盛”。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龙岩人就开始以精湛的工艺加工花生,迄今400余年,焙制后的花生果仁香味浓郁、生津爽口。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必备花生。龙岩有俗话曰:“两手一拜,红柑一介;屁股一拱(上身弯下,鞠躬),花生一捧。”小孩拜年时,大人不一定给红包,但必须赏给小孩红柑和花生。民间办喜事,非花生不可,喜庆宴席的第一道菜必定是花生,主客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郑景顺 实习记者 黄闻君)12月11日,由福州市农业局、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携手福州晚报、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六届“菇品世家杯”菌菇烹饪大赛,在福州市高新区旗山六和斋素菜馆举办现场决赛。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福州市农业局局长翁芳明、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林远崇等出席活动。  自2011年起,“菇品世家杯”食用菌烹饪大赛历经五届的积累和提升,品牌效应逐年扩大,现已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