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企业统计在决定企业发展的各个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统计工作的价值作进一步探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统计;价值;忽视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相关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指借助于收集、计算统计数据,获取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发展趋势。一般统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事物间具有普遍联系性。从整体看统计信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行业、科技以及文化等领域。此外也涉及宏观和微观的各个环节。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可以对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总结历史,探索未来。如果企业具备了合理的统计工作制度,拥有有效的、科学的统计管理模式,那么对企业而言,企业统计工作将会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不但能够清楚了解到企业在某时间点的现况,还能够发现其在特定时期的状态;二是既能反映企业结构,也能反映企业规模;三是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还可以认识到本企业现状。
(二)数量性
通过综合起来的数据获得事物在既定时间与一定方面的数量特点,以利于对事物做定量分析,甚至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多年来,企业的业务统计主要由计划部负责。统计信息的运行方式则是从下至上的单项运行,统计数据经由班组,到车间,然后到计划部门,最后由计划部门呈报给上层领导。而在劳务型企业中,非主营业务的统计,例如人员工资统计、科技开发统计以及基建技改统计等等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而且分别报告。这种运行体制存在两种不利因素:一是统计信息的使用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难以对统计信息进行高层次的配套分析;二是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统计信息,并搜索、收集、整理信息然后作出有关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企业各个部门间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导致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大大降低。
二、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价值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类经营活动的基础。只有获取准确又及时的统计信息,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标准而又规范化的信息资料。
企业统计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企业计划中的价值
一般在新年度的初始,企业会利用企业的统计数据对年度情况以及目标进行预测,并做出计划。通过分析自身特点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借助以往的生产经营数据发现经济运行的一定规律,以保证企业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二)在企业决策中的价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所受到的外部冲击将会越来越大,要求企业能够准确及时地对有关信息实施处理。首先,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地方法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其次,市场需求与供给能力。企业能够借助信息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盈利空间以及供需缺口等等,为管理层确定生产经营规模提供方向。最后,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分析与比较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找出企业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从而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价值
企业计划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不能预见的状况,这就需要企业及时进行过程分析与阶段控制。能够利用统计数据定期进行分析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地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价值
要改善企业统计分析水平,发挥统计工作的价值,企业应该做到以下3个要求:
(一)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这是做到统计分析科学化的基础。要求企业做到:设计数据库信息采集系统。所有收集的信息,例如客户需求、材料采购使用以及合同定制等信息,满足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此外经常性的进行有关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状况的交流,建立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业务相对独立的内部循环系统。
(二)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
统计工作主要针对经营以及销售等商品流转环节,还有社会供求等等。统计的方法一般采取对比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在实际中,对比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指把运营出问题、管理混乱的企业与运营良好,且管理有序的企业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其在资源配置、组织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别,并对这些差别与常用的管理理论对照,以期发掘出蕴藏的管理学一般规律。
(三)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
统计人员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实施载体,而统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与否决定了统计职能能否正确发挥其作用。培养统计人员的能力,正确发挥统计业务的信息咨询与监督的职能,是目前企业经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统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作为统计人员,应自觉维护统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确保资料信息的真实可靠。其次,把握好统计人员的“入口关”,提高教育培养的效果。严格统计人员资格的审批程序,增加“从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以有利于选拔拥有较高素质的统计人员。最后,改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统计人员各方面的潜力。对业务熟练,成绩优秀的统计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与表彰,树立榜样;对于那些业务不精的统计人员,企业要给予适度惩戒。争取在统计队伍中培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务必要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企业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正确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以及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肖华川.浅谈企业统计工作改革[J].粮食问题研究,2006,(04).
[2]仵金龙.企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资,2008,(03).
[3] 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01).
[4] 罗跃堂.企业信息化统计质量探索[J].青海统计,2004,(08).
关键词:企业;统计;价值;忽视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相关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指借助于收集、计算统计数据,获取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发展趋势。一般统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事物间具有普遍联系性。从整体看统计信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行业、科技以及文化等领域。此外也涉及宏观和微观的各个环节。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可以对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总结历史,探索未来。如果企业具备了合理的统计工作制度,拥有有效的、科学的统计管理模式,那么对企业而言,企业统计工作将会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不但能够清楚了解到企业在某时间点的现况,还能够发现其在特定时期的状态;二是既能反映企业结构,也能反映企业规模;三是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还可以认识到本企业现状。
(二)数量性
通过综合起来的数据获得事物在既定时间与一定方面的数量特点,以利于对事物做定量分析,甚至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多年来,企业的业务统计主要由计划部负责。统计信息的运行方式则是从下至上的单项运行,统计数据经由班组,到车间,然后到计划部门,最后由计划部门呈报给上层领导。而在劳务型企业中,非主营业务的统计,例如人员工资统计、科技开发统计以及基建技改统计等等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而且分别报告。这种运行体制存在两种不利因素:一是统计信息的使用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难以对统计信息进行高层次的配套分析;二是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统计信息,并搜索、收集、整理信息然后作出有关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企业各个部门间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导致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大大降低。
二、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价值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类经营活动的基础。只有获取准确又及时的统计信息,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标准而又规范化的信息资料。
企业统计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企业计划中的价值
一般在新年度的初始,企业会利用企业的统计数据对年度情况以及目标进行预测,并做出计划。通过分析自身特点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借助以往的生产经营数据发现经济运行的一定规律,以保证企业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二)在企业决策中的价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所受到的外部冲击将会越来越大,要求企业能够准确及时地对有关信息实施处理。首先,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地方法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其次,市场需求与供给能力。企业能够借助信息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盈利空间以及供需缺口等等,为管理层确定生产经营规模提供方向。最后,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分析与比较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找出企业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从而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价值
企业计划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不能预见的状况,这就需要企业及时进行过程分析与阶段控制。能够利用统计数据定期进行分析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地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价值
要改善企业统计分析水平,发挥统计工作的价值,企业应该做到以下3个要求:
(一)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这是做到统计分析科学化的基础。要求企业做到:设计数据库信息采集系统。所有收集的信息,例如客户需求、材料采购使用以及合同定制等信息,满足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此外经常性的进行有关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状况的交流,建立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业务相对独立的内部循环系统。
(二)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
统计工作主要针对经营以及销售等商品流转环节,还有社会供求等等。统计的方法一般采取对比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在实际中,对比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指把运营出问题、管理混乱的企业与运营良好,且管理有序的企业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其在资源配置、组织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别,并对这些差别与常用的管理理论对照,以期发掘出蕴藏的管理学一般规律。
(三)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
统计人员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实施载体,而统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与否决定了统计职能能否正确发挥其作用。培养统计人员的能力,正确发挥统计业务的信息咨询与监督的职能,是目前企业经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统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作为统计人员,应自觉维护统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确保资料信息的真实可靠。其次,把握好统计人员的“入口关”,提高教育培养的效果。严格统计人员资格的审批程序,增加“从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以有利于选拔拥有较高素质的统计人员。最后,改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统计人员各方面的潜力。对业务熟练,成绩优秀的统计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与表彰,树立榜样;对于那些业务不精的统计人员,企业要给予适度惩戒。争取在统计队伍中培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务必要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企业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正确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以及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肖华川.浅谈企业统计工作改革[J].粮食问题研究,2006,(04).
[2]仵金龙.企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资,2008,(03).
[3] 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01).
[4] 罗跃堂.企业信息化统计质量探索[J].青海统计,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