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中门静脉左、右支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ugD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门静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应用ugDIPS治疗门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门静脉穿刺靶点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12)和门静脉右支组(n=17)。分别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死亡率、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前及术后的门脉压力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对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生存率进行分析。

结果

28例患者成功实施ugDIPS,手术成功率为96.6%(28/29,1例因术中门静脉右支破裂被迫放弃分流术),无术中死亡病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率、术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门脉压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症状缓解率96.4%(27/28),1例术后仍有消化道出血。两组间术后症状缓解率、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7例患者获得随访,左支组11例,右支组16例。两组随访期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8.2%(2/11)、12.5%(2/16);再出血率分别为18.2%(2/11)、6.25%(1/16);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8.2%(2/11)、18.8%(3/16)。

结论

ugDIPS在超声引导下由肝内门静脉向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门腔分流为可视操作,安全、有效。在分流前可先完成曲张静脉栓塞等断流操作,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门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分流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动员肾祖细胞(RPC)归巢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3月龄、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54只,建立切除右肾的单肾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无血管夹闭),NSS组(肾动脉夹闭45 min后行NSS),IPC组(先进行肾动脉夹闭15 min,再灌注10 m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在相关手术入路中的损伤风险。方法以"腓肠神经""解剖""手术入路"和"sural nerve""anatomy""surgical approache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9年7月间有关腓肠神经临床应用解剖的文献,检索到文献999篇,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骨科44例行ACDF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9(51.4±10.2)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ACDF组20例,31个节段;显微ACDF组24例,38个节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Lin28a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均构建静脉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移植未处理组(移植后不做处理)、凝胶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凝胶)、阴性对照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阴性对照病毒和凝胶的混悬液)、Lin28a-shRNA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Lin28a-shRNA慢病毒和凝胶的混悬液),每组12只。术后14 d和28 d取移植静脉
目的初步评价双侧下肢静脉曲张予以同期射频闭合(RFA)处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RF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820例(1 180条患肢)患者资料,根据患肢处理情况分为单侧组(n=460)与双侧组(n=360),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等的差异并超声随访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效果。结果单侧组住院时间较双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分析接受不同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中期结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14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近端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将患者分为两组:≤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2(Zone 2组,40例);>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3(Zone 3组,107例)。分
本文总结了2019年度腔内主动脉外科领域关于冠状动脉、主动脉弓分支、内脏动脉和髂内动脉腔内重建方面的新器材、新术式和新理念,同时也收录了关于主动脉血管形态学、术后病理生理、并发症处理、主动脉数据管理等新证据的部分内容。力图展示2019年度新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为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治疗以剥脱手术为主,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应运而生。腔内激光闭合术、腔内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治疗术及透光直视旋切术等均为新兴的微创技术。对于微创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共识与规范。本文将对静脉曲张常见的微创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评估TEVAR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4例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31~82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3例,高处坠落伤1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CEE)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南京鼓楼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103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15例,年龄(56±8.7)岁(范围:41~76岁)。患者均施行CEE,术前行颈部CTA及彩超评估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