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图,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孩子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成为开启孩子智慧发展的金钥匙。在儿童读物的编辑工作中,插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重要,绝不仅仅因为孩子看不懂文字,只能看懂图画,优秀的儿童插画,其功能不仅限于图解文字,而在于图画本身就蕴含极大的价值,图画本身就能传达文字难以描绘的内容。
  从儿童心理发展来认识儿童
  如何以孩子为中心?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在这里我们要认识一下让·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发展分为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对于皮亚杰的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我认为最好的是在于其适用性,关注了儿童时期,一个人很多包括性格能力等方面的陪养都是在儿童时期,正确的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读物插画的发展历史
  建立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基础之上,对儿童读物的插画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更科学更深入地研究。
  儿童读物的插画概念:尽管儿童读物的插画艺术创作这一概念是近些年才产生的,但是早在1580年法兰克福出版社出版的乔斯特·阿曼施的木刻版画绘图本儿童读物,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儿童绘本图书。
  从19世纪印刷技术的革新,一直到我们迈入21世纪数码革命的到来,让儿童读物的插画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在过去不可能实现的表现手法,运用数码科技可以轻松完成,如何提高儿童读物的插画创作水准,创意在插画创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好的儿童读物,离不开富有创意的儿童插画。
  创意——儿童读物插画的灵魂
  研究儿童读物的插画,我们根据绘画内容,可以分为人物、动物、风景自然、幻想奇幻这几大类,而在这几个板块当中,在绘画创作的中心都离不开创意,创意——是儿童插画的灵魂。
  创意,让人物更生动
  儿童读物中,人物插画是常见的主题。在插画创作中,首先,要做一个观察者,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在孩子的眼中,故事主角并不是我们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真实版的人物,而是带有儿童想象空间的创意人物,它能和小读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承载着孩子们梦想的那个人物。其次,要做一个思考者,要抛开“写生与速写”的概念,你所要做的是观察与想象的结合。如何把观察积累的素材和想象的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创意,创意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一个好的创意是建立在观察、思考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最后,要做一个发现者,善于发现那些孩子们喜欢的独特的人物形象。例如《长袜子皮皮》的主角皮皮就是一个淘气又充满活力的小女孩,这个从儿童文学里走来的女孩,是无数孩子童年的好伙伴,她那两个冲天小翘辫子和背带裤长筒袜的形象已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创意,让动物更有趣
  出现在儿童读物中的动物插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普内容的动物插画,这要求作者在绘画时要严格地忠于原形象特征。另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品里的动物们,往往被拟人化,也是我们插画创作中着重研究的项目。画此类插画的时候,创意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外形的创新
  动物有明显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设计时,往往要突破传统,有创新又要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
  例如沃特·迪斯尼的米老鼠,这是经典的卡通形象,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米老鼠,它的原型是一只老鼠,两者的差距有多大?从四足爬行变为拟人直立行走,一对小耳朵变成了两个大招风耳,这个成功的案例足以说明儿童眼中的动物朋友是需要我们创作者勇于创新,用创意点亮童心。
  性格的定位
  在儿童读物中出现的动物朋友们,它们的性格往往也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被赋予一定的固有性,我们在完成这样的插画的设计中就要从文字中挖掘每个小动物的性格特质。在许多儿童绘本中文字作者和插画作者往往是同一人,这就使得在插画创作的时候有更大的表现空间,例如大卫·香农(David Shannon)的《鸭子骑车记》,他把平时连走路都一摇一摆的鸭子放到了自行车上,这个活泼的鸭子在骑车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这样奇特创意就诞生出一本吸引全球孩子阅读的经典图画书。
  创意,让世界更多彩
  花花草草、青山绿水也是儿童读物中不可或缺的场景,一幅优秀的插画,场景的处理往往能起到决定因素,让我们来看《母鸡螺丝去散步》这本童书的场景处理: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名叫螺丝的母鸡饭后绕着农场散步,过程中一只想吃掉它的红狐狸一直尾随,结果红狐狸不但没吃到母鸡,还遭遇了一连串麻烦。这故事的场景的设计要求很高,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线索。作者一反传统思维模式,极富创意地选用了红、黄、黑、白的简单颜色来处理整个画面,假设用五颜六色的颜色铺满整个画纸反而会弱化主线。而对于周围环境的设计上,运用了装饰性线条来表现农场的树木、磨坊、鸡舍。简单的色彩,却凸显了故事发生的几个重要场所,这样别具一格的创意,让整本图画书主线更明朗,孩子们阅读起来更一目了然。
  创意,让梦想变现实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因此很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充满了奇幻的色彩,面对这样题材的作品,我们如何把孩子们的梦想变为现实呢?如何呈现在画纸上呢?这需要我们有一个会做梦的脑袋和一支夸张的画笔,而点燃想象的魔法棒就是创意。一个创意就能为孩子变换出一个美丽的故事。例如《打瞌睡的房子》就是每个孩子的梦里都会有的小故事。 作者在处理梦幻的部分时就将家具和人物适当地变形,营造出梦幻的色彩。
  富有创意的儿童读物插画会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他们对视觉上的渴求是实质性的,在创作中究竟是什么构成了适合儿童的视觉产物,我们要做的是富有创意的儿童的插画,这样才能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表达上是有多途径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艺术表达上也在不断变革,拼贴和混合介质的艺术处理手段正在不断运用到儿童插画中,这样的艺术表达,能增加画面的质感和视觉趣味。韩国的童书《云朵面包》就是运用综合材料制作、相机拍摄的新型表现技法来实现的,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为孩子而创作
  创意——是儿童读物插画的灵魂。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和孩子一起幻想,用我们手中的画笔,为孩子们创作出他们喜欢的作品,让孩子的童年色彩斑斓,梦想成真。
其他文献
《于立斯·比坦肖像画》 埃内斯特·迪埃  埃内斯特·迪埃在1874年沙龙中脱颖而出。他的作品起先借鉴了西班牙画家卡罗勒斯-杜兰的风格,后来又吸取马奈的长处,更趋清澈明亮。在这幅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转变的痕迹。自然主义画派的那代人与印象派画家一起,都热衷于描绘画家专心推敲的主题、在一些热门的地方寻找灵感的画面。埃内斯特·迪埃就锁定了面对画布和大海正在工作的画家于立斯·比坦。自从1870年代末以来,
期刊
“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于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9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除了展出艺术大师黄君璧各个时期的创作佳作50余幅外,还展出了其女儿黄湘詅创作的以黄山、九寨风光为题材的山水和憨态可掬的熊猫作品20余幅。  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分别为展览撰写了前言。  黄君璧是享誉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情
期刊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10月开始与广大观众见面。  元代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明清青花瓷发展的先导,也是古代制瓷技术与工艺的结晶。元青花的生产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国内外的传世作品数量不太多,国内除部分窖藏和墓葬发现之外,窑址出土也十分有限。  世人对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认识始于英国大维德爵士所藏的一对有“至
期刊
山色杳冥,夜幕低垂。那飘忽不定的幻影,无边无垠的空寂,是依偎自然的心曲,还是抚慰心灵的幽梦?  垂峦叠嶂,雾塞云横。那明与暗的交错,黑与白的对比,是笔墨技巧的自律,还是远古哲思的余绪?  在霓灯闪烁、彩电倥偬的现代世界里,要想获得一分视觉上的单纯和宁静,并不是容易的事。也许正因为如此,每当面对萧海春的山水画,我总是为其具有神秘感的黑色调而怦然心动。由层层叠叠的墨线、铺天盖地的墨点所构建的一幅幅山川
期刊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于11月2日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是继2002年“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上博举办的中国晋唐宋元书画系列大展的第三部曲。  此次展览首次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所藏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聚集到一起,
期刊
王羲之说过:“凡书贵沉静,令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泰伟的书法作品,在灵动中不乏沉静、从容、闲和、清超,深得“凡书贵沉静,令意在笔先,字居心后”之书理。  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泰伟的字在沉静中又不乏雄深、奇秀、豪放、天趣,谙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的书论。  泰伟在涉足艺坛之初,就在书法与摄影领域同时起步,以
期刊
为办好《上海艺术家》杂志,2012年10月29日,《上海艺术家》编辑部召开了新一届《上海艺术家》编委会工作会议。《上海艺术家》顾问陈燮君,编委朱国荣、许朋乐、李向阳、李新、杨燕迪、肖谷、吴建中、张坚、张岚、张培成、罗怀臻、周长江、邱瑞敏等参加了会议,市文广局艺术处方家骏代表杂志主管单位参加会议。主编胡洪庆主持了工作会议,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薛晓雁代表编辑部就《上海艺术家》杂志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作
期刊
中国当代艺术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总是以反传统的姿态一路走来,曾经的八五新潮更是以“扬新弃旧”成为一种精神遗产。站在历史的今天,无论是反思还是展望,我们都应客观而冷静地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正视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断裂的现实问题。  客观上讲,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传承性,主要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从西方舶来,而非中国艺术文化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尽管如此,中国当代艺术要想获得更好的发
期刊
高杰清作为煌杰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已从事中国书画及艺术品投资行业近二十年,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及专业知识。在经营画廊之余亦积极支持出版事业,出版了多位艺术家的画册。就像他自己所言,希望将画廊事业当做一件文化事业而不是产业去经营。作为一直勤劳于艺术市场前线的老手,高杰清为人低调、诚恳。他深爱着海派文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事业将海派文化的魅力传承下去。而对于新时代之下新兴的当代艺术市场,高杰清并未一头扎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是CCTV首次推出的高清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60个地域。《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下称《舌尖1》)2012年4月10日播出后,平均收视率有0.5%,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并且,在豆瓣网站上《舌尖1》的评分高达9.6,《阿凡达》是8.7,《泰坦尼克号》是8.9。除了在国内创下了纪录片前所未有的收视率和超高口碑之外,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