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汉高祖刘邦问韩信,樊哙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人。高祖又问,滕婴呢?韩信说,滕婴善带骑兵,其他兵则不擅长。汉高祖后来又问,我刘某人可带多少兵?韩信说,千余人左右。那你韩信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不悦地反讽道,既是如此,你何以沦落为我的部下?韩信说:“你能将将,我能将兵。”
何以将公司比作部落
部落的属性或者或特征:第一,部落的规模不很庞大,是一种人群组织。当部落的规模发展至类似于近代国家时,就不称为部落了;第二,部落的统御方式并非全然制度化,一部分是传统式的,一部分则是个人领导的;这两项特性结合之下,于是产生了第三个特性,即部落之成员对部落有强烈的归属感。此归属感并非信仰,亦非法律之保障,而是由参与而产生的亲密感觉,它不同于企业式的合约,而是一种义结金兰式的情感,其中“情”的部分多于“法理”的成分,也多于法律和交易的性质。
公司的特征:公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一般特征:法定性、法人性(领导性)和组织性。
从部落和公司的属性上看,存在一定的类似性,或者说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些许可以说当今的公司是原始社会部落的翻版。以部落的结构来譬喻公司,具有相当的意义,“部落”的概念,是以一个人群当作文化的共同体。从文化共同体的层面上看,人,就不是制度中的一个小螺丝钉,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爱憎有喜怒的人。换言之,以这种眼光来观察,则可超越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图表、流程的缺陷。使我们明白,我们正面临的问题,正要处理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流程图。
公司作为一个“共同体”,也应是一种各个体利益休戚相关的组织,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由部落文化想到的企业文化
部落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深的归属感,每个人都感受到部落的兴亡盛衰与自我的生存有不可切割的关联,这是部落的自然文化。
那么,公司是否具有文化呢?
公司本身其实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假如走进一家大公司,上了第十四层楼,有道重要的玻璃门,进入后静悄悄的,每个人都踮着脚尖走路,层层关卡,层层通报,才能进入,这就是一种公司文化。等级森严,是这个公司特殊的文化。另一个公司,却是从老板到工友都卷起袖子做同样的工作,分不清谁的职责为何,工作时嘻嘻哈哈,上下班时间也不很准时,这又是另一种文化。公司文化的是非、好坏,我们暂且不予评估,但这是种独特的气氛,会影响到公司员工的态度与效率。缔造好的风气与文化必须具备何种态度?最重要者,就是把人当人看。走到十四层楼上,必须层层关卡、层层通报,等待良久才能见到负责人,这不是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它不把人当人看,我们所要缔造的是把人当人看的文化。这种缔造风气的态度,换言之即儒家所谓的“仁”,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这个公司文化就容易缔造,就能掌握员工的向心力,使大家有认同感。
部落中的成员因为生于部落中、长于部落中,自然对部落有相当的认同感,而企业中的成员却不然,由于是外来的人员,因此必须设法建立彼此的认同感。
“部落成员”的流动性问题解析
所谓流动性的问题,是从认同感的反面角度来看。当今许多美国企业界的主管流动性极大,他的工作目标不在于公司业绩,而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加好的资历以表显自己的能力,使另一个老板认为他很能干而聘用他。这是美国式的经营。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多功能的,可置于不同的职位,于是常常换职位。然而职位愈低者流动性愈大,职位愈高者,其专门性愈大,能够替换的职位也就愈少。表面上,在美国的公司里人员的流动非常大,实则颇有一些特殊的条件,方可如此。
流动可分为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平面流动。一般的观察,任一社会群上下流动的管道通畅,则群的内涵较为健全。平面流动大的社会其活动性强,但稳定性不高,因此延续性也很弱。倘若我们将企业视为一文化体,则企业应为具延续性的共同体,若内部的人员总是流动不断,只有硬件设施是固定的,企业很难真正运作下去。因此,美国企业的流动性表面上看来能不断地淘汰无用者,不断吸收新人,表面上效率能够提高,人员的质能够提升,因为每个人员都有很好看的履历表,而实质上,因流动性增加,而牺牲了可能会增长增高的机会。
相反的,假如完全牺牲流动性而顾及其安定性和延续性,则会使企业流于呆滞。因为若缺乏平面的流动,上下的流动也会受影响,除非上层的管理人员老死,否则企业中全无汰旧换新的机会。所以,完全无流动性也不行,安定性将造成内部的僵化。如何在留人与不留人之间取得一中庸之道并不容易,也无一必然的原则可遵循。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训练自己能够感觉到何处过于呆滞,而何处的流动性又过高,适时地作出裁断。
公司的周围还存在一些不具名位但实际行为却影响他人的人物,这些非正式的领导人称为随机领袖,是一种非正式的、游离的人物。比如说,一旦遭遇突来的灾变时,一大群人之中,就会有某些人自告奋勇站出身来,群众也自然地听他指挥行事。我们回想念中学时,谁带头爬墙、捣蛋的,这个孩子将来多半就是个领导人才。这类非正式的领导人是正式领导人应正视的人物,而不应将之视为麻烦人物,应从中物色人才,将悍马驯服为良驹。
“部落领袖”的权限
一个领导者的领导范围有哪些?
首先,他是个构思者,即具有独到的眼光来构思。其次是个决策者、设计者、观念沟通者,不论用号令下达之方式、讨论之方式或者说服之方式,任何方式的运用都是将其构思与决策与属下沟通。同时他是收集各种资讯、意见、市况、产销情形的资讯集中者,也是个监督者、奖惩的裁判者,领导者至少须具备这五种功能。当然,世上少有五项全能的领导者,所以他必须将部分权责委托他人处理。因此领导者必须衡量自己的专长,其余权责则应委托别人或与之分工,这就是授权。
授权的过程包括三个项目:第一,识人的能力,了解何人具有何种能力;第二,授权时需有明确的界定,清楚说明授权的内容里有哪些款项;第三,考核的能力,整个授权过程中,直到考核其才能之前,都不应干涉被授权者的处理方法,直到考核其处事成绩之后,再决定此人是否称职。考核之外,第四个项目是明确的分工,分工明确才能使分散的一千人之力量能集合为一人之总力量,同时要考虑到不使分工的功能重叠而造成冲突,更不要将同一件工作同时交给数人。若尚在考虑谁是最合适的人选,最好是以该工作的课题询问他的看法,而不直接告诉他正是考虑的人选之一。
在讲到专家经营时,有人问我应不应该排除专家里有自己家族的人。我以为家族成员不必特别的优秀,如果他的兴趣、能力都足够的话,家族成员一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把他排除。像福特家族这个集团里,老福特是非常的能干,但儿子未能继承衣钵,直到孙子辈里希望的人出现,才成为继承者。他本来不是被挑选为继承人,只因他对于经营有兴趣,凭他自己的才干,慢慢得到了领导权。这个例子就显示出,因为他自己的兴趣、能力,才发挥了作用。
“部落领袖”的领导艺术
就领导的方式而言,有所谓的“将将与将兵”。第一个将字是动词,第二个将是名词。当年汉高祖刘邦问韩信,樊哙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人。高祖又问,滕婴呢?韩信说,滕婴善带骑兵,其他兵则不擅长。汉高祖后来又问,我刘某人可带多少兵?韩信说,千余人左右。那你韩信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不悦地反讽道,既是如此,你何以沦落为我的部下?韩信说:“你能将将,我能将兵。”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要视自己为带兵的人,而要视为领将者。带兵的官只能冲锋陷阵,无法运筹帷幄。
将将之人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善于运用将领的才能。第二,他清楚每位将官的长处与短处,晓得每个手下将领的特性且派置于适当的职位,如刘邦知道滕婴不能带领步兵,樊哙则不能留守。第三,明白手下的将领中谁是可以随时接管自己职务的人。一个带兵的将领随时都有在战场上阵亡的可能,同样的,企业的领导者也随时可能有意外的状况突发。所以,一个领导者必须随时准备接手的人选,这个人选并非是自己的竞争者,而是代替者。接班人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质,不要希望将他塑造为第二个自己。若要从外引进人才作为接班人是方法之一,但多半机会不大,因为自外引进的人才不熟悉该企业的文化,不容易运用既有的人力。
挑选衣钵传人,是一门艺术,无法预先决定,必须时时刻刻留心观察。
(责任编辑 倚天)
何以将公司比作部落
部落的属性或者或特征:第一,部落的规模不很庞大,是一种人群组织。当部落的规模发展至类似于近代国家时,就不称为部落了;第二,部落的统御方式并非全然制度化,一部分是传统式的,一部分则是个人领导的;这两项特性结合之下,于是产生了第三个特性,即部落之成员对部落有强烈的归属感。此归属感并非信仰,亦非法律之保障,而是由参与而产生的亲密感觉,它不同于企业式的合约,而是一种义结金兰式的情感,其中“情”的部分多于“法理”的成分,也多于法律和交易的性质。
公司的特征:公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一般特征:法定性、法人性(领导性)和组织性。
从部落和公司的属性上看,存在一定的类似性,或者说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些许可以说当今的公司是原始社会部落的翻版。以部落的结构来譬喻公司,具有相当的意义,“部落”的概念,是以一个人群当作文化的共同体。从文化共同体的层面上看,人,就不是制度中的一个小螺丝钉,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爱憎有喜怒的人。换言之,以这种眼光来观察,则可超越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图表、流程的缺陷。使我们明白,我们正面临的问题,正要处理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流程图。
公司作为一个“共同体”,也应是一种各个体利益休戚相关的组织,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由部落文化想到的企业文化
部落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深的归属感,每个人都感受到部落的兴亡盛衰与自我的生存有不可切割的关联,这是部落的自然文化。
那么,公司是否具有文化呢?
公司本身其实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假如走进一家大公司,上了第十四层楼,有道重要的玻璃门,进入后静悄悄的,每个人都踮着脚尖走路,层层关卡,层层通报,才能进入,这就是一种公司文化。等级森严,是这个公司特殊的文化。另一个公司,却是从老板到工友都卷起袖子做同样的工作,分不清谁的职责为何,工作时嘻嘻哈哈,上下班时间也不很准时,这又是另一种文化。公司文化的是非、好坏,我们暂且不予评估,但这是种独特的气氛,会影响到公司员工的态度与效率。缔造好的风气与文化必须具备何种态度?最重要者,就是把人当人看。走到十四层楼上,必须层层关卡、层层通报,等待良久才能见到负责人,这不是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它不把人当人看,我们所要缔造的是把人当人看的文化。这种缔造风气的态度,换言之即儒家所谓的“仁”,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这个公司文化就容易缔造,就能掌握员工的向心力,使大家有认同感。
部落中的成员因为生于部落中、长于部落中,自然对部落有相当的认同感,而企业中的成员却不然,由于是外来的人员,因此必须设法建立彼此的认同感。
“部落成员”的流动性问题解析
所谓流动性的问题,是从认同感的反面角度来看。当今许多美国企业界的主管流动性极大,他的工作目标不在于公司业绩,而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加好的资历以表显自己的能力,使另一个老板认为他很能干而聘用他。这是美国式的经营。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多功能的,可置于不同的职位,于是常常换职位。然而职位愈低者流动性愈大,职位愈高者,其专门性愈大,能够替换的职位也就愈少。表面上,在美国的公司里人员的流动非常大,实则颇有一些特殊的条件,方可如此。
流动可分为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平面流动。一般的观察,任一社会群上下流动的管道通畅,则群的内涵较为健全。平面流动大的社会其活动性强,但稳定性不高,因此延续性也很弱。倘若我们将企业视为一文化体,则企业应为具延续性的共同体,若内部的人员总是流动不断,只有硬件设施是固定的,企业很难真正运作下去。因此,美国企业的流动性表面上看来能不断地淘汰无用者,不断吸收新人,表面上效率能够提高,人员的质能够提升,因为每个人员都有很好看的履历表,而实质上,因流动性增加,而牺牲了可能会增长增高的机会。
相反的,假如完全牺牲流动性而顾及其安定性和延续性,则会使企业流于呆滞。因为若缺乏平面的流动,上下的流动也会受影响,除非上层的管理人员老死,否则企业中全无汰旧换新的机会。所以,完全无流动性也不行,安定性将造成内部的僵化。如何在留人与不留人之间取得一中庸之道并不容易,也无一必然的原则可遵循。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训练自己能够感觉到何处过于呆滞,而何处的流动性又过高,适时地作出裁断。
公司的周围还存在一些不具名位但实际行为却影响他人的人物,这些非正式的领导人称为随机领袖,是一种非正式的、游离的人物。比如说,一旦遭遇突来的灾变时,一大群人之中,就会有某些人自告奋勇站出身来,群众也自然地听他指挥行事。我们回想念中学时,谁带头爬墙、捣蛋的,这个孩子将来多半就是个领导人才。这类非正式的领导人是正式领导人应正视的人物,而不应将之视为麻烦人物,应从中物色人才,将悍马驯服为良驹。
“部落领袖”的权限
一个领导者的领导范围有哪些?
首先,他是个构思者,即具有独到的眼光来构思。其次是个决策者、设计者、观念沟通者,不论用号令下达之方式、讨论之方式或者说服之方式,任何方式的运用都是将其构思与决策与属下沟通。同时他是收集各种资讯、意见、市况、产销情形的资讯集中者,也是个监督者、奖惩的裁判者,领导者至少须具备这五种功能。当然,世上少有五项全能的领导者,所以他必须将部分权责委托他人处理。因此领导者必须衡量自己的专长,其余权责则应委托别人或与之分工,这就是授权。
授权的过程包括三个项目:第一,识人的能力,了解何人具有何种能力;第二,授权时需有明确的界定,清楚说明授权的内容里有哪些款项;第三,考核的能力,整个授权过程中,直到考核其才能之前,都不应干涉被授权者的处理方法,直到考核其处事成绩之后,再决定此人是否称职。考核之外,第四个项目是明确的分工,分工明确才能使分散的一千人之力量能集合为一人之总力量,同时要考虑到不使分工的功能重叠而造成冲突,更不要将同一件工作同时交给数人。若尚在考虑谁是最合适的人选,最好是以该工作的课题询问他的看法,而不直接告诉他正是考虑的人选之一。
在讲到专家经营时,有人问我应不应该排除专家里有自己家族的人。我以为家族成员不必特别的优秀,如果他的兴趣、能力都足够的话,家族成员一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把他排除。像福特家族这个集团里,老福特是非常的能干,但儿子未能继承衣钵,直到孙子辈里希望的人出现,才成为继承者。他本来不是被挑选为继承人,只因他对于经营有兴趣,凭他自己的才干,慢慢得到了领导权。这个例子就显示出,因为他自己的兴趣、能力,才发挥了作用。
“部落领袖”的领导艺术
就领导的方式而言,有所谓的“将将与将兵”。第一个将字是动词,第二个将是名词。当年汉高祖刘邦问韩信,樊哙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人。高祖又问,滕婴呢?韩信说,滕婴善带骑兵,其他兵则不擅长。汉高祖后来又问,我刘某人可带多少兵?韩信说,千余人左右。那你韩信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不悦地反讽道,既是如此,你何以沦落为我的部下?韩信说:“你能将将,我能将兵。”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要视自己为带兵的人,而要视为领将者。带兵的官只能冲锋陷阵,无法运筹帷幄。
将将之人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善于运用将领的才能。第二,他清楚每位将官的长处与短处,晓得每个手下将领的特性且派置于适当的职位,如刘邦知道滕婴不能带领步兵,樊哙则不能留守。第三,明白手下的将领中谁是可以随时接管自己职务的人。一个带兵的将领随时都有在战场上阵亡的可能,同样的,企业的领导者也随时可能有意外的状况突发。所以,一个领导者必须随时准备接手的人选,这个人选并非是自己的竞争者,而是代替者。接班人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质,不要希望将他塑造为第二个自己。若要从外引进人才作为接班人是方法之一,但多半机会不大,因为自外引进的人才不熟悉该企业的文化,不容易运用既有的人力。
挑选衣钵传人,是一门艺术,无法预先决定,必须时时刻刻留心观察。
(责任编辑 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