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是以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为目的,特别是对中下生,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原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学生素质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一、了解基础,实施分层
深入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别特点,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从而对班级中每一个优秀生,中等生及“学困生”的优缺点都心中有数。为实施分层教学掌握了相应的尺度,为设计分层教学打下了基础。
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不同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有根据年龄特点的不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度分组,同组的学生因为程度差不多,感觉心理上的压力减轻了,比较的对象也合理,反而学生的自信和学语文的情趣会提高。老师设计供不同基础学生选择的三层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和课堂作业也能在课堂里较好地落实;也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分层设计鼓励,采取不同的施救方法,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制订目标,发挥作用
制订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如何把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实现情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自觉地努力, 逐步实现目标,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
1、总结知识体系,建立长期目标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而确立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对自己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会对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主体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并牢记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树立信心,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2、认识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目标
教师不能将课时分层教学目标强加给学生,否则,选择低级目标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或者选择不当可能使学生达不到目标,或目标太容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教育,帮助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从而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迅速了解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教学中实施适当的分层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达到目标。
三、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四、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五、分层施教,树立信心
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优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能消化,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有梯度,不同的认知水平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分层教学特别要关注中下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基础差,成绩跟不上,在家长、老师的压力下,厌学心理随着年级升高而加重。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实现情感体验,主动学习,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确实,只要牢记这一教学策略,对于中下学生信心的树立,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优化分层教学过程就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分层作业,积累经验
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拓展,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将探究活动向课外拓展、延伸,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反过来促进课堂学习。教师应重视设计一些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开放性练习。同时课外的延伸也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七、分层评价,鼓励进步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达到目标的信任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建立沟通渠道,传达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不断鼓励学生取得进步。沟通的渠道是很多的,师生交谈,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我们都可以将教师的期望和信任传达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期望,更要对学生的有爱心,“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教师还要学会科学评价,用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延伸学习的热情。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中要注意中间的过程,而不是分数,比如作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你的给分标准可以不同。对于“学困生”,最重要的是通過你的评价,点燃他信心的火炬,照亮他爱语文的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学生素质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一、了解基础,实施分层
深入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别特点,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从而对班级中每一个优秀生,中等生及“学困生”的优缺点都心中有数。为实施分层教学掌握了相应的尺度,为设计分层教学打下了基础。
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不同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有根据年龄特点的不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度分组,同组的学生因为程度差不多,感觉心理上的压力减轻了,比较的对象也合理,反而学生的自信和学语文的情趣会提高。老师设计供不同基础学生选择的三层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和课堂作业也能在课堂里较好地落实;也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分层设计鼓励,采取不同的施救方法,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制订目标,发挥作用
制订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如何把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实现情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自觉地努力, 逐步实现目标,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
1、总结知识体系,建立长期目标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而确立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对自己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会对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主体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并牢记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树立信心,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2、认识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目标
教师不能将课时分层教学目标强加给学生,否则,选择低级目标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或者选择不当可能使学生达不到目标,或目标太容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教育,帮助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从而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迅速了解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教学中实施适当的分层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达到目标。
三、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四、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五、分层施教,树立信心
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优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能消化,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有梯度,不同的认知水平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分层教学特别要关注中下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基础差,成绩跟不上,在家长、老师的压力下,厌学心理随着年级升高而加重。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实现情感体验,主动学习,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确实,只要牢记这一教学策略,对于中下学生信心的树立,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优化分层教学过程就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分层作业,积累经验
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拓展,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将探究活动向课外拓展、延伸,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反过来促进课堂学习。教师应重视设计一些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开放性练习。同时课外的延伸也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七、分层评价,鼓励进步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达到目标的信任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建立沟通渠道,传达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不断鼓励学生取得进步。沟通的渠道是很多的,师生交谈,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我们都可以将教师的期望和信任传达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期望,更要对学生的有爱心,“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教师还要学会科学评价,用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延伸学习的热情。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中要注意中间的过程,而不是分数,比如作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你的给分标准可以不同。对于“学困生”,最重要的是通過你的评价,点燃他信心的火炬,照亮他爱语文的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