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555-01
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被并称为“显学”,即当时影响最大的学派。墨家学说,博大精深。其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具有普遍真理性;其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墨子的十大政治主张,则充分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利益与需求。墨学中包含了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墨家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墨家思想的最终理想便是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和谐社会。当我们今天还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新的途径的时候,我认为墨子的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恰恰是我们所能够接受和借鉴的。
墨家思想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和”的概念,但墨学匡时救世的思想却无时无刻不體现着这一思想。墨家和谐思想的本质是以兼爱为核心,以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十大主张为内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理想,其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墨家“和”的核心——兼爱
墨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其“兼以易别”的思想。墨家推崇兼爱思想,认为别相恶是天下的大祸害,世间一切罪恶都是由别相恶引起的。因此,墨子提出“兼以易别”。墨家独创了“兼爱”这一思想,并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爱无差等,强调爱人超越血缘(宗法制),超越阶级阶层,主张一切人皆应兼相爱;二是爱利合一,互助互利,爱中有利,利中有爱,兼相爱是道德理念,交相利则是实践体现。“兼爱”是墨家和谐思想的核心,是引发墨家诸多思想、主张的主体。墨家“兼爱”思想自提出也遭到很多批评与质疑。我们都应当看到,墨家试图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打破爱有差等,爱之有别,代之以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它立足于小生产者的道德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大众性、合理性和进步性。但墨家将一切社会问题都归根于人们彼此“不相爱”,也是具有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的。
二、墨家“和”的经济表现:节用、节葬、非乐
墨家和谐思想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节用是指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求节约,同时提倡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活动。针对“厚葬久丧”的丧葬制度,墨家推崇薄葬,将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都用于发展生产。由于王公大人沉湎于音乐,必然会对国家的政治和生产都造成损失,墨家又提出了非乐,反对和谴责从事音乐的活动。墨家的节用首先是指厉行节约,减少开支,“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凡是生产的器物足以供给百姓使用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增加百姓的利益,圣王不会去做。墨家的节用其次是提倡生产。墨子强调节俭的同时十分注重生产。所以墨家的节用主义不只是以节俭为主,同时要求民众积极地发展生产,以生产的提高来满足消费的增长。在《墨子》中,墨子经常把自己观点的出处归于尧舜禹三代圣王,在节葬的观点中也是如此。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内心确实想实行仁义,追求成为上层人士,上要符合圣王的大道,下要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应当以节葬来施政。
墨子非乐,并不否认文化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个人具有美感效益,而是因为文化娱乐活动“不中圣王之事”,“不中万民之利”。“以为大钟鸣鼓琴瑟芋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也许这才是墨子非乐的真实意义吧。
三、墨家“和”的政治表现:尚贤、尚同、非攻
墨家和谐思想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尚贤、尚同、非攻。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他将是否任用贤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时,墨家提倡尚同,“一同天下之义”,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为了早日结束战乱纷争的政治局面,墨家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政治问题是先秦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墨家思想认为,一个国家能不能治理好,决定的因素就是统治者能不能尚贤。尚贤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批评了儒家的“尊尊”制度,与前人相比,墨家尚贤思想打破了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道出了平民参与政治的愿望和主张,具有浓厚的民本意识。
墨子在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之后,又提出了“尚同为政之本而治之要”。“尚同”也可以叫做“上同”,人们关于是非善恶的意见,甚至一切思想行动,都要同一与上。“尚同”思想必然要求“尚贤”。只有“贤者”施政,“尚同”的局面才更容易形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尚同”思想也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结束分裂,统一大局的愿望。
墨家的非攻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墨子为了阻止非正义的战争四处奔走,如家喻户晓的阻齐伐鲁、止楚攻宋等。墨子及其弟子还专门研究了防御战术与军事管理,并创造发明了一系列守御武器。现存《墨子》53篇中,有11篇为此类著作。墨家以善于守城,善于打防御战而闻名于世。
四、墨家“和”的自然观表现:尊天、明鬼、非命
墨家和谐思想的自然观表现为尊天、明鬼、非命。墨家将“天志”作为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用鬼神来监督人们的行为,又用非命来提倡强力。尊天、明鬼与非命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联系。墨子在《天志中》篇谈到:“然则孰为贵?熟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可见,墨子的“天”是主宰之天,有人格之天,即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所谓“天志”,就是天的意志,天的意愿。天是至高无上也是极为公平的。天兼爱天下之人,天的赏罚也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墨子大讲鬼神之有,与他大讲天志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缘故是人们对鬼神有无的分辨疑惑不解,也不明白鬼神能奖赏贤能,惩罚暴虐。如果使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奖赏贤能,惩罚暴虐,天下就不会大乱了。在墨子看来,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而鬼神则是赏贤罚暴的有力监督,是天的辅佐,是天志的维护者与推行者。他们共同扮演者惩恶扬善的角色,共同承担着管理天下的任务。“非命”是墨家反对儒家的主要观点之一。在墨子所生活的时代,儒家的命定论观点很是盛行。墨子认为有命论是国家社会的大害,是“国家之富,人民之重,刑政之治”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墨家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是可以认知的。
在批判有命论的同时,墨子对国家“不得富,不得众,不得治”做出了回答,并提出了自己的强力论。墨子认为只有积极发展生产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保证,国家才会富强。墨家“非命”的思想反映了下层民众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更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综上分析可见,墨家思想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和谐。墨家思想的本质即是以“兼爱”为核心,以尚同、尚贤、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尊天、明鬼、非命为内容的和谐思想。墨子试图构建一个人们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和谐社会。
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被并称为“显学”,即当时影响最大的学派。墨家学说,博大精深。其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具有普遍真理性;其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墨子的十大政治主张,则充分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利益与需求。墨学中包含了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墨家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墨家思想的最终理想便是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和谐社会。当我们今天还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新的途径的时候,我认为墨子的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恰恰是我们所能够接受和借鉴的。
墨家思想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和”的概念,但墨学匡时救世的思想却无时无刻不體现着这一思想。墨家和谐思想的本质是以兼爱为核心,以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十大主张为内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理想,其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墨家“和”的核心——兼爱
墨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其“兼以易别”的思想。墨家推崇兼爱思想,认为别相恶是天下的大祸害,世间一切罪恶都是由别相恶引起的。因此,墨子提出“兼以易别”。墨家独创了“兼爱”这一思想,并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爱无差等,强调爱人超越血缘(宗法制),超越阶级阶层,主张一切人皆应兼相爱;二是爱利合一,互助互利,爱中有利,利中有爱,兼相爱是道德理念,交相利则是实践体现。“兼爱”是墨家和谐思想的核心,是引发墨家诸多思想、主张的主体。墨家“兼爱”思想自提出也遭到很多批评与质疑。我们都应当看到,墨家试图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打破爱有差等,爱之有别,代之以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它立足于小生产者的道德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大众性、合理性和进步性。但墨家将一切社会问题都归根于人们彼此“不相爱”,也是具有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的。
二、墨家“和”的经济表现:节用、节葬、非乐
墨家和谐思想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节用是指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求节约,同时提倡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活动。针对“厚葬久丧”的丧葬制度,墨家推崇薄葬,将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都用于发展生产。由于王公大人沉湎于音乐,必然会对国家的政治和生产都造成损失,墨家又提出了非乐,反对和谴责从事音乐的活动。墨家的节用首先是指厉行节约,减少开支,“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凡是生产的器物足以供给百姓使用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增加百姓的利益,圣王不会去做。墨家的节用其次是提倡生产。墨子强调节俭的同时十分注重生产。所以墨家的节用主义不只是以节俭为主,同时要求民众积极地发展生产,以生产的提高来满足消费的增长。在《墨子》中,墨子经常把自己观点的出处归于尧舜禹三代圣王,在节葬的观点中也是如此。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内心确实想实行仁义,追求成为上层人士,上要符合圣王的大道,下要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应当以节葬来施政。
墨子非乐,并不否认文化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个人具有美感效益,而是因为文化娱乐活动“不中圣王之事”,“不中万民之利”。“以为大钟鸣鼓琴瑟芋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也许这才是墨子非乐的真实意义吧。
三、墨家“和”的政治表现:尚贤、尚同、非攻
墨家和谐思想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尚贤、尚同、非攻。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他将是否任用贤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时,墨家提倡尚同,“一同天下之义”,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为了早日结束战乱纷争的政治局面,墨家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政治问题是先秦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墨家思想认为,一个国家能不能治理好,决定的因素就是统治者能不能尚贤。尚贤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批评了儒家的“尊尊”制度,与前人相比,墨家尚贤思想打破了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道出了平民参与政治的愿望和主张,具有浓厚的民本意识。
墨子在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之后,又提出了“尚同为政之本而治之要”。“尚同”也可以叫做“上同”,人们关于是非善恶的意见,甚至一切思想行动,都要同一与上。“尚同”思想必然要求“尚贤”。只有“贤者”施政,“尚同”的局面才更容易形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尚同”思想也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结束分裂,统一大局的愿望。
墨家的非攻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墨子为了阻止非正义的战争四处奔走,如家喻户晓的阻齐伐鲁、止楚攻宋等。墨子及其弟子还专门研究了防御战术与军事管理,并创造发明了一系列守御武器。现存《墨子》53篇中,有11篇为此类著作。墨家以善于守城,善于打防御战而闻名于世。
四、墨家“和”的自然观表现:尊天、明鬼、非命
墨家和谐思想的自然观表现为尊天、明鬼、非命。墨家将“天志”作为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用鬼神来监督人们的行为,又用非命来提倡强力。尊天、明鬼与非命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联系。墨子在《天志中》篇谈到:“然则孰为贵?熟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可见,墨子的“天”是主宰之天,有人格之天,即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所谓“天志”,就是天的意志,天的意愿。天是至高无上也是极为公平的。天兼爱天下之人,天的赏罚也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墨子大讲鬼神之有,与他大讲天志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缘故是人们对鬼神有无的分辨疑惑不解,也不明白鬼神能奖赏贤能,惩罚暴虐。如果使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奖赏贤能,惩罚暴虐,天下就不会大乱了。在墨子看来,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而鬼神则是赏贤罚暴的有力监督,是天的辅佐,是天志的维护者与推行者。他们共同扮演者惩恶扬善的角色,共同承担着管理天下的任务。“非命”是墨家反对儒家的主要观点之一。在墨子所生活的时代,儒家的命定论观点很是盛行。墨子认为有命论是国家社会的大害,是“国家之富,人民之重,刑政之治”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墨家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是可以认知的。
在批判有命论的同时,墨子对国家“不得富,不得众,不得治”做出了回答,并提出了自己的强力论。墨子认为只有积极发展生产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保证,国家才会富强。墨家“非命”的思想反映了下层民众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更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综上分析可见,墨家思想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和谐。墨家思想的本质即是以“兼爱”为核心,以尚同、尚贤、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尊天、明鬼、非命为内容的和谐思想。墨子试图构建一个人们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