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青铜

来源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们马上就能想到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宝。其中青铜器绝对是这些宝物中的翘楚了,它那或古朴或粗粝或精致的模样总能牢牢地抓住人们的目光。今天,我们就坐上时空穿梭机,去探索青铜器的故事吧!
  青铜冶铸技术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把锡和铜混合冶炼成为青铜合金,从此发明了青铜冶铸技术,并由此发明制造出了各种可以应用的工具和器具。
  走进青铜
   在距今约5800年的西亚,人类学会了用氧化铜矿石与木炭混合加热还原得到金属铜。但无论是用天然铜还是人工铜制成的工具都比较软,不易保持锐利的锋刃。经过上千年的摸索,人们渐渐懂得在铜中掺入锡,形成铜锡合金,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具更硬,更易于加工和铸造,于是便出现了青铜。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中国的发展从夏代开始,到商、周时代、春秋及战国初期达到鼎盛时期,长达1600多年,这个时期的青铜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这些礼器用于古代礼仪中,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专门做殉葬用。
   商周这一时期铸造了很多精巧的青铜器,如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河南出土的商后母戊鼎等。其中商后母戊鼎是商朝后期的铸品,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仍然在继续发展,但已经不像前朝那样繁琐,而是讲究实用和朴素风格。商朝和西周时期盛行酒器,而这一时期,青铜器逐渐趋向日常生活用具,如铜镜、货币、玺印、符节等,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型曾侯乙编钟是春秋时期高超的冶炼技术的反映。
   从大量的存世青铜器物看,到战国时,我国的青铜手工业已非常熟练地掌握了综合利用浑铸、分铸、失蜡法、锡焊、铜焊的铸造技术,在冶铸工艺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炼铜中,不仅掌握了合理的合金配比,还掌握了根据火焰的颜色,用“火焰鉴别法”来判定是否精纯。冶炼中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湿法炼铜,即铜胆法。把硫酸铜或碳酸铜(古称曾青、胆矾等)溶于水,变成胆水,然后投铁块于溶液中,因铁的化学性能比铜活泼,铁离子会置换出铜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
   秦代以后,随着铸铁技术的发明与铁器的推广,在兵器、工具等方面,铁器已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陶瓷器皿在生活用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青铜器开始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青铜铸造技术的发明,结束了漫长的石器时代。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及文化内涵的变迁,开创了人类使用工具和武器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四羊方尊——国博中的“大明星”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在众多文物中,它可算得上是一位“大明星”了。别看四羊方尊现在能参加世界级文物展览,让外国专家围着它团团转,其实它的身世却坎坷不已,曾被倒卖,被轰炸,它经历了无数奇遇,才像现在这样完整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1938年春天,宁乡县黄材镇的月山上,姜景舒兄弟俩种红薯时,忽然,锄下“咣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在姜景舒兄弟俩眼前,这便是“四羊方尊”。
   姜景舒兄弟俩挖到宝贝的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了,万利山货号的老板闻讯后,花了四百大洋买下这件四羊方尊,并连夜将它运回了自己家,准备卖给怡丰祥牛皮商号的老板赵佑湘。赵佑湘见到青铜器后,他判定,这肯定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便一心要买下它。可没想到,这万利山货号的老板开口就跟他要1万块大洋,还限定以三天为期。赵佑湘急忙赶回长沙筹钱,和三个古董商人一起收购了四羊方尊。这四人买下四羊方尊后,打算再次出手。他们在文物黑市,秘密放出20万元的价格,当时的长沙因文物盗掘走私现象严重,长沙县政府得知了该消息,立刻派出警务人员查处此事,“没收”了四羊方尊。四羊方尊被上交给了当时的湖南省政府,进行严密的保管。宝物充公之后,被放在了时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办公室里,张治中虽然知道这是个宝物,但并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竟把宝物作为笔筒放在几案上达3个月之久。不久,日寇进逼长沙,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银行保管。1938年11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和省银行均迁往沅陵。
   1939年日军在沅陵展开大轰炸,运载四羊方尊的车辆不幸中弹,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新中国成立之后,考古人员发现了“身负重伤”的四羊方尊,立即对它进行“紧急救援”。他们请来全国闻名的文物修复技师,为四羊方尊查看伤势。当专家赶到后,不由得眉头紧锁。原来四羊方尊被毁坏得非常严重,要想把它恢复成原样,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再难也要试一试。多位文物修复技师通力合作,按照铜片碴口、花纹一一精心拼对、焊接,再把接口处的颜色填补完全,经过无数次大小“手术”,四羊方尊又恢复了昔日的容貌,用肉眼根本看不出破损的痕迹,只有用科学仪器对它进行透视,才能发现一道道伤痕。
   修复完整的四羊方尊,全身遍布着鱼鳞纹、云雷纹等十余种花纹,工艺精美,四角各伸出一只微微抬起的羊头,这就是“四羊方尊”名字的由来。羊通祥,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显示了青铜礼器的至尊。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传说的始祖皋陶敬羊,《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说法。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而成。工匠先将“羊头”单个铸好,然后再做其他部位。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体,展现了高超的铸造工艺,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风萧萧兮剑气寒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墓,考古人员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柄沾满泥土的古劍。拔剑出鞘,寒光耀眼。剑锋轻轻带过,竟然还能划破二十张复印纸,这把剑便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一经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为什么越王勾践剑如此出名呢?原来这和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越王勾践有关。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带兵进攻越国,在战斗中被越国大将斩落脚趾,重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他的王位。三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勾践夫妇押到吴国,关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
   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后,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回国后勾践一心想报仇雪恨,便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日常生活里特别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用垫褥,就躺在柴草上,提醒自己,国耻末报,不能贪图舒服;二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方挂着一个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苦和耻辱。这就是“卧薪尝胆”一词的由来。
   勾践不仅“卧薪尝胆”,还常常扛着锄头,下田劳作,他的妻子也亲自织布,在吃穿上都很朴素,和越国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上下一心,越国终于翻了身,利用时机起兵灭了吴国,成了春秋时期一名赫赫有名的霸主。“吴越争霸”大大促进了当时兵器铸造业的发展,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能手层出不穷。相传,越王勾践十分喜爱铸剑,在他众多的名剑中,其中一把就是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铸造精工,花纹秀美。在剑身靠近手把的部位,还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字体大小一致,线条优美。古人的错金工艺和书法技巧真是令人惊讶!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重现人间,剑身却丝毫不见锈斑,依然光泽如新。古人究竟在剑身上使了什么神秘的魔法呢?
   经过研究,专家们得出种种结论。有人认为,“千年不锈”是因为剑的材质与众不同。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而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因此在常温下不容易生锈。也有人认为,“千年不锈”是因为剑身经过了防腐处理。春秋时代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金属铬盐处理技术,只要在剑身表面镀上一层极薄的铬,就能保护古剑千年如新,锋芒逼人。还有学者认为,“千年不锈”在于保存环境的优异。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墓。这座墓室深埋在数米的地下,好像一个密室,隔绝了与外界的空气交换。而且,这里还长期浸泡着地下水,室内空气含量更少,有利于金属物品的保存。
   一柄精美锋利的古剑,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我们仿佛又穿越时空,回到了昔日吴越争霸的战场,目睹金戈铁马的叱咤,经历血雨腥风的厮杀……
  将军挑灯寻宝盘
   “盘”是中国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盥洗器具。西周周宣王给后人留下的虢(guó)季子白盘,长近四尺,重达两百余公斤,是西周青铜器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它最珍贵的地方是盘内底部中央的8行111字铭文。当考古人员把铭文上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虢文公为自己铸造的一座“纪念奖杯”。究竟有什么事儿值得虢季子如此高兴呢?
   铭文中记载道,虢季子是西周周宣王统治下的一个诸侯。从“虢季子”三个字里,我们能得到关于他身世、家庭方面的一些基本信息:这个诸侯很荣幸,在有生之年受到了周宣王的加封,赐姓为“虢”,“季”表明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子”则是古代一种流行的尊称,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用来表达对他人十二分的尊重和敬意。人们把代表这个诸侯王姓、排行、地位的三个字拼合起来,就组成了诸侯的姓“虢季子”。这名姓“虢季子”的西周贵族,名叫什么呢?他的名字简单好记,只有一个字——“白”。“虢季子白盤”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诸侯虢季子白身负宣王重托,率领大军在洛河北岸和敌人打了一场恶战。和他兵戎相见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中原民族的“老冤家”犬戎族。犬戎族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不好惹”,他们把凶猛的白犬视作部落图腾,部落首领更是彪悍野蛮,手下个个人高马大,精于骑射。面对虎视眈眈的敌人,虢季子白毫不畏惧,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犬戎族首领只得领着残兵败将四下逃窜。
   听到西周军队大获全胜的好消息,宣王心花怒放,喜不自胜,立即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华丽的庆功仪式。庆功宴上,周宣王亲自为立功将士接风,赏赐了不计其数的马匹、斧钺、彤弓、形矢,予以嘉勉。周宣王的鼓励让虢季子白终生难忘,他特意命工匠铸造铜盘,以纪念这件令人骄傲的战事。这样一件鸿器重宝,它的面世充满了戏剧性。这其中有一个将军挑灯夜寻宝的有趣故事。
   虢季子白盘原本在道光年间(1820年~1850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xiè)所得,徐燮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今江苏常州)。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季子白盘又易手护王。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这年初夏,刘将军率军攻取了常州城,当晚便在护王府内落脚。夜深人静的夏夜,庭院内万籁俱寂,刘铭传正在灯下埋头读书,忽听夜色中传来几声轻灵悦耳的金属叩击声,声音不大,却像一束强光瞬间穿透了黑暗。刘铭传浑身一个激灵,立即举起蜡烛四处寻找。终于,他找到了声音的来源——是马儿吃草时,笼头上的铁环碰到马槽发出的铮铮清响。刘铭传俯身细看,只见这马槽硕大无比,槽壁在烛光中发着深沉的幽光。伸手一探,重不可举;轻轻叩击,发声清远玄妙。刘铭传心中有数,此马槽绝非寻常马槽。次日一早,刘铭传命马夫将马槽刷洗干净。见其外壁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整个外壁满布纹饰,内底刻有长铭文,通篇工整严谨。刘铭传知是宝物,旋即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的刘老圩村。
   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却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虢季子白盘埋于深土,数十年风雨飘摇,虢季子白盘就这样消失于人间。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虢季子白盘挖出,献给国家。
其他文献
在百漈沟,又出了一个新玩法,就是彩虹滑道。这个滑道很火,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进了我的耳朵,于是,我也打算慕名去体验一番。   寒假里,我们来到了百漈沟,这果然是个美丽的地方:花圃郁郁葱葱,溪流欢快流淌,鸟雀叽叽喳喳,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如织,我猜想他们都是来玩彩虹滑道的吧!我也随着他们来到彩虹滑道购票处买票。买完票,排队进入滑道等候。由于人多,我只好在一旁看着游人们快速地往下滑,心里一
期刊
九月一日开学第一天,这天看似平淡,却是大有来头。难道你没发现,几乎每个月的第一天都有些特别:一月一日是元旦,四月一日是愚人节,五月一日是劳动节……九月一日也不例外,我命名为“作业一级警报日”。不过,五年级的九月一日有些例外——一张表格让我既纠结又兴奋。   一大早,老师大致安排了座位后,我们便在位子上坐定了。这时,班主任抱着一沓写满东西的纸进了教室,我心里一咯噔:不会开学第一课就是考试吧!幸好,是
期刊
第一次滑道,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去海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第一次或许不一定都充满刺激与欢笑,但那种不一般的感觉却印入了我们记忆的相册。   大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雄壮无比;大海汇聚每一条小溪,不论其清浊,所以浩瀚无边。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像高山和大海一样,由一个个多姿多彩令人难忘的第一次构成。   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
期刊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可以从“老师”的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   那天是星期五,我在家里做数学作业,可有一道题被我做错了,更正后發现还是错了,反复做了几次,难题依旧没有做出来。我心里烦躁极了,浑身的细胞都像生错了位置那样难受!正在这时,我看到门外的一棵树上有只蜘蛛正在织网。突然,一阵风吹来,蜘蛛的网破了!网一丝丝、一缕缕飘到了房子上、飘到了树叶上、飘到了我的门边,可蜘蛛并没有放弃,它还是在树枝
期刊
浩瀚的沙漠,一望无际,像阳光下凝固的大海。相信很多人都想领略沙漠的雄渾之美,那么你知道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吗?   沙漠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那么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呢?沙漠的形成主要有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两个原因,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那些被吹跑的沙粒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时堆积起来,便成为沙漠。地球上的信风带,气压较高,天气稳定,雨量稀少,空气干燥,是容易
期刊
传说在远古时期就有一种人类居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称其为泰坦巨人,他们留下了无数传说,像巨石、雕刻、神庙及那些宏伟的工艺品,当然这些只是传说,泰坦巨人族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个谜哦!   大奇的老爸是个地地道道的旅游迷,他已经走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所有景点。现在,他要向海外进发啦!   正好是暑假,大奇的作业也做完了,于是老爸带着大奇一起去希腊旅游。老爸旅游从来不看人工景点,都是看天然景点,或者名胜古迹
期刊
在广阔的大自然,每种动物都拥有无限的魅力,独特的绝技。为了生存,它们甚至都有我们人类意想不到的生存之道……   那天下午,我顶着太阳到大黑山挖一种名叫萝芙木的草药,累得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回家途中,想拐到罗梭江的大湾塘去喝口水,洗个澡,解解乏。西双版纳漫长的旱季,烈日如焰,空气干燥得就像划一根火柴就能点燃,树叶被烤得焦黄,水塘干涸,溪水断流,方圆百里的大黑山只有那条在谷底蜿蜒穿行的罗梭江是唯一的水
期刊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我们学唱这首歌。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对花园式的祖国充满浪漫的幻想。   上小学时,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的学识见解为世人所钦佩;司南、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对加快东西方文明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祖国,我为你自豪!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
期刊
在撒哈拉沙漠北纬30度区中有一处“艺术长廊”——岩壁上有数千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史前岩画。  1933年,法国一支探险队到撒哈拉沙漠探险。这天,他们来到阿尔及利亚东南部的塔西利。一天的沙漠跋涉,使队员们又渴又累,困乏不已,大家只得在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边休息。突然,队长布雷南斯惊叫了起来。原来,在他躺下昏昏欲睡时,他发现了一头画在岩石上的犀牛,与真犀牛一样大小。这个惊奇的发现使布雷南斯激动不已。接
期刊
非洲大陆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国到达红海之滨,东西约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之间,总面积约906万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炎热的地区之一,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平均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有時沙漠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乌云,眼看就要下起雨来,结果却一滴雨也没有降到地面上,在半空中就蒸发掉了。撒哈拉沙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