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纲要》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巧妙运用,妙笔生花,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源材料、家园合作的媒介品,实现了多种教育价值。
关键词
废旧物品 自制玩具 环境创设 家园合作
节约型社会,创建节约型幼儿园。在幼儿园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教育效益,我园充分利用身边的可再利用资源,巧手制作,变废为宝,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而且增强了家园互动效果,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变废旧物品为自制玩具,提高幼儿多种能力
玩具是孩子的玩伴,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本无字教科书。运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以来源广、取材方便、节约能源、玩法形式灵活多样、动手空间相对较大等特点,发挥着其他玩具所没有的独特作用。
(一)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促进了手与脑的相互协调
从心理学上分析,一个人动手实验和操作,比听和看更能迅速调动起自己的注意力,很快就能达到智力活动的兴奋状态。自制玩具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过程。从幼儿确定想做什么开始,就要寻找相应的材料,经过折剪、粘贴、拼画、切割等制作步骤,并不断修改、补充,最后才能形成成品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手、脑得到了相互配合,变得更加灵活。
(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幼儿智力发展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这种能力不仅在玩具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过程中显示出来。当幼儿面对所收集来的各种废旧材料时,幼儿要思考,要探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入自己大胆的想象,最后才能形成全新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智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三)提高了幼儿参与合作的能力
自制玩具过程为幼儿创造了多人参与合作的可能性,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幼儿体会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了幼儿爱劳动、勤俭节约及其他优良品质
自制的过程可以使孩子清楚地了解玩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寻找制作材料以及制作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自制的过程中幼儿要不断地寻求最佳的制作方法,锻炼了幼儿的专心、细心、耐心、与他人友好协作的良好素质,也引起了幼儿积极、快乐的情绪,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幼儿的性格。
综上所述,自制玩具是幼儿的挚爱,不但可以满足幼儿感官的刺激和需求,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自制力、独立性、专注性、合作性及交往能力,这些终身受益的品质是人生为人处世,求学做事得以成功的保障,因此,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指导幼儿用各种废旧物品自制玩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变废旧物品为环境创设的源材料,扩展幼儿学习互动空间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质,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玩具、材料,又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师生一起商讨、制作,创设丰富多彩、充满童趣、互动的绿色环境。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在走廊中,我们运用牙膏盒、一次性纸杯、纸箱等共同建构了交通岗、报亭、玩具店、影剧院、加油站、停车场等孩子们熟悉的场所,且发挥资源共享的最大效能,面向全园幼儿开放,在这里他们嬉戏、玩耍,随意模仿不同的社会角色,增进了对不同行业的了解,体验了成人的劳动。利用果冻盒、方便面碗等制作了各种灯笼和五彩风铃、小拖车、风车;利用一次性纸盒、包装盒制作成漂亮的挂饰悬挂在走廊空间,不仅装点了幼儿园,而且让幼儿真切地认识到这种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激发了他们用双手制作美、创造美的热情。与此同时,我们利用纸巾盒、鞋子盒搭建了长城、布置了大型展示区,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跃跃欲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一次性碗、杯子变成了漂亮的蜗牛和可爱的娃娃,各种饮料瓶变成了富有创意的火箭,可乐罐和硬纸板组成了“神州六号”模型,月饼盒子摇身一变成了“电脑”,喝完的牛奶纸盒“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为了让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延伸,我们在幼儿园醒目的门厅内设置了“亲子巧手园”,积极争取家长、幼儿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收集废旧材料(纸制类、金属类、塑料类、棉布类、其他类等),引导幼儿和家长在空闲之余共同创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班级区角环境。操作材料是区角环境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师本着废物再利用的原则,将各种废旧材料投放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给幼儿以创造的机会。如:小班游戏数学区中,我们用废旧光盘制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纸盒制成拼图对印等系列玩具,让幼儿进行认几何图形、大小、认色等的操作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及时投放一些废旧光盘、各种几何图形、报纸等制作材料,给他们新的刺激和挑战,通过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他们又慢慢学会了在制半成品上,模仿制作简单的玩具,促进了自信,为升中、大班打下了基础。大班科学区中我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瓶盖,配合瓶盖投放了记录表(分类记录盖子数量),记录瓶(在瓶上记录与瓶子相吻合的盖子数量)。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幼儿不仅慢慢发现了记录表的用途,还发现了瓶盖可以向上叠高,可以根据颜色组合图案……巧用多种多样的废旧物品,丰富了区域材料,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户外环境。户外体育器械是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搜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种体育器械;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械的多种功能;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适当的体育器械。巨大的家用电器的包装箱成了“山洞”“坦克车”等;米袋、垃圾袋装饰后变成了可爱的跳跳袋;弹子、豆子、棍子、旧报纸、布头等成了幼儿赤脚活动的好材料……这些器械制作方便、节省、便于更新,孩子喜爱,锻炼效果非常好。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之,通过再利用废旧物品,实现了幼儿园环境内隐的秀色——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美化了幼儿园环境,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幼儿的学习互动空间。
三、发挥废旧物品在家园合作中的媒介作用,增强家园互动
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丰富的物质,资源的统整利用离不开有效的家园互动。以往,家长对废旧物品的收集很不以为然,但是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作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我们趁热打铁,组织了一系列家长观摩活动:
观教师和幼儿手工制作成果。一方面,我们在每一件作品旁配上名称、材料、玩法的文字说明,让家长知道是使用什么废旧物品制作的,孩子如何玩。另一方面,家长参观时安排教师在一边接受家长咨询、讲解,进一步帮助家长了解细节特征,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意见,使其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参与幼儿的游戏。我们请家长亲临幼儿的活动区、户外活动,让他们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制作,创造出一物多玩、一物趣玩的方法,共同感受废旧物品带来的快乐体验。
进行有关运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学习。我们通过家教宣传栏、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有效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废旧物品的知识、环保的理念、运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对幼儿的影响等,使家长知道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可以制作成玩具,哪些东西可以带到幼儿园来,如何在家庭中指导幼儿等,满足了家长的好奇心,激发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
有了家长对活动全程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又组织了“家庭玩具制作大赛”“明星时装秀大舞台”等活动,并设置了不同的奖项,激励所有的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收到的百余份自制玩具、百余件自制时装中,有的设计精巧,有的制作精美,有的富有传统特色,有的富于创新变化,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如今家长们已经有了很好的“集宝、制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进一步发挥废旧物品在家园合作中的媒介作用,让这一家园共建空间变得更加持久,我们不仅开展了每周两次的家长助教活动,而且还对每个家庭发放一张“集宝、制宝卡”,以一学期“集宝、制宝”数量为标准,作为优秀家长参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在动员家长收集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改变了家长被动参与的局面,提升了幼儿园在家长中的信誉,增强了家园互动效果。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纲要》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巧妙运用,妙笔生花,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源材料、家园合作的媒介品,实现了多种教育价值。
关键词
废旧物品 自制玩具 环境创设 家园合作
节约型社会,创建节约型幼儿园。在幼儿园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教育效益,我园充分利用身边的可再利用资源,巧手制作,变废为宝,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而且增强了家园互动效果,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变废旧物品为自制玩具,提高幼儿多种能力
玩具是孩子的玩伴,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本无字教科书。运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以来源广、取材方便、节约能源、玩法形式灵活多样、动手空间相对较大等特点,发挥着其他玩具所没有的独特作用。
(一)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促进了手与脑的相互协调
从心理学上分析,一个人动手实验和操作,比听和看更能迅速调动起自己的注意力,很快就能达到智力活动的兴奋状态。自制玩具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过程。从幼儿确定想做什么开始,就要寻找相应的材料,经过折剪、粘贴、拼画、切割等制作步骤,并不断修改、补充,最后才能形成成品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手、脑得到了相互配合,变得更加灵活。
(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幼儿智力发展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这种能力不仅在玩具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过程中显示出来。当幼儿面对所收集来的各种废旧材料时,幼儿要思考,要探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入自己大胆的想象,最后才能形成全新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智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三)提高了幼儿参与合作的能力
自制玩具过程为幼儿创造了多人参与合作的可能性,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幼儿体会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了幼儿爱劳动、勤俭节约及其他优良品质
自制的过程可以使孩子清楚地了解玩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寻找制作材料以及制作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自制的过程中幼儿要不断地寻求最佳的制作方法,锻炼了幼儿的专心、细心、耐心、与他人友好协作的良好素质,也引起了幼儿积极、快乐的情绪,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幼儿的性格。
综上所述,自制玩具是幼儿的挚爱,不但可以满足幼儿感官的刺激和需求,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自制力、独立性、专注性、合作性及交往能力,这些终身受益的品质是人生为人处世,求学做事得以成功的保障,因此,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指导幼儿用各种废旧物品自制玩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变废旧物品为环境创设的源材料,扩展幼儿学习互动空间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质,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玩具、材料,又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师生一起商讨、制作,创设丰富多彩、充满童趣、互动的绿色环境。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在走廊中,我们运用牙膏盒、一次性纸杯、纸箱等共同建构了交通岗、报亭、玩具店、影剧院、加油站、停车场等孩子们熟悉的场所,且发挥资源共享的最大效能,面向全园幼儿开放,在这里他们嬉戏、玩耍,随意模仿不同的社会角色,增进了对不同行业的了解,体验了成人的劳动。利用果冻盒、方便面碗等制作了各种灯笼和五彩风铃、小拖车、风车;利用一次性纸盒、包装盒制作成漂亮的挂饰悬挂在走廊空间,不仅装点了幼儿园,而且让幼儿真切地认识到这种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激发了他们用双手制作美、创造美的热情。与此同时,我们利用纸巾盒、鞋子盒搭建了长城、布置了大型展示区,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跃跃欲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一次性碗、杯子变成了漂亮的蜗牛和可爱的娃娃,各种饮料瓶变成了富有创意的火箭,可乐罐和硬纸板组成了“神州六号”模型,月饼盒子摇身一变成了“电脑”,喝完的牛奶纸盒“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为了让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延伸,我们在幼儿园醒目的门厅内设置了“亲子巧手园”,积极争取家长、幼儿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收集废旧材料(纸制类、金属类、塑料类、棉布类、其他类等),引导幼儿和家长在空闲之余共同创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班级区角环境。操作材料是区角环境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师本着废物再利用的原则,将各种废旧材料投放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给幼儿以创造的机会。如:小班游戏数学区中,我们用废旧光盘制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纸盒制成拼图对印等系列玩具,让幼儿进行认几何图形、大小、认色等的操作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及时投放一些废旧光盘、各种几何图形、报纸等制作材料,给他们新的刺激和挑战,通过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他们又慢慢学会了在制半成品上,模仿制作简单的玩具,促进了自信,为升中、大班打下了基础。大班科学区中我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瓶盖,配合瓶盖投放了记录表(分类记录盖子数量),记录瓶(在瓶上记录与瓶子相吻合的盖子数量)。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幼儿不仅慢慢发现了记录表的用途,还发现了瓶盖可以向上叠高,可以根据颜色组合图案……巧用多种多样的废旧物品,丰富了区域材料,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户外环境。户外体育器械是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搜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种体育器械;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械的多种功能;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适当的体育器械。巨大的家用电器的包装箱成了“山洞”“坦克车”等;米袋、垃圾袋装饰后变成了可爱的跳跳袋;弹子、豆子、棍子、旧报纸、布头等成了幼儿赤脚活动的好材料……这些器械制作方便、节省、便于更新,孩子喜爱,锻炼效果非常好。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之,通过再利用废旧物品,实现了幼儿园环境内隐的秀色——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美化了幼儿园环境,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幼儿的学习互动空间。
三、发挥废旧物品在家园合作中的媒介作用,增强家园互动
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丰富的物质,资源的统整利用离不开有效的家园互动。以往,家长对废旧物品的收集很不以为然,但是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作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我们趁热打铁,组织了一系列家长观摩活动:
观教师和幼儿手工制作成果。一方面,我们在每一件作品旁配上名称、材料、玩法的文字说明,让家长知道是使用什么废旧物品制作的,孩子如何玩。另一方面,家长参观时安排教师在一边接受家长咨询、讲解,进一步帮助家长了解细节特征,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意见,使其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参与幼儿的游戏。我们请家长亲临幼儿的活动区、户外活动,让他们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制作,创造出一物多玩、一物趣玩的方法,共同感受废旧物品带来的快乐体验。
进行有关运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学习。我们通过家教宣传栏、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有效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废旧物品的知识、环保的理念、运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对幼儿的影响等,使家长知道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可以制作成玩具,哪些东西可以带到幼儿园来,如何在家庭中指导幼儿等,满足了家长的好奇心,激发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
有了家长对活动全程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又组织了“家庭玩具制作大赛”“明星时装秀大舞台”等活动,并设置了不同的奖项,激励所有的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收到的百余份自制玩具、百余件自制时装中,有的设计精巧,有的制作精美,有的富有传统特色,有的富于创新变化,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如今家长们已经有了很好的“集宝、制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进一步发挥废旧物品在家园合作中的媒介作用,让这一家园共建空间变得更加持久,我们不仅开展了每周两次的家长助教活动,而且还对每个家庭发放一张“集宝、制宝卡”,以一学期“集宝、制宝”数量为标准,作为优秀家长参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在动员家长收集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改变了家长被动参与的局面,提升了幼儿园在家长中的信誉,增强了家园互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