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溪恋歌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入順昌,槎溪即近在目前。
  从原始森林探身而出,槎溪穿过幽深溪谷,绕行突兀山崖,跨越纵横沟壑,在盆地悠闲、平静地展示了自身的旖旎与婀娜,澄江如练,一条蓝色飘带,自西向东,沿途把赖源、光地、曲村、槎溪、蛟溪诸多村庄连接起来。
  那山、那水、那村、那人,让我迷恋,迷恋于它们的神韵与姿容。
  1.那山
  1958年,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
  春天。林区的上空回荡着愉快而雄壮的歌声,那是一支林业大军行进在上山的路上。
  顺昌作为闽北林业重点县,在槎溪流域林区设立曲村伐木场,这是诸多伐木场之一。他们当中有来自上海、安徽、山东等地青年以及退伍军人、外县伐木工人和当地居民。林区建设者们开山、筑路、伐木,源源不断地把大量木材从深山输送到祖国建设急需的华东地区。
  1961年,赵丹等执导的电影《青山恋》问世,以支闽林业大军为原型塑造了闽北林区伐木工人扎根林区,把青春献给林区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进入20世纪70年代,林区的面积逐渐减少,伐木场更名为采育场,有计划地伐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所谓的“两条腿走路”,治理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生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槎溪流域方圆百里71600多亩生态林、人工林,18500多亩竹林。杉木之乡、竹子之乡,层峦叠嶂,青山绿水再度以温柔而朗润的情怀,拥抱了那里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古廊桥、古道、京街、古井、古墓、古宗祠、古庙、古戏台、古水碓……
  山中说也说不完的故事与传说里,有许多条隐秘而幽暗的通道联结着古今,如果我们从那些残存着山里点滴历史遗迹的草阶跨过,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到另一幅久远的历史画面中。
  景灵寺,槎溪流域古寺庙之一,位于景灵山主峰山麓,始建于唐朝,宋朝工部尚书廖刚幼年曾求学于此庙,至今民间还流传廖刚每天骑“驴马石”过河到寺庙刻苦求学的故事。该庙毁于战乱,20世纪90年代由乡民和新加坡华侨捐资,建成熠熠生辉、蔚为壮观的深山庙宇,庙宇附近保留有历代僧侣墓塔。
  景灵山战场,1933年8月5日彭德怀率领的红军“东方军”与敌军作战战场之一,至今仍可看到当年的敌军炮台和红军作战挖下的战壕。这里长眠着30多位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年轻的英灵永远守护着日新月异的美丽山河。
  槎溪的山,仿佛经过漫长的舔舐与疗伤后变得更为静穆,日光月色里,它是一片片迷离无定的光影,也是一段又一段和弦丰富的旋律,更是一首经由满是泥痕的乡亲们的手写下的史诗。
  2.那水
  都市的地平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的时刻,一面巨大镜子映照中的大山的碧绿,蓦然在远方升起。
  那是槎溪上游的光地水库。水面平静得像是一个安睡婴儿的脸庞,你可以看到光阴在其上的不断幻化:一块云慷慨地接纳另一块云,一片光彩愉悦地拥抱另一片光彩。鱼在水下悠游,我们的影子投入其中,轻风拂过,影子微动,而我们一无所知。
  光地水库位于海拔620米高山,蓄水量860万立方米,4600多亩农田灌溉的水源保障,人们都誉之为天池、天然氧吧。休闲、垂钓、避暑,槎溪的水定然会使人们的生活更为平静、悠闲。
  光地水库沿溪而下,是闽北山区少有的、气势恢宏的四级阶梯式发电站,仿佛光地水库里蓄积着的有关大海的梦,走向辽阔世界的波澜起伏的梦,通过这四道关卡,带来了巨大的能量。有人告诉我,这四级阶梯式发电站和下游数座小水电,每年的发电量达100多万度。
  光地水库、电站,是元坑古镇省级水利风景区、水电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
  毗邻廊桥前方的是依槎溪河而立的水碓,我想有许多旅游者会将它珍藏进记忆深处的。
  4米高的水车,一应俱全的水碓附属建筑。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此地水碓还保留集砻谷、舂米、面粉加工、榨油等粮油、食品加工多种功能。当年,人们途经水碓坊,几百米以外便可闻及水碓辗坊木转轮转动发出的“吱呀、吱呀”声,碓锥、石臼一起一落相互撞击的“咚咚”声,水辗、榨油坊传出的“嘭隆、嘭隆”声,伴随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米香、麦香、茶油香的浓郁香味儿。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序》曾言:“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水库、水车、水碓,制造它们的人类,真可谓是宋应星所说的“聪明博物者”,他们将万物为我所用的智慧是对水的灵性、对大自然宽博之爱,做出了最为美好的回应。
  如果你是在一个清晨来到槎溪,你会看到槎溪的风韵。整条河蒙在雾气里,浓淡相宜。不知从哪里传来鸡鸣,沿河的村庄突然间全都动了起来,水边有了洗菜声、杵衣声与说笑声,烟囱起了白烟,沿着槎溪水面,那些声息穿过了小桥、草茎与石块,写下了一天里的第一首诗……
  3.那村
  槎溪村,是一个拥有1750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坐落槎溪河畔而得名,地处古镇元坑盆地出口,四面环山,森林茂密,一处传说中常带“仙气”的风水宝地,依山傍水的村落时常在时隐时现的飘带般雾霭的围裹之中。不远处轻盈浮动着的山岚,飘浮在大槎岭、风山、景灵山的秀峦之间。
  “缥缈临虚一望中,风山对峙倚重重。灵踪有路润苍鲜,云气无时护紫峰。”宋代熊毓诗句便是对这片灵山秀水最好的赞美。
  槎溪、蛟溪在村前交汇,良田千亩,地肥物阜。主产的大米,史称“大槎米”,颗粒饱满,饭香质佳,松软可口。“大槎山茶油”,富含维生素E及微量黄酮、皂素等元素。自古以来,大槎米、大槎山茶油均为贡品。
  横跨槎溪河的槎溪古廊桥,叙说着“游屠夫赔罪建廊桥”的故事。廖槎溪自幼家贫,某年大年三十将至,廖父到游屠夫家赊猪骨头熬汤煮粉丝。“欠账不过年三十”,是当地风俗,游屠夫到廖家收账,廖父与之商榷:“可否等过了年关?一定还上钱。”屠夫不宽容,将一盆骨头粉丝汤泼地,并说:“来年拿何还钱?猪骨头白送你,不如喂狗。”廖父受此凌辱,倍感委屈,一旁的廖槎溪不语,立志奋发读书。20年后,廖槎溪考取进士,官居焕章阁大学士,游屠夫恐廖家报复,在廖槎溪回家省亲前,倾资建廊桥,取名槎溪桥,在进士回家时,跪桥赔罪。进士非但不怪罪,还下轿扶起游屠夫,以兄弟相待,携手平步进村,并将朝廷赐给进士建“进士坊”“进士府”款项拿出部分,支付游屠夫建造廊桥的费用。因此,这段往事,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佳话相传。
其他文献
乌云从山后逃过来,扑通跳进池塘里,池塘一下子黑了。  风追了上来,水面乱作一团。乌云见躲不住,连忙跳了出去。天又开了。  阿德心里想,快点来吧莫拉克,你这泰国的骚猴子。收音机里说,台风今天夜间就要登陆了,这个台风名叫“莫拉克”,“莫拉克”是泰语,意思是“骚猴子”。  已经三个月没落过一粒雨了,地面燥得冒了烟。还好鸡场前的池塘正好挨着樟仔脚水库,勉强汪住了半池的水。  奇怪,鸡怎么都窝在鸡舍里?阿德
李莹的父亲老李最近几天身体一直不好,总是感到全身没劲,而且肚子胀得难受。让他去医院看看,他不肯去。老李年轻时曾患过乙肝,之后病情时好时坏,由于工作忙,家庭负担重,他的病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治疗。  中午下班时李莹去超市买了一只甲鱼,送回家让妈妈煲一锅汤。五点多钟下班后她回去时,汤已经煨好了,她盛了满满一碗送到老李跟前。  闻到香喷喷的甲鱼汤,想到难得女儿一片孝心,老李就连汤带肉将一碗吃个干净,由于味
走到坪水,就像走进时间深处,那是四百年的邂逅。驻足观望,云雾锁山,不虚无也不飘渺,浓雾不让你失望,它痴情地守候着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桃源秘境——畲村坪水。  何谓“桃源秘境”?据说寨口狭窄,青山耸峙,一条源于厝连尖、挺仑岭两峰间的小溪穿寨而过,经寨口往南流入归德溪,寨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外人鲜有进入,故有此说。  云雾任性遮掩,似乎拒绝人钻进时空隧道,生怕打破古钟的嘀嗒轮回,惊醒畲村世外般的、
说到减肥,说不定每位都有一套减肥经,如不吃肉、每天只吃午餐等。然而,正是这些错误的饮食减肥方法,让你始终瘦不下来。认真遵循以下十大让你越吃越瘦的饮食秘诀,你会发现减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1.合理地安排三餐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是从早晨到晚上逐渐减弱的,晚上吃的食物较容易导致脂肪的积聚。  因此,晚餐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并且尽量减少晚餐的进食量。而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
沈念,1979年生,湖南岳阳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曾在《十月》《天涯》《大家》等刊发表小说、散文,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多种年选和中国散文排行榜。出版有散文集《时间里的事物》(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8年卷),小说集《鱼乐少年远足记》《出离心》,长篇儿童小说《岛上离歌》等。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  那天是冬至,我记得清楚,从本地
1  我独自在云朵之间飞过,你可能看见了我,二妮。我飞翔的速度并不快,大多数时候是徒手而行的,并不借助于其他机械工具。天空辽阔,你看到其他的鸟在飞吗?那些结伴而行的候鸟,有时会占据天空的一角,它们一窝蜂地来和去,在我的周围,或者离我较远的地方。你知道它们都飞过哪些地方,以及它们现在的位置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吗?我是大致清楚的。我在飞行中,能看见无数的鸟群在我周围飞翔,间或我会注视它们的动向,因为它们和
LOGO程序设计与数学思维过程自然密切相关。LOGO编程融入中学数学教学,就是将体现21世纪数字化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国注重算法、注重双基的优秀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交互网络设备,使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其对数学规律的“好奇”与“发现”,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迫切愿望”,从而使之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我在中国西部贵州地区部分中学,从20世纪80年代
孩 儿 莲  刚过清明,雕花大楼的孩儿莲,就开了。  跑去看,孩儿莲身似蛟龙,腾空般盘旋而上,遒劲古朴。一朵朵只有指甲般大小的花,宛似倒挂水中的莲花,色泽鲜嫩得像是婴儿的脸庞。这大抵是园艺界取名“孩儿莲”的原因吧。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了。第一次见孩儿莲,是几年前去雕花大楼,碰巧孩儿莲也开了,算是意外之喜,我在《手稿的东山》里已经写过了。这次特意跑来看,仿佛老友重逢,有情有谊。  孩儿莲,属八角科,
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的安-124远程战略运输机(北约代号为秃鹰),仍是俄军当前最具超强运载能力和使用最为频繁的远程战略运输机,是俄军快速反应部队实施远程投送的重要依托,更是俄军战略远程投送装备的“中流砥柱”。该战略运输机可用于运输卫星、飞机、舰船、直升机、火车头、坦克、导弹、桥梁等大型军用设备,为俄军远程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战略价值重大。卓越性能无与伦比  秃鹰运输机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
一  喜欢果香气,家里茶几上总要放几枚苹果。那些苹果又大又红,色泽光鲜。果香不时袭来,和家里的书籍、酒、茶、沉香、宣纸、木器的味道融为一体,这是生活的气息。苹果的气息里有我的童年,那种诱人的香味闻起来令人心情轻松。  回忆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会是各种气味。泥土、食物、衣服、被窝、炭火的气味,还有随季节而变化的空气的味道。有人晚年吃到一款食物,说是妈妈的味道。所谓记忆,就是味道的反刍味道的再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