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界诞生之前的我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名言:“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固然是我在读经典,从经典身上汲取营养,未尝不可以说经典也常常在读我,以检验我是否配得上它釋放的营养。每当我拿出一个更新的自我呈献给经典时,经典总是馈赠给我一个更大的惊喜。经典越是有大的馈赠,我就越想有新的呈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而弥仰,坚而弥钻。在相互阅读和无形对话中,经典潜移默化地建构了我的心智,而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复活和丰盈了经典。或者说,经典通过我之阅读而发现经典之自我,我通过阅读经典而创造我之自我。经典就如同一件宝物,经过一代代读书人的擦拭,变得越加晶莹剔透,精光四射;而一代代读书人在擦拭经典的同时,也通过反复的琢磨体悟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当我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引壶觞以自酌”的惬意,“临清流而赋诗”的风流,我忍不住也生出隐逸的遐想,这一份神仙似的逍遥令我无比羡慕。当我进一步阅读,才得知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情,也有祖上的荣光需要发扬。可是他毅然听从内心的召唤,从浮华的“尘网”中挣脱而出,这一份敢于舍得的智慧令我无限叹赏!当我经历了人世的浮沉,读出陶渊明“带月荷锄归”背后“晨兴理荒秽”的辛酸,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的悲凉,“饥来驱我去”的“乞食”,还有家人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然而他未改变自己的操守,“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这一份绚烂归于至极的平淡令我无比崇敬!这是不是类似于蒋捷的三重听雨,或者王国维的治学三境呢?
  禁不起反复鉴赏的经典就不是经典。经典是需要一再碰撞且必须一再碰撞的。真正的经典就是每一次相遇都是初识,每一次相知都是初恋,每一次相交都是初心。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对剧情早已烂熟于胸,甚至某些唱词亦能脱口成诵,可是看到梁祝“楼台会”时,我的眼泪依旧会夺眶而出。散场后,随着熙攘的人群走回宿舍,我不禁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琴弦,让我的情感与之共振?《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飞出我的脑海,“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祝英台受了父亲的阻挠,焦仲卿源于母亲的压迫,爱情抗争世俗,情道不屈于势,竟要以生命为代价。相互的信任竟以死亡来报答,这已经超越情爱的悲欢离合而上升至心灵的相契相守,现时生命的否定带来的是两个灵魂的永久相合。所谓知己就是另一个自己。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作蝴蝶双双起舞,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坟上鸳鸯夜夜相向而鸣。
  日光底下无新事。所有的经典都是同一个经典,所有的书都是同一本书,所有的诗歌都是那唯一一首诗歌的摹本,所有的生命都是无限接近于那唯一的生命的一个努力。阅读经典也许就是找到隐藏的自我,就是努力接近那唯一的生命——知道“我是谁”。希腊德尔菲神庙的诫命是:“认识你自己。”博尔赫斯说:“我在寻找世界诞生之前的我的面庞。”纵然生命漫长复杂,却取决于大彻大悟“我是谁”的瞬间。当带队追逐逃犯的警官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突然醒悟不能杀害一个勇士时,他反戈一击,和逃犯马丁·费耶罗站在一起同那些追兵作战。贾宝玉离开贾府出家为僧,在他回望贾府的瞬间,他的自我才最终成形,他生命的意义才得以确立。当哈姆雷特慨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时,他已经注定要走向通往自我的征途,他只能往前走,无法顾及结局的好坏。“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在自沉泪罗江之际找到了自己。对我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还在通往求索自我的漫漫长路上。
  当苏格拉底告诉雅典人,人应该拿人类的自我意识,即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谕时,他不仅冒犯了神,而且冒犯了所有相信神的雅典人。“只有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96页)在一个普遍信仰神谕的时代,苏格拉底要求雅典人相信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是相信外在的神谕。他是一只提前呜叫的公鸡,在神权的时代提倡人的理性,在哲学的暗夜呼唤黎明的光。他从容地喝下毒酒,为自己的哲学付出了最高贵的代价。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哲学家只能“舍生而取义”。苏格拉底之死仿佛是一个隐喻,人既然为思想而生,也应该为思想而死;人既是思想化的人,思想也是生命化的思想。哲学从来不是玄虚的逻辑推演,也不是书斋里的高谈阔论,而是头脑中的革命,现实中的超越。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代无名氏的诗句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高度景仰。《论语》中有两个“孔子”,一个是言语上的“明哲保身者”,一个是行动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当天的威严笼罩整个人的世界,是孔子第一个发现了人的价值,从天之道转向人之道。当所有人还匍匐在天帝神巫的权威下瑟瑟发抖时,孔子作为“人”第一个“站起来”了。孔子以“道”解释“天”,以“仁”内化“礼”。他不像苏格拉底,以自己的话语来传扬真理,孔子说他“述而不作”,其实他是藏“作”于“述”。他用的词还是“天道”“天命”,但却偷梁换柱,置换了“天道”“天命”的内涵,所以他的“道”虽然在当时行不通,他自己却没有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是中西方思想演变的差异处。西方常常是断崖式的,而东方常常是渐进式的。庄子在《人间世》中说:“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天子”不再是垄断之特权。余英时认为这句话不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石破天惊,“且在‘天’‘人’关系方面也具有划时代的涵义”(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43页)。可见庄子也为孔子助阵。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然而他“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虽千万人吾往矣”。1818年黑格尔荣膺柏林大学讲席时对听众致辞:“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白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尼采说:“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在提升人的精神和境界上,东西方哲人殊途同归。钱锺书说,读书是“灵魂之冒险”,“须发心自救”。也许人要脱离禽兽的本能,并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好的途径即是阅读经典,“发心自救”。在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时,我们常常能听见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声音:“除了认识你自己,更要超越你自己。”猴群中有一些猴子对自己有要求,它们进化为人;曾参弘毅,成为曾子;孟轲养气,成为孟子;黑格尔要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尼采要超越自己,他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钱锺书“发心自救”,成为文化昆仑。只有人才会做梦。会做梦的人才能超越眼前的现实,战胜苟且的功利,才会寻找诗与远方,才能够欣赏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伊人”就是一个永恒的仙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念,一个即使无法得到仍要不断追寻的恋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伊人”,她是自己渴望追求的梦想,是自己百折不回亦不肯放弃的美的象征,是一个不断走近的远方。然而有了这份梦想,有了这个象征,有了这个远方,人才成其为人。在不断追寻中,梦想才照进现实,象征才成为本体,远方才具有诗意。东方的《诗经》如此温润平淡却又饱含深情,而希伯来《旧约》中的雅歌却浓烈决绝得令人窒息。“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强烈的愿望可以战胜死亡,而极度的爱的专一也如同地狱一样残忍。这种极限的情感令人惊恐而又渴慕,谁不期待欲仙欲死的沉醉呢?谁不盼望全身心的付出而又得到全身心的回报呢?当诗与思合二为一,爱情即是信仰,诗歌即是哲学。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其他文献
一、现代白话:官方语言的更迭  语言本身就是最大的修辞。一个意思,通过一句话说出来,即使是最平淡无奇的一句话,也是经过修辞的。在古代中国,我们有文言文,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就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修辞。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為了交际的最大效率,需要一套统一的语言规则进行交流,即文言文,我们今天保留下来最多的材料也是这些文字。但事实上,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但直到晚近才引起学者注意的
期刊
北宋学者朱长文曾有言“夫书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续书断序》)但在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凸显的当代,书法不仅“贤、不肖皆可学”,而且是皆可“会”,皆敢称“能”。甚至在“大雅可鬻”的一般投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各种“野怪乱黑”的路子,如所谓“悬纸书”“射墨书”甚至“丑书”“吼书”等等,都粉墨亮相,各逞其“能”。这让正
期刊
樊健军的小说创作有着底层叙事的自觉和建构城乡的“野心”。他最初从故乡“水门”出发,在“水门世相”里打造了最初的乡土世界;然后,跋山涉水,一路走来,从身边的城镇到远方的都市,讲述了一群薄命红颜在“空房子”里徒劳挣扎的生活故事;在经历了这样一番乡土与城市的锻造之后,再次重温故土人事,樊健军的小说创作明显有了新的气象和更高的追求,《桃花痒》《诛金记》《罗单的步调》《内流河》《穿白衬衫的抹香鲸》《冯玛丽的
期刊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2021年注定会留下重要的印迹,有着不平凡的意义: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日新月异的文艺,转眼走过了21世纪五分之一的时光。新时代,需要文艺有更大的作为、更新的气象。鉴往以资未来,行远不忘初心。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设“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专栏,梳理江西文艺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成就,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期刊
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入选《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和博士后面上资助二等资助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
期刊
在新世纪散文创作的宏观格局中,若是以地域论之,江西散文作家作品无疑以其繁荣发展和生机勃发的态势跻身全国散文前列。江西散文近年的杰出表现和影响,不在其是否拥有几位极负盛名的散文巨擘,而是作为一种群体性崛起的文学现象,受到当代散文领域的重视。2009年11月8日召开的“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便是江西跻身全国散文领先地位的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9日,由江西作家协会联合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期刊
张恩和是一位学者,是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尤其是鲁迅研究专家,也是一位散文作家。  张恩和从小怀揣文学梦,后来果如所愿又不尽如愿地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说不尽如愿,是因为他后来的专业,并非梦想的文学创作,而是研究和教学。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是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是有公论的。他的编与著,可以列一个很长的书单。他的散文虽如他自己所说是业余创作,却也相当出色,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我专门的工作是文学教学
期刊
建国70年来,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也昭示蕴涵着无限生机的文学春天的到来,散文诗在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散文诗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老一代散文詩作家们又激发了创作热情,而且一批又一批新人脱颖而出;加之还有一大批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散文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庞大的散文诗作家群”(田景丰)。  随着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江西的散
期刊
而黎明终归属于我们  不论你是否自明  你总是在蹈行  你已经历和见证……  只是使命尚未完成  —[美]阿曼达·戈尔曼《我们登山》  不论是基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古老传统,还是响应高尔基对“非常及时的书”的倡导,“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文学”这种观念已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声势炽烈、影响深远的乡村扶贫进入文学领域,既是国家文学生产机制的产物,更是作家个体面向现实生活的自然发声。组织生产,官方定制
期刊
读董书明《辽阔》,我发现那些分行的文字中间,总是凝聚着作者深沉的生活之思、生命之思,既有心灵故乡的诗意穿行,又有现代城市的喧嚣与迷茫;既有情感诉求的深切表达,又有艺术探求的内在洁净与美感,在普通的场景、凡常的事件中闪耀着诗性与情感的光芒。  品味《辽阔》,体味诗行之中作者内在生命的流泻,感动于诗人心灵世界的厚重与轻盈,在诗意的大地平凡栖居。  一切写作都是个人史。董书明有着较为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