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风度·态度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学者朱长文曾有言“夫书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续书断序》)但在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凸显的当代,书法不仅“贤、不肖皆可学”,而且是皆可“会”,皆敢称“能”。甚至在“大雅可鬻”的一般投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各种“野怪乱黑”的路子,如所谓“悬纸书”“射墨书”甚至“丑书”“吼书”等等,都粉墨亮相,各逞其“能”。这让正常的观众、书家和投资人在感叹“看不懂”之余,不仅要质疑这门古老的“国粹”究竟还有没有标准和门槛,并为其未来感到忧虑。幸运的是,在如此乱象之中,仍有少数书家,不为名利,而坚守着作为书写者“达意、传情、养心、怡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中国社科院的张恩和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张先生的“本业”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尤其在鲁迅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先生名其斋日“四书堂”,意为毕生所业,不过“读书、教书、著书、书法”四事。因此书法于他而言,既是“余事”,却也是“正事”。且先生与书法大家启功有逾半个世纪的师生兼同事之谊,虽然他从不以“启功高足”白炫,甚至反复申明:启老生前从未收过书法方面的学生,自己也从未特意向启老求教书法问题。但心摹手追,比起一些惯于往自己脸上贴金、与名人套近乎以自高身价者,以笔者观之,张先生在启老处所得,反更近于“真传”。故不揣浅陋,拟就此从法度、风度和态度三个方面,对张先生的书法略作品析。
  先说法度。书法既名为“法”,则无“法”白不成“书”。关于“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之争,自古至今不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但只要不是全然无知或故作惊人之语者,断不会否认“法”之存在及其重要性。而对前人之“法”的继承,则是“法”存在的基础。因此,谈张先生的书法,启功先生对他的影响是不能不论的。启功之书,“半生师笔不师刀”,是纯正的“帖学”风貌,在用笔和结字上都体现出一种“超稳定结构”(借用著名学者、书画家梅墨生的提法)。其用笔基本全用中锋,鲜少侧锋、逆锋,这使启书的笔画处处呈现圆劲的稳健之态。同时,启功结合多年实践,运用黄金分割原理自创“五三五”的“结体黄金律”,使其结字更显得脉络清晰,法度谨严。
  在这个方面,张先生是很好地延续了启书法脉的,其用笔、结体,都可以看出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由于启书显著得力于二王、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诸家,其风格自然而然走的是瘦劲一路,但其在转折处更多用“折”法,显得“瘦”而“硬”,近于柳书,也符合宋代姜夔所说“草转真折”及“真以转而后道,草以折而后劲”的用笔辩证法。然明人汤临初对此提出异议,他区分了“道”与“劲”的差别:“夫真不可折,犹草必用转,书之古今高下,正系于此。书固以转而后道,实不因折而始劲,若谓劲生于折,则古法澌尽矣。盖道,如人之一身筋脉联络,精神贯穿,可以骑射驰骋,可以上竿踏壁。劲如人臂强足健,坚实凌厉,止属道中一节,故有劲而乏道,未有道而不劲者也。”(《书指·卷下》)汤氏此论,实际上是强调了一种用笔的“弹性”,认为有“弹性”的“道”要胜于“坚实凌厉”的“劲(瘦硬)”。
  正是在这一点上,张书与启书显现出微妙的差别。张书在转折处更多用的是“折”中带“转”的方法,更为圆润而少棱角,也使作品从整体上显出一种鲜活而有弹性的“内劲”。若以筋骨而论,张书较之启书更为饱满,“骨力”稍逊,而“丰筋”似有过之。米芾论书有言:“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海岳名言》)应该说,启、张之书都较好地实践了这一原则,而张书在“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苏轼《次韵子由论书》)方面,似又有所推进,这是一般学启者所不及的。
  再说风度。以人取譬,则法度犹人之体貌,“体正貌端”固佳,但还只是基本审美要求,而更重要的在于“风度”——风韵、精神、气质等等。启功书法之所以是当代书坛高峰,除深厚的传统功力之外,关键在于其胎息纯正、绝无杂染的庙堂气,文人气,书卷气和“清气”,而“清气”尤为难得。“启体”貌似易学,但学启之人绝大多数皆遗神取形,形似而神离,这未必是模仿者用力不勤,实乃其学力、人品、修养与被模仿对象有天渊之别所致。启老一生,道德学问,人所称赞,其作品中那种中正平和之沉静气,那种脱离了市井俗赖的清逸气,由心而发,绝非常人所能至。清静出于淡泊,在这个方面,张先生可谓启功精神的真正“传人”。他虽非职业书家,但知其能书者亦不少,正如先生自述:“大概是认为我的字写得还不太难看,经常会有人要我的字——除了国内朋友,还有日、韩、美等外国朋友以及住在英国、南非的中国同胞。”然先生对待创作和作品的态度,却与启功先生如出一辙,那就是珍视却不吝惜,只要是答应下来的,绝无胡涂乱抹、马虎敷衍之作。他始终认为,别人来求字,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如应付了事,则是对别人不尊重,于己声誉亦有损。可就是这样来者不拒(个别人品下劣者除外),先生却几乎是分文不取。他常言道,像启先生这样的大书法家都不把“书法家”这项帽子当回事,没有“明码标价”的润格,许多作品都是随手就送,我只是业余“玩票”,又何必拿字去卖钱?
  放眼时下书坛,字字算钱、缁铢必校者夥矣,像先生这样“淡泊名利”几稀。这种扫尽铜臭的淡泊,反映在作品上,即是前文所述“清气”——清新之气、清高之气、清恬之气——之由来。
  先生虽受启老影响,然可贵处正在于其一方面能得“启体”之精髓,同时又能跳出“启派”之窠臼而白出机杼。梅墨生指出:“启功书法……带有浓厚的学理倾向,这与启功的学者身份不无吻合。也正是这一点,使启功书法理性大于性情,而这对文人书法来说则可谓是一大缺陷。”说是“缺陷”,或嫌过苛,但启书“法高于意”当是事实。而张书在“法度”之外,既承续了启书的正气和清气,又更为活泼跳脱,更具性情。其字势更为开张,点画布局面目清晰却又并不计较细枝末节之得失,而更在意心手双畅的表达。宋代蔡襄有云.“学书之要,唯取神氣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论书四则》)张先生书法,远观绝似启书,近看又全是自家面目。以风度而论,启书更近于古之君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有谦谦之态。而张先生之书更像民国文人(尤其是他最敬慕的鲁迅),既有旧学根柢,又具新派面目;既有绅士风度,又敢于“乐则大笑”“愤则大骂”,直抒胸臆,不囿成法而更具自由之气息。中国古人喜画残荷败柳,盖“残”者乃成熟而非衰败之相也。先生年已耄耋,所书日趋老辣却锐气不减,可谓深得古人之旨矣。
  最后说态度。张先生作书,并非单纯显示书法之“技”或“艺”,他更看重的是“道”。启功先生曾有诗云:“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这虽是谈碑帖鉴定,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许多人对书法作品本身的内容及其思想并不关心。书法本应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内容”对形式不仅有重要影响,而且内容本就是构成审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只关注形式却忽略内容,白不免令人有“买椟还珠”之叹。对张先生来说,书法除了笔墨技巧,更要表现自家性情,表达作者的思想、立场和态度。
  先生的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鲁迅研究上用功尤多。他常书写鲁迅的诗词、名言,除了致敬这位“精神偶像”,更表达他对时下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笔端。先生又能诗,比起一些喜欢掉书袋却又思想内容贫乏的“老干部体”,先生之诗,不拘于格律、典故,平白如话又清新自然,余味悠长。如他为“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所作:“犹记吾师传精神,笔底波澜写黎民。最是一曲西窗月,吟入南海作金声。”在缅怀恩师的同时,并未陷入罗列业绩或大唱赞歌的一般套路,而是着眼于先师所“传”之“精神”和“笔底”所写的“黎民”,不仅令读者感受到前辈学人的高尚情怀,更表达了先生踵武前贤,学术始终根植于现实的真学者立场。又如他的《自嘲诗》:“醉眼朦胧上酒楼,未饮先醉说还休。世事何须求洞明,半醉半醒自风流。”明显看出鲁迅的影响,但却又别出新意,将一位饱经沧桑、阅尽炎凉,早已“世事洞明”的耄耋学人“智欲圆而行欲方”的人生智慧以诙谐幽默的口吻出之,“难得糊涂”中彰显的却是一种隐含傲骨的大方洒脱。有些书家的作品,只观其书艺之高下可也,内容可略而不计;读张先生书,如不关注其内容,则于书家本意终隔一层,洵为憾事。
  笔者尝与人论书画鉴赏之心得日:凡古今之上乘佳构,要之不离“正、大、清、贵”四字。盖“正”则无邪僻气,“大”则无局促气,“清”则无市井气,“贵”则无酸腐气。以此鉴书画,百不失一;以是鉴人,亦庶几乎?恩和先生为人谦逊,不喜张扬,但读先生之书,清贵有魏晋名士之风;见先生其人,正大如庙堂君子之象。黄山谷曾言:“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跋与张载熙书卷尾》)其先生之谓欤?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
其他文献
读江西“90后”六位年轻诗人的诗歌作品,能够看到他们在处理诗歌时的谨慎态度,对于细节的不断打磨,对于诗歌深度的思考和认知,还有不断汲取能量和夯实基础的能力。写诗是一回事,论诗又是一回事,谨以个人视角做如下解读。  熊志彪:控制在简化诗意的范围内  熊志彪生于南昌,24岁,现就读于韩国国立釜山大学。他善于消解生活的种种,细节处置得克制而又率性。他的写作状态是轻松的,不刻意制造诗意,信手拈来,张弛有度
期刊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国之文与当代散文写作的变革——李敬泽散文创作研讨会”于扬州大学举行,与会人员就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会饮记》进行研讨。关于李敬泽的散文究竟应该归类为何种文体,与会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的共识是:他的文章是不可归类的,作为一种“超文体文章”只能暂且用“散文”来加以概括。  就笔者个人的思考角度而言,比较倾向于用“意识流散文”来称呼李敬泽《咏而归》和《会饮
期刊
导语: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空间开辟出与现实空间平行的第二世界,互联网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了极强的交互性与黏合性,甚至部分替代了现实生活的行为与活动。我们的话语产生与交流行为,在网络三棱镜的折射下也产生了新變与发展。这三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传播中的话语修辞,分别聚焦网络话语修辞的特征效用、个案剖析,以及网络语言嬗变的源流与未来。网络话语修辞是在世代差异、阶层分化下形成的凝聚共识的新方言,是
期刊
即使是在文学研究的范围内,贸然谈论地域性和现代性也是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它们的出现总是需要一些补充说明。“现代性的历史是社会存在与其文化问充满张力的历史”,这个从呱呱坠地之时就已纷繁复杂的概念有着太多的面相,如卡林内斯库所指出的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等等。地域主义“这个概念承载了不同的,甚至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意义,而且一直与一些不同的、矛盾的潮流与利益相关”,它不再满足于“塞北
期刊
本期文艺家:南翔,本名相南翔,1978年就读于江西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调入深圳大学,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现为深圳市作家协会顾问。著有《南方的爱》《当代文学创作新论》《大学轶事》《前尘:民国遗事》《女人的葵花》《叛逆与飞翔》《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绿皮车》《抄家》《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等十余种;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
期刊
主持人语:虽然中国多被视为一个大陆国家,但海洋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中也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更因为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沿海城市在中国的版图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化(文学)传统中,海洋文明向来不被重视。原因之一可能与海洋文学写作不太发达或名家名作不多有关。但这可能只是直观的印象。事实上,一直以来有着相当一批作家持续和执着地从事着这
期刊
1  《洪水淹及我的灵魂》拥有两种节奏。在最初的章节,它缓慢、凝滞,波澜不兴,仿若从松木划出的伤口上缓缓流下的树脂——它围绕着勇鱼一个人,围绕着他在避核工事中的隐居生活,甚至不断地渗入到勇鱼的内心中去,并让他的沉默发出单一的回响。它展示的不只是细胞而且会让我们不断注意到细胞的核。它,曾让我产生错觉,以为大江健三郎写下的将是另一部“追忆逝水年华”,他要以凝滞的笔调书写已经过去的时光并检索“自己”的心
期刊
一、“修辞”概念的漫散  “修辞”二字出现于《易经》“修辞立其诚”。在语言学的学科范畴内,“修辞”指的是语词和文辞在使用过程中用以调整和修饰的技巧,如“比喻”“借代”“双关”“夸张”“对偶”等等,也即是对“语言”本身的改造和装饰,是语言隐喻之外的又一层隐喻。修辞行为带有个人性,它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比如同样是对雪的比拟,有“撒盐空中差可拟”,也有“未若柳絮因风起”。修辞行为也带有公
期刊
读惯了名著,不由得思考,在平庸和杰出之间,分水岭在哪里呢?可能每个人偏好不同,对我来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在某个关键环节,作者是服从惯性走向那些可以预见的路径,还是临渊而上,带读者看到更卓异的风景。  如果说科学界的智力游戏能引起头脑风暴,真正优秀的作品同样会引起另一种风暴,它涉及鞭辟入里的理性和情感体验,涉及作者由外向内独特而深入的探索。而在各种文学形式和体裁中,我尤爱短篇小说,它的速度感
期刊
一、现代白话:官方语言的更迭  语言本身就是最大的修辞。一个意思,通过一句话说出来,即使是最平淡无奇的一句话,也是经过修辞的。在古代中国,我们有文言文,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就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修辞。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為了交际的最大效率,需要一套统一的语言规则进行交流,即文言文,我们今天保留下来最多的材料也是这些文字。但事实上,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但直到晚近才引起学者注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