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把国外的文化作为自己人生的更高追求,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东路梆子是山东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每一个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都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是一个地域的文化见证。
关键词:地方戏曲;东路梆子;发展史
一、东路梆子的历史渊源
东路梆子,又叫章丘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的梆子系统的剧种之一。想要研究地方戏曲音乐,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对于东路梆子的渊源发展,所能留下来的文献文字记载少之甚少。笔者查阅了各种资料与文献记载,发现对于东路梆子的渊源发展基本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东路梆子是经山西的蒲州梆子经河北传入山东后,受山东各地的方言、习俗、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唱腔。《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惠民县志》、《章丘县志》、《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同样都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东路梆子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山西和陕西梆子的一些流散的艺人随着山西的一些商人沿黄河来到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西梆子。于是,山、陕梆子(当时群众称之为梆子腔)在山东沿黄河沿岸的章丘、历城、惠民、济阳等地逐渐兴起。当时章丘商业发达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时受当地民间戏曲和方言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更名为“章丘梆子”。章丘梆子与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为了区别这两种梆子,根据这两种梆子主要流行的地域不同,所以将“章丘梆子”改为“东路梆子”,横笛梆子改为“西路梆子”。《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的记载便是持这种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末清初,经山西同州梆子艺人通过黄河上的商船来山东经商谋生而传入山东,经过艺人们的传唱,后来传入惠民县。
(二)历史渊源的确立
对于这几种不同的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起来就是:东路梆子的源头是山西蒲州梆子、山陕梆子还是山西同州梆子;传入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流经河北省。
对于东路梆子的源头以及有无流经河北省这两个问题的争议,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来说的话,河北和章丘两地相隔甚远,河北梆子流经济南章丘,应该会有演出或流传。再者,河北梆子也是来源于山陕梆子,而据笔者查阅,同州梆子的归属地应该是陕西,而非山西。由以上种种分析和就目前的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东路梆子的历史渊源更加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二、东路梆子的兴衰历程
东路梆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谓历久弥新,经历了民间的各种起起落落。它的兴衰历程自清嘉庆年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这段时间,其间经历的比较重要的时期主要有清代(包括清嘉庆年间,清代后期,晚清时期),清末民初,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以及“文化大革命”后。
(一)清代
清代是东路梆子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东路梆子迅速传播与发展,收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清嘉庆年间,东路梆子在老一辈艺人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尤以惠民县的老艺人张广成等影响最大,成为每逢庙会、集会、打会等民间活动必不可少的演出形式,到处都有着东路梆子演出的身影。清代后期,东路梆子在山东各地开始得到发展,甚至在河北省得县城也有东路梆子的演出。章丘、商河县、惠民县、无棣县等地区兴办东路梆子科班和戏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同字科班,万字科班,顺字科班,全字科班等。晚清时期,东路梆子的角色行当和明清戏曲音乐的角色行当发展保持一致,生、旦、净、末、丑各角色分工明确。班社演出也有很大的成就,著名的东路梆子作品《单刀会》、《古城会》等,受到了市民的喜爱。
(二)清末民初
此时期东路梆子盛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与河北省南部的几个县颇为盛行,甚至还到达过天津等地。东路梆子还曾与五音戏、河北梆子、京剧、吕剧等剧种组成“三合班”或“五六合班”同台演出,促进了新型剧种的发展。此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双锁山》、《天仙配》等。
(三)抗日战争爆发后
抗日战爆发后,东路梆子逐渐走向衰落。除了戏班被迫解体,艺人流散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老一辈艺人去世后东路梆子后继无人,无剧本、无文字记录,没有固定唱法,从而导致剧目混乱和失传。新中国成立前期,东路梆子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
此时期东路梆子在新的形势与政策下得到了新的发展,山东省惠民县成立了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领导干部也非常重视老一辈艺人的技艺,由老一辈艺人来培养新的青年演员。同时对东路梆子的剧目进行整理,挖掘和恢复出的传统剧目有《全中效》和《斩黄袍》等,改编的剧目《杨三孝打鞭》等。在音乐方面,对乐器编制进行了改革试验。在唱腔方面,与兄弟剧种相互吸收、融合进行改革。伴随着新中国崭新的面貌,东路梆子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
好景不长,东路梆子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严重破坏。艺人们被迫解散剧团,回到农村改行。后期东路梆子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希望,各剧团包括业余剧团重新活跃起来,东路梆子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门玉彪,史庆等.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研究第一版[M].齐鲁书社出版,2003.(09).
[2]李国琳.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第一版[M].齐鲁书社,2009.(06).
[3]张金路,孙才顺,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文化概要第一版[M].齐第鲁书社,2007.(12).
[4]高鼑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第一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02).
[5]李赵璧,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編[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路志勇(1993—),男,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关键词:地方戏曲;东路梆子;发展史
一、东路梆子的历史渊源
东路梆子,又叫章丘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的梆子系统的剧种之一。想要研究地方戏曲音乐,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对于东路梆子的渊源发展,所能留下来的文献文字记载少之甚少。笔者查阅了各种资料与文献记载,发现对于东路梆子的渊源发展基本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东路梆子是经山西的蒲州梆子经河北传入山东后,受山东各地的方言、习俗、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唱腔。《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惠民县志》、《章丘县志》、《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同样都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东路梆子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山西和陕西梆子的一些流散的艺人随着山西的一些商人沿黄河来到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西梆子。于是,山、陕梆子(当时群众称之为梆子腔)在山东沿黄河沿岸的章丘、历城、惠民、济阳等地逐渐兴起。当时章丘商业发达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时受当地民间戏曲和方言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更名为“章丘梆子”。章丘梆子与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为了区别这两种梆子,根据这两种梆子主要流行的地域不同,所以将“章丘梆子”改为“东路梆子”,横笛梆子改为“西路梆子”。《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的记载便是持这种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末清初,经山西同州梆子艺人通过黄河上的商船来山东经商谋生而传入山东,经过艺人们的传唱,后来传入惠民县。
(二)历史渊源的确立
对于这几种不同的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起来就是:东路梆子的源头是山西蒲州梆子、山陕梆子还是山西同州梆子;传入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流经河北省。
对于东路梆子的源头以及有无流经河北省这两个问题的争议,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来说的话,河北和章丘两地相隔甚远,河北梆子流经济南章丘,应该会有演出或流传。再者,河北梆子也是来源于山陕梆子,而据笔者查阅,同州梆子的归属地应该是陕西,而非山西。由以上种种分析和就目前的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东路梆子的历史渊源更加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二、东路梆子的兴衰历程
东路梆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谓历久弥新,经历了民间的各种起起落落。它的兴衰历程自清嘉庆年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这段时间,其间经历的比较重要的时期主要有清代(包括清嘉庆年间,清代后期,晚清时期),清末民初,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以及“文化大革命”后。
(一)清代
清代是东路梆子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东路梆子迅速传播与发展,收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清嘉庆年间,东路梆子在老一辈艺人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尤以惠民县的老艺人张广成等影响最大,成为每逢庙会、集会、打会等民间活动必不可少的演出形式,到处都有着东路梆子演出的身影。清代后期,东路梆子在山东各地开始得到发展,甚至在河北省得县城也有东路梆子的演出。章丘、商河县、惠民县、无棣县等地区兴办东路梆子科班和戏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同字科班,万字科班,顺字科班,全字科班等。晚清时期,东路梆子的角色行当和明清戏曲音乐的角色行当发展保持一致,生、旦、净、末、丑各角色分工明确。班社演出也有很大的成就,著名的东路梆子作品《单刀会》、《古城会》等,受到了市民的喜爱。
(二)清末民初
此时期东路梆子盛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与河北省南部的几个县颇为盛行,甚至还到达过天津等地。东路梆子还曾与五音戏、河北梆子、京剧、吕剧等剧种组成“三合班”或“五六合班”同台演出,促进了新型剧种的发展。此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双锁山》、《天仙配》等。
(三)抗日战争爆发后
抗日战爆发后,东路梆子逐渐走向衰落。除了戏班被迫解体,艺人流散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老一辈艺人去世后东路梆子后继无人,无剧本、无文字记录,没有固定唱法,从而导致剧目混乱和失传。新中国成立前期,东路梆子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
此时期东路梆子在新的形势与政策下得到了新的发展,山东省惠民县成立了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领导干部也非常重视老一辈艺人的技艺,由老一辈艺人来培养新的青年演员。同时对东路梆子的剧目进行整理,挖掘和恢复出的传统剧目有《全中效》和《斩黄袍》等,改编的剧目《杨三孝打鞭》等。在音乐方面,对乐器编制进行了改革试验。在唱腔方面,与兄弟剧种相互吸收、融合进行改革。伴随着新中国崭新的面貌,东路梆子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
好景不长,东路梆子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严重破坏。艺人们被迫解散剧团,回到农村改行。后期东路梆子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希望,各剧团包括业余剧团重新活跃起来,东路梆子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门玉彪,史庆等.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研究第一版[M].齐鲁书社出版,2003.(09).
[2]李国琳.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第一版[M].齐鲁书社,2009.(06).
[3]张金路,孙才顺,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文化概要第一版[M].齐第鲁书社,2007.(12).
[4]高鼑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第一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02).
[5]李赵璧,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編[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路志勇(1993—),男,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