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一门灵活、新颖的课程,它的特质对教学和教师都产生了相应的困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它的兴趣不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课堂对理论和操作的安排并不科学、合理,容易偏重于其中一方面,拉低了授课效率;还有的课堂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仍然留有“被动学习”的痕迹。针对上述现状,教师们可以通过创新策略来改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展开教学。
设置情境,引发兴趣
情境的营造是教学开展的奠基环节,它让学生可以迅速融入知识的环境之中,营造情境是教学中不错的方法。据此,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相应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打好基础。比如在讲解“汉字在电脑上的输入和表示”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利用教师用机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书法作品,有常见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还有一些漂亮的英文字体,如Algerian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字体,风格独树一帜,字体行云流水,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好奇,由此,学生们融入了“汉字输入电脑”这一情境。趁着学生们对这些字体的兴趣正浓,我问学生们:“你们会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吗?你们知道汉字是如何输入电脑的吗?大家知道多少种输入汉字的方法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画上了许多问号,他们纷纷摇头,于是我自然地引入了今天的新课。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为课堂知识的展开起到了带动作用,值得教师们关注。
理论操作,同等重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采取一堂理论课、一堂操作课或者半节理论课、半节操作课交替进行的方式,这样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因为理论课较为抽象枯燥,如果不及时结合实践操作,不容易形成记忆。而边讲解边练习的方式,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直观的练习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比如在讲述WPS文字软件的表格内容时,我让学生们一边听课一边操作。我首先讲授表格的插入,让学生们先在菜单中自己找一找关于表格插入的设置,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插入”项并点击了它,然后我问学生们有什么发现,他们都发现了“表格”“图片”“形状”等选项,这时我问他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在WPS文字软件里插入表格了吗?”学生们马上点头示意,但是他们在点击了“表格”项之后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表格的下拉菜单里又出现了他们没见过的设置。于是,我让学生们设置一个三行五列的表格,引导他们根据表格的下拉菜单先自己试着绘制表格。下拉菜单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插入表格的三种方法,我逐一讲解了这三个选项,边讲解边让学生们跟着操作,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插入表格的三种方法。在讲解WPS文字软件的“边框和底纹”知识时,我同样运用讲课与操作并举的方式,让学生们先自己试着去探究,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听理论讲解,学生们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很快就学会了“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这样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讲解是上机操作的基础,上机操作是理论讲解的应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等重视它们的地位,使理论与操作并举,才能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鼓励探究,调动思维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它功能繁多。比如,WPS演示软件主要内容是制作幻灯片,而幻灯片中关于内容设置的选项多种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待讲授完软件的内容知识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制作一个幻灯片,不限主题内容。课堂上我只讲解了软件的主要设置选项,因此我要求学生们自主探究更多幻灯片的内容设置,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做出的幻灯片放映方式和动画效果越多越好。比如,幻灯片有水平百叶窗、盒状式收缩、横向棋盘式、垂直梳理式等多种切换方式,学生做作业时可以把每张幻灯片都设置成不同的切换方式;幻灯片有脉冲、跳跳板、陀螺旋、变淡、闪烁、波浪形等多种动画效果,同理,学生在做作业时也可以把幻灯片上的每一项内容都设置成不同的动画效果。
我在审阅作业时评选出了几个优秀的幻灯片,这些幻灯片内容丰富,设置的项目也非常多,并且都运用了许多在课堂上没有讲过的设置,其用心程度显而易见。在下次上课时,我把这些幻灯片放映给学生们,并结合它们对课上未讲的、学生们自己研究发现的切换方式和动画效果等设置进行了讲解分析,表扬了优秀地完成了作业的学生善于在课下钻研探究的好品质,并以此鼓励学生们发现并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自学探究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研究更多知识,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课堂首先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应巧妙地营造情境,同时,还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操作能力也得到強化,使他们全面发展。对于应用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尤为关键,教师应注重这一点在教学中的融合。今后我会继续钻研教材并积极创新教法,争取将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完善。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它的兴趣不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课堂对理论和操作的安排并不科学、合理,容易偏重于其中一方面,拉低了授课效率;还有的课堂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仍然留有“被动学习”的痕迹。针对上述现状,教师们可以通过创新策略来改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展开教学。
设置情境,引发兴趣
情境的营造是教学开展的奠基环节,它让学生可以迅速融入知识的环境之中,营造情境是教学中不错的方法。据此,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相应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打好基础。比如在讲解“汉字在电脑上的输入和表示”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利用教师用机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书法作品,有常见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还有一些漂亮的英文字体,如Algerian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字体,风格独树一帜,字体行云流水,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好奇,由此,学生们融入了“汉字输入电脑”这一情境。趁着学生们对这些字体的兴趣正浓,我问学生们:“你们会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吗?你们知道汉字是如何输入电脑的吗?大家知道多少种输入汉字的方法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画上了许多问号,他们纷纷摇头,于是我自然地引入了今天的新课。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为课堂知识的展开起到了带动作用,值得教师们关注。
理论操作,同等重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采取一堂理论课、一堂操作课或者半节理论课、半节操作课交替进行的方式,这样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因为理论课较为抽象枯燥,如果不及时结合实践操作,不容易形成记忆。而边讲解边练习的方式,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直观的练习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比如在讲述WPS文字软件的表格内容时,我让学生们一边听课一边操作。我首先讲授表格的插入,让学生们先在菜单中自己找一找关于表格插入的设置,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插入”项并点击了它,然后我问学生们有什么发现,他们都发现了“表格”“图片”“形状”等选项,这时我问他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在WPS文字软件里插入表格了吗?”学生们马上点头示意,但是他们在点击了“表格”项之后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表格的下拉菜单里又出现了他们没见过的设置。于是,我让学生们设置一个三行五列的表格,引导他们根据表格的下拉菜单先自己试着绘制表格。下拉菜单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插入表格的三种方法,我逐一讲解了这三个选项,边讲解边让学生们跟着操作,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插入表格的三种方法。在讲解WPS文字软件的“边框和底纹”知识时,我同样运用讲课与操作并举的方式,让学生们先自己试着去探究,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听理论讲解,学生们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很快就学会了“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这样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讲解是上机操作的基础,上机操作是理论讲解的应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等重视它们的地位,使理论与操作并举,才能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鼓励探究,调动思维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它功能繁多。比如,WPS演示软件主要内容是制作幻灯片,而幻灯片中关于内容设置的选项多种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待讲授完软件的内容知识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制作一个幻灯片,不限主题内容。课堂上我只讲解了软件的主要设置选项,因此我要求学生们自主探究更多幻灯片的内容设置,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做出的幻灯片放映方式和动画效果越多越好。比如,幻灯片有水平百叶窗、盒状式收缩、横向棋盘式、垂直梳理式等多种切换方式,学生做作业时可以把每张幻灯片都设置成不同的切换方式;幻灯片有脉冲、跳跳板、陀螺旋、变淡、闪烁、波浪形等多种动画效果,同理,学生在做作业时也可以把幻灯片上的每一项内容都设置成不同的动画效果。
我在审阅作业时评选出了几个优秀的幻灯片,这些幻灯片内容丰富,设置的项目也非常多,并且都运用了许多在课堂上没有讲过的设置,其用心程度显而易见。在下次上课时,我把这些幻灯片放映给学生们,并结合它们对课上未讲的、学生们自己研究发现的切换方式和动画效果等设置进行了讲解分析,表扬了优秀地完成了作业的学生善于在课下钻研探究的好品质,并以此鼓励学生们发现并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自学探究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研究更多知识,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课堂首先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应巧妙地营造情境,同时,还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操作能力也得到強化,使他们全面发展。对于应用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尤为关键,教师应注重这一点在教学中的融合。今后我会继续钻研教材并积极创新教法,争取将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