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榆林的民族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榆林地方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黄河流经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和清涧六个县。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的衣冠冢就在榆林以南的延安黄陵县桥山之上。从很早的时候起,这块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
  1981年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大型煤田——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地质勘探证明,全区沿黄河以西从府谷墙头至清涧贺家畔,西达宁夏、甘肃省界,南接延安地区,北连内蒙古的大沙漠,方圆43578平方公里(折合6592万亩)的土地,在上古时期曾经是一个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区,适宜于远古的人类居住、狩猎、采集、游牧和发展农耕。多年来从各县发现的大象头、完整的鱼化石及古树木的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解放前后榆林地区已多有发现,如佳县石摞摞山、吴堡县后寨子峁、靖边县小桥畔村、横山县油房头村、绥德县小官道村、榆阳区李家庙村及神木县高家堡等地,曾发掘出大量的石、骨、陶等多种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以至战斗武器,也有古人类居住的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遗址分别属于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的产生,是原始人经过若干万年的发展、进化,由野蛮开始走向文明的结果。在今清涧城北50余里的五龙山等处,据考查当年就曾居住着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氏族——五龙氏。汉宣帝刘询曾专门下诏于上郡(清涧汉时属上郡)五龙山建立五龙仙人祠一座。后来有位诗人路过此地还留诗一首,记得似有“五龙治世辟鸿灏,五音五行佩仙灵”之句。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以汉族为主体。也有经长期战乱后,一些少数民族成为主体的时候。如在神木、府谷、榆林、清涧、子洲等县发现的近千件匈奴族的工艺品、兵器及官印等文物,就可以证明匈奴族曾经是这里的统治者。
  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历史上在这个地区居住过的民族至少有:华夏、戎、狄、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羌与折掘氏等。一族之中又有若干部系的区别,如这里的戎族有大、小、之、犬、朐衍,狄有白、赤,匈奴有屠格、铁弗及南、北两系,鲜卑有慕容、宇文、吐谷浑,羌族有拓跋、折掘、野利、烧当等等。
  若以夏、商、周三代以后大的朝代和时期分别说来,大致上春秋战国以狁(荤粥、勋育)、白狄为主,也有赤狄和林胡;汉代从西域诸国中较大的龟兹国(也叫丘兹、屈兹,居住在今新疆库车县)迁入一批龟兹降人,也有从今内蒙古自治区迁入的匈奴;西晋时期从今山西省进入部分鲜卑人;东晋时赫连氏建立大夏政权,又将在关中的一部分所谓吴人强迁定居;南北朝时的主要居民是匈奴、鲜卑;隋朝有一些突厥人自北边迁入;唐代允许甘肃、山西等地的党项羌拓跋部族和折掘氏移居此地,个别地方有吐谷浑及胡户居住;到了宋朝党项羌拓跋部族得到较大发展,直至成为反抗北宋统治建立独立政权的一支强大势力;明代还有少量难分种族的移民由山西来此屯垦,后来就有人定居下来。
  总而言之,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共同开发和建设了榆林这块土地。其间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造成这一地区战乱频仍,使有的民族迁入,有的民族迁出,有的民族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正如旧《米脂县志》所谈的:其地居民4000年来历经蒙人游牧、华夷杂处和汉族殖民三大阶段,这个总结是有一定历史事实依据的。根据2005年底的统计数字,榆林市人口总数为351.63万人,其中回、蒙、壮、苗、藏、土家、维吾尔、满、侗等2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合计为1980余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不过,现代的这些少数民族与前面所说的古代民族已有不同,而且榆林现在居住的少数民族,不少是后来进入的。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1949年以前,在横山县黑木头川白岔等村,居住着少数生活方式与汉族完全不同的居民。据老年人回忆,这些人不事生产劳动,经常举家外出游动,由妇人出面专为别人相面,说吉利话,然后再三索要财物,赖以维持生活,当地人称女的为蛮婆,男的为蛮汉。这部分人到底是什么族属,过去探究很少。现在,他们的后代则全然否认过去老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说他们是汉族。近年有一种见解认为当年的蛮人很可能是党项羌拓跋部族的后代,但缺乏有力的证据,这里只好作为历史事实记载下来,立此存照。■
  (题图/王刚)
其他文献
有爱的地方就有诗  有爱的地方就有诗  不然  这么浓的爱  用什么来表达  只有诗  隽永而深情  能表达我们海枯石烂的爱  有爱  我们的诗才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烧酒  我喜欢  家乡的酒  我的家乡  酒叫作烧酒     在家乡  我们常常为了喝酒而相聚  没有多少客套  碰上几大杯然后  挽胳膊捋袖子  划拳喝酒  喝不进去就唱一首信天游  酒意随着歌声散发    我的乡亲  精神里有酒
期刊
陕北文化,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那些我们最为熟悉最具陕北特色的文化正在慢慢地悄悄地消失悄悄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先是山丹丹,这个最具陕北意象的花种已到了绝迹的地步,至少难寻——现今在陕北的山地里要寻找一株山丹丹,已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了。记得儿时在家乡的大山上,山丹丹是随处可见的,地棱地畔陡坡峭崖边,红艳艳的山丹丹就开在那背洼洼里。乱垦乱牧,大概是山丹丹濒临灭绝的元凶。真的
期刊
兒子要去黄山写生。我叮嘱:带相机。时间短,任务重,来不及画的就拍些资料。儿不耐烦,说:“知道了”。随后问:“带哪一台?”我就说;“350D单反相机拍摄质量好,背起来却沉重。就带索尼傻瓜吧!”儿说:“嗯!”我回头对妻说:“看富成什么了?我们是有着两台相机的。”妻不说话,只是满意地笑。  临行前,我又叮嘱儿:“看好了再拍,节约点。”儿笑了,说“老爸呀!拜托,这可是数码相机,能拍几百张。回来输入电脑,继
期刊
[摘 要]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历来岐解纷纭。人们对这个句子如何断句存在分歧,加以对“知”字望文生义,当作“知道,了解”来领会,使该句在义理上面临不可解之疑难,遂致有人以为孔子奉行愚民主义。然而,本于孔子忠恕之道及仁治思想之一贯性,孔子不可能主张愚民。不论从逻辑还是义理言,“知”字均不能训为“知道,了解”,而是别有所指。结合郭店楚简相关文献综合考究,孔子这句话乃指向教化政治,“由之”指向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境遇,生态女性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统治逻辑的批判,基于其背后根源的探讨,进而对自由派的非批判性的平等二元论,激进派的彻底逆转二元论,深层生态认为的人与自然同一性都一一进行了深层反思。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体身份构建;非等级化差异;非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4-0043-04 
期刊
老高退休那天,全局领导和干事都陪他拍了留念照,然后又在市里最豪华、最高档次的“聚贤阁”设宴举行欢送仪式。席间新任局长致了欢送词,大意是老局长光荣退休了,可以回家尽享天伦之乐、欢度晚年了……后面的话,老高一句也没听进去,尽管新任局长把他吹捧了一番,尽管大家情绪很是热烈,尽管欢送仪式特别隆重,老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这场面很凄凉、很悲壮,他很想哭,很想大哭一场……  第二天早上,老高仍然7点准
期刊
我爱泥土,爱泥土之上生长着的青草,特别是故乡山野水畔那青草。这份情,影响了我的做人与处世的方式。初中毕业,刚上榆林师范学校的时候,我就将父母从黄土坷垃里刨出、寄来让我买饭票的汗水钱,买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从那时起,我的精神世界,到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故乡是黄河岸边一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那时,石坡、草林,就是我们的幼儿园,放牛割草,是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第一棵从大地上探出脑袋来的草,
期刊
黑龙庙·西云寺  一  闯碛汉漂流血泪衣衫  碛里下去了  艄公死了不用埋  船泥糊子就是他们的棺椁  贫富亏盈贵贱生死  朝香打卦    二  飞檐斗拱倚倨着黑龙的传说  以信仰的权威和名片  庇护三里仄街  帐房的笔砚汤清水利  镖局的拳戟保驾护航  四季生意  日进斗金    三  登高摘云  河声岳色  铿铿锵锵的《打金枝》  宇池如瓮  隔岸不出戏钱  泣笑十里相闻  九曲黄河第一镇  
期刊
来榆林时日不长,我自忖自己不了解榆林,阅读不懂这块有趣的地域。曾有一外地朋友来榆,我设宴招待,朋友当然是屈指可数的能人,我人穷,便拿榆林的家常小吃款待,一顿饭不足百元,且加酒水。朋友说榆林的饭实在、味美、价廉。吃过榆林如数家珍的几道小吃以后,我便带朋友到处“闲转”。没有车,便一头钻进了榆林的老巷子,从这爿出来再从那爿进去,甚至在路过大街的时候,我也是简单地一语道过:这是新修的玩意儿。朋友在榆林逗留
期刊
王小波曾写过一部书,名叫《沉默的大多数》,他的意思是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于忍耐的一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专制、集权、奴役、压榨、欺骗、谎言、敲诈、勒索、贪污、腐败……大多数人总是非常优雅地保持着“沉默”。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逼上梁山,起义、革命、造反,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呐喊。于是,中国自秦始皇以来,两千二百多年的文化,就始终处于这样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按已故中国思想家李慎之先生的话说,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