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榆林地方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黄河流经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和清涧六个县。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的衣冠冢就在榆林以南的延安黄陵县桥山之上。从很早的时候起,这块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
1981年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大型煤田——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地质勘探证明,全区沿黄河以西从府谷墙头至清涧贺家畔,西达宁夏、甘肃省界,南接延安地区,北连内蒙古的大沙漠,方圆43578平方公里(折合6592万亩)的土地,在上古时期曾经是一个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区,适宜于远古的人类居住、狩猎、采集、游牧和发展农耕。多年来从各县发现的大象头、完整的鱼化石及古树木的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解放前后榆林地区已多有发现,如佳县石摞摞山、吴堡县后寨子峁、靖边县小桥畔村、横山县油房头村、绥德县小官道村、榆阳区李家庙村及神木县高家堡等地,曾发掘出大量的石、骨、陶等多种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以至战斗武器,也有古人类居住的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遗址分别属于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的产生,是原始人经过若干万年的发展、进化,由野蛮开始走向文明的结果。在今清涧城北50余里的五龙山等处,据考查当年就曾居住着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氏族——五龙氏。汉宣帝刘询曾专门下诏于上郡(清涧汉时属上郡)五龙山建立五龙仙人祠一座。后来有位诗人路过此地还留诗一首,记得似有“五龙治世辟鸿灏,五音五行佩仙灵”之句。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以汉族为主体。也有经长期战乱后,一些少数民族成为主体的时候。如在神木、府谷、榆林、清涧、子洲等县发现的近千件匈奴族的工艺品、兵器及官印等文物,就可以证明匈奴族曾经是这里的统治者。
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历史上在这个地区居住过的民族至少有:华夏、戎、狄、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羌与折掘氏等。一族之中又有若干部系的区别,如这里的戎族有大、小、之、犬、朐衍,狄有白、赤,匈奴有屠格、铁弗及南、北两系,鲜卑有慕容、宇文、吐谷浑,羌族有拓跋、折掘、野利、烧当等等。
若以夏、商、周三代以后大的朝代和时期分别说来,大致上春秋战国以狁(荤粥、勋育)、白狄为主,也有赤狄和林胡;汉代从西域诸国中较大的龟兹国(也叫丘兹、屈兹,居住在今新疆库车县)迁入一批龟兹降人,也有从今内蒙古自治区迁入的匈奴;西晋时期从今山西省进入部分鲜卑人;东晋时赫连氏建立大夏政权,又将在关中的一部分所谓吴人强迁定居;南北朝时的主要居民是匈奴、鲜卑;隋朝有一些突厥人自北边迁入;唐代允许甘肃、山西等地的党项羌拓跋部族和折掘氏移居此地,个别地方有吐谷浑及胡户居住;到了宋朝党项羌拓跋部族得到较大发展,直至成为反抗北宋统治建立独立政权的一支强大势力;明代还有少量难分种族的移民由山西来此屯垦,后来就有人定居下来。
总而言之,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共同开发和建设了榆林这块土地。其间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造成这一地区战乱频仍,使有的民族迁入,有的民族迁出,有的民族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正如旧《米脂县志》所谈的:其地居民4000年来历经蒙人游牧、华夷杂处和汉族殖民三大阶段,这个总结是有一定历史事实依据的。根据2005年底的统计数字,榆林市人口总数为351.63万人,其中回、蒙、壮、苗、藏、土家、维吾尔、满、侗等2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合计为1980余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不过,现代的这些少数民族与前面所说的古代民族已有不同,而且榆林现在居住的少数民族,不少是后来进入的。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1949年以前,在横山县黑木头川白岔等村,居住着少数生活方式与汉族完全不同的居民。据老年人回忆,这些人不事生产劳动,经常举家外出游动,由妇人出面专为别人相面,说吉利话,然后再三索要财物,赖以维持生活,当地人称女的为蛮婆,男的为蛮汉。这部分人到底是什么族属,过去探究很少。现在,他们的后代则全然否认过去老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说他们是汉族。近年有一种见解认为当年的蛮人很可能是党项羌拓跋部族的后代,但缺乏有力的证据,这里只好作为历史事实记载下来,立此存照。■
(题图/王刚)
1981年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大型煤田——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地质勘探证明,全区沿黄河以西从府谷墙头至清涧贺家畔,西达宁夏、甘肃省界,南接延安地区,北连内蒙古的大沙漠,方圆43578平方公里(折合6592万亩)的土地,在上古时期曾经是一个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区,适宜于远古的人类居住、狩猎、采集、游牧和发展农耕。多年来从各县发现的大象头、完整的鱼化石及古树木的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解放前后榆林地区已多有发现,如佳县石摞摞山、吴堡县后寨子峁、靖边县小桥畔村、横山县油房头村、绥德县小官道村、榆阳区李家庙村及神木县高家堡等地,曾发掘出大量的石、骨、陶等多种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以至战斗武器,也有古人类居住的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遗址分别属于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的产生,是原始人经过若干万年的发展、进化,由野蛮开始走向文明的结果。在今清涧城北50余里的五龙山等处,据考查当年就曾居住着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氏族——五龙氏。汉宣帝刘询曾专门下诏于上郡(清涧汉时属上郡)五龙山建立五龙仙人祠一座。后来有位诗人路过此地还留诗一首,记得似有“五龙治世辟鸿灏,五音五行佩仙灵”之句。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以汉族为主体。也有经长期战乱后,一些少数民族成为主体的时候。如在神木、府谷、榆林、清涧、子洲等县发现的近千件匈奴族的工艺品、兵器及官印等文物,就可以证明匈奴族曾经是这里的统治者。
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历史上在这个地区居住过的民族至少有:华夏、戎、狄、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羌与折掘氏等。一族之中又有若干部系的区别,如这里的戎族有大、小、之、犬、朐衍,狄有白、赤,匈奴有屠格、铁弗及南、北两系,鲜卑有慕容、宇文、吐谷浑,羌族有拓跋、折掘、野利、烧当等等。
若以夏、商、周三代以后大的朝代和时期分别说来,大致上春秋战国以狁(荤粥、勋育)、白狄为主,也有赤狄和林胡;汉代从西域诸国中较大的龟兹国(也叫丘兹、屈兹,居住在今新疆库车县)迁入一批龟兹降人,也有从今内蒙古自治区迁入的匈奴;西晋时期从今山西省进入部分鲜卑人;东晋时赫连氏建立大夏政权,又将在关中的一部分所谓吴人强迁定居;南北朝时的主要居民是匈奴、鲜卑;隋朝有一些突厥人自北边迁入;唐代允许甘肃、山西等地的党项羌拓跋部族和折掘氏移居此地,个别地方有吐谷浑及胡户居住;到了宋朝党项羌拓跋部族得到较大发展,直至成为反抗北宋统治建立独立政权的一支强大势力;明代还有少量难分种族的移民由山西来此屯垦,后来就有人定居下来。
总而言之,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共同开发和建设了榆林这块土地。其间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造成这一地区战乱频仍,使有的民族迁入,有的民族迁出,有的民族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正如旧《米脂县志》所谈的:其地居民4000年来历经蒙人游牧、华夷杂处和汉族殖民三大阶段,这个总结是有一定历史事实依据的。根据2005年底的统计数字,榆林市人口总数为351.63万人,其中回、蒙、壮、苗、藏、土家、维吾尔、满、侗等2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合计为1980余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不过,现代的这些少数民族与前面所说的古代民族已有不同,而且榆林现在居住的少数民族,不少是后来进入的。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1949年以前,在横山县黑木头川白岔等村,居住着少数生活方式与汉族完全不同的居民。据老年人回忆,这些人不事生产劳动,经常举家外出游动,由妇人出面专为别人相面,说吉利话,然后再三索要财物,赖以维持生活,当地人称女的为蛮婆,男的为蛮汉。这部分人到底是什么族属,过去探究很少。现在,他们的后代则全然否认过去老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说他们是汉族。近年有一种见解认为当年的蛮人很可能是党项羌拓跋部族的后代,但缺乏有力的证据,这里只好作为历史事实记载下来,立此存照。■
(题图/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