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
名誉主任: 赵 实
主任: 覃志刚 李前光
副主任: 罗成琰 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悦 王 瑶 王文澜 王玉文 邓 维 朱宪民 李学亮
李伟坤 张 宇 张桐胜 罗更前 顾立群 高 琴 罗江华
秘书长: 高 琴(兼)
办公室主任: 罗江华(兼) 包旭东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会
主任: 李前光 罗成琰
副主任: 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澜 孙京涛 杨恩璞 吴 鹏 张华斌 李伟坤 李学亮
陈长芬 周朝荣 闻丹青 高 琴 宿志刚 盛希贵
裴植
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 ,1945年任《晋察冀画报》社摄影科长;1946年调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曾随军转战冀鲁豫前线,并随军横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拍摄有《刘伯承司令员打靶》、《邓小平与陈毅同志在河南宝丰会议上交谈》等照片。1955年调国家体委工作,主持编写《体育摄影》一书。 1983年筹建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任第一、二届主席。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裴植是中国战地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始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他随野战部队参加了多个重大战役的摄影报导,留下了许多珍贵军事影像,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革命博物馆陈列珍藏。1948年,裴植参与创办《中原画刊》, 1950年创办《西南画报》,任社长。历任人民体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主编过《第一届全运会》等20余本摄影画册。著有《体育摄影》。
张祖道
1922年生,1949年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社军事摄影记者;1952年在北京《新观察》杂志任记者、摄影记者。1961年任《中国摄影》编辑。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1954年,张祖道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访问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1956年陪伴潘光旦赴鄂川地区考察土家族情况。1957年至1999年的42年间,他先后5次随同费孝通访问调查“江村”,用相机记录了江南小村从传统农桑状态到现代工业的变迁过程。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江村纪事》出版。2008年出版《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评语:1940年代考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社会学的训练和背景奠定了张祖道一生摄影的基调。他在革命时期随军转战南北,和平时期进入媒体继续从事报道工作。他带着学者的思考,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纪录下丰富的人文世界。1940年代清华园的校园生活和北平天桥街头的艺人,随潘光旦、费孝通学术调查拍摄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影像,都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珍品。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行者。
顾棣
1929年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9月参加八路军,入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学习新闻摄影。先后在《晋察冀画报》、《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社任职。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过二、三等功。1958年转业山西,后任《山西画报》总编辑等。1980年前后,顾棣开始寻访、收集、整理、编辑摄影史料等工作。2009年出版《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收录100多位著名摄影家的经典作品970幅等,被誉为战火纷飞中的摄影家们的一部壮丽史卷。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顾棣一直在竭已之力完成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2009年,出版两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他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完整保存了战争年代革命摄影的数万张底片,及相关文献资料。他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纪录人”。
钱嗣杰
1928年出生,1946年入伍。历任《东北画报》社、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摄影记者,中央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拍摄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的大量优秀作品。1964-1970年任毛泽东随身专职摄影记者。2008年在上海举办“‘领袖风采’—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作品展”。曾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顾问。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他曾先后参加辽沈、平津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非洲大陆的摄影记者和首任驻联合国摄影记者,先后到40多个国家采访拍摄,成为中外友谊的“巡回大使”。他曾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身边,拍摄下许多经典历史瞬间。为历史写真的责任感始终伴随着他奋斗至今。
孟昭瑞
1930年生,1948年从事摄影工作,先后担任《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研究员。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新政协开幕、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发射等多次重大事件报道。1986年出版专著《历史的瞬间》;1992年11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孟昭瑞摄影艺术展》。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孟昭瑞先后拍摄了平津战役、新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是开国大典现场最年轻的摄影记者,亲临并见证了此后数十年间几乎所有重要历史时刻。晚年时光,他致力于传播和弘扬属于新中国的光荣,更为保护摄影家的合法权益大声鼓与呼,以鲜明的个性赢得摄影界的敬重。
时盘棋
1932年生,1949年参军,先后在中原、第二野战军、川东军区、西南军区任摄影记者,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川东剿匪等战场采访,参加四川土改、修建成渝铁路、康藏公路通车摄影报导。抗美援朝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摄影组长。1955年转业,历任新华社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分社摄影记者。1990年举办《时盘棋新闻摄影40年作品展》,出版同名作品集, 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194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49年重庆解放时,他作为第一个进驻重庆的解放军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国民党特务在中美合作所的大屠杀、21兵工厂大爆破等事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1955年转业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他用照相机反映现实、记录历史,拍摄的10多万张照片,有近万张被国内外报刊采用,上百幅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影展。
刘宽新
1952年生,《数码摄影》杂志编委,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长期研究摄影理论和数码技术,论著近300万字。累计发表摄影作品千余幅,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评语:刘宽新从1994年开始钻研数码影像原理,勤奋刻苦,自学成才,10多年来撰写近300万字,发表于业界报刊,并出版《数码影像专业教程》、《数码影像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等专著。他的关于“理文双修”、“技术服务于创作”的数码理念普及各地;他提出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运用数码影像技法不同的原则,为倡导纪实摄影真实性作出积极努力。
韩丛耀
1957年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摄影图像传播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近30年,在国内外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播出电视作品900多分钟,出版摄影著作26部。
评语:韩丛耀主编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6卷本)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影像史论专著。该书从学理层面所建构的影像场域与影像形态分析理论,及其创新性影像研究模式与方法,不仅为影像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也为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范例。
丁遵新
1933年生,自1958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及摄影理论评论工作50余年,出版摄影理论著作11部,在已举办的10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上9届均有论文入选。在国内10余所高校授课。
评语:丁遵新从影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摄影理论界的领军人物。在学术上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他以严谨的思辨、犀利的文笔批判文革遗毒,架构符合美学规律的摄影评价体系。同时,他对中国民族摄影作了实事求是的研究,大胆剖析20世纪大陆和香港沙龙摄影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黄一璜
1957年生,华中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0年起先后发表理论评论文章100余篇,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代表作《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黄一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专业媒体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逾百篇。他富有批判精神,敢于针砭时弊,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具有理性分析评判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代表作之一《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尖锐地批判了长期存在于我国摄影界的“自恋”倾向,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晋永权
1967年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1993年起从事摄影工作,系列摄影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长期潜心摄影理论研究,集10年心血的研究成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出版后得到业界高度肯定。
评语:晋永权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和摄影家的敏锐,毕数年之功,推出新中国首部具有摄影断代史价值的著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对历史事件及意识形态表象的梳理,对中国摄影观念、语言的分阶段研究,周详的历史考证等,奠定了该著作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历史案例切入,同时观照现实,使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张蔚飞
1950年生,浙江日报社图片总监,从事图片编辑18年。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比金牌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新奖”,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中国新闻奖等。著有专著《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评语:张蔚飞曾以职业摄影记者的敏感,记录下时代的宏大与精彩。中年退居幕后,甘为人梯,为大量年轻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成长提供广阔平台。他勇于接受和探索新型媒介,创办图片网站、应聘图片总监,年过花甲仍以新颖的观念奋战在图片编辑一线,为图片编辑这个新兴的职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张小文
1956年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会员委员、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1996-2007年任《南方周末·写真》版图片编辑,现供职于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图片部,从事图片编辑工作长达16年,撰写了多篇摄影理论文章。
评语:张小文开创的《南方周末·写真》是中国媒体摄影版面从画刊向报道摄影专版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南方都市报·视觉周刊》更以其整合传播效果,获得业界好评。他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传达手段,呈现平凡生活场景,更关注当下摄影新生态。他既理解传统的纪实语言,又关注新鲜的摄影语言,体现了一个资深编辑的素养和品质。
王琛
1965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新翔广告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图书出版、编辑、策划、印刷等工作30余年,曾获中国杰出“时尚”摄影师,全国广告摄影“十佳优秀摄影师”。《地球的温度》荣获第62届“美国印制大奖”。
评语:王琛是一位活跃在摄影实践、摄影组织和摄影图书出版领域的有心人。近10多年来,他策划、编辑、装帧设计的摄影画册近40本,坚持把艺术品位放在首位,注重时代感和民族性,力图将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收藏级画册的尝试方面,不断做出努力。
张新泰
1957年生,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总编辑。1986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出版有摄影画册、专著7部。策划编辑大型摄影画册近20部,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七届亚洲印艺大奖赛金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评语:张新泰策划、编辑的图书,尤为彰显摄影图像的学术功用,使之具有与文字表达的学术研究互为依存、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中,摄影图像的作用被创新应用,照片与文字阐述平行并进。而《中国新疆壁画艺术》(6卷),每卷有学术专论,每处有详尽拍摄,文献价值不凡。
王达军
1953年生,重庆人,《四川画报》社社长、总编辑。从事摄影30多年,擅长人文摄影,曾获第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先后策划拍摄、编辑出版了摄影画册20多本,其中《安岳石窟艺术》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评语:王达军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他数十年钟情于青藏高原和巴蜀大地。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图书编辑,编辑出版了近20部影像著作。这些著作立足西部,选题丰富、策划独特,或从宏观或从微观角度,对西部的人文、历史、自然遗产进行了梳理,留存了翔实的文字描述与厚重的影像珍藏。
名誉主任: 赵 实
主任: 覃志刚 李前光
副主任: 罗成琰 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悦 王 瑶 王文澜 王玉文 邓 维 朱宪民 李学亮
李伟坤 张 宇 张桐胜 罗更前 顾立群 高 琴 罗江华
秘书长: 高 琴(兼)
办公室主任: 罗江华(兼) 包旭东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会
主任: 李前光 罗成琰
副主任: 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澜 孙京涛 杨恩璞 吴 鹏 张华斌 李伟坤 李学亮
陈长芬 周朝荣 闻丹青 高 琴 宿志刚 盛希贵
裴植
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 ,1945年任《晋察冀画报》社摄影科长;1946年调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曾随军转战冀鲁豫前线,并随军横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拍摄有《刘伯承司令员打靶》、《邓小平与陈毅同志在河南宝丰会议上交谈》等照片。1955年调国家体委工作,主持编写《体育摄影》一书。 1983年筹建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任第一、二届主席。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裴植是中国战地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始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他随野战部队参加了多个重大战役的摄影报导,留下了许多珍贵军事影像,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革命博物馆陈列珍藏。1948年,裴植参与创办《中原画刊》, 1950年创办《西南画报》,任社长。历任人民体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主编过《第一届全运会》等20余本摄影画册。著有《体育摄影》。
张祖道
1922年生,1949年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社军事摄影记者;1952年在北京《新观察》杂志任记者、摄影记者。1961年任《中国摄影》编辑。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1954年,张祖道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访问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1956年陪伴潘光旦赴鄂川地区考察土家族情况。1957年至1999年的42年间,他先后5次随同费孝通访问调查“江村”,用相机记录了江南小村从传统农桑状态到现代工业的变迁过程。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江村纪事》出版。2008年出版《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评语:1940年代考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社会学的训练和背景奠定了张祖道一生摄影的基调。他在革命时期随军转战南北,和平时期进入媒体继续从事报道工作。他带着学者的思考,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纪录下丰富的人文世界。1940年代清华园的校园生活和北平天桥街头的艺人,随潘光旦、费孝通学术调查拍摄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影像,都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珍品。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行者。
顾棣
1929年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9月参加八路军,入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学习新闻摄影。先后在《晋察冀画报》、《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社任职。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过二、三等功。1958年转业山西,后任《山西画报》总编辑等。1980年前后,顾棣开始寻访、收集、整理、编辑摄影史料等工作。2009年出版《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收录100多位著名摄影家的经典作品970幅等,被誉为战火纷飞中的摄影家们的一部壮丽史卷。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顾棣一直在竭已之力完成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2009年,出版两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他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完整保存了战争年代革命摄影的数万张底片,及相关文献资料。他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纪录人”。
钱嗣杰
1928年出生,1946年入伍。历任《东北画报》社、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摄影记者,中央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拍摄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的大量优秀作品。1964-1970年任毛泽东随身专职摄影记者。2008年在上海举办“‘领袖风采’—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作品展”。曾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顾问。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他曾先后参加辽沈、平津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非洲大陆的摄影记者和首任驻联合国摄影记者,先后到40多个国家采访拍摄,成为中外友谊的“巡回大使”。他曾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身边,拍摄下许多经典历史瞬间。为历史写真的责任感始终伴随着他奋斗至今。
孟昭瑞
1930年生,1948年从事摄影工作,先后担任《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研究员。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新政协开幕、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发射等多次重大事件报道。1986年出版专著《历史的瞬间》;1992年11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孟昭瑞摄影艺术展》。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孟昭瑞先后拍摄了平津战役、新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是开国大典现场最年轻的摄影记者,亲临并见证了此后数十年间几乎所有重要历史时刻。晚年时光,他致力于传播和弘扬属于新中国的光荣,更为保护摄影家的合法权益大声鼓与呼,以鲜明的个性赢得摄影界的敬重。
时盘棋
1932年生,1949年参军,先后在中原、第二野战军、川东军区、西南军区任摄影记者,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川东剿匪等战场采访,参加四川土改、修建成渝铁路、康藏公路通车摄影报导。抗美援朝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摄影组长。1955年转业,历任新华社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分社摄影记者。1990年举办《时盘棋新闻摄影40年作品展》,出版同名作品集, 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194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49年重庆解放时,他作为第一个进驻重庆的解放军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国民党特务在中美合作所的大屠杀、21兵工厂大爆破等事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1955年转业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他用照相机反映现实、记录历史,拍摄的10多万张照片,有近万张被国内外报刊采用,上百幅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影展。
刘宽新
1952年生,《数码摄影》杂志编委,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长期研究摄影理论和数码技术,论著近300万字。累计发表摄影作品千余幅,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评语:刘宽新从1994年开始钻研数码影像原理,勤奋刻苦,自学成才,10多年来撰写近300万字,发表于业界报刊,并出版《数码影像专业教程》、《数码影像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等专著。他的关于“理文双修”、“技术服务于创作”的数码理念普及各地;他提出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运用数码影像技法不同的原则,为倡导纪实摄影真实性作出积极努力。
韩丛耀
1957年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摄影图像传播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近30年,在国内外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播出电视作品900多分钟,出版摄影著作26部。
评语:韩丛耀主编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6卷本)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影像史论专著。该书从学理层面所建构的影像场域与影像形态分析理论,及其创新性影像研究模式与方法,不仅为影像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也为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范例。
丁遵新
1933年生,自1958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及摄影理论评论工作50余年,出版摄影理论著作11部,在已举办的10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上9届均有论文入选。在国内10余所高校授课。
评语:丁遵新从影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摄影理论界的领军人物。在学术上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他以严谨的思辨、犀利的文笔批判文革遗毒,架构符合美学规律的摄影评价体系。同时,他对中国民族摄影作了实事求是的研究,大胆剖析20世纪大陆和香港沙龙摄影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黄一璜
1957年生,华中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0年起先后发表理论评论文章100余篇,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代表作《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黄一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专业媒体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逾百篇。他富有批判精神,敢于针砭时弊,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具有理性分析评判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代表作之一《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尖锐地批判了长期存在于我国摄影界的“自恋”倾向,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晋永权
1967年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1993年起从事摄影工作,系列摄影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长期潜心摄影理论研究,集10年心血的研究成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出版后得到业界高度肯定。
评语:晋永权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和摄影家的敏锐,毕数年之功,推出新中国首部具有摄影断代史价值的著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对历史事件及意识形态表象的梳理,对中国摄影观念、语言的分阶段研究,周详的历史考证等,奠定了该著作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历史案例切入,同时观照现实,使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张蔚飞
1950年生,浙江日报社图片总监,从事图片编辑18年。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比金牌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新奖”,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中国新闻奖等。著有专著《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评语:张蔚飞曾以职业摄影记者的敏感,记录下时代的宏大与精彩。中年退居幕后,甘为人梯,为大量年轻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成长提供广阔平台。他勇于接受和探索新型媒介,创办图片网站、应聘图片总监,年过花甲仍以新颖的观念奋战在图片编辑一线,为图片编辑这个新兴的职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张小文
1956年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会员委员、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1996-2007年任《南方周末·写真》版图片编辑,现供职于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图片部,从事图片编辑工作长达16年,撰写了多篇摄影理论文章。
评语:张小文开创的《南方周末·写真》是中国媒体摄影版面从画刊向报道摄影专版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南方都市报·视觉周刊》更以其整合传播效果,获得业界好评。他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传达手段,呈现平凡生活场景,更关注当下摄影新生态。他既理解传统的纪实语言,又关注新鲜的摄影语言,体现了一个资深编辑的素养和品质。
王琛
1965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新翔广告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图书出版、编辑、策划、印刷等工作30余年,曾获中国杰出“时尚”摄影师,全国广告摄影“十佳优秀摄影师”。《地球的温度》荣获第62届“美国印制大奖”。
评语:王琛是一位活跃在摄影实践、摄影组织和摄影图书出版领域的有心人。近10多年来,他策划、编辑、装帧设计的摄影画册近40本,坚持把艺术品位放在首位,注重时代感和民族性,力图将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收藏级画册的尝试方面,不断做出努力。
张新泰
1957年生,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总编辑。1986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出版有摄影画册、专著7部。策划编辑大型摄影画册近20部,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七届亚洲印艺大奖赛金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评语:张新泰策划、编辑的图书,尤为彰显摄影图像的学术功用,使之具有与文字表达的学术研究互为依存、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中,摄影图像的作用被创新应用,照片与文字阐述平行并进。而《中国新疆壁画艺术》(6卷),每卷有学术专论,每处有详尽拍摄,文献价值不凡。
王达军
1953年生,重庆人,《四川画报》社社长、总编辑。从事摄影30多年,擅长人文摄影,曾获第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先后策划拍摄、编辑出版了摄影画册20多本,其中《安岳石窟艺术》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评语:王达军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他数十年钟情于青藏高原和巴蜀大地。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图书编辑,编辑出版了近20部影像著作。这些著作立足西部,选题丰富、策划独特,或从宏观或从微观角度,对西部的人文、历史、自然遗产进行了梳理,留存了翔实的文字描述与厚重的影像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