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IE:尊敬的吴虹校长,您好,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以下简称南京二十四中)在200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请问,近十年在推进学校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虹:10年前,大家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当时学校能拥有网线,实现电脑办公、投影上课便可以说是进入“现代化”。10年后,教育条件则不可与10年前同日而语。这10年来,教育现代化发展紧追时代发展步伐,带给我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上有太多的震撼与改变,我们深刻感到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现代化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同步。当人们还在对神奇的i pad充满好奇之时,不到1年时间苹果公司再次震撼推出ipad2,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产品会带给科技社会怎样的革命性变革。我们相信,科技一定会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也将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这种理念。我校从2005年起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随着城市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发展,各校间的教育现代化设备与条件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各校在教育设备与技术的应用上却有很大差异。好的设备,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来服务于教育教学。2008年起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应用逐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在教师博客、电子白板应用、无纸化办公、网络学习、机器人特色等方面取得突破,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应用先进学校”“全国SMART电子白板竞赛优秀组织奖”“南京市科技教育星光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我校利用“首批南京市初中小班化”教育实验契机,与省市电教馆积极合作,探索打造数字化学习示范学校,希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活力。
2D10年,随着我校全面出新改造暨抗震加固校安工程的J顷利竣工,将学校水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太阳能节能系统等现代化环保节能概念整合到校园改造系统工程之中,使一所普通学校改变的不仅是外观,内部结构以及学校的核心管理系统也都随之改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现代化进程。
NIE:随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对于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南京二十四中在培养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积极的努力?
吴虹:2010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反映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专题报道《追求人人优学人人成才》,以小班化教育试点为基础启动“新班额计划”,这意味着南京市进入了全面推广小班化教育的新阶段。未来10年,南京市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实行小班化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将得到更多的教育关怀。
2005~g9月,我校有幸成为南京市首批初中小班化实验学校。这不仅为我校充分培养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搭建了有利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我校的教育特色,从另一层面讲,更成为了南京市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张名片。
我校的小班化实验首先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走进我们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的小班,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每一个孩子健康阳光。记得有一位初中年级的女生,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弱,刚入学时一直没有自信,但通过一次物理考试便树立起了信心,后来通过了解,是我们的物理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让孩子们获得成功体验。2010届中考我校物理成绩名列全区公办校第一!教师的关注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自信,同时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也是小班化教育的魅力,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有无数教师鼓励赞许的目光。教育质量包括学生生命的质量与学业的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理应享有幸福!
NIE:南京二十四中有没有为学生而设计的特色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给学生或教学工作带来哪些益处?
吴虹:小班化教育的特色就是充分挖掘与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我校还在心理教育、科技教育、传统体育等方面为学生精心设置了校本课程,学生可以选修与参加的学校兴趣小组也非常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心理学方面的特色课程“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应用及研究。
2010年,“两岸三地(南京、香港、台湾)小班化教育论坛”的来宾参观我校时就被同学们的热情和天真所感动了。同学们引领着来宾朋友在校园中穿行,并为他们认真地介绍自己的校园。香港教育学院首席小班化教育顾问叶建源先生在参观我校后,惊喜地说:“我到过世界很多学校参观或者培训,你们的学生用这样的方式接待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让我很受启发,非常喜欢你们学校的育人氛围!”
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2009年起,我校开始与国内知名心理专家韦志中先生合作开展“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课,将体验式教育模式渗透到学校的德育、教学、培训等各个环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此外,我校还建设了全市唯一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数字地理教室,其中不仅有先进的“数字星球”设备,还配置36台无线上网本。在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同时,让信息时代巨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重要补充,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印象中电脑总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错误概念,还逐步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从单纯的游戏、聊天引导到积极的学习方向上来。
NIE:您在2010年6月为学生们上过一堂“地理网络测评课”,在教学反思中您这样写到“无论何时要相信机器一定比人的效率高,但用好机器的关键还在于人”,您认为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好“机器”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吴虹:我们身边现在不缺乏现代化的设备,也不缺乏技术,但是教师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尝试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如博客、电子白板、无纸化办公、阿络课程。作为我本人经常也身体力行,通过自身实践向教师证明,学习力对于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只要你有心学习,就没有年龄的限制。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生病严重到需要开刀或住院时,你绝对不会只听一个医生的一面之词就乖乖住院,你一定会再经医疗设备全面检查且发现病灶后才能心里踏实一些。而我们的教育呢?往往只凭一纸试卷就评定一个孩子的优与劣,我们很少能运用科学的数据好好为孩子的学习做一次“体检”,发现他的长处与不足,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很多教师至今对信息化使用还简单的理解为PPT课件应用、计算机录入、网络查询等。机器是为人服务的,也是为课堂服务的,千万别被机器牵着鼻子走,教师不能成为机器的奴隶,更不能为使用机器而使用。比如,在公开课上。对多媒体的使用 往往成为主角,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观众,这就违背了机器服务于教学的宗旨,在任何课堂上,学生应该是第一位的,媒体和设备的使用、教师的引导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NIE:在本期中收录了您的文章——《理念在前技术在后》,请问在您的从教经历中,您是如何理解和实践这一对辩证关系的?
吴虹:在学校中,教师虽不是技术人员,但要非常清晰自己的教学需要。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方向是最重要的。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可以一直去努力;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就都是白费。作为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
我一直坚信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在于充分利用设备,而非设备的更新换代。即使是简单设备,只要运用得当,也能发挥极大的效益;反之,再好的设备,如使用不当或许还会影响教育教学。
我校的教育博客是教师记录学生成长、反思教育足迹的极好平台,这个平台并不需要任何成本,但却为我校打开了一扇展示学校教育风采的窗户,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教育理想与教育风采。撰写教育博客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是一旦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后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不再仅仅是忙于教学的普通教师,而成为爱记录、勤思考的教育者与思想者,从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上进心,去自觉地学习更多的技术与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
这些年,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与其说去提高教师信息化方面的某一技能,不如努力去提升或改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技术已成为自己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助手时,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学习与应用的积极性。
NIE:请您谈谈作为一校之长的心得与感悟,尤其是对于学校资产和设备管理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或是经验?
吴虹:经过全新改造后,目前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以IOM动态光纤接入Internet,学校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http://www.n-i24z.-cn,信息中心协同网络信息发布员及时更新校内外新闻。在校内搭建了0A办公平台后,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所有通知、新闻、教学案、备课活动、上报文件等均以网络方式呈现。信息发布与教师阅读率均维持高位水平。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使用正版软件。学校目前有一个机房(36台计算机),一个数字移动学习室(36台上网本),25间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均处于高效使用状态。
借助百年老校出新改造工程,学校网络架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6类线覆盖全校,楼层间实行光纤互联,主干速率达到1000M,200个信息点(预留200个信息点),8台智能接入交换机(划分多个VLAN),4台服务器提供wEB、FTP、0A、杀毒、移动学习等服务。数字广播系统实现点对点广播与分区广播。智能水电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电话)登录管理,随时可以对校内所有的电路实行控制。太阳能路灯系统大量节省能源,体现绿色环保意识。
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学校在设备投入上量入为出,不会盲目追求最高端的设备,而是以适合学校发展需求为目的,并最大化地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让设备与技术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质量。
吴虹:10年前,大家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当时学校能拥有网线,实现电脑办公、投影上课便可以说是进入“现代化”。10年后,教育条件则不可与10年前同日而语。这10年来,教育现代化发展紧追时代发展步伐,带给我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上有太多的震撼与改变,我们深刻感到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现代化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同步。当人们还在对神奇的i pad充满好奇之时,不到1年时间苹果公司再次震撼推出ipad2,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产品会带给科技社会怎样的革命性变革。我们相信,科技一定会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也将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这种理念。我校从2005年起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随着城市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发展,各校间的教育现代化设备与条件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各校在教育设备与技术的应用上却有很大差异。好的设备,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来服务于教育教学。2008年起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应用逐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在教师博客、电子白板应用、无纸化办公、网络学习、机器人特色等方面取得突破,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应用先进学校”“全国SMART电子白板竞赛优秀组织奖”“南京市科技教育星光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我校利用“首批南京市初中小班化”教育实验契机,与省市电教馆积极合作,探索打造数字化学习示范学校,希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活力。
2D10年,随着我校全面出新改造暨抗震加固校安工程的J顷利竣工,将学校水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太阳能节能系统等现代化环保节能概念整合到校园改造系统工程之中,使一所普通学校改变的不仅是外观,内部结构以及学校的核心管理系统也都随之改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现代化进程。
NIE:随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对于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南京二十四中在培养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积极的努力?
吴虹:2010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反映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专题报道《追求人人优学人人成才》,以小班化教育试点为基础启动“新班额计划”,这意味着南京市进入了全面推广小班化教育的新阶段。未来10年,南京市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实行小班化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将得到更多的教育关怀。
2005~g9月,我校有幸成为南京市首批初中小班化实验学校。这不仅为我校充分培养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搭建了有利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我校的教育特色,从另一层面讲,更成为了南京市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张名片。
我校的小班化实验首先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走进我们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的小班,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每一个孩子健康阳光。记得有一位初中年级的女生,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弱,刚入学时一直没有自信,但通过一次物理考试便树立起了信心,后来通过了解,是我们的物理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让孩子们获得成功体验。2010届中考我校物理成绩名列全区公办校第一!教师的关注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自信,同时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也是小班化教育的魅力,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有无数教师鼓励赞许的目光。教育质量包括学生生命的质量与学业的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理应享有幸福!
NIE:南京二十四中有没有为学生而设计的特色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给学生或教学工作带来哪些益处?
吴虹:小班化教育的特色就是充分挖掘与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我校还在心理教育、科技教育、传统体育等方面为学生精心设置了校本课程,学生可以选修与参加的学校兴趣小组也非常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心理学方面的特色课程“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应用及研究。
2010年,“两岸三地(南京、香港、台湾)小班化教育论坛”的来宾参观我校时就被同学们的热情和天真所感动了。同学们引领着来宾朋友在校园中穿行,并为他们认真地介绍自己的校园。香港教育学院首席小班化教育顾问叶建源先生在参观我校后,惊喜地说:“我到过世界很多学校参观或者培训,你们的学生用这样的方式接待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让我很受启发,非常喜欢你们学校的育人氛围!”
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2009年起,我校开始与国内知名心理专家韦志中先生合作开展“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课,将体验式教育模式渗透到学校的德育、教学、培训等各个环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此外,我校还建设了全市唯一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数字地理教室,其中不仅有先进的“数字星球”设备,还配置36台无线上网本。在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同时,让信息时代巨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重要补充,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印象中电脑总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错误概念,还逐步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从单纯的游戏、聊天引导到积极的学习方向上来。
NIE:您在2010年6月为学生们上过一堂“地理网络测评课”,在教学反思中您这样写到“无论何时要相信机器一定比人的效率高,但用好机器的关键还在于人”,您认为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好“机器”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吴虹:我们身边现在不缺乏现代化的设备,也不缺乏技术,但是教师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尝试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如博客、电子白板、无纸化办公、阿络课程。作为我本人经常也身体力行,通过自身实践向教师证明,学习力对于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只要你有心学习,就没有年龄的限制。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生病严重到需要开刀或住院时,你绝对不会只听一个医生的一面之词就乖乖住院,你一定会再经医疗设备全面检查且发现病灶后才能心里踏实一些。而我们的教育呢?往往只凭一纸试卷就评定一个孩子的优与劣,我们很少能运用科学的数据好好为孩子的学习做一次“体检”,发现他的长处与不足,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很多教师至今对信息化使用还简单的理解为PPT课件应用、计算机录入、网络查询等。机器是为人服务的,也是为课堂服务的,千万别被机器牵着鼻子走,教师不能成为机器的奴隶,更不能为使用机器而使用。比如,在公开课上。对多媒体的使用 往往成为主角,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观众,这就违背了机器服务于教学的宗旨,在任何课堂上,学生应该是第一位的,媒体和设备的使用、教师的引导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NIE:在本期中收录了您的文章——《理念在前技术在后》,请问在您的从教经历中,您是如何理解和实践这一对辩证关系的?
吴虹:在学校中,教师虽不是技术人员,但要非常清晰自己的教学需要。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方向是最重要的。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可以一直去努力;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就都是白费。作为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
我一直坚信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在于充分利用设备,而非设备的更新换代。即使是简单设备,只要运用得当,也能发挥极大的效益;反之,再好的设备,如使用不当或许还会影响教育教学。
我校的教育博客是教师记录学生成长、反思教育足迹的极好平台,这个平台并不需要任何成本,但却为我校打开了一扇展示学校教育风采的窗户,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教育理想与教育风采。撰写教育博客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是一旦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后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不再仅仅是忙于教学的普通教师,而成为爱记录、勤思考的教育者与思想者,从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上进心,去自觉地学习更多的技术与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
这些年,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与其说去提高教师信息化方面的某一技能,不如努力去提升或改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技术已成为自己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助手时,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学习与应用的积极性。
NIE:请您谈谈作为一校之长的心得与感悟,尤其是对于学校资产和设备管理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或是经验?
吴虹:经过全新改造后,目前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以IOM动态光纤接入Internet,学校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http://www.n-i24z.-cn,信息中心协同网络信息发布员及时更新校内外新闻。在校内搭建了0A办公平台后,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所有通知、新闻、教学案、备课活动、上报文件等均以网络方式呈现。信息发布与教师阅读率均维持高位水平。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使用正版软件。学校目前有一个机房(36台计算机),一个数字移动学习室(36台上网本),25间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均处于高效使用状态。
借助百年老校出新改造工程,学校网络架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6类线覆盖全校,楼层间实行光纤互联,主干速率达到1000M,200个信息点(预留200个信息点),8台智能接入交换机(划分多个VLAN),4台服务器提供wEB、FTP、0A、杀毒、移动学习等服务。数字广播系统实现点对点广播与分区广播。智能水电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电话)登录管理,随时可以对校内所有的电路实行控制。太阳能路灯系统大量节省能源,体现绿色环保意识。
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学校在设备投入上量入为出,不会盲目追求最高端的设备,而是以适合学校发展需求为目的,并最大化地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让设备与技术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