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反贫困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反贫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扶贫政策逐步转向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弥补了全面扶贫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反贫困工作的有效发展。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需要社会工作的有效助力,具体工作中扶贫工作者要充分探索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切入点,以体现其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详细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与方法,同时,提出国家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以保障社会工作有效助力精准扶贫。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been committed to anti-poverty 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state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nti-poverty work, and the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has gradually turned to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roposal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mad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nti-poverty 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needs the effective help of social work. In specific work,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ers should fully explore the entry point of social work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o as to reflect its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At present, the path of social work to help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ill has some existing limi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detai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aths and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tate should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social work to ensure that social work can effectively help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關键词】社会工作;精准扶贫;功能定位;实践路径
【Keywords】social work;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unction orientation; practice path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127-03
1 引言
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提出并实施的一项有效扶贫政策,作为当下一种比较新颖的扶贫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精准扶贫战略是社会精准治理模式下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与风险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在维持社会稳定与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主要实施内容,在反贫困工作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贫困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必须找准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与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不断总结和优化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路径,从而有效实现反贫困工作的目标。
2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功能定位
反贫困工作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是对全面扶贫的优化升级,所以精准扶贫战略下的扶贫工作应更加具体化与精细化。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力量、人员力量的共同支持,并不断完善社会扶贫机制。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工作对其重要性,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帮助人,与扶贫工作有着同样的初衷[1]。社会工作中采用的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小组工作等诸多方式,在精准扶贫战略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工作的优势,才能进一步明确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 首先,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有一定的優势,精准扶贫中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可以帮助被助者摆脱贫困,恢复其社会功能。
其次,社会工作具有第三方优势。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三大难点,社会工作可以第三方身份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更多的外部资源供给。精准扶贫主体是政府,社会工作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二者有效结合能够为贫困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最后,社会工作可以巩固精准扶贫战略的成果。社会工作注重的是贫困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精准扶贫是以经济帮助为主,立足于长远的角度,社会工作对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3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存在的局限性
3.1 社会工作影响力低,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就社会现状来看,社会工作的普及率和影响力比较低,使得基层人员、村民等无法正确认识社会工作的性质,对社会工作融入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阻碍[2]。此外,影响力不足对外部资源链接有一定影响,社会工作者不能建立完整的扶贫的社会支持网络,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效果。缺乏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精准扶贫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大制约了扶贫的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多和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量少且流失率高,使得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分配到各个岗位的人员数量更少,所以为了完成社会工作任务,很多机构招聘了素质和技能较低的社工,再加上社会工作的任务繁重、薪酬低等,导致扶贫工作很难因人因户开展,从而让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不佳。
3.2 社会工作缺乏自主性,部分计划深度不够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存在不平等的关系,使得社会工作难以发挥自主性的优势,因人因户的帮扶也很难实现,不仅如此,还会对扶贫效果的客观评估产生影响,无法做到精准管理。社会工作应与政府是平等沟通、相互监督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并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专业的方法来开展扶贫项目,同时,社会工作也是对政府的反向监督[3]。但实际情况上,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如同政府的外包部门,政府干预过多,对政府的监督无法进行。为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将贫困对象的需求细化,以便于制定帮扶计划。尽管这有助于从多方面帮助贫困对象,但经常出现针对更详细需求的计划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对需求的解决力度不足,扶贫的效果也不明显。
3.3 扶贫规章制度不完善,监管工作不到位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缺乏体系化的监督管理也是导致该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在进行扶贫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性较差,工作人员对于应用流程缺乏清晰的认知,应用环节的相关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共享,工作人员对于具体的应用情况也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掌握,针对扶贫中出现的问题便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导致细小的应用问题逐渐扩大,成为影响整个扶贫工作精准性的关键因素。而且由于对该项工作的问责制度的健全没有给予重视,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频频发生,导致扶贫过程中各类不良行为层出不穷,难以实际落实扶贫工作,严重影响了整个扶贫工作质量、效率、水平的提升,对贫困地区人们的合法权益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缺乏专业化的监管团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质量。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监管团队的监管,使得整个工作的风险性大幅上升,而且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人浮于事、消极怠工等不良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工作的水平,最为重要的是,虽然部分机构对相应的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对其更新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相应的制度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得到更新,整个制度缺乏灵活性,难以为日后精准定位开展扶贫等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4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优化
4.1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强化内部培训
为提高社会工作的普及率与影响力,可加大自我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以便在社工开展专业服务的同时,有更加充足的资源助力扶贫,从而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助贫功能,就必须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同时,可通过政府的政策以及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与认知度。为解决社会工作自主性受限的问题,发挥社工助力精准扶贫的主动性,可明确社工人员的角色定位,建立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平等关系。我国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对社工助力精准扶贫的自主性是认可的,但未能自上而下地影响基层政府人员的认知[4]。所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素质与业务培训,转变思想,提高政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对其加大支持力度。
4.2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
为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限性,可采取完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手段[5]。
一方面,可从学校着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与实践工作相配套的培训体系,为精准扶贫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可将高校、地方政府与驻村社会工作机构联系起来,共同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学生实习培养基地。
另一方面,可加强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由于本地社工开展扶贫工作更容易得到信任,加大本土化社工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提高扶贫的效果。由于精准扶贫工作时间较长,人们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很难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保障整个精准扶贫工作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更好的人才支撑,由更加专业的团队推动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想为整个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就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既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联合合作,将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引入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也可以对既有的专业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使其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只有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才能够使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并且能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更多的人才愿意加入精准扶贫工作队伍,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人才永远是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充分重视人才短缺问题的严重性,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全面地促进整个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才愿意加入精准扶贫工作的队伍。 4.3 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任何单位或者机构福利薪资水平低下都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也是如此,因此,完善激励机制十分必要。只有提高薪酬水平,满足低层次收入人群的需求,才能留住人才使其投入扶贫事业中。当前,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服务仍然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直接对社会工作者的薪资产生影响,因此,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薪资问题带来的人才流失问题[6]。此外,应完善社会工作的税收、五险一金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激励社会人才不断提升自我。
4.4 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监管力度
当前,由于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使得整个工作流程较为混乱。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相关部门就要重视对扶贫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此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监管流程,更好地对整个工作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问题有效解决。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具体结合国家对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出台的政策意见;另一方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等,加大政策意见与实际状况的结合力度,从而制定出更符合自身的规章制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推进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的方式来加强对整个工作队伍和工作情况的监管,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可以实现对整个扶贫工作的全程监管,避免将细小问题扩大化,而且通过体系化的监督工作,也可以发现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一些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批评,或者对违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治,能够警示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认真负责,形成正确的思想觉悟,有效地带动扶贫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目前,影响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作人员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相关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就必须引起各个政府单位的高度重视,只有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将扶贫规章制度进行更新,才能更好地与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相契合,为整个扶贫工作提供完善的制度,进而降低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频率。
5 近期脱贫攻坚中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多个部门的联合推动下,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一些服务行业,已经深入教育扶贫、医疗、就业、灾后重建、生态扶贫等多个领域,扶贫对象涵盖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多个维度,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远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扶贫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国家扶贫办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2020年,每年有一万多名社会工作人员前往各个区域进行相关的扶贫工作,极大地加大了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的力度。此外,在这三个区域计划之外国家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区也已经将社会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已经成为社会反对贫困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社会工作在中国脱贫攻坚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介入体系,一般有以下3种:委托代理型的扶贫路径,双方是一种法律上的代理契约关系,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委托代理的方式和协作互助的方式,这2种方式在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精准扶贫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加快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度。
6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必须明确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定位,认识并分析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有效的路径优化方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單晓竹.后精准扶贫时代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23(1):14-17.
【2】袁小平,姜春燕.专业性与实践性:社会工作协同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82-88.
【3】徐樱嘉,李宝龙.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0,26(2):22-24.
【4】王娜.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19(19):267.
【5】鲁晓妮.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20(1):116-121.
【6】刘长波.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的意义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147-148.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been committed to anti-poverty 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state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nti-poverty work, and the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has gradually turned to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roposal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mad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nti-poverty 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needs the effective help of social work. In specific work,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ers should fully explore the entry point of social work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o as to reflect its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At present, the path of social work to help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ill has some existing limi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detai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aths and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tate should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social work to ensure that social work can effectively help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關键词】社会工作;精准扶贫;功能定位;实践路径
【Keywords】social work;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unction orientation; practice path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127-03
1 引言
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提出并实施的一项有效扶贫政策,作为当下一种比较新颖的扶贫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精准扶贫战略是社会精准治理模式下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与风险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在维持社会稳定与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主要实施内容,在反贫困工作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贫困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必须找准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与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不断总结和优化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路径,从而有效实现反贫困工作的目标。
2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功能定位
反贫困工作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是对全面扶贫的优化升级,所以精准扶贫战略下的扶贫工作应更加具体化与精细化。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力量、人员力量的共同支持,并不断完善社会扶贫机制。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工作对其重要性,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帮助人,与扶贫工作有着同样的初衷[1]。社会工作中采用的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小组工作等诸多方式,在精准扶贫战略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工作的优势,才能进一步明确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 首先,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有一定的優势,精准扶贫中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可以帮助被助者摆脱贫困,恢复其社会功能。
其次,社会工作具有第三方优势。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三大难点,社会工作可以第三方身份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更多的外部资源供给。精准扶贫主体是政府,社会工作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二者有效结合能够为贫困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最后,社会工作可以巩固精准扶贫战略的成果。社会工作注重的是贫困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精准扶贫是以经济帮助为主,立足于长远的角度,社会工作对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3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存在的局限性
3.1 社会工作影响力低,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就社会现状来看,社会工作的普及率和影响力比较低,使得基层人员、村民等无法正确认识社会工作的性质,对社会工作融入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阻碍[2]。此外,影响力不足对外部资源链接有一定影响,社会工作者不能建立完整的扶贫的社会支持网络,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效果。缺乏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精准扶贫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大制约了扶贫的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多和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量少且流失率高,使得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分配到各个岗位的人员数量更少,所以为了完成社会工作任务,很多机构招聘了素质和技能较低的社工,再加上社会工作的任务繁重、薪酬低等,导致扶贫工作很难因人因户开展,从而让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不佳。
3.2 社会工作缺乏自主性,部分计划深度不够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存在不平等的关系,使得社会工作难以发挥自主性的优势,因人因户的帮扶也很难实现,不仅如此,还会对扶贫效果的客观评估产生影响,无法做到精准管理。社会工作应与政府是平等沟通、相互监督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并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专业的方法来开展扶贫项目,同时,社会工作也是对政府的反向监督[3]。但实际情况上,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如同政府的外包部门,政府干预过多,对政府的监督无法进行。为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将贫困对象的需求细化,以便于制定帮扶计划。尽管这有助于从多方面帮助贫困对象,但经常出现针对更详细需求的计划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对需求的解决力度不足,扶贫的效果也不明显。
3.3 扶贫规章制度不完善,监管工作不到位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缺乏体系化的监督管理也是导致该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在进行扶贫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性较差,工作人员对于应用流程缺乏清晰的认知,应用环节的相关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共享,工作人员对于具体的应用情况也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掌握,针对扶贫中出现的问题便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导致细小的应用问题逐渐扩大,成为影响整个扶贫工作精准性的关键因素。而且由于对该项工作的问责制度的健全没有给予重视,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频频发生,导致扶贫过程中各类不良行为层出不穷,难以实际落实扶贫工作,严重影响了整个扶贫工作质量、效率、水平的提升,对贫困地区人们的合法权益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缺乏专业化的监管团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质量。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监管团队的监管,使得整个工作的风险性大幅上升,而且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人浮于事、消极怠工等不良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工作的水平,最为重要的是,虽然部分机构对相应的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对其更新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相应的制度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得到更新,整个制度缺乏灵活性,难以为日后精准定位开展扶贫等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4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优化
4.1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强化内部培训
为提高社会工作的普及率与影响力,可加大自我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以便在社工开展专业服务的同时,有更加充足的资源助力扶贫,从而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助贫功能,就必须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同时,可通过政府的政策以及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与认知度。为解决社会工作自主性受限的问题,发挥社工助力精准扶贫的主动性,可明确社工人员的角色定位,建立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平等关系。我国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对社工助力精准扶贫的自主性是认可的,但未能自上而下地影响基层政府人员的认知[4]。所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素质与业务培训,转变思想,提高政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对其加大支持力度。
4.2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
为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限性,可采取完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手段[5]。
一方面,可从学校着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与实践工作相配套的培训体系,为精准扶贫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可将高校、地方政府与驻村社会工作机构联系起来,共同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学生实习培养基地。
另一方面,可加强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由于本地社工开展扶贫工作更容易得到信任,加大本土化社工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提高扶贫的效果。由于精准扶贫工作时间较长,人们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很难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保障整个精准扶贫工作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更好的人才支撑,由更加专业的团队推动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想为整个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就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既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联合合作,将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引入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也可以对既有的专业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使其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只有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才能够使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并且能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更多的人才愿意加入精准扶贫工作队伍,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人才永远是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充分重视人才短缺问题的严重性,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全面地促进整个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才愿意加入精准扶贫工作的队伍。 4.3 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任何单位或者机构福利薪资水平低下都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也是如此,因此,完善激励机制十分必要。只有提高薪酬水平,满足低层次收入人群的需求,才能留住人才使其投入扶贫事业中。当前,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服务仍然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直接对社会工作者的薪资产生影响,因此,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薪资问题带来的人才流失问题[6]。此外,应完善社会工作的税收、五险一金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激励社会人才不断提升自我。
4.4 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监管力度
当前,由于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使得整个工作流程较为混乱。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相关部门就要重视对扶贫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此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监管流程,更好地对整个工作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问题有效解决。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具体结合国家对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出台的政策意见;另一方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等,加大政策意见与实际状况的结合力度,从而制定出更符合自身的规章制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推进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的方式来加强对整个工作队伍和工作情况的监管,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可以实现对整个扶贫工作的全程监管,避免将细小问题扩大化,而且通过体系化的监督工作,也可以发现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一些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批评,或者对违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治,能够警示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认真负责,形成正确的思想觉悟,有效地带动扶贫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目前,影响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作人员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相关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就必须引起各个政府单位的高度重视,只有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将扶贫规章制度进行更新,才能更好地与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相契合,为整个扶贫工作提供完善的制度,进而降低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频率。
5 近期脱贫攻坚中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多个部门的联合推动下,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一些服务行业,已经深入教育扶贫、医疗、就业、灾后重建、生态扶贫等多个领域,扶贫对象涵盖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多个维度,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远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扶贫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国家扶贫办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2020年,每年有一万多名社会工作人员前往各个区域进行相关的扶贫工作,极大地加大了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的力度。此外,在这三个区域计划之外国家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区也已经将社会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已经成为社会反对贫困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社会工作在中国脱贫攻坚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介入体系,一般有以下3种:委托代理型的扶贫路径,双方是一种法律上的代理契约关系,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委托代理的方式和协作互助的方式,这2种方式在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精准扶贫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加快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度。
6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必须明确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定位,认识并分析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有效的路径优化方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單晓竹.后精准扶贫时代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23(1):14-17.
【2】袁小平,姜春燕.专业性与实践性:社会工作协同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82-88.
【3】徐樱嘉,李宝龙.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0,26(2):22-24.
【4】王娜.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19(19):267.
【5】鲁晓妮.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20(1):116-121.
【6】刘长波.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的意义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