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人在实践中获得启示:一旦当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真正萌发。此时,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只是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此举同时也实现了另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促使学习者主动地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7-01
每次上课前,检查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发现已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我想,这样的情形在很多教师身上都体验过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与否,取决于老师“扬”还是“抑”
每次课堂上的小组活动,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这时候我就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在讨论《祝福》中的祥林嫂的结局时,很多学生都谈了祥林嫂怎么死的,死后有什么遭遇等设想,但有几个学生老是古怪地边交流边笑,却又不敢起来发言,还有个别学生无所事事。这时我如果不理会他们,放他们一马也没影响什么的。但我还是鼓励那几个学生起来说,有个学生终于说出了答案:“祥林嫂没死,还交上了好运,被一个大富翁看中,过上了好日子……”。其他学生都笑起来,我注意到刚才那两个不参与活动的学生也笑了,因此我并没有随意结束这次提问,反而让刚才没有思考的学生一起共享这个特别的设想,谈谈见解,再一次抓住机会让学生又进行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人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这就是“扬”。很显然,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能力,否则将抑压了学生的潜能。
二、学生“合作”与否,取决于老师追求“实”还是“虚”
我听过一些公开课,一节课老师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其中的每个活动都很好。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交流;老师则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来发言。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在以上这堂课中,每个活动,学生都动口了,但是在动口之前,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其次,在活动结束时,学生虽然发言各有千秋,可是,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来引导学生质疑答案的差异,也没有时间去关注未理解的学生。
其实,类似这样的课,老师一节课下来非常辛苦,紧赶慢赶,生怕这节课的任务完成不了,而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草草收场,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所以,相对完美的外在形式,教学的实质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三、学生“探究”与否,取决于老师“导”还是“给”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而不是老师归纳出来。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例如,我教辛弃疾的《 书博山道中壁 》时,部分学生无法体会诗人“欲说还休”心情。其实学生已知道辛弃疾的生平,只是思维的延伸不够。我就稍加点拨,提示时代的差异,言论的自由等。学生马上有反应了,课堂气氛也活了起来。但仍有个别学生似懂非懂的,我就提示要抓住关键字“欲”、“休”,这时其他同学也忍不住插口了“想说还是停下来”。最后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说出“诗人当时壮志难酬却又不敢说出自己的不满,无可奈何之极。”就这样,我把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学生的潜能有多大,取决于老师“信”还是“疑”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查齐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
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国的教育思想里,学习从来都是“苦”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句格言都是告诫学子们苦尽甘来呀。其实,学习是充满快乐的,只有快乐,学子们才能沉浸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别总是疑心学生做不来,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这些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源。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指导,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真正的实践者,探究者,总结者。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7-01
每次上课前,检查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发现已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我想,这样的情形在很多教师身上都体验过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与否,取决于老师“扬”还是“抑”
每次课堂上的小组活动,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这时候我就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在讨论《祝福》中的祥林嫂的结局时,很多学生都谈了祥林嫂怎么死的,死后有什么遭遇等设想,但有几个学生老是古怪地边交流边笑,却又不敢起来发言,还有个别学生无所事事。这时我如果不理会他们,放他们一马也没影响什么的。但我还是鼓励那几个学生起来说,有个学生终于说出了答案:“祥林嫂没死,还交上了好运,被一个大富翁看中,过上了好日子……”。其他学生都笑起来,我注意到刚才那两个不参与活动的学生也笑了,因此我并没有随意结束这次提问,反而让刚才没有思考的学生一起共享这个特别的设想,谈谈见解,再一次抓住机会让学生又进行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人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这就是“扬”。很显然,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能力,否则将抑压了学生的潜能。
二、学生“合作”与否,取决于老师追求“实”还是“虚”
我听过一些公开课,一节课老师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其中的每个活动都很好。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交流;老师则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来发言。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在以上这堂课中,每个活动,学生都动口了,但是在动口之前,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其次,在活动结束时,学生虽然发言各有千秋,可是,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来引导学生质疑答案的差异,也没有时间去关注未理解的学生。
其实,类似这样的课,老师一节课下来非常辛苦,紧赶慢赶,生怕这节课的任务完成不了,而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草草收场,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所以,相对完美的外在形式,教学的实质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三、学生“探究”与否,取决于老师“导”还是“给”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而不是老师归纳出来。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例如,我教辛弃疾的《 书博山道中壁 》时,部分学生无法体会诗人“欲说还休”心情。其实学生已知道辛弃疾的生平,只是思维的延伸不够。我就稍加点拨,提示时代的差异,言论的自由等。学生马上有反应了,课堂气氛也活了起来。但仍有个别学生似懂非懂的,我就提示要抓住关键字“欲”、“休”,这时其他同学也忍不住插口了“想说还是停下来”。最后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说出“诗人当时壮志难酬却又不敢说出自己的不满,无可奈何之极。”就这样,我把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学生的潜能有多大,取决于老师“信”还是“疑”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查齐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
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国的教育思想里,学习从来都是“苦”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句格言都是告诫学子们苦尽甘来呀。其实,学习是充满快乐的,只有快乐,学子们才能沉浸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别总是疑心学生做不来,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这些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源。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指导,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真正的实践者,探究者,总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