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小脑电刺激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康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采用Fugy-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反搏;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226-01
脑梗死是在长期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而出现,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病的70%左右,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低龄化趋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2013年起我科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有明确神经功能定位体征,且神志清楚者,脑出血、脑血管畸形、遗传病、精神病患者等不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8±6.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阿司匹林肠溶片0.3/qd,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治疗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深圳市健搏医疗器械开发公司生产的体外反搏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仪器参数设置:模式2、频率120Hz、强度100-120%。
1.3 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2]、BI[3]及FM[4]评分,评定治疗后两组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治疗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BI及FM評分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及FM评分及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31.68±4.52)分,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反搏治疗组(28.52±5.03)分.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比,t=2.05,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的FM评分比较,t=3.3,P<0.05,两组的BI评分比较t=4.13,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如不及时配合康复治疗,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采用早期体外反搏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好转,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当前临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TXA2合成减少,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体外反搏治疗, 是在心脏的舒张期, 通过其脉动气流,经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使四肢臀部血液回流心脏, 从而主动脉获得足够回心血量, 使主动脉舒张压升高。一方面通过增加冠状动脉供血, 提高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从而增加脑血流量; 另一方面, 通过打开吻合支,促进侧枝血液循环,从而增加缺血半暗区的供血量,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体外反搏治疗仪无副作用, 无创伤性,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燕铁斌.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5):235-236.
[4] 高谦,卓大宏.一种新的脑卒中患者活动功能评测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6):244.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反搏;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226-01
脑梗死是在长期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而出现,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病的70%左右,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低龄化趋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2013年起我科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有明确神经功能定位体征,且神志清楚者,脑出血、脑血管畸形、遗传病、精神病患者等不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8±6.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阿司匹林肠溶片0.3/qd,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治疗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深圳市健搏医疗器械开发公司生产的体外反搏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仪器参数设置:模式2、频率120Hz、强度100-120%。
1.3 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2]、BI[3]及FM[4]评分,评定治疗后两组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治疗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BI及FM評分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及FM评分及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31.68±4.52)分,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反搏治疗组(28.52±5.03)分.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比,t=2.05,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的FM评分比较,t=3.3,P<0.05,两组的BI评分比较t=4.13,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如不及时配合康复治疗,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采用早期体外反搏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好转,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当前临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TXA2合成减少,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体外反搏治疗, 是在心脏的舒张期, 通过其脉动气流,经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使四肢臀部血液回流心脏, 从而主动脉获得足够回心血量, 使主动脉舒张压升高。一方面通过增加冠状动脉供血, 提高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从而增加脑血流量; 另一方面, 通过打开吻合支,促进侧枝血液循环,从而增加缺血半暗区的供血量,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体外反搏治疗仪无副作用, 无创伤性,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燕铁斌.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5):235-236.
[4] 高谦,卓大宏.一种新的脑卒中患者活动功能评测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