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和音乐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古人云:言之不足咏之,咏之不足舞之。舞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主题音乐。学生在对音乐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后,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乐曲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表演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而舞蹈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自身美的修养上,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舞蹈
  我们把它引入音乐课堂,使它们相互关联、亲密配合,使之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要求。明朱载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
  一、舞蹈的教育作用
  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那么,为什么以舞蹈教学来辅助音乐教学呢?首先说说舞蹈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
  (一)舞蹈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质。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舞蹈课、能满足其以上特征。表现性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训练,付出辛勤的劳动,这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二)舞蹈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少儿舞蹈一般都是以群体为主,再排练演出形成一定的集体。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到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三)通过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4、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各种诸如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尽情欢乐,尽情渲汇他们的思想感情,回归少儿本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二、如何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舞蹈与音乐是相生相长的,它们彼此之间都起着孕育的作用,两种艺术几乎就是相濡以沫、无法分开的伴侣。小学生更是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需求,他们爱说爱动,更喜欢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恶。因此,改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将舞蹈元素加入音乐,使音乐课堂真正的舞动起来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措施。下面就着重地谈论应该怎样切实地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希望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能力。音乐教师是孩子学习音乐的领路人,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孩子对于音乐的接受。因此,将舞蹈融入进音乐教学的首要措施就是要提高音乐老师的舞蹈素质,使其自身能够自如的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形成以音乐和舞蹈结合以表达自己情志的习惯。相关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于音乐老师相关的舞蹈知识的硬性要求,使音乐老师真正的同时具备对于音乐及舞蹈的敏锐的感受力。再者,老师要从自身提高对于舞蹈的重视,从内心真正感受到舞蹈对于音乐的重要影响。平时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感受力,或者是参加一些舞蹈培训班,加深自己对于几种或者一种符合自己音乐声线的舞蹈,便于在音乐教学中以舞蹈加深孩子对于音乐的感受力。
  (二)培养孩子即兴舞蹈的习惯。孩子是音乐接受的主体,而且他们有着强烈地以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感受的需求。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孩子肢体语言的引导,使他们形成听到音乐就能即兴舞动的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教授某一支曲子时,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以舞蹈来表达这首曲子带给他们的感受的机会,加深他们对于音乐乐曲的领悟力,从而真正的让音乐渗入他们的心灵,以达到熏陶他们的性情、表达他们自身情志的目的。
  (三)教师有意识地以舞蹈表达音乐。歌与舞的结合能够起到以优美的形体动作表达音乐内容的效果,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对于活泼爱动、感性直观的孩子而言,载歌载舞,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传情达意。一支乐曲,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可能蕴含的动作,在讲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让孩子直观的通过舞蹈感受到乐曲的魅力。比如在教《草原赞歌》这首曲子的时候,音乐教师要发挥自己对于音乐和舞蹈的感受力,将曲子的活泼动感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策马扬鞭、大雁翱翔、牧民挤奶等舞蹈动作传达给孩子。这样的教学能让孩子在整体的热烈奔放、欢快舒畅的音乐韵律中,置身于整个曲子所勾勒出的美好的大草原上,感受在空旷的原野飞翔的感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真正地了解音乐的内容,还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对草原的印象,培养孩子阔达如草原的性情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
  三、结语
  把舞蹈的元素融入进课堂中,让音乐课堂舞动起来,是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将孩子们调动起来,以直观的舞蹈加深孩子对于抽象音乐的感受力度,从而达到音乐教学陶冶孩子性情、培育孩子美好心灵的效果。但是,还必须注意,在音乐教学中对于舞蹈元素的渗入,不能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舞蹈在音乐教学中只能作为一种拓宽孩子视野、辅助孩子学习的工具而存在。对于孩子舞蹈的教育,则要通过舞蹈教学来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陈琰峰.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对学生身心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2010,(6). [2]创意课堂[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2).
  [3]苏春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S1).
  [4]葛玉婷.小学音乐教育与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5]吴晓春.谈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活动又称造型艺术活动,是提高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美术自身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深为人民大众喜爱。本文以将探讨性的分析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作用,呼吁全民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以丰富休闲生活,提高审美品味。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美术活动;作用  在群众性文化中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是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作为农业风险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种,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保障.总的来看,政策性
期刊
摘 要:《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其内容之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环境科学方面,《周易》的“卦”论、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原则都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入发掘并合理利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原则以及“天地人合一”的观点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简要的分析《周易》的环境观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周易
摘要: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世纪。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观念创新能力个性发展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
利用血管内高频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技术,对IVUS图像灰度值进行换能器偏心校正后,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壁组织运动分阶叠加光流估计方法获得血管内施压
纵观过去的2006年,面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通过不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宏观调控措施已在世界各国产生积极的效果。我国2007年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
摘 要:信息爆炸时代,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市县级电视台新闻出现特色不特,收视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现状,从方法上探讨解决对策,寻求新出路。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建议  一、引言  一般说来,县级电视台被公认的功能定位有二个:“党的喉舌”、“沟通党和群众的桥梁”,往往后者常常被忽略。县电视新闻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渐用县党委政府的日常活动和工作动态覆盖自办节目,造成领导活动、会议
唐·德里罗《白噪音》是一部“生态灾难小说”。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国家庭在传媒日益大众化、消费文化不断膨胀、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后现代社会受到的深刻影响,真实呈现了社
那些消逝的时光总能如水般澄澈,它倒映着两个快乐的身影,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偌大的庭院一年四季都开满了艳丽的花儿,我每天嗅着它们的味道,香痕便成为了最美丽的画卷。  我总任性的躺在你的怀中,听你讲那些过去的琐碎的故事。故事中,那棵老杏树总是被你提及。讲到那儿,你总抬头张望着,告诉我说从你年轻嫁过来时,它就在这里了。你也时常给我唱着你年轻时候唱过的歌,这时的我总格格地笑,笑着笑着就倦了,梦里花儿缤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