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项目学习”实践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b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南油小学以面向学生生活,健全生活意识,强化生活技能,培养自主生活能力和低碳生活的习惯为出发点;以“聚焦生活素养,倡导创意生活”作为项目学习的主题。在课程统整的理念指导下,经过近半年的准备,集中一周时间,开展项目学习活动,整合各学科资源,集中各学科师资,开发课程并实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学情作为课程开发起点
  在基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课程主题即学习项目,它是整合儿童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南油小学此次项目学习的确立是源于在寒假时学生们完成的一份“研习报告”——“我们的学校、邻家的学校”。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真实的学习”,采用适合于自己发展阶段的语言、工具和技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成人的支持帮助,描述、记录着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物一品及其变化和变迁。寒假结束后,学校对“研习报告”进行交流、评价、梳理,发现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超出了老师的预期。他们有的从学校的建筑构造入手进行学校面积的测量,有的从校园的风景着手画出了不同学校的特色景观,还有的从校园的历史文化入手进行了比较……这大大拓展了此次项目学习的外延,孩子们上交的一份份研习报告,带给我们惊讶与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了“项目学习”的魅力,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从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凭借着对课程资源捕捉的敏锐性和致力于课程开发的热情和智慧,教师以此学情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将学生们的探究方向纳入了课程内容。
  二、教师为自主开发主力军
  学校是课程统整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统整的主力军。在项目学习中,南油小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赋予他们课程的开发权和决策权。首先召开项目学习筹备会,以年级组为单位,跨学科进行研讨。要求教师依照项目学习的主题,结合自己所在年级所任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罗列教材中与“生活素养”“创意生活”等相关的知识点,基于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挖掘与之相关的学科元素,然后梳理、改造、加工“课本中的知识”,在充实、替换、增删、拓展中把本学科学习的知识要点与项目学习活动主题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初步做出活动设想,形成课程设计方案。这一环节,有效激活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更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在课程统整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开发者。
  三、组内统整梳理主题内容
  在此环节,学校组织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同一年级的同学科教师在一起汇报自己搜集的学科资源和初步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交流研讨中根据年级的特点和学科要求,分别确定适合本学科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既达成了项目学习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更保证了国家课程中学科知识的有效落实。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继学科组研讨后又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本年级的各学科教师,以“聚焦生活素养,倡导创意生活”这一主题为开发和设计起点,对在学科组讨论时确定的本年级的各学科内容进行梳理。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合并、重组,围绕此次项目学习大主题“聚焦生活素养,倡导创意生活”确定本年级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一年级:“魅力家乡”、二年级:“路”、三年级:“亲情”、四年级:“低碳生活”、五年级:“健康生活,创意美食”、六年级:“我爱旅游”。在级科组的研讨中,每位教师在分享学习中不断完善,在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不但避免了教学中各学科的重复教学,更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编排课表调配各项资源
  为了使项目学习真正有效实施,项目学习的组织形式需要突破传统班级、课时等限制,打破以往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科课时安排课表的思路。在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中各年级组需根据已确定的项目学习主题重新设定学习目标、重新组织学习内容、重新调配教学资源等。由年级组长主要负责重新编排“项目学习周”的专门课表,以具体的学习内容为依据、以课程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时间资源、环境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等。此环节,是项目学习实施的有力保障,而对一线教师来说更是课程执行力的一种考验和历练。
  聚焦生活素养的项目学习,融入了人文性、趣味性、啟发性、综合性、探究性,不但满足了学生需求的课程,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一位教师也已不再是简单地教本学科的知识,而必须跨界指导、综合引领,这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力、领导力,打造了鲜明的学校特色。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本人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多年,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经笔者多年的调查、分析、归纳,初步探索出提升高年级学生语文学科水平的道理,本文着重教学提高阅读与作文效率的阐述。  一、提高阅读效率  1. 运用多种读法  浏览阅读。如
在游泳技术中,蛙泳是竞技游泳项目技术最复杂的泳式之一,其身体位置、腿臂技术、配合节奏等要求都高于其他泳式。在蛙泳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概念,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有关表象训练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归纳总结表象训练在蛙泳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蛙泳技术教学合理和有效的练习方法,为提高蛙泳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笔者以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
用阅读丰富师生的人生,让书香浓郁校园,这是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也是一所优质学校的责任所在,但是,要取得实际的效果,毋庸置疑地需要大力推动。自2013年以来,珠海市文园中学以省级课题“书香校园之生命内化发展研究”为抓手,制定实施方案,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师生、家长齐参与,层层推进,构建校园读书网络,成效喜人。  一、创设书香环境,师生随处可读书  良好而方便的读书环境是促进阅读的重要因素,学校为此大
近年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在語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的阅读必不可少,但课外阅读也一样重要。但许多小学生对必读的课本就已颇为厌烦,更不要说是课外阅读了。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内敢读、课外乐于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要求?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语言恰当,富于艺术性,活跃课堂气氛  1. 热情洋溢,充满激励性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一对聪耳,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