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众多,可分为亲属称谓与社会称谓两类,极富特色的女性称谓亦不在少数。通过分析《聊斋俚曲集》的女性称谓,人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特点以及女性的生存境况,更好地了解这些女性称谓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内涵。
《聊斋俚曲集》创作于明末清初,其中各色人物齐全,人物称谓丰富。《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更是鲜活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女性称谓入手,通过分析女性称谓,剖析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
一、特殊女性称谓
(一)亲属称谓
1.姑
《禳妒咒》第二十七回:“他翁姑虔诚念佛,不免与他解释。”在此处,“姑”便是对江城婆婆的称呼。《说文解字》记载:“姑,夫母也。”“姑”常与“翁”同时出现,“翁姑”即“翁婆”之意。此外,“姑妇曲”之“姑”也作“婆婆”解。
2.親娘
《姑妇曲》第一段:“珊瑚两眼泪撒撒,说娘方才怒气加,亲娘呀,我还不知是为嗄。”
《慈悲曲》第五段:“我若是欺哄亲娘,头顶上自有灵神,娘呀,何必你酸困?”
以上两个句子中都有“亲娘”这一称呼,虽然带有“亲”字,但皆非称呼母亲,而是一个用以称呼婆婆,一个用以称呼继母,这反映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下,说话者的讨好与无奈。
(二)社会称谓
1.科子
《慈悲曲》第三段:“那科子把那孩子朝打夕骂,昨日跳了井里,几乎死了。”
《国语辞典》记载,科子指即私娼。元代关汉卿的《救风尘》中有此用法:“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另外,用“科子”进行詈骂时,除了可以直接詈骂指称的对象,还可以詈骂其母,以加强贬损之意。例如,《磨难曲》第十五回:“老婆子骂道贼科子生的,可杀了人了!”
2.彩女
《增补幸云曲》第一回:“万岁离了销金帐,前后走宫娥彩女,混江龙驾出朝纲。”此句中,“彩女”指身份较低的宫女。南北朝鲍照的《代淮南王》中亦有此用法:“紫房彩女弄明珰,鸾歌凤舞断君肠。”
3.虔婆和老虔婆
《增补幸云曲》第九回中,“六哥取出金钱,递与虔婆”以及“老虔婆心里乖,不重客只重财,低袖多捘拜两拜”。
“虔婆”是中国古代传统女性职业“三姑六婆”中一种,指开设秦楼楚院的妇人。用作称谓时,“虔婆”有两种含义,一为贼婆,这是骂老妇人的话;二为开设妓院的老鸨。在《聊斋俚曲集》中,“虔婆”均指开设妓院的老鸨,亦可作“老虔婆”。
二、女性称谓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特点
1.四海一家
自秦朝建立,“家天下”的政治体制便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而贯穿社会始终。为了将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延伸至家国治理之中,反映宗法社会特点的亲属称谓逐渐外化,形成了拟亲属称谓语体系。
拟亲属称谓语在南北朝时已出现,例如《宋书·刘敬宣传》:“敬宣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祖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拟亲属称谓语反映了汉民族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在《聊斋俚曲集》中,拟亲属称谓按年龄可分为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和对年长女性的称谓两类,皆符合汉民族重视亲属关系的文化心理,体现了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例如,在《姑妇曲》第一段中,老王婆子将休书递给珊瑚时,称珊瑚为“俺大嫂”,这时的“大嫂”不是指大哥的妻子,而是对已婚女性的尊称。
2.贵贱有等
在封建社会,人有尊卑贵贱之分,主仆关系是最好的体现。在《聊斋俚曲集》中,表仆人的称谓与表主人的称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构成的主仆关系本身已是尊卑的体现。并且,在这两类称谓中,按年龄还可以对主仆称呼进行细分,例如,人们称年老的仆人为“老婆子”,而称年老的主人为“老太太”;称年轻的仆人为“丫头”,而称年轻的主人为“小姐”。在仆人的职业称谓中,一般的仆人与宫中的仆人的称谓也是不同的。这些称谓的差异源于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体现了贵贱有等的社会特点。
长幼有序指的是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尊卑关系。《聊斋俚曲集》中的排行称谓语亦体现了这样的社会特点。例如,在《增补幸云曲》中,宣武院的两位花魁分别被称为“小大姐”与“小二姐”,二人虽不是亲姐妹,但在同一环境中,便需要分出大小关系。在表身份的属性称谓语中,如老太太、太太、夫人、小姐等亦可以体现出长幼分明、贵贱有别的社会特点。
3.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有些神话人物逐渐演变成受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作为一部用俚语写成的通俗作品,《聊斋俚曲集》描写了多种女性神仙角色,生动体现出人们对于神仙的信仰。例如,《蓬莱宴》中的“王母娘娘”“何仙姑”等富有道教色彩的神灵,《富贵神仙》中的狐狸仙“舜华”,《增补幸云曲》中的仙女“云魔女”,以及众多仙姬、仙婢。作者对她们的描写,反映了时人对于神灵的美好期望以及神灵崇拜的朴素思想。
(二)古代女性的生存境地
1.主体性的缺失
姓名称谓语是称谓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在姓名称谓语中,“姓+氏”的称呼方式适用于已婚女子,如“方氏”“赵氏”“于氏”等。其中的“姓”均为夫姓,而非女子的本姓,即“夫姓+氏”。这样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女性原本姓名的完全泯灭,使得女子完全成为夫家的附属,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从属地位。
此外,《聊斋俚曲集》中的“媳妇”“他大妗子”等称谓,体现了称呼视角的转变。例如,“媳妇”一词当“儿媳”用时,是对儿子之妻的称呼;“他大妗子”的称呼,则是以侄子的角度进行的称谓。这种称呼视角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女性家庭角色的固化,亦体现了其主体意识的缺失。
2.艰难的生存境况
中国古代有“三姑六婆”的说法,指的是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其中,“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牙婆是专为富贵人家买卖奴婢、妾侍的人口贩子;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则是妓院内的鸨母:她们从事的职业均不正当,体现了女性生存空间的狭窄,侧面反映了女性艰难的生存境况。
通过分析《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职业称谓,人们可以发现关于女性的职业称谓虽然较为丰富,但皆为仆人、妓女等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作。以仆人为例,对年轻仆人的称谓要远多于年老仆人,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仆人的普遍,展现了男尊女卑思想下,穷苦女孩的悲惨命运。除仆人外,《聊斋俚曲集》中还涉及众多对妓女的称谓,这真实反映了女性的工作境况,体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三、结语
《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较为丰富,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称谓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女性称谓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除了上述称谓之外,《聊斋俚曲集》中还有一些女性的自称,如小妮子、奴家、奴婢、妮子、小妃、贱奴、奴等,均具有自谦甚至自贬的语义特点,体现了当时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界定,以及女性对于男性强权社会语境的顺应。这类自称现象与上述称谓一起构成了《聊斋俚曲集》庞大的称谓系统。
(青岛大学)
作者简介:潘燕妮(1997-),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聊斋俚曲集》创作于明末清初,其中各色人物齐全,人物称谓丰富。《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更是鲜活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女性称谓入手,通过分析女性称谓,剖析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
一、特殊女性称谓
(一)亲属称谓
1.姑
《禳妒咒》第二十七回:“他翁姑虔诚念佛,不免与他解释。”在此处,“姑”便是对江城婆婆的称呼。《说文解字》记载:“姑,夫母也。”“姑”常与“翁”同时出现,“翁姑”即“翁婆”之意。此外,“姑妇曲”之“姑”也作“婆婆”解。
2.親娘
《姑妇曲》第一段:“珊瑚两眼泪撒撒,说娘方才怒气加,亲娘呀,我还不知是为嗄。”
《慈悲曲》第五段:“我若是欺哄亲娘,头顶上自有灵神,娘呀,何必你酸困?”
以上两个句子中都有“亲娘”这一称呼,虽然带有“亲”字,但皆非称呼母亲,而是一个用以称呼婆婆,一个用以称呼继母,这反映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下,说话者的讨好与无奈。
(二)社会称谓
1.科子
《慈悲曲》第三段:“那科子把那孩子朝打夕骂,昨日跳了井里,几乎死了。”
《国语辞典》记载,科子指即私娼。元代关汉卿的《救风尘》中有此用法:“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另外,用“科子”进行詈骂时,除了可以直接詈骂指称的对象,还可以詈骂其母,以加强贬损之意。例如,《磨难曲》第十五回:“老婆子骂道贼科子生的,可杀了人了!”
2.彩女
《增补幸云曲》第一回:“万岁离了销金帐,前后走宫娥彩女,混江龙驾出朝纲。”此句中,“彩女”指身份较低的宫女。南北朝鲍照的《代淮南王》中亦有此用法:“紫房彩女弄明珰,鸾歌凤舞断君肠。”
3.虔婆和老虔婆
《增补幸云曲》第九回中,“六哥取出金钱,递与虔婆”以及“老虔婆心里乖,不重客只重财,低袖多捘拜两拜”。
“虔婆”是中国古代传统女性职业“三姑六婆”中一种,指开设秦楼楚院的妇人。用作称谓时,“虔婆”有两种含义,一为贼婆,这是骂老妇人的话;二为开设妓院的老鸨。在《聊斋俚曲集》中,“虔婆”均指开设妓院的老鸨,亦可作“老虔婆”。
二、女性称谓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特点
1.四海一家
自秦朝建立,“家天下”的政治体制便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而贯穿社会始终。为了将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延伸至家国治理之中,反映宗法社会特点的亲属称谓逐渐外化,形成了拟亲属称谓语体系。
拟亲属称谓语在南北朝时已出现,例如《宋书·刘敬宣传》:“敬宣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祖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拟亲属称谓语反映了汉民族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在《聊斋俚曲集》中,拟亲属称谓按年龄可分为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和对年长女性的称谓两类,皆符合汉民族重视亲属关系的文化心理,体现了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例如,在《姑妇曲》第一段中,老王婆子将休书递给珊瑚时,称珊瑚为“俺大嫂”,这时的“大嫂”不是指大哥的妻子,而是对已婚女性的尊称。
2.贵贱有等
在封建社会,人有尊卑贵贱之分,主仆关系是最好的体现。在《聊斋俚曲集》中,表仆人的称谓与表主人的称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构成的主仆关系本身已是尊卑的体现。并且,在这两类称谓中,按年龄还可以对主仆称呼进行细分,例如,人们称年老的仆人为“老婆子”,而称年老的主人为“老太太”;称年轻的仆人为“丫头”,而称年轻的主人为“小姐”。在仆人的职业称谓中,一般的仆人与宫中的仆人的称谓也是不同的。这些称谓的差异源于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体现了贵贱有等的社会特点。
长幼有序指的是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尊卑关系。《聊斋俚曲集》中的排行称谓语亦体现了这样的社会特点。例如,在《增补幸云曲》中,宣武院的两位花魁分别被称为“小大姐”与“小二姐”,二人虽不是亲姐妹,但在同一环境中,便需要分出大小关系。在表身份的属性称谓语中,如老太太、太太、夫人、小姐等亦可以体现出长幼分明、贵贱有别的社会特点。
3.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有些神话人物逐渐演变成受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作为一部用俚语写成的通俗作品,《聊斋俚曲集》描写了多种女性神仙角色,生动体现出人们对于神仙的信仰。例如,《蓬莱宴》中的“王母娘娘”“何仙姑”等富有道教色彩的神灵,《富贵神仙》中的狐狸仙“舜华”,《增补幸云曲》中的仙女“云魔女”,以及众多仙姬、仙婢。作者对她们的描写,反映了时人对于神灵的美好期望以及神灵崇拜的朴素思想。
(二)古代女性的生存境地
1.主体性的缺失
姓名称谓语是称谓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在姓名称谓语中,“姓+氏”的称呼方式适用于已婚女子,如“方氏”“赵氏”“于氏”等。其中的“姓”均为夫姓,而非女子的本姓,即“夫姓+氏”。这样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女性原本姓名的完全泯灭,使得女子完全成为夫家的附属,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从属地位。
此外,《聊斋俚曲集》中的“媳妇”“他大妗子”等称谓,体现了称呼视角的转变。例如,“媳妇”一词当“儿媳”用时,是对儿子之妻的称呼;“他大妗子”的称呼,则是以侄子的角度进行的称谓。这种称呼视角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女性家庭角色的固化,亦体现了其主体意识的缺失。
2.艰难的生存境况
中国古代有“三姑六婆”的说法,指的是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其中,“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牙婆是专为富贵人家买卖奴婢、妾侍的人口贩子;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则是妓院内的鸨母:她们从事的职业均不正当,体现了女性生存空间的狭窄,侧面反映了女性艰难的生存境况。
通过分析《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职业称谓,人们可以发现关于女性的职业称谓虽然较为丰富,但皆为仆人、妓女等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作。以仆人为例,对年轻仆人的称谓要远多于年老仆人,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仆人的普遍,展现了男尊女卑思想下,穷苦女孩的悲惨命运。除仆人外,《聊斋俚曲集》中还涉及众多对妓女的称谓,这真实反映了女性的工作境况,体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三、结语
《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较为丰富,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称谓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女性称谓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除了上述称谓之外,《聊斋俚曲集》中还有一些女性的自称,如小妮子、奴家、奴婢、妮子、小妃、贱奴、奴等,均具有自谦甚至自贬的语义特点,体现了当时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界定,以及女性对于男性强权社会语境的顺应。这类自称现象与上述称谓一起构成了《聊斋俚曲集》庞大的称谓系统。
(青岛大学)
作者简介:潘燕妮(1997-),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