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校友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资源,校友资源在助力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友工作以推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也成为了当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校友工作;大学生就业;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84-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業。当前,虽然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复杂和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试以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为样本,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结合校友资源特点,探索校友工作的新渠道、新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一、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样本
(一)就业方式
截至2017年12月20日,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方式就业的占50.09%,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占16.79%,非派遣省外签约的占3.16%,灵活方式就业的占1.87%,升学的占25.54%,自主创业的占0.3%,应征入伍的占0.21%,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占2.04%。落实工作单位的占到了71.91%,另外升学、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也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去向。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31人,主要涉及互联网、文化教育、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仍然有2.04%的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
(二)就业区域
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该高校所属山东省就业人数占73.49%,在山东省内签约的毕业生中在该高校驻地青岛市就业的占51.35%。
(三)就业行业
如上图所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领域与该学校工科优势突出的特色较为吻合。毕业生在第一、二、三产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0.19%、40.78%和59.0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单位性质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55%,其他企业就业的占52.68%,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部分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工作。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继续攻读学位。
二、就业状况所体现出的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准备缺乏充分
从就业情况来看,以劳动合同就业和灵活方式就业等相对短期的、临时性的就业方式占到了全部毕业生的18.66%,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到了2.04%。累计有20.7%的毕业生对就业采取了临时性或延迟性处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毕业季来临后,因为各种情况导致就业预期与就业现状不符的时候,出现了就业的延滞状态。
(二)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代表着新兴的年轻高级知识人群的大学生的时代任务。然而,在2017届毕业生中只有31个人,仅仅占0.3%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碍。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先天的优势,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掌握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但却经常因为市场经验不足、管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创业失败。
(三)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较为广泛,但是也有着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毕业生仍然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就业首选。粗略计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接纳了8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而在山东省内,青岛市和济南市则成为了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城市。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更为充分,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是,就业的相对集中也会造成竞争的集中,对较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要素的追求也必然会面临进一步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就业信息难以满足
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广、行业领域多,也与毕业生数量多、学科专业门类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该高校2017届毕业生分布于1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11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7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学科,就业服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往往容易受到就业单位的关注,所获得的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比较多,而一些相对偏文或者偏理论的专业学科却面临着就业信息稀缺的困境,只能以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相对优质的出路进行选择。
三、校友助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和延续,校友的数量将远远超过在校学生的数量。校友是高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优质资源。由于校友的分布地域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等优势,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意义重大。
(一)学缘基因优势
校友情是在同一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熏陶感染之下因为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感情。建立在这种学缘基础之上,校友往往易将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和思念,融入对校友、对在校生的关心和帮助之中。同时,这种关心和帮助是相互的,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必将达成共赢的效果。因此,校友具有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感动力。 (二)就业品牌优势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工作业绩、社会成就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校友所获得的成就越高,母校的社会知名度也会越高;校友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素质品质越有影响力,母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烈。因此,校友经过自身努力所积累的高校就业品牌力量和广告效应也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宣传作用。
(三)资源信息优势
校友们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奋斗不断成长为社会上不同工作岗位的佼佼者和代表者。他们在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精英,同时也掌握了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信息资源网,而这些资源和信息往往能够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经验指导优势
校友是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者,校友深深地了解了校园和社会的差异,对于就业创业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经过在社会上多年不断的成长和历练,校友们不仅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成绩,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毕业生所缺乏并且对其成长、就业有着巨大指导意义的无形财富。
四、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一)构建就业教育引导平台
1.设立校友榜样师范教育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校友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在校大学生影响更为深刻,而建立在相同的学缘基因之上,大学生往往也会对校友的成功事迹更为信服,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要努力树立校友的榜样力量,定期通过校友报告、校友讲座、校友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校友的示范和传授,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工作,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规划自己職业生涯规划的导航,不断磨炼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信心,从而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校友社会接触面广,讯息相对更为灵通,有着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职场经历和阅历,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但是却对其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因此,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将不同学科专业、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的校友聘请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与具有相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结成相对固定的就业创业帮扶队伍,从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给予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二)搭建就业信息传递平台
校友无论在地域上还是行业上的分布都较为广泛,他们对所在地、所在行业及单位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渠道能够有着更为实时、直接、快捷地掌握。同时,因为有着共同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等情况以及相应的就业去向较为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院系毕业生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因此,高校应搭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便捷校友和大学生直接的沟通和联系,高效的将校友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传递给在校大学生,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充实就业选择,满足就业需要,大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就业实践磨炼平台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实际工作缺乏有效了解,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导致大学生工作后经常需要先接受培训和学习才能走上岗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所高校的校友中,汇聚着众多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者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管理者,而很多企业也有着吸纳实习从而物色员工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给予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就业岗位、了解工作环境、提升就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
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共同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熏陶下,骨子里种下了坚实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具有相似意识品质和理想观念的学弟、学妹有着独特的感情,而很多校友企业也乐于接纳同学缘的学生,并因为这种特有的情感优势,将其作为新生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通过建立一个校友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一方面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
(五)搭建校友资助帮扶平台
1.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目前,各高校都对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奖助金制度,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对于就业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因此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从就业角度解决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够充分的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我,实现理想,从而更好的去报答母校和校友的培养和帮助。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度有两种模式:(1)校友企业对优秀的困难学生从大一即开始提供经济支持,学生学成毕业后到校友企业工作。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前预定好了优秀人才,并以感恩的心态更好的投入企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2)校友在毕业季为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资助,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工程中的简历投递、面试复试等环节产生的经济成本问题,为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
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和潜力股,但是却往往因为创业经验的不足和资金的欠缺导致无法实现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应吸引校友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建立校友资金蓄水池,实现对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的帮扶。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核,邀请投资校友参加评审,对好的创业项目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注资助其实现创业。同时,校友也可以对所投资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经验传授,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社会经验、市场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助力其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大学生就业尤其需要校友工作的助力和推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努力建立校友和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机制,丰富内容,提升实效,通过校友的帮助支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0,(02):27-30.
[2]柳丽平.校友资源开发与高校就业工作共建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01):106-108.
[3]欧阳秀敏.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利用新途径[J].三明学院学报,2017,34(03):91-95.
[4]谢献谋,刘光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武汉大学工科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1):50-54.
关键词:校友工作;大学生就业;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84-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業。当前,虽然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复杂和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试以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为样本,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结合校友资源特点,探索校友工作的新渠道、新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一、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样本
(一)就业方式
截至2017年12月20日,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方式就业的占50.09%,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占16.79%,非派遣省外签约的占3.16%,灵活方式就业的占1.87%,升学的占25.54%,自主创业的占0.3%,应征入伍的占0.21%,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占2.04%。落实工作单位的占到了71.91%,另外升学、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也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去向。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31人,主要涉及互联网、文化教育、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仍然有2.04%的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
(二)就业区域
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该高校所属山东省就业人数占73.49%,在山东省内签约的毕业生中在该高校驻地青岛市就业的占51.35%。
(三)就业行业
如上图所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领域与该学校工科优势突出的特色较为吻合。毕业生在第一、二、三产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0.19%、40.78%和59.0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单位性质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55%,其他企业就业的占52.68%,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部分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工作。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继续攻读学位。
二、就业状况所体现出的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准备缺乏充分
从就业情况来看,以劳动合同就业和灵活方式就业等相对短期的、临时性的就业方式占到了全部毕业生的18.66%,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到了2.04%。累计有20.7%的毕业生对就业采取了临时性或延迟性处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毕业季来临后,因为各种情况导致就业预期与就业现状不符的时候,出现了就业的延滞状态。
(二)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代表着新兴的年轻高级知识人群的大学生的时代任务。然而,在2017届毕业生中只有31个人,仅仅占0.3%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碍。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先天的优势,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掌握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但却经常因为市场经验不足、管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创业失败。
(三)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较为广泛,但是也有着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毕业生仍然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就业首选。粗略计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接纳了8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而在山东省内,青岛市和济南市则成为了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城市。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更为充分,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是,就业的相对集中也会造成竞争的集中,对较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要素的追求也必然会面临进一步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就业信息难以满足
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广、行业领域多,也与毕业生数量多、学科专业门类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该高校2017届毕业生分布于1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11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7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学科,就业服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往往容易受到就业单位的关注,所获得的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比较多,而一些相对偏文或者偏理论的专业学科却面临着就业信息稀缺的困境,只能以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相对优质的出路进行选择。
三、校友助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和延续,校友的数量将远远超过在校学生的数量。校友是高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优质资源。由于校友的分布地域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等优势,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意义重大。
(一)学缘基因优势
校友情是在同一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熏陶感染之下因为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感情。建立在这种学缘基础之上,校友往往易将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和思念,融入对校友、对在校生的关心和帮助之中。同时,这种关心和帮助是相互的,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必将达成共赢的效果。因此,校友具有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感动力。 (二)就业品牌优势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工作业绩、社会成就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校友所获得的成就越高,母校的社会知名度也会越高;校友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素质品质越有影响力,母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烈。因此,校友经过自身努力所积累的高校就业品牌力量和广告效应也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宣传作用。
(三)资源信息优势
校友们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奋斗不断成长为社会上不同工作岗位的佼佼者和代表者。他们在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精英,同时也掌握了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信息资源网,而这些资源和信息往往能够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经验指导优势
校友是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者,校友深深地了解了校园和社会的差异,对于就业创业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经过在社会上多年不断的成长和历练,校友们不仅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成绩,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毕业生所缺乏并且对其成长、就业有着巨大指导意义的无形财富。
四、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一)构建就业教育引导平台
1.设立校友榜样师范教育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校友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在校大学生影响更为深刻,而建立在相同的学缘基因之上,大学生往往也会对校友的成功事迹更为信服,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要努力树立校友的榜样力量,定期通过校友报告、校友讲座、校友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校友的示范和传授,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工作,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规划自己職业生涯规划的导航,不断磨炼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信心,从而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校友社会接触面广,讯息相对更为灵通,有着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职场经历和阅历,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但是却对其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因此,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将不同学科专业、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的校友聘请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与具有相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结成相对固定的就业创业帮扶队伍,从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给予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二)搭建就业信息传递平台
校友无论在地域上还是行业上的分布都较为广泛,他们对所在地、所在行业及单位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渠道能够有着更为实时、直接、快捷地掌握。同时,因为有着共同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等情况以及相应的就业去向较为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院系毕业生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因此,高校应搭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便捷校友和大学生直接的沟通和联系,高效的将校友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传递给在校大学生,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充实就业选择,满足就业需要,大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就业实践磨炼平台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实际工作缺乏有效了解,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导致大学生工作后经常需要先接受培训和学习才能走上岗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所高校的校友中,汇聚着众多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者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管理者,而很多企业也有着吸纳实习从而物色员工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给予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就业岗位、了解工作环境、提升就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
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共同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熏陶下,骨子里种下了坚实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具有相似意识品质和理想观念的学弟、学妹有着独特的感情,而很多校友企业也乐于接纳同学缘的学生,并因为这种特有的情感优势,将其作为新生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通过建立一个校友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一方面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
(五)搭建校友资助帮扶平台
1.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目前,各高校都对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奖助金制度,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对于就业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因此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从就业角度解决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够充分的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我,实现理想,从而更好的去报答母校和校友的培养和帮助。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度有两种模式:(1)校友企业对优秀的困难学生从大一即开始提供经济支持,学生学成毕业后到校友企业工作。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前预定好了优秀人才,并以感恩的心态更好的投入企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2)校友在毕业季为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资助,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工程中的简历投递、面试复试等环节产生的经济成本问题,为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
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和潜力股,但是却往往因为创业经验的不足和资金的欠缺导致无法实现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应吸引校友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建立校友资金蓄水池,实现对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的帮扶。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核,邀请投资校友参加评审,对好的创业项目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注资助其实现创业。同时,校友也可以对所投资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经验传授,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社会经验、市场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助力其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大学生就业尤其需要校友工作的助力和推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努力建立校友和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机制,丰富内容,提升实效,通过校友的帮助支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0,(02):27-30.
[2]柳丽平.校友资源开发与高校就业工作共建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01):106-108.
[3]欧阳秀敏.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利用新途径[J].三明学院学报,2017,34(03):91-95.
[4]谢献谋,刘光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武汉大学工科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