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教学改革实践力度 提高数学教学反思水平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三个意识”,一是“教育服务”意识。二是“教育责任”意识。三是“教育质量”意识。一流的教育质量从哪里来?他只能从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来,从我们艰辛的教育实践中来,从我们卓越的教育智慧中来,从我们不断的教育创新中来。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课程改革施教理念
  具有清晰的数学教学思想是保障优质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那么数学教学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某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推理和演绎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自己形成课改的施教理念,因为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能,即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少走弯路,不偏方向,节省时间和精力,减轻其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如能长期坚持教后反思,并尝试教学改革新方法,那么减负增效的目的就会逐步实现。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所教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特点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必然会呈现个体差异为特征的层次区别,特别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初中阶段,学生的差异尤为明显。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基础有高低,努力程度有强弱,学习的习惯与方法有好坏,学习心理是否正常健康等,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在认真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真实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补救、强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常反思教学的进度是否偏快,难度是否偏大,知识点是否敲扎实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否到位。只有把这些工作都做实做细,才能确保学困生有较大的转变和进步。
  三、反思授课内容以及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方法
  青年教师要教好数学,首先要研读初中全套教材,弄懂弄透每一个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要熟悉新课标要求、中考说明以及每年中考的变化趋势。
  反思教学内容是指对每堂课的安排,对内容的处理方式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能力现状以及兴趣特点等。具体来说就是:知识的讲解、理论的传授、定理公式法则的透彻分析、例题习题的选讲评析是否都一一到位了。
  反思授课内容,可以使青年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及教学效果。教师的积极进取必定能引导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自己,并养成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习习惯。当学生真心实意投入到你所教的学科中去了,那么离学习成功就不远了。
  在反思授课内容的同时,想一想对此内容处理的方式是不是最佳?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青年教师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之前,应该多准备几种不同的教学预案,并经思维整理加工和实践验证后,筛选出既便于自己讲清楚又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实施验证。
  四、反思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数学教学是以一门经教师原始加工、思维整合后再与学生共同配合表现出来的综合艺术,当教与学达到了和谐共振的状态,那么离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不远了。教学艺术是教师各种专业技能高超表现的高度概括,它包括许多内容,以上这些工作虽然天天在做,但因为缺乏反思习惯以及自我否定的精神,所以专业成长的速度就不快。
  反思自己的专业技能,能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课能上到收放自如,课效就会大增。因为身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有节奏的调控之中“活”起来了,当学习热情这个内因高涨后,其教与学的效能必然双赢。
  反思仅仅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要真正产生效果,还必须加大尝试实践的力度,否则,反思也只不过是以一种对教学的思考而已。而尝试也并不是贸然行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更需要长期坚持才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唯有如此,反思才能起到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作用。只反思不行动则空,只实践不反思则盲,这是认清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经验之谈。
  五、反思自己的备课,做到课课都有教学后记
  随着硬件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学校逐步推行了无纸化办公,提倡电子备课,年级组教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经过二次备课又保留个性,促进了大家互相之间的学习。
  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提高,注重备课的反思性,做到课课都有教学后记,增加了能体现新课标思想的教学环节,我们特别强调二次备课,详实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对成败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探索,同时认真撰写成功的教学案例。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够不断地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课程教学改革是事业,意义在奉献;课程教学改革是科学,价值在求真;课程教学改革是艺术,生命在创造。课程教学改革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奠基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我们同行,课程教学改革与我们共同成长。“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因为我们有一个悉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群体,有一套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有一批支撑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园地。等到我们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山花烂漫”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实验教师将在花丛中笑意盎然。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工艺课的目的任务。因此,通过对艺术形式的直接感受而进入审美体验便成了工艺课的主要教学途径,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完成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直观形象,感受美的存在  针对工艺课的教材特点和孩子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时我多采用激情引趣的方法导入新课,通过欣赏课件媒介,将生活美带进课堂,引发孩子兴趣的同时又陶冶情操,从而让他们感受美的存在,使形象感知和审美培养相联系,为认
本文主要从初中教育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初中作文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期对初中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本文对刮板冷凝器刮刀根部断裂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刮刀断裂是设计中未考虑单个辐条的受力造成的,并非疲劳造成的断裂。刮刀设计时应按无限寿命设计,建议增大辐条根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