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影,记录永恒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国作为一名摄影家,在摄影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为人们所称道,他的作品,屡屡在全国和国际摄影大赛中捧金夺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正由不惑之年走向知天命之年的他,近年来艺术追求更为执着,艺术主张更为鲜明,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大。
  他的工作单位是中铁四局。这是一个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已有65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参加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Fl赛车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许国不仅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些重大的建设项目,而且觉得自己有责任用照相机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让瞬间成为永恒,为历史留下无比珍贵的影像资料。
  当前,摄影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艺术思潮,而许国认为,现实主义的大旗仍然鲜艳夺目,真实的摄影画面具有绘画和文学作品所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摄影工作者一定要把记录伟大的时代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2001年7月,青藏铁路破土动工以后,在6年的时间里,他曾14次深入青藏工地。一次次被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所吸引,更无数次被气势恢宏的铁路建设场面所感动,被默默无闻地克服高寒缺氧、高原反应,为青藏铁路建设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建设者们所动容。他先后拍摄了上千个胶卷,数万幅图片。
  这期间,他携带着数十公斤重的摄影器材,睡工棚,吃干粮,条件十分艰苦。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现场生活,拍摄出令人感动的图片。他所拍摄的《雪域筑天路》(组图)获得了第八届上海国际影展的铜奖,并入选第22届全国影展;《建设青藏铁路的农民工》,在“亚洲摄影年奖2007”职业摄影师大赛中获银奖;在由《人民摄影报》、新浪网、央视4套、《国家地理》等12家媒体共同主办的“青藏铁路摄影大赛”中,他的作品独获金、银、铜三项大奖。他的这些作品,反映的是建设者的风貌,他的脉搏始终和时代的脉搏一块跳动!
  在艺术创造上,他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优秀摄影作品截取的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精彩瞬间;贴近生活、记录真实,不能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而必须充分运用摄影语言,掲示出生活的本质来,既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要典型地反映生活。
  他认为,每张照片都应该有它的主题,一个好的主题,必须通过画面的色彩布局、光影虚实等来表现。摄影艺术所依赖的,绝不是玩弄肤浅的技巧和追求表面的花哨,而要用朴素、典型的画面语言来感染读者。
  主题则来自摄影者对社会生活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他认为,如今摄影技术的门坎已经很低了,照相机已到了“你只须按下快门,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的地步,而关键正是什么时候按下快门。这样,摄影者的脑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他认为,只要有意识地、冷静而理性地安置视觉元素,主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在照片中。如果主题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问题一定就出在构图上,所以“构图缺陷”也可以说是“技术缺陷”,他认为,就摄影而言,构图就是一切。
  他的这些艺术主张和见解,是他摄影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结晶。这也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反映人民火热生活和人民意志所需要的,是弘扬正能量所需要的。像中铁四局广大干部职工这样的建设者,正是我们伟大共和国的脊梁!
  现在,他的摄影艺术越来越精湛、成熟了。他现任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部长,《铁道建设》报总编辑。与前些年比较,他觉得近年个人投稿少了一些,他把自己的不少精力都投入到了营造企业的摄影氛围上来了。
  近年来,中铁四局干部职工在摄影艺术上成绩斐然:他们连续五届在省影展上名列前茅,在21届至25届全国摄影展上,中铁四局都有作品入选、获奖;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影展上(两年举办一次),中铁四局连续三届都有作品入选、获奖。
  他十分重视做好企业摄影爱好者的培训工作,关心组织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创作。现在,摄影正走向多样化,纪实类作品、艺术类作品和电子影像作品,呈多元发展。
  他很重视提高摄影爱好者的素质,利用国内最高水平的摄影艺术家来合肥出差和讲学的机会,把他们请到中铁四局来,和中铁四局的摄影爱好者见面、面对面交流,不仅传授技艺,而且使大家了解到当前国内摄影界的动态和摄影水平。现在,中铁四局从董事长张河川到局里的干部职工,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摄影氛围。
  许国的个人作品,近年来同样也是出色的,他的《出征青藏》2015年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摄影大展的金奖,另一组摄影作品《洋弟子学习少林功夫》(组照)2008年获得全国第四届“群艺杯”摄影艺术大赛银奖。从题材上来看,它们都属于重大题材,一是反映祖国建设,一是弘扬中华文化。
  说到《洋弟子学习少林功夫》这组作品,他谈到了自己的摄影经过:
  他来到少林寺,首先和在那里习武的洋弟子们交了朋友,每天早上四点钟就和他们一道起来,一起去习武,晚上也同他们在一起。那次,他吃了三天的素斋。正因为深入了生活,切身体验了拍摄对象的真实感情,这组作品才能把洋弟子们对中华少林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充分表现出来。
  作为一名党政干部,可用又红又专来概括许国,摄影艺术上他是内行,业务管理上也是内行,从事企业宣传领导工作,才能够这样风生水起。他的业绩被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十佳优秀青年摄影家”, 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职工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百名“全国服务基层优秀会员”。
  如今,中铁四局摄影氛围浓厚,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铁四局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连女职工都对摄影艺术热情投入,一本刚出版的《中国中铁四局女职工摄影作品集》收录了中铁四局36位女职工的摄影作品。中铁四局不仅在国企产业中是佼佼者,而且职工们保持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国家主人翁的风采。
  许国正当壮年,他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为党的宣传工作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自己的艺术才华和组织才能,在他所长期从事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艺术简历
  许 国:男,1964年生,安徽六安人。现任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部长,《铁道建设》报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铁四局集团摄影协会秘书长。
  2006年以来,作品《雪域筑天路》(组图)荣获第八届上海国际影展铜奖、 “亚洲摄影年奖2007”职业摄影师大赛银奖、第一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记录类金奖、“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摄影大赛特等奖。在全国青藏铁路摄影大赛中,他的三幅作品分获金、银、铜三项大奖。《洋弟子学习少林功夫》(组照)获全国体育摄影大赛银奖、第四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大赛银奖、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其他文献
一  丑丑叔离去,是两个携狗上山玩耍的小男孩儿意外发现的。  这山沟沟地界儿,春姑娘步履蹒跚,断不肯早到的。虽说已是三月阳春,然而便是向来早发的崖畔上的那几株老杏树,尚初蓓蕾努嘴,远不是落雨的时节。可那天却怪,一打早,天便麻阴副脸,似罩了块灰幔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两个男孩和狗是顺北山坡上的山。其实,半山腰以下,早算不得山了。早些年,矿山沟里人稠地窄,轮不上住公产房,不少矿工就地开山取石,顺山
期刊
也许这并不是冬天  只有刺骨的风吹向地面  我没有听到雪的呼唤  当时间变成我的翅膀  我睁开醉醺醺的眼睛  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  将夜空的星星点燃  我左思右想,想得很多  我这一生其实很简单  我安静下来,世界安静下来  涓涓流淌的溪流,来自  更深邃的源泉
期刊
愈往下走 愈感到黑暗和压抑  愈往下走 愈感到死亡在逼近  猴车上,双脚悬空  斜斜的矿井  通向未知的世界  通向神秘的阿修罗界  恐惧和阴冷潮水般漫上来  双手紧扶猴车拉杆  像洪水中漂流的人  抓紧生命的稻草 死也不丢手  洞壁上的水珠落在安全帽上  落在冷冷的脸庞上  矿灯微弱的光照不亮前方  黑暗淹没身后的一切  风呼呼吹过  一个黑色的影子闪过  一张张黑黑的脸  一双双黑黑的眼  与
期刊
黑暗中的另一个黑暗  是多么黑。一个人将黑色的时间装进黑里  一个人将黑色的心事装进煤里  黑便变成了全世界的黑  黑便变成它黑的全部  黑越来越黏稠和细密  黑越来越在逼仄内心  无法看清从何而来的另一个黑  在汗流浃背的困难呼吸里  在寂寞的黑里,自我旋转和救赎里  用微弱的心跳扛住沉重的呼吸  用深刻的爱和远逝的青春  把煤的岁月层层点亮  让黑暗里颤巍前行的脚步  迈得更欢畅有力一些  走
期刊
呐喊,声音从黑暗里  发出,通往真实的仪式  让你摇晃的  经不起推敲的文字  一棵单独的树,在风中  无奈地放纵  被遗弃的房子,看见你  一片温柔的月光  迎难而上的诗人,值得敬重  他的目光来自彼岸  胡世远:笔名白天鹅的情人。七○后作家。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白天鹅诗人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天鹅诗歌奖创办者。诗作散见《诗刊》《诗潮》》《星星》《芒种》《诗歌月
期刊
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不相同  形形式式的人穿梭行进  有的车鬼鬼祟祟  有的人正大光明  如果给人也装上号牌  我肯定过目不忘  尤其是老人和女子  但小孩不行  在我眼中他们都一个样  十字路口是两条路在吵架  夜深无人它们偷偷恋爱  附近高楼看在眼里  只有羡慕的份  怎样从这个世界辨别坏人  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  好人请左转  坏人请右转  不好不坏的请直行  时好时坏的停止不动  右转方向空无
期刊
月亮升起后我敢断定  我出生在这个小巷的尽头  那晚,月亮胆小  有个老人死在路上  警察在办案,许多人围观  我出生时默默无声  大声哭泣显得毫无意义  小巷一年比一年陈旧  最要命的是分不清春夏秋冬  自那以后,母亲不再微笑  那个男人抛弃了她  我不知生身父亲是谁  不久母亲搬离小巷  带着旧箱子和我  我的童年颠沛流离  我不知母亲在追寻什么  只好不停地和刚认识的玩伴告别  世界越来越新
期刊
屋外飘着一阵方便面的香味,整个天空仿佛由炊烟架起的蔚蓝,云朵遮住刺目的光源。  穿过小院里的葡萄架子,和两排无花果树,几个顽皮的孩子在吹泡泡,他们用麦管吹。在太阳下,淡色的水泡闪着晶莹的蓝。  泡面的香味感染着我的舌苔,不禁口涎奔到唇边,在香味的诱惑下,我做出让步,眼睛顺着香味看到碗里的的汤和仅剩的几根弯曲的面。为了维护自尊,我没有冲动地跑去喝掉诱人胃肠的汤水。其实,那时的我已经将口水咽了第三次了
期刊
多年以前,先师吴孟复先生为丁梦周教授《中国书法与线条艺术》一书作序,盛赞其:“标新领异,体大思精,本才、学、识之三长,合文、史、哲于一冶……以辨证之方法,融美学之精思,亦书学之专史,尤艺术之宝山。”吴先生乃皖学大师,书览古今,学宗汉宋,术通文史,文兼韵散。其以学者之眼光,公开窥书艺之奥境,所言必为不虚。  光阴荏苒,丁梦周先生艺业精进,学养笃深,论著盈案,书作等身。作为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专家、著名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语,“言为心声,书为画心”。书法艺术作品是书法家对人生的感悟、认知和修炼的结晶,是色彩斑斓、跌宕多姿的生活在心灵深处激起的艺术光辉。书法作品的笔墨运行轨迹是书法家心声的自然流露,它是表现书法家鲜明个性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正如孔子所说的,外在的风采和内在的品行,两者和谐统一互相映照,那才是理想的君子。我们从赏析邱丰书法作品中看到,他始终循此“根”此“道”而行。千古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