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努力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和谐高校、文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今高校学生队伍建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建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16-02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多种新兴文化广泛传播,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学生管理人员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是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要求的。[1]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师生之间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和纽带,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推动学生工作的助力作用,成为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依托力量。因此,努力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和谐高校、文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佳,对国家政策关注度不够,社会热点问题过分热情
“90后”是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的呵护和赞美,与其他人沟通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较强。部分“90后”学生干部对国家大事冷漠,对国家政策的学习趋于被动化,将政治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不愿花费时间。对社会突出问题过分关注,部分学生还存在恶搞时事、娱乐大众的现象。学生年龄趋于年轻化,个性过于鲜明化成为了当今在校大学生的特点。[2]
(二)出现作风不正的现象,“功利”“官僚”倾向较严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很好地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进而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但一些学生干部受到了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为了能够入党和成为学生干部而采用送礼等不正当的手段;还有一些学生干部缺乏自律能力,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等。这些学生干部思想动机不纯,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过分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忽视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不顾及学生干部的职责,不能秉着“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反而为了谋取好处和利益,表现出了功利的社会不良风气。社会上那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良道德观,为达到目的而不断耍出的小手段、层出不穷的小伎俩都成了加速学生干部素质下滑的催化剂。[3]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少数学生干部身上的反应。[4]
(三)工作方法守旧、作风懒散,缺乏主观能动性,自我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干部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处理本职工作时,没有做到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沿袭旧规、不思革新的态度来简单地执行老师的决策,缺乏主观能动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干部作风懒散,缺乏自我创新能力导致的。他们认为,沿用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就能应付了事,如采用创新方法,不仅加大工作难度和强度,还可能无法完成工作,进而可能被老师批评,还有损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四)抗挫折能力有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亟待加强
部分学生干部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百般宠爱,生活安逸。步入大学后,在遇到挫折和不顺时,往往心态失衡,不知所措,并时常不合理地排解自己的情绪,导致他们不能积极地寻求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消极对待或辞职。这种就致使学生干部在工作时难以迎难而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严格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
要想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是首要的。要选择政治素养高、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良、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业务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纪律性、热爱学生工作、有较强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要做到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要建立完善的选举制度,确保在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将学生干部选举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学生干部的素质优劣、能力高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5]
(二)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核心, 是照亮全面发展的光源。[6]其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强化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团队协作能力格外重要。高校学生活动规模大、频率高,单凭个人是无法胜任的,只有团队作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干部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善于和他人合作,能够发挥集体力量,才能够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最后,通过平时工作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也随之不断变化,学生干部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大胆创新,敢于否定自我,能够从自我满足中解脱出来,根据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三)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考核,制定完善的学生干部奖惩机制
学生干部要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或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相关部门及相关负责老师要掌握有关情况,尤其是主要学生干部。同时,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作出相应的奖惩决定,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7]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学生干部进行不同权重的评估,实现从定性考核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的转变。[8]对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干部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注重培养典型,宣传优秀学生干部的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导向的作用。对考核成绩较差的学生干部不要放弃,反而更应积极鼓励,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帮助其成长。
(四)精简学生干部队伍人员,合理管理、适当调整机构设置
为了避免机构的重复和岗位职责的交叉,防止发生出现问题没人管、活动没人组织负责的现象,要精简学生干部队伍人员,对于不必要的学生会部门和学生干部成员进行改革裁员,特别是那些仅仅挂着名而没有实际工作量的部门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审查。要合理管理、适当调整机构设置。要把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重新进行梳理分工,明确每个部门、每名学生干部的岗位职责。[9]要让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各尽其能、人尽其用,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真心实意地为同学们服务。
总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0]要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而将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峰,唐志文.如何有效发挥学生干部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104-105.
[2]金延军,胡智丹,尚庆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4:140-141.
[3]李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其培养方略[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151-153.
[4]周星.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与素质培养[J].科技资讯,2012,9:234.
[5]郑丹丹.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科技信息,2012,12:58.
[6]王瑞.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及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30.
[7]曾胜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70-73.
[8]吴耀华.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角色形象[J].文教材料,2006,22:19-20.
[9]王亚楠.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194-198.
[10]唐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63-64.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建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16-02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多种新兴文化广泛传播,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学生管理人员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是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要求的。[1]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师生之间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和纽带,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推动学生工作的助力作用,成为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依托力量。因此,努力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和谐高校、文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佳,对国家政策关注度不够,社会热点问题过分热情
“90后”是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的呵护和赞美,与其他人沟通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较强。部分“90后”学生干部对国家大事冷漠,对国家政策的学习趋于被动化,将政治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不愿花费时间。对社会突出问题过分关注,部分学生还存在恶搞时事、娱乐大众的现象。学生年龄趋于年轻化,个性过于鲜明化成为了当今在校大学生的特点。[2]
(二)出现作风不正的现象,“功利”“官僚”倾向较严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很好地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进而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但一些学生干部受到了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为了能够入党和成为学生干部而采用送礼等不正当的手段;还有一些学生干部缺乏自律能力,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等。这些学生干部思想动机不纯,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过分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忽视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不顾及学生干部的职责,不能秉着“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反而为了谋取好处和利益,表现出了功利的社会不良风气。社会上那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良道德观,为达到目的而不断耍出的小手段、层出不穷的小伎俩都成了加速学生干部素质下滑的催化剂。[3]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少数学生干部身上的反应。[4]
(三)工作方法守旧、作风懒散,缺乏主观能动性,自我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干部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处理本职工作时,没有做到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沿袭旧规、不思革新的态度来简单地执行老师的决策,缺乏主观能动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干部作风懒散,缺乏自我创新能力导致的。他们认为,沿用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就能应付了事,如采用创新方法,不仅加大工作难度和强度,还可能无法完成工作,进而可能被老师批评,还有损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四)抗挫折能力有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亟待加强
部分学生干部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百般宠爱,生活安逸。步入大学后,在遇到挫折和不顺时,往往心态失衡,不知所措,并时常不合理地排解自己的情绪,导致他们不能积极地寻求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消极对待或辞职。这种就致使学生干部在工作时难以迎难而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严格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
要想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是首要的。要选择政治素养高、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良、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业务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纪律性、热爱学生工作、有较强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要做到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要建立完善的选举制度,确保在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将学生干部选举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学生干部的素质优劣、能力高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5]
(二)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核心, 是照亮全面发展的光源。[6]其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强化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团队协作能力格外重要。高校学生活动规模大、频率高,单凭个人是无法胜任的,只有团队作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干部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善于和他人合作,能够发挥集体力量,才能够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最后,通过平时工作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也随之不断变化,学生干部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大胆创新,敢于否定自我,能够从自我满足中解脱出来,根据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三)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考核,制定完善的学生干部奖惩机制
学生干部要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或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相关部门及相关负责老师要掌握有关情况,尤其是主要学生干部。同时,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作出相应的奖惩决定,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7]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学生干部进行不同权重的评估,实现从定性考核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的转变。[8]对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干部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注重培养典型,宣传优秀学生干部的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导向的作用。对考核成绩较差的学生干部不要放弃,反而更应积极鼓励,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帮助其成长。
(四)精简学生干部队伍人员,合理管理、适当调整机构设置
为了避免机构的重复和岗位职责的交叉,防止发生出现问题没人管、活动没人组织负责的现象,要精简学生干部队伍人员,对于不必要的学生会部门和学生干部成员进行改革裁员,特别是那些仅仅挂着名而没有实际工作量的部门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审查。要合理管理、适当调整机构设置。要把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重新进行梳理分工,明确每个部门、每名学生干部的岗位职责。[9]要让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各尽其能、人尽其用,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真心实意地为同学们服务。
总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0]要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而将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峰,唐志文.如何有效发挥学生干部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104-105.
[2]金延军,胡智丹,尚庆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4:140-141.
[3]李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其培养方略[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151-153.
[4]周星.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与素质培养[J].科技资讯,2012,9:234.
[5]郑丹丹.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科技信息,2012,12:58.
[6]王瑞.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及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30.
[7]曾胜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70-73.
[8]吴耀华.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角色形象[J].文教材料,2006,22:19-20.
[9]王亚楠.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194-198.
[10]唐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63-64.